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霞
隱山資本是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GLP)於2018年5月發起設立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注於大物流生態圈內股權投資,其管理的隱山現代物流服務基金的首期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是國內首個物流生態領域投資的專項基金。
過去兩年多時間內,隱山資本已經向50多家企業投出60億元,重點投向現代物流服務體系、食品供應鏈及冷鏈物流領域,包括壹米滴答、豐巢科技、跨越速運、G7、嬴徹科技、主線科技、立鏢機器人、福佑卡車、東航物流等業內知名企業。
作為背靠普洛斯的物流產業資本,儘管隱山資本很「年輕」,但投資風格自成一派,且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專注於B2B領域,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投資機會,還曾在投資的企業壹米滴答因創始人意外離世導致企業差點「崩盤」時,主導推動了與另一家被投企業優速快遞之間的快速合併。儘管現在才處於投資期的第三年,已經陸續有被投企業在IPO進程中,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在已投資的企業中有6-7家要IPO。
近日,界面新聞獨家專訪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伙人東方浩,對話圍繞物流產業資本的投資邏輯、策略以及案例,以及在今年新冠疫情這隻「黑天鵝」衝擊下,對物流行業的投資新趨勢的洞察展開。
「我們不是追風口的基金,而是自己造風口的基金。」東方浩如是說。
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伙人東方浩(受訪者供圖)以下為對談摘錄:
界面新聞:隱山資本一開始就這麼堅定地選擇圍繞大物流生態圈投資嗎?
東方浩:我曾任普洛斯首席投資官,操盤物流不動產業務。我們堅信一件事,就是做有韌勁的產業投資人。過去十幾年,我們想要先把普洛斯的物流地產業務做到最好,形成對物流行業的深入洞察力。直到2016-2017年,我們開始考慮自己做私募股權,就是建立在對大物流生態圈的思考和洞察之上的堅定的策略。所以說我們是有了前期積累,再進入這個領域的,行動很快,策略也沒有改變過。
界面新聞:普洛斯本身長期也在做投資,跟隱山資本怎麼分工?
東方浩:普洛斯是一個另類資產管理平臺,以GP的身份在全球運營多支不動產基金,主要資產類別為物流地產;隱山資本是普洛斯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平臺,資產類別是PE投資。
界面新聞: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對物流科技、快遞等領域的幹預越來越明顯,隱山資本選擇投資標的時,考慮過這個問題嗎?
東方浩:目前阿里、騰訊、京東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涉及的主要還是B2C領域,而隱山是公認為數不多的能夠和各方兼容的第三方平臺,其實我們跟阿里、騰訊、美團等都有共同投資的企業。隱山投資的企業,既可以服務阿里,又可以服務京東,服務騰訊。處在早期的投資項目可能更願意找我們,我們能夠提供資源幫助企業快速成長,同時企業把需要做選擇的決策放到未來。
界面新聞:從2018年開始隱山資本投了50多家企業,背後共同的邏輯是什麼?
東方浩:我們採取大賽道深挖戰略,圍繞大物流生態尋找好的機會。基本選擇的是天花板很高(市場規模大)的細分賽道,比如食品供應鏈、物流科技,它處於上升期,在相對短的時間周期內有爆發的機會,可以深耕細作。
整體來看,我們專注B2B物流領域,其實也可以說是一個「新基建」的概念,這些企業針對企業客戶,提供科技、服務等,實際上是為企業發展提供更數位化、智慧化的新型產業基礎設施。與此同時,我們投資的企業所做的事是能給行業帶來「降本增效」成果的,因為B2B最終的核心是降本增效,而降本增效要依靠科技創新。
界面新聞:為什麼會專注於B2B領域?
東方浩:大物流領域前十幾年的發展基本上發生在B2C市場。現在大家已經開始關注到B2B物流效率需要提高,而它的市場的規模至少是B2C市場的數十倍。
在B2C領域最典型的就是快遞行業,它的高速發展實際是建立在電商的組織化之上的。但是To C的領域本身競爭已經很激烈,因此企業很可能沒有精力來自己發展產業的上遊,也就是B2B的部分,但是它一定需要強有力的B2B的支持。因此我們選擇投資B2B領域。
我們關注通過科技手段、業務模式創新來提升物流效率的企業,投資關鍵詞包括多式聯運、跨境、國企混改等。
界面新聞:把國企混改作為一個投資關鍵詞,背後有什麼考量?
東方浩:傳統的B2B物流是一個資源驅動、服務大客戶的行業,核心參與者是國企甚至央企。國家推動市場化機制進行國企混改,提高效率,這是我們看到的國企改革背景,因此投資了東航物流、寧波中遠海運物流等。當然,在參與國企混改中,我們及普洛斯有多重優勢:作為產業資本的專業性、布局的前瞻性以及真正擁有全球化的視角和資源,在股權投資以外,能夠深度參與被投企業的戰略制定、推動企業的業務發展,創造更大價值。
界面新聞:圍繞物流科技投資有哪些重點布局?
東方浩:有三大關鍵詞:第一,物聯網相關的數據及軟體服務,比如我們投了G7;第二,智能化,包括硬體和軟體結合在一起,例如我們參與孵化了造車平臺嬴徹科技;第三,新能源,比如說,近期我們和寧德時代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平臺,從事新能源資產服務化。在新能源領域,我們會重點關注,未來有很多投資的可能。
界面新聞:以後都不再考慮B2C賽道了嗎?
東方浩:從B2C到B2B物流的組織化,市場格局的演變也是一步步發生的,從快遞、大包裹到零擔快運領域,其實我們也有布局,比如早期孵化投資了壹米滴答。壹米滴答和優速快遞的合併,也是我們主導和推動的。快遞行業現在競爭很激烈,下一步是這些大平臺之間發生整合。第二,同城物流服務等新物種可能顛覆傳統快遞行業,但這些變化一定是基於上遊的流量和供應鏈發生的,而這就是我們布局B2B物流的投資機會。
界面新聞:去年5月優速快遞創始人餘聯兵意外身亡後,跟壹米滴答完成合併的速度很快,隱山資本具體發揮了什麼作用?
東方浩:其實意外沒有發生之前,我們就一直在推動兩家的整合,包括一些業務的協同。因為網絡型快遞、快運公司的效率都建立在規模的基礎上,而兩家公司的產品、網絡存在高度互補,結合可以形成規模效應。
優速快遞創始人突然去世,而且優速還是一個加盟型企業,被投企業遇到這種情況,普通財務投資人可能會束手無策。但因為普洛斯深入物流產業,具有產業資本的整合能力,整合方案獲得了雙方股東的認可和支持,所以得以很快推進。整合的結果是所有原優速快遞不涉及經營的老股東退出,剩下的股東都轉到壹米滴答了。這考驗的也是投資人的危機處理能力。
界面新聞:所以怎麼定位被投企業與隱山資本的關係?
東方浩:這些企業肯定都是獨立的,決定被投企業運營的首先是企業家,我們只是小股權。不過,隱山資本很看重投後服務,現在隱山資本運營合伙人袁萌曾任順豐COO。一方面,我們用行業洞察力和影響力幫助這些企業更快發展,包括利用普洛斯的資產設施、普洛斯金融、科技的資源;另一方面,普洛斯生態體系內,我們投的企業家之間的溝通非常頻繁,有聚會,也有定期的閉門會,通過合作賦能,共同發展。
界面新聞:今年疫情暴發後,對隱山資本帶來什麼影響?
東方浩:我們的一期基金投資和發展加速了,投資標的成長也更快了。無論我們投的國內物流,還是跨境、食品服務企業,除了餐飲供應鏈企業有一點影響以外,其餘企業無論收入還是利潤都出現大規模增長。疫情讓我們看清楚幾個趨勢:我們選的大物流和食品供應鏈是剛需,是經濟和民生的支柱和基礎;疫情的出現加速了科技和數位化的應用,總的來說是利好的;頭部集中、行業整合的趨勢在加速。
界面新聞:之前投的哪些企業得到了驗證?
東方浩:比如,在食品供應鏈賽道,我們率先投資了團餐食材配送最大的一家企業——望家歡,在它A輪時投資並佔股15%,不到一年,美團下一輪跟投,那時候估值翻了一倍多。隨著消費升級,物流供應鏈也要隨之升級,而且它是一個高頻次的需求,有機會通過資本驅動來推動行業整體供應鏈的提升。
界面新聞:聽說今年有新的美元基金募資進來?
東方浩:對,目前VC基金的募資正在進行,此後有人民幣的二期基金,還有美元基金會進來。現在人民幣主要來源還是來源於政府和大機構投資者,包括政府產業基金,還有一些知名產業投資人也表達想參與我們基金。
這也是投資者對我們投資策略的認可。儘管我們現在才處於投資期的第三年,已經陸續有企業在IPO進程中,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在已投資的企業中有6-7家IPO。
界面新聞:越來越多的錢進來,會有一些興奮感嗎?
東方浩:我們不是追風口的基金,而是自己造風口的基金。根據產業的發展邏輯,或者說行業洞察力,按照我們的節奏進行投資。一些隱山資本先期投資的新企業、新領域,從投資和產業發展兩個維度來驗證,都在逐漸成為風口。對我們而言,始終踐行的是「時間是朋友」。
界面新聞:隱山資本認為什麼樣的企業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東方浩:首先看企業做的事是不是靠譜,最重要的是人靠譜。選擇企業家首先是要有信用,其次有學習能力、洞察力、有強烈的自我迭代能力。與此同時,作為一家PE基金,我們主要的精力會看行業的頭部企業。規模是物流產業非常重要的方面,因為效率提升一定是建立在規模基礎上。我們大約有70%的資金投向行業頭部企業,大約20%是做新企業VC階段的投資。
界面新聞:如何發掘20%的新企業?
東方浩:首先,基於普洛斯的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包括在全國廣泛布局的物流地產,我們形成了一個大數據雷達。比如,哪些物流企業在快速成長,可以部分通過在普洛斯租的倉庫的變化的數字反映出來。其次,我們和中歐商學院合作了「中歐-普洛斯供應鏈與服務創新中心」,以及通過一些行業會議,也有一些創新型企業會進入我們的視野。
界面新聞:怎麼看現在物流產業的投融資熱度?
東方浩:儘管不能跟原來的TMT或者現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相比,但是我覺得其實物流領域其實投融資並不少。明年在B2B物流領域會有一系列的投融資消息出來。
我們整體著眼於數字供應鏈領域,現在在食品供應鏈有布局,可能下一步是服裝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