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菜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多用於送禮。
因疫情原因,大批餐飲企業遭遇空前的生存壓力,一些老牌酒樓紛紛推出半成品菜,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有些餐飲企業會將工序複雜的硬菜做成半成品來售賣,最常見的如殺魚、去刺非常麻煩的酸菜魚,在做成半成品之後,加入湯底、配菜和魚片,加熱3-5分鐘後便可享用。
這次疫情也間接推動了半成品菜消費在國內市場的擴大。
據悉,目前已有包括海底撈、西貝筱面村、東來順、狗不理等多家餐企在半成品速食生產上進行了布局。
而從產品研發的角度看,半成品菜在如何鎖住鮮味層面,會有不小的挑戰。
生產完的半成品會快速通過-30℃急凍隧道,半小時內快速將食品中心溫度降低到-18℃,從而使食品內部水分凝結成微米級冰晶,以此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食材的細胞活性,鎖住了產品的新鮮風味。
半成品菜的研發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選材、烹飪工藝,到消費者手中之後便利性、可操作性的設計等。
基於餐飲資源自主研發的半成品方便菜和即食類產品為主,佔比約在一半左右。其他種類包括肉蛋果蔬、零食乳品、糧油調味、酒水飲料、速凍食品等。
疫情也讓各大餐企看到了社區商業的發展潛力,在疫情期間如何讓企業資源充分利用,是不少企業在思考和探索的,如果新的業務能否有不錯的收益,接下來會成為特色業務和新的增長點。從目前來看,仍需市場的考驗才能決定是否值得大量的去投入和布局。社區商業市場還有很激烈的競爭空間。
在新零售的指引下,未來,各大餐企除了半成品菜的銷售外,亟待解決更多的零售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