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成品菜」的突圍 打開了餐飲新零售局面

2020-12-17 華夏經緯網

  家庭廚房市場成了新機遇。近日,海底撈和廣州酒家等上市餐飲企業為首的餐飲市場瞄準半成品菜,引發了一場「全民皆廚」的比拼。在新零售大潮下,以「好吃又好做(秀廚藝)」為賣點,許多餐飲企業將招牌菜做成預製菜品放到線上售賣,創造了新的營收點。疫情期間,半成品市場加速發展,半成品菜+線上銷售打開了餐飲新零售的局面,是餐飲業和食品業的融合,也是餐飲業和零售業的火力交鋒。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5分鐘完成「餐廳級」酸菜魚

  周一,忙碌完工作的小趙回到家中已是晚上7點半。按照操作指引,她將剛收到的半成品材料中的熟香芋扣肉倒扣到碗中,放入蒸鍋猛火蒸上20分鐘,待熟後,倒起原汁待用。另起一鍋,焯熟隨肉而來的菠菜,一一擺盤,最後用原汁調和薄芡燒開,淋在扣肉上。再配上一碗白米飯,這就是她的晚餐,25分鐘內就能吃上香噴噴的「住家飯」。最近,她迷戀上烹飪,平日裡不擅長的菜品也能得心應手,甚至連酸菜魚都能「快準好」地做成餐廳級水準——這一切,得益於配套好的半成品材料以及精準無誤的操作指引。

  像小趙這樣的消費者數量在與日俱增,他們原本空置的家庭廚房在這段時間裡熱鬧了起來,來自各大品牌的半成品菜佔據了廚房。小趙說,半成品菜可以大大減少消耗在廚房的時間,「我不用為買菜、配搭菜品傷腦筋,有的菜品甚至連食材切配工作都可以省下,只需要把相應的食材按照順序放入鍋裡煮就可以了,煮酸菜魚甚至只需要5分鐘。店家連魚湯都熬好包裝好,配菜、佐料全配齊,魚肉做好切件,還給出了詳細操作指引,我只是完成最後的烹調環節,方便而且還原度很高。」優質半成品成為城市白領改善用餐質量的新手段,帶來方便之餘同時提升了消費參與感與體驗感。

  餐飲企業紛紛「下賽道」

  記者留意到,從餐飲巨頭到精緻小店推行半成品菜者比比皆是。2月16日,廣州的川菜館「川隈雜談」精選店中的若干款招牌菜,推出「大廚到家」系列,將招牌菜送上門。每道菜經分步驟拆解成半成品,方便消費者在家完成最後的料理,配送範圍在15公裡左右;3月1日,海底撈在多個電商平臺推出半成品菜「開飯了」,上線近20種半成品製品,但僅限北京地區購買;3月7日,廣州酒家在外賣平臺上推出「自烹勝大廚系列」;此外,雲海餚、荔雅圖、Concerto Bistro、滋粥樓等廣州名氣餐廳也紛紛推出半成品菜。生鮮電商平臺也加碼半成品菜板塊,每日優鮮邀請知名餐飲品牌加入共同開拓半成品速食產品,將名店名菜提供給消費者。「最快只用花3分鐘就能做好一道菜。」盒馬廣州區域目前有50多種半成品菜在售,這類的半成品菜因是新鮮食材,大部分只銷售一天。有公開報導稱,盒馬在年前的數據顯示,今年半成品菜比往年銷售更加火爆,半成品菜銷售金額每周環比增長超過50%,蘇寧在1月的年貨數據顯示,半成品年夜飯禮盒銷售環增13倍。

  下沉社區,打通最後一公裡

  「疫情期間,大廚到家系列創下的營業額佔到總營業額的70%,成品外賣佔30%。與其限制性地做堂食,不如集中精力將產品線打磨好,修煉好內功,兩店都於三月中下旬開放了堂食。」川隈雜談創始人之一梁慶亮告訴記者,目前最高峰能售出近300份半成品菜式,價格在88元/份~128元/份間。他說,此次菜品能迅速上線,離不開一直以來對電商板塊的運營,早在一年前他們已建立了線上商城「風物川」。

  打通最後一公裡,深度下沉到社區,這是他們推進半成品產品的重要策略之一。「社群渠道帶來了穩定客源,每天都有訂單量。」梁慶亮說,現在已經與廣州6個大型小區達成合作,每日通過業主微信群發起接龍,再配送到戶。

  原材料、供應鏈和配送是半成品產品運營中不可繞道的問題,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將產能提升。廣州酒家、海底撈等頭部企業在這方面有著天然優勢,而滋粥樓等老店藉助戰略合作的第三方供應鏈之優勢,在原材料選擇的安全性和品質上更具有競爭力。

  不少餐飲企業表示,將把半成品產品業務納入日後的運營發展規劃中。

  記者觀察

  半成品菜 賦能新機遇

  市場的需求在疫情期間為餐飲商機打開了「新零售」思路,本次疫情間接推動了方便而美味的半成品菜在國內市場的擴大。加速餐飲零售化進程,體現了人們對便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消費習慣的迭代升級,它對餐飲企業經營的結構性調整、供應鏈構建、產品迭代以及配送渠道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曾表示,從短期看,半成品菜是優質餐飲企業的風險應對策略之一;從長期看,它是優質餐飲企業的業務增長策略之一。盒馬方面認為,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工作忙碌的白領和「廚房小白」,也是「懶人經濟」催生的產物。

  餐飲業分析師林嶽說,餐飲業推出半成品產品是自救的重要行為,半成品產品本就大有可為,受大眾消費者特別是上班族青睞,只是疫情催化了發展,這個業務一定是須重點開拓的。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未來餐飲行業可能需要觀望一段時間。因為疫情是一次洗牌的過程,中小餐企遭遇困境,大的餐企謀求轉型和變革,業務上甚至會跨界和其他行業形成競爭,比如即食食品、生鮮配送等,所以整體競爭的格局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曾繁瑩  通訊員馬曉茵

相關焦點

  • 「半成品菜」的突圍
    得益於半成品材料,酸菜魚這樣的大菜也很快完成。  家庭廚房市場成了新機遇。近日,海底撈和廣州酒家等上市餐飲企業為首的餐飲市場瞄準半成品菜,引發了一場「全民皆廚」的比拼。在新零售大潮下,以「好吃又好做(秀廚藝)」為賣點,許多餐飲企業將招牌菜做成預製菜品放到線上售賣,創造了新的營收點。疫情期間,半成品市場加速發展,半成品菜+線上銷售打開了餐飲新零售的局面,是餐飲業和食品業的融合,也是餐飲業和零售業的火力交鋒。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5分鐘完成「餐廳級」酸菜魚  周一,忙碌完工作的小趙回到家中已是晚上7點半。
  • 餐飲圓桌戰「疫」③丨半成品菜是餐飲零售的新風口嗎?
    疫情下,外出就餐減少,全民宅家變大廚,半成品菜、方便菜走俏,於是有餐飲企業瞄準這一需求,開始多元化布局。與此同時,傳統商超、生鮮電商也拋出橄欖枝,開始與餐企共同開發這一市場,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餐企零售產品的銷售、冷鏈物流等問題,也使得餐飲與零售的界限愈加模糊。
  • 餐飲半成品,被疫情逼出的新風口
    餐飲老闆內參 王菁 | 文01 疫情期緊急自救,餐飲品牌紛紛上馬半成品疫情期間,眾多生鮮零售平臺訂單激增,這大概是刺激餐飲人積極探尋新零售最直接的動機。做新零售,餐飲品牌能賣什麼?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餐飲半成品。
  • 「半成品牛排」的突圍
    同時,不少餐飲品牌瞄準了菜品零售化業務,布局家庭廚房新場景。五分鐘做一條酸菜魚,八分鐘成一道紅燒肉。許多餐飲企業將招牌菜做成預製菜品,放到餓了麼平臺售賣,創造了新的營收點,這是餐飲業與零售服務的交融。半成品菜救局Butcher牛排肉鋪是伴隨盒馬一路發展起來,在全國各地的盒馬門店中都有現場煎制牛排的檔口,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堂食服務。
  • 預煮鮮食,半成品的菜
    隨著消費升級,飲食方式結構的變化,大多數菜品都能被製作成半成品的菜端上餐桌,比如火鍋、米飯、螺螄粉等等等等,這些菜品半成品的菜在各大品牌店銷量有增無減,如此一來,半成品的菜逐漸成為了消費者們最為關心的菜品。
  • 味知香:半成品菜迎合「懶人經濟」,成餐飲新零售主角
    比如半成品菜行業。在其他餐飲領域幾乎陷入停滯甚至降級的背景下,資本與巨頭對半成品的關注卻與日俱增,半成品逆勢而來,且聲勢浩大!從事半成品菜行業多年的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瞄準資本市場,擬藉助資本力量尋求進一步發展。
  • 居家戰「疫」可享受大餐 半成品菜新零售未來能否成為「主流」
    據了解,這些大型連鎖餐飲品牌在挖掘半成品菜生意時各有各的策略。比如雲海餚主要在微信端發力,同時擁有「舔鼻尖貨棧」和「雲海餚菜籃」兩個小程序商城,其半成品菜主要在「雲海餚菜籃」售賣。上海老字號新雅粵菜館,則長期在天貓旗艦店銷售針對送禮場景的家宴半成品菜禮盒。店鋪目前已經積累了12.3萬粉絲,銷售成績一直不俗。
  • 半成品菜——懶人經濟催生下的產物
    半成品菜品牌近年來簡直是開一家火一家,半成品菜品牌的火爆意味著那些不會做飯,懶得做飯的消費群體將會把在廚房遇到的一切問題迎刃而解,所有廚房小白都能解決一切後顧之憂,哪怕是家庭小聚也同樣適用,每道菜都是硬菜,價格卻非常划算,並且種類多,口感好。
  • 全民皆大廚、短短幾分鐘星級味道,半成品菜突破重圍
    一場疫情引發的「全民皆廚」運動,讓半成品菜再次走到了聚光燈下。在新零售大潮下,以「好吃又省力」為賣點,許多餐飲企將自家的招牌菜做成預製菜品放到線上售賣。疫情期間,半成品市場加速發展,半成品菜+線上銷售打開了餐飲新零售的局面,是餐飲業和食品業的融合,也是餐飲業和零售業的火力交鋒。未來發展會如何呢?
  • 初壹食午|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的份額已經逐日遞增,半成品菜經常被各大餐飲品牌競相推出,以不同方式進行售賣。半成品菜也許比普通堂食更加受歡迎,但還是改變不了它無法滿足需求的現狀。對於半成品菜無法滿足現狀的情況,初壹食午預煮鮮食給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 「天呈淨菜」主打半成品菜,餐飲商家是切入點
    2017-2018年生鮮電商巨頭阿里和京東進入市場,在新零售背景下,生鮮購買將線上線下相融合,實現了向「生鮮+超市+餐飲」這種模式的演變。半成品淨菜電商發展存在的問題半成品淨菜電商2016-2017年經歷了倒閉潮和併購潮。
  • 突遇疫情,直播賣半成品菜成餐企「救命稻草」?
    餐飲品牌布局半成品菜的「歷史」其實很久了,新雅就是最好的例子。早在2005年,新雅就成立了新雅食品有限公司,以月餅和半製成品菜餚為主業,同時還包括熟食、腊味,以及青團、八寶飯等節令食品的生產。除了線上旗艦店,新雅食品還大量布局線下零售門店。根據百度地圖,「新雅食品」在上海地區共有48家連鎖門店。
  • 半成品菜企亟需破圈 味知香能否成功突圍
    疫情催生的半成品菜,也成為了消費者的飲食習慣之一。但受限於早期冷凍技術和冷鏈運輸的高成本,半成品菜行業在發展初期存在銷售區域小、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低的特點,如何破局,成為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蘇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事半成品菜行業已超過12年,是集菜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食品加工企業,公司先後被授予「蘇州市知名商標」、「蘇州市質量獎」、「蘇州市質量管理金獎」等獎項。多年來,味知香也在探索著打破行業困境的辦法。面對銷售區域難題,味知香構建了高密度的銷售網絡,逐步打開銷售區域。
  • 盒馬、海底撈都盯上你家廚房,半成品菜是風口還是噱頭?
    用戶認知成了半成品菜打開市場的攔路虎。對速食標準品,用戶擔心防腐劑和口感問題;對短保質期的生鮮半成品菜,則認為其不夠新鮮。這或許與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喜歡喝熱水、嘗熱食,容易對半生不熟待加熱的食物充滿疑慮。
  • 告別速凍餃子和泡麵,不如自己借半成品菜當大廚
    盒馬的上遊合作企業負責人陳承介紹說,半成品菜並不是新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用於送禮;後來以蔬菜為主的淨菜產生,主要以大量供應餐飲業為主;到了現在,菜式、口味、包裝形式日漸多樣化,炒菜、燉菜、鍋物等花樣層出,品質越來越高,消費也越來越家常化。
  • 手藝不夠半成品菜來湊 盒區用戶:天天在家下館子
    半成品菜家常化、品質化疫情期間人們一日三餐要在家裡解決,對於不會做菜或者想換換口味的盒區房用戶來說,熟食、半成品菜成了最佳選擇。在平時,半成品菜的主要消費群體為工作忙碌的白領、「廚房小白」,也是「懶人經濟」流行以來催生的產物。
  • 一場疫情,越來越多的老牌酒樓賣起了半成品菜
    半成品菜其實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初期發展階段主要以餐飲企業逢年過節推出的禮盒裝半成品菜的形式售賣,多用於送禮。因疫情原因,大批餐飲企業遭遇空前的生存壓力,一些老牌酒樓紛紛推出半成品菜,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 餐飲零售新風口?盒馬的又一殺招浮現
    在生鮮之外,盒馬的另外一個業務版塊也正在低調的崛起,並有望成為餐飲零售行業下一風口,這便是半成品菜。在疫情期間,也許是盒馬生鮮業務太過於耀眼,人們或許並沒有注意到,半成品已經成為盒馬的又一「殺招」。半成品菜催生餐飲零售新風口半成品菜並非新鮮事物,發達國家日本的半成品製品市場已經相對成熟,而2019年中國家庭戶均消費半成品菜市場規模,大概只達到日本2004年家庭戶均消費的5%。因為種種原因,導致國內半成品菜消費水平並不高,市場增長潛力巨大。
  • 5分鐘變「粵菜大師」,廣州酒家入半成品菜「賽道
    家庭廚房市場成為新機遇,不少餐飲企業紛紛布局半成品菜。近日,本土餐飲龍頭企業廣州酒家上市半成品菜「大廚駕到」系列,通過「社區+電商」模式,將酒樓風味迅速送達消費者家庭廚房,滿足消費者快捷而方便的優質飲食需求,從而打開餐飲新零售局面。「大廚駕到」系列由廣州酒家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出品,包括鮮炒、鮮烹、鮮燉、鮮蒸和鮮滷五大系列,目前上市的產品共有2款,據介紹,更多的半成品菜將陸續登場。
  • 海底撈等餐飲連鎖店紛紛推出加熱即食的半成品飯菜
    以「好吃又省力」為賣點,許多餐飲企將自家的招牌菜做成預製產品放到線上售賣。火鍋界的龍頭企業海底撈也是其中之一。海底撈在海底撈App等多個電商平臺上推出了自家的系列半成品菜「開飯了」。目前,暫限北京地區購買,後續隨供應鏈各環節的復工復產,深圳、廣州、上海和西安也將於3月陸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