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遇疫情,直播賣半成品菜成餐企「救命稻草」?

2020-12-20 CBNData消費站

2月16日,淘寶直播舉辦了一場「雲主廚開小灶」直播活動,西貝、眉州東坡、新雅粵菜館等知名餐飲品牌的大廚、「小廚」紛紛現身直播間傳授烹飪大法。無獨有偶,在美食社區「豆果美食」,來自雲海餚、一坐一忘、順旺閣的大廚們也在線開課。

雖然是專業大廚,但他們教授的烹飪方法非常容易上手,因為,他們用的都是自家品牌的半成品料理包。西貝的莜麵魚魚、雲海餚的汽鍋雞……門店招牌菜的半成品成了直播間裡熱搶的商品。

疫情之下,不少開不了門的餐飲品牌紛紛轉戰線上自救,而半成品菜成了品牌們在線營業的主角。

根據騰魚的觀察,這些大型連鎖餐飲品牌的半成品菜生意各有各的策略。比如雲海餚主要在微信端發力,同時擁有「舔鼻尖貨棧」和「雲海餚菜籃」兩個小程序商城,其半成品菜主要在「雲海餚菜籃」售賣。上海老字號新雅粵菜館,則長期在天貓旗艦店銷售針對送禮場景的家宴半成品菜禮盒。店鋪目前已經積累了12.3萬粉絲,銷售成績一直不俗。而西貝則多路開花,既有微信端的「甄選商城」小程序,也有天貓旗艦店;既售賣牛大骨、羊蠍子等半成品菜,也售賣羊肋排、掛麵、香料等「原材料」。

餐飲品牌布局半成品菜的「歷史」其實很久了,新雅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2005年,新雅就成立了新雅食品有限公司,以月餅和半製成品菜餚為主業,同時還包括熟食、腊味,以及青團、八寶飯等節令食品的生產。除了線上旗艦店,新雅食品還大量布局線下零售門店。根據百度地圖,「新雅食品」在上海地區共有48家連鎖門店。

儘管「歷史」很久,但半成品菜在近兩年來才有所起勢。首先是消費者需求的改變,一線城市的消費者變得更忙了,相比一般外賣,這些消費者對食物的品質有更高要求,對價格也不那麼敏感,這讓半成品菜有了一定受眾基礎;另一方面,盒馬鮮生等精品超市和生鮮電商的加入,也推動了半成品菜的發展。

2018年5月17日,盒馬拉來100家餐飲品牌,在上海舉辦了「新零售x新餐飲」共創會。會上,盒馬商業合作總監陸磊寧表示,盒馬還將致力於「餐飲零售化」,將和地方老字號、餐飲品牌一起推出半成品菜,放在盒馬門店冰櫃裡出售。「盒馬工坊」有自有品牌的半成品菜,同時也是新雅、知味觀、豐收日等餐飲品牌銷售半成品菜的一個渠道。

大部分連鎖餐飲品牌們對半成品菜業務的布局卻一直不溫不火。例如主營湘菜的餐館望湘園,2018年3月曾經聯合天貓生鮮開啟半成品菜銷售業務。根據天下網商報導,剁椒魚頭首發3天就在天貓售出5000多份,相當於一家門店3個月的銷量。但如今,在微信公眾號、電商等多個渠道,望湘園的半成品菜早已不見蹤影。起勢很猛,後勁卻不足,騰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半成品菜跟堂食及外賣業務存在重疊,且跟外賣相比,半成品菜還需多一道烹飪工序,價格上也沒有特別大的優勢。

這次疫情,讓不少餐企意識到了半成品菜業務給企業帶來的抗風險能力。眉州東坡創始人王剛表示,已經安排在公司營業範圍內增加半成品這一業務,要趁這次疫情徹底打通線上線下餐飲零售。而民眾宅家培養起的「動手」熱情,以及疫情影響下人們健康意識的進一步提升,也讓半成品菜在消費端收穫更多青睞。數據顯示,2月以來,天貓整體半成品菜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70%,部分品牌增長超400%。而半成品菜此前在渠道、物流等方面面臨的問題,疫情期間似乎也有了推進。有電商平臺已開放渠道、C2M定製、冷鏈物流、金融和技術服務等能力,鼓勵更多餐飲企業將半成品「搬」上電商平臺。

在消費端、銷售端、技術端的共同聯動下,半成品菜可能真將迎來一波發展高潮。

加碼布局半成品菜或許已成趨勢,而如何打開銷路,則是餐飲品牌需要進一步面對的問題。在本次疫情之前,餐飲品牌的半成品菜主要依賴線下門店展示、推廣,營銷宣傳手段很是單一。

而此次「被迫」線上營業,餐飲品牌開始接觸時下最火的直播模式。直播會變成半成品菜拓寬銷路的標配嗎?

其實在抖音、快手等內容平臺,分享烹飪日常和技巧的博主不在少數。疫情期間,抖音還專門推出「我們的抗疫生活」直播活動,其中就包括「美食」版塊。涼皮、電飯鍋蛋糕、家庭版燒烤……疫情期間宅家美食的一波波風靡,也體現出直播、短視頻的巨大影響力。

儘管UGC美食內容不少,餐飲品牌要想通過直播做營銷,還需克服不少「技巧」層面的困難。從直播間裡的表現可以看出,變身主播的大廚們大多是新手上陣。比如西貝在2月16日進行的店鋪首場直播,光是畫面調試就花了整整3分鐘;眉州東坡的主播經驗不足,一度拿起手機念稿,直播畫面也不時抖動。此外,烹飪過程中的等待時間需要大廚與觀眾互動,如何擺脫無聊的尬聊、冷場,是大廚主播們需要面對的問題。

餐飲品牌們的直播「處女秀」帶貨效果怎麼樣呢?從淘寶直播的觀看人數來看,眉州東坡1446人,西貝878人,新雅8154人,只有小龍坎的直播間人數過萬,有11977人,這樣的成績在直播圈屬實普通。從目前來看,直播對餐飲品牌半成品菜的銷量拉動作用並不顯著。

倒是在更為垂直的美食社區「豆果美食」,大廚們的直播間熱度相對更高。「豆果美食」三場大廚直播的觀看總人數達到180206人,半成品銷量為2096件,銷售額為194973元。

儘管在直播圈「初出茅廬」的餐飲品牌目前收效不是十分理想,但為了在疫情下自救、增加零售業務、打破餐飲品牌的地域限制,直播和線上營銷賣貨還是值得繼續探索。

即便是規模頗大的連鎖餐企,其影響力也大多局限在幾個城市,而電商能幫餐飲品牌走出本地生活「三公裡圈」的局限。除了大廚親自上陣直播帶貨,尋找更有經驗的美食KOL合作,或者開拓豆果美食、下廚房等美食愛好者聚集的渠道,也是餐飲品牌可以瞄準的方向。疫情期間,珮姐、德莊等重慶火鍋店,還紛紛開啟了「吃播模式」,不少網友隔著屏幕幫忙掐點算時間,還有網友在彈幕區「雲點菜」,僅2月23日一晚,就有上萬人圍觀火鍋店的深夜吃播。除此之外,像自嗨鍋等自熱食品在影視劇中做植入的方式,也能成為半成品菜日後做營銷的借鑑對象。

中國的半成品菜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半成品菜的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面對巨大的市場潛力,半成品菜究竟應該在餐企業務中成為怎樣的角色?餐企本身又需要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以此次疫情為契機,餐飲品牌們真該好好思考這些問題。

作者 | 章曉莎

編輯 | 陳琪、董芷菲

設計 | 莊聰婷

本文封面圖來源:天下網商

「國潮系列觀察」由騰魚與CBNData 聯合出品。騰魚作為阿里內容生態機構帳號,騰魚依託阿里巴巴所擁有的全球最大消費資料庫和商品池以及最具轉化效率的內容生態,面向全網打造整合型多渠道網絡,構建全域達人庫,以「內容+數據+達人+商品」的運營體系,探索從內容場景到消費場景的有效轉化,全面提升營銷品效。

相關焦點

  • 數讀商業半年報│12家餐企營收淨利雙降,半成品成新增長點
    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遭受疫情嚴重打擊,新京報記者梳理13家上市餐飲企業半年報發現,上半年12家餐企營收淨利雙下滑。其中,國際天食、全聚德、西安飲食等營收下降50%以上;海底撈、呷哺呷哺、全聚德等5家餐企虧損額達1億元以上。
  • 一場疫情,越來越多的老牌酒樓賣起了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多用於送禮。因疫情原因,大批餐飲企業遭遇空前的生存壓力,一些老牌酒樓紛紛推出半成品菜,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 半成品菜的高端化,因為疫情按下「加速鍵」
    「現在正是做大半成品菜的好時機,集中在線上做,而且要做就做高端的。」一餐飲從業者這樣表示。近期以來,半成品菜的熱門程度有目共睹,新入局者不在少數,不少原本處於觀望態度的人,也開始蠢蠢欲動,尤其是那些大牌餐飲企業,「盯著」半成品菜這塊蛋糕時間已久,而這次疫情,正好成為其布局高端化半成品菜的最佳時機。
  • 居家戰「疫」可享受大餐 半成品菜新零售未來能否成為「主流」
    盒馬等生鮮電商也加大了半成品速食的供應量,胡椒豬肚雞鍋、羅宋湯、韓式部隊鍋、日式壽喜燒等半成品菜餚都成為最近的熱銷「爆款」。從今年春節至今,賣得最好的菜品日均銷量甚至能達到平時的10倍多。特殊時期成為消費剛需疫情之下,不少開不了門的餐飲品牌紛紛轉戰線上自救,而半成品菜成了品牌們在線營業的主角。
  • 數讀商業半年報丨半成品、速食成為餐企全新增長點
    受疫情期間「宅經濟」的影響,許多餐企開拓食品業務,順勢推出半成品菜、速凍食品、方便速食等品類,不僅通過外賣平臺、自有平臺等推廣,還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微信社區團購等新型渠道拓展業務。疫情期間,廣州酒家加快產品創新,推出盆菜、速凍菜式、套餐菜式等差異化產品。今年上半年,廣州酒家的食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1.7%,速凍產品業務增長64.4%。
  • 餐飲圓桌戰「疫」③丨半成品菜是餐飲零售的新風口嗎?
    疫情下,外出就餐減少,全民宅家變大廚,半成品菜、方便菜走俏,於是有餐飲企業瞄準這一需求,開始多元化布局。與此同時,傳統商超、生鮮電商也拋出橄欖枝,開始與餐企共同開發這一市場,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餐企零售產品的銷售、冷鏈物流等問題,也使得餐飲與零售的界限愈加模糊。
  • 「半成品菜」的突圍
    得益於半成品材料,酸菜魚這樣的大菜也很快完成。  家庭廚房市場成了新機遇。近日,海底撈和廣州酒家等上市餐飲企業為首的餐飲市場瞄準半成品菜,引發了一場「全民皆廚」的比拼。每道菜經分步驟拆解成半成品,方便消費者在家完成最後的料理,配送範圍在15公裡左右;3月1日,海底撈在多個電商平臺推出半成品菜「開飯了」,上線近20種半成品製品,但僅限北京地區購買;3月7日,廣州酒家在外賣平臺上推出「自烹勝大廚系列」;此外,雲海餚、荔雅圖、Concerto Bistro、滋粥樓等廣州名氣餐廳也紛紛推出半成品菜。
  • 海底撈為什麼開始賣半成品菜?半成品菜市場前景怎麼樣?
    但今年海底撈還是出售半成品菜,受到大家的關注,只要回家簡單的烹飪,就能吃到海底撈的飯菜。海底撈為什麼開始賣半成品菜?半成品菜市場前景怎麼樣?今天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鮮出道banchengpincai海底撈為什麼開始賣半成品菜?2020年的疫情,讓很多人居家隔離,眾多餐飲店關門歇業,海底撈也是一樣。
  • 初壹食午|半成品菜加盟
    大環境下,半成品菜加盟成為了餐飲加盟香餑餑,但比半成品菜加盟更能引發市場熱情的是初壹食午預煮鮮食,相比之下,預煮鮮食菜品種類以及衛生口味都要完勝市面上的普通半成品菜。現在市面上的半成品菜不外乎冷凍菜、方便食品。
  • 5家餐企虧損額超1億元,上市餐企上半年過的怎麼樣?
    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遭受疫情嚴重打擊,新京報記者梳理13家上市餐飲企業半年報發現,上半年12家餐企營收淨利雙下滑。其中,國際天食、全聚德、西安飲食等營收下降50%以上;海底撈、呷哺呷哺、全聚德等5家餐企虧損額達1億元以上。
  • 生存不易,老牌粵菜酒樓也做起了半成品菜|疫情改變商業
    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疫情導致的全民皆廚,讓方便烹調的半成品菜斬獲了不少消費者的歡心。經測試,這些半成品菜能在5~8分鐘內完成最後的家庭廚房烹飪環節。美團外賣廣州酒家體育東路店,目前銷售數據不樂觀。圖片來源:美團外賣其實半成品菜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多用於送禮。
  • 「半成品菜」的突圍 打開了餐飲新零售局面
    家庭廚房市場成了新機遇。近日,海底撈和廣州酒家等上市餐飲企業為首的餐飲市場瞄準半成品菜,引發了一場「全民皆廚」的比拼。每道菜經分步驟拆解成半成品,方便消費者在家完成最後的料理,配送範圍在15公裡左右;3月1日,海底撈在多個電商平臺推出半成品菜「開飯了」,上線近20種半成品製品,但僅限北京地區購買;3月7日,廣州酒家在外賣平臺上推出「自烹勝大廚系列」;此外,雲海餚、荔雅圖、Concerto Bistro、滋粥樓等廣州名氣餐廳也紛紛推出半成品菜。
  • 全民皆大廚、短短幾分鐘星級味道,半成品菜突破重圍
    半成品菜並不是新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用於送禮;後來以蔬菜為主的淨菜產生,主要以大量供應餐飲業為主。現在,餐企和零售推出的半成品菜在菜式、口味、包裝形式日漸多樣化,炒菜、燉菜、鍋物等花樣層出,品質越來越高,消費也越來越家常化。
  • 餐企的兩難現實:外賣自救杯水車薪,團餐江湖參戰與否?
    疫情下,阿婧公司雖然有自己的飯堂,但由於員工未完全到位,因此公司行政暫時選擇更為方便靈活的方式——訂購團餐。面對疫情帶來的客源驟降以及眾多的限制性要求,許多餐企停業止損,或是轉向外賣、團餐、自提、半成品零售等其他非堂食業態。「企業供餐在疫情後業務量增大,以往更多以補貼形式讓員工自行解決膳食的企業,選擇與我們籤訂供餐協議。
  • 電商直播,羅永浩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這份報告開篇的第一個重點,就是論證電商直播的可行性:後電商時代,電商研究從網際網路思維向零售思維轉變,平臺電商變現方式從流量變現向效率提升轉變。直播作為提升電商人貨場效率匹配的方式之一,若能在保證同樣GMV增長下帶來效率上的改善,即渠道費用低於原有渠道,則商業模型能跑通,否則直播電商為偽命題。電商直播,其實本質上是品牌方對於私域流量渴望的體現。
  • 網課,到底是救命稻草,還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各地學校新學期開學一再推遲。這個時候,網絡課堂就成了教育界的香餑餑,幫助學校師生「停課不停學」,保證教學進度。然而,在家上學的夢想有多豐滿,網絡課堂的現實就有多骨感。網課,簡直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了生活百態,也照出了國內教育的窘況。
  • 觸網接單、開發簡餐、直播賣貨――餐企換招自救
    新華社深圳3月16日電 題:觸網接單、開發簡餐、直播賣貨――餐企換招自救新華社記者趙瑞希、王曉丹一場疫情讓餐飲業陷入「寒冬」,客流驟減、收入大降。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堂食陸續開放,但恢復元氣仍需時日。觸網接單、開發簡餐、外送團餐、直播賣貨……餐飲業變換招式展開自救,逐漸走上復甦之路。線下客流不夠,線上外賣來救。疫情期間,原本只做堂食的太二酸菜魚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18個城市開通了外賣服務。「為提升顧客用餐體驗,外賣的米飯、冰粉、蝦仁娃娃菜的菜量比堂食增加了10%。」
  • 餐飲半成品,被疫情逼出的新風口
    餐飲老闆內參 王菁 | 文01 疫情期緊急自救,餐飲品牌紛紛上馬半成品疫情期間,眾多生鮮零售平臺訂單激增,這大概是刺激餐飲人積極探尋新零售最直接的動機。做新零售,餐飲品牌能賣什麼?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餐飲半成品。
  • 菜市場賣什麼好?半成品菜怎麼樣?
    當然不是,那菜市場賣什麼好呢?半成品菜怎麼樣?今天就來給大家講一講菜市場賣什麼好?大家都知道生鮮是主要商品,也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商品。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資本市場也盯上了這塊蛋糕,都想搶一口吃,當下的社區生鮮就是很好的證明,社區生鮮大戰正在進行,也足以說明生鮮行業一定是有利可圖,而且是很有市場的。
  • 鄭州餐企復工調查:開拓外賣團餐業務自救,多項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記者近日對多家餐企進行了探訪。自救:餐企開拓外賣、團餐、半成品配送業務根據相關政策要求,恢復營業的餐飲單位禁止一切形式的堂餐,只允許做外賣服務,這令許多從未涉足外賣業務的餐企開始了全新的嘗試。巴奴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外送服務是疫情之下巴奴的自救措施之一,目前反響不錯,受到了老顧客的熱烈歡迎,但整體還在探索嘗試階段,是否作為永久性的業務板塊,還需要看此次疫情對於巴奴生意的具體影響。一些餐飲品牌還推出了半成品配送業務。北角秀味茶餐廳2月17日復工後,外賣訂單量並不理想,平均每家店每天僅五六單,遠低於之前的外賣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