最近國統股份無緣由崩盤,跌了4個半跌停板引起了市場的關注,而公司也發布了股票異常交易公告但沒有闡述更多原因。經查,原來跌停慘案源自一汽夏利的一紙重組公告: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5日晚收到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緊急通知,一汽股份擬籌劃股權轉讓事項,可能涉及控制權變更。公司股票於2019年12月6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夏利停牌後,國統開始了無量跌停之旅。為何夏利的重組公告會導致國統股份5個交易日蒸發了11億元的市值呢?
事情還要從2019年3月25日國統股份發布將和中鐵物晟重組的公告說起。早在今年3月25日國統股份就發布了將籌劃與中鐵物晟重組的公告,然而在4月2日,國統股份公告終止籌劃與中鐵物晟重組。原因是:由於交易相關方未能就本次交易方案的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意見,經聽取相關各方意見並與交易相關方協商一致,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事實上,當年中鐵物晟成立的目的,就是為了債轉股的國資將來在二級市場上退出,由於方案沒有充分考慮國資債權人利益,準備不充分,導致重組夭折。但國統股份的股價沒有下跌反而平臺震蕩走高。
2019年10月22日國統股份的一紙公告又引起了投資者的無限聯想:公司選舉李鴻傑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李鴻傑現任中國鐵路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資產處置辦公室主任,中鐵物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另外新一屆董事會多名成員均出自中鐵集團,這似乎表明國統與中鐵物晟的重組漸入佳境,隨後國統股份的股價也創出反彈以來的新高25.93元。然而12月5日一汽夏利的一紙公告讓所有忙碌一年的市場各方一枕黃粱夢碎。
姑且不討論國統股份遭遇五連跌的損失,也不談一汽夏利股東突發的利好,我們僅就中鐵物晟注入一汽夏利和國統股份將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一個分析討論:
(1)2018年淨利潤假設測算方法:
第一個算法:中鐵物晟2018年12月底債轉股,66%股權賣了70.5億元,即評估值106億元。如果按市盈率10-15倍計算,淨利潤應該10.6億元到7億元,取平均值8.8億元。
第二個算法:公開信息中國鐵物2018年利潤總額12.5億元。推算扣稅後可能10億元淨利潤,中鐵物晟作為子公司可能不大於這一淨利潤水平,最大的可能是中鐵物晟的淨利潤在8.8億元上下。
(2)一汽夏利轉股價=2019年12月6日收盤20日均價3.45元*0.9=3.105元
(3)可折股數=標的資產值/轉股價(標的資產價格按照2018年評估值*110%≈117.5億元,即按照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原則,按照資產增值10%做出的假設)
(4)總股本=折股後股本+一汽夏利原股本
(5)每股收益=中鐵物晟預估利潤/重組後總股本
(6)18倍市盈率假設是根據目前上市物流公司總體平均市盈率做參考(2019年12.17日收盤滬深交易所上市物流公司市盈率中位數是17.99倍)
(7)預計2019年底的公司預估值比2018年增加10%
(1)國統轉股價=2019年12月6日暴跌前收盤20日均價23.47元*0.9=21.123元
(2)20倍市盈率假設是根據目前上市物流公司總體平均市盈率,結合公司總股本較小市場預估值較高做出的。
中鐵物晟究竟是和一汽夏利重組還是和國統股份重組對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更有利?上面兩張表格一目了然。
從操作角度看,一汽夏利公布的重組方案很複雜,由股份無償劃轉、重大資產置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三部分組成,每一步都要審批,操作周期長。需要注意的是,最近再融資新規最大的一個調整,就是定增的發行價格由原來的只能打9折,變成可以打8折。按新辦法8折定增的話,明顯對原股東(特別是二級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損害更大。從股本來看,夏利近16億股本,而國統只有1.16億,夏利股本是國統的數倍,借殼後對未來公司利潤的攤薄非常嚴重。增發後龐大的股本也會掣肘公司未來的資本運作,不利於長期發展。剝離多年虧損資產和大量人員安置是困擾夏利幾次重組失敗的巨大障礙。
良禽擇木而棲,選一個更優的方案符合各方利益。從國資保值增值角度看,現在這個方案不是上策。算上多年的財務成本,等到多年後增發解禁變成了大盤股的一汽夏利,能否讓債轉股過來的股東盈利退出得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年底突然閃電上馬的一汽夏利重組方案能否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是讓債轉股過來的中鐵物晟股東——「長城資管」「工銀資管」「農銀資管」各方投下贊成票的關鍵,從時間和利益角度思考還有很多問題值得商榷。■
[責編:caoyanchun]
免責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紅刊合作媒體,紅刊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