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4日媒體報導,安徽詩人葉世斌被推舉為明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該新聞一經發出,迅速成為國內媒體關注的熱點,與此同時,質疑聲起。記者經多方調查發現,推薦機構「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疑惑頗多
「諾獎候選人」抱病在家
9月8日,記者採訪了「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張智。「葉世斌不是中心推薦的,也不是《世界詩人》推薦的,是我們中心的三個人推薦的,並且他們推薦一個中國詩人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沒什麼錯誤。」張智說。9月10日上午,記者再次撥通張智的電話,他的聲音明顯疲憊。當記者追問張智「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和《世界詩人》是在哪裡註冊的機構,是否合法時,他岔開了話題。
中原工學院教授、「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張智中說,「每年推薦世界各國的優秀詩人、作家角逐諾貝爾獎已成為該中心的一項義務。這個中心在過去12年中已先後推薦過12位外國傑出的詩人和作家。」
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成立於1995年,是一合法註冊的學術性機構。民辦刊物《世界詩人》季刊(混語版),系一純粹的現代詩歌刊物,與世界各國詩歌界有著廣泛交流與合作。中心國際藝術顧問是由三十多個國家的知名詩人、翻譯家、漢學家、學者組成。
張智中說:「按照該中心的工作推薦程序,每年由中心國際執委投票表決確定一人作為被推薦人,但在向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推薦時,則是由該中心的三位詩人、翻譯家(其中兩位是語言學教授)聯合推薦。葉世斌就是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詩人張智先生和我本人,以及寧波大學教授楊成虎博士聯袂推薦的。」他稱,推薦完全符合諾貝爾文學獎只接受個人推薦,不接受所謂組織推薦的規定。
而在記者撥通被推薦人安徽省天長市國土資源局和房地產管理局葉世斌局長的電話時,一位自稱胡姓的秘書表示,葉局長已抱病在家休息多日,他將不再接受任何人採訪,葉局長委託自己告知媒體,對此事件不再發表任何意見。
疑惑一
三推薦人竟出自同一組織
9月8日,《世界詩人》(混語版)以「張智」為斑竹的樂趣論壇內,第51期第四頁就刊登著「致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的一封推薦函」。該推薦函就是推薦葉世斌為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
推薦函內文說,葉世斌先生是中國當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他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詩歌寫作,二十餘年來,已出版了近10部文學著作,葉世斌的文學作品曾先後被譯成十餘種外語在世界各國發表,並榮獲多種國際文學獎。「可以說,他是一位享有世界性聲譽的傑出詩人。基於此,我們毫不猶豫地推薦葉世斌先生角逐諾貝爾文學獎。」
該函的落款有三個人,分別是「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世界詩人大會國際執委會執委張智博士(詩人,評論家,學者);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中國中原工學院教授張智中博士;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中國寧波大學教授楊成虎博士(詩人,翻譯家,學者)。日期為2008年8月8日。
推薦葉世斌的人確實只有三個人,不過這三個人的署名前全部都冠有「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的各級頭銜,很自然讓人認為正是該中心推薦了葉世斌。
疑惑二
「榮譽文學博士」頭銜耐人尋味
一篇張智在2007年「文天下」現代詩歌論壇發的、署名為「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的短訊頗耐人尋味。
該短訊是這樣寫的:「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主席、《世界詩人》季刊執行總編張智博士與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中原工學院外語系副主任張智中教授,應泰國泰盛有限公司董事長、著名詩人、作家陳穎杜先生之邀,自重慶飛往曼谷進行為期一周的友好訪問。」短訊稱,8月2日張智博士代表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向陳穎杜頒發了「2007年度傑出詩人獎」證書。8月2日至11日,張智博士和張智中教授先後遊覽了泰國幾乎所有名勝古蹟。
隨後,2007年9月份,陳穎杜即被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推舉為200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目前,陳穎杜也是張智的民間雜誌《世界詩人》季刊的榮譽顧問、特邀總編。而陳穎杜被推舉為200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消息,也曾被泰國媒體作為「本國歷史第一次」報導。
張智的「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對於像葉世斌這樣的官員也頗感興趣,為他們頒發「榮譽文學博士」和推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時毫不吝嗇。並且經這個中心推介的許多詩人的簡歷中都有同一個獎項,即希臘國際作家藝術家協會頒發的「國際文化-文學-藝術獎」。
疑惑三
10個投票名人名字是機密
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推舉的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不止一兩個,在2005年,推薦新加坡的史英為200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該國部分媒體也以「本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加以報導。報導中說,近年來,史英作品多次投稿於張智等國際著名學者及詩人創辦的享譽國際的《世界詩人》季刊(混語版),引起海內外人士極大關注。2005年2月,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頒予史英2004年度國際最佳詩人榮銜。經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副主席張智中博士翻譯後,2005年10月以雙語出版《史英詩選》。2006年2月,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國際執委會經過投票表決,推舉史英為2006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他也是新加坡第一位獲此殊榮的提名者。
除不斷推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外,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每年都要報各種各樣的「年度詩歌大獎」,比如「中國當代十大傑出青年詩人」,「年度國際最佳詩刊獎」,「年度國際最佳詩人」、「年度國際翻譯家」、「年度國際評論家」、「年度國際漢學家」等多種獎項。而這些獎項,均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世界詩人》等選出。
在網際網路上搜索這些獎項時,發現至少上千名文學愛好者都曾獲得過該中心發出的各種「國際大獎」。
9月8日上午,張智對此回應說,推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是他們的正常工作,當問到這個候選人是如何被推舉出來時,他回答,這是由國際上的10個文學名家或詩人共同無記名投票選出的,他表示這10個人的名單是機密。
疑惑四
詩集作者要自掏腰包出書
9月9日,記者在《世界詩人》(混語版)的論壇網址上查到了張智發的信息:世界詩人季刊是全球唯一以漢語、英語和詩人的母語對照出版的純現代詩雜誌,發行至聯合國一百九十多個成員國。創刊於1995年5月8日。
在此之前,《世界詩人》曾先後名為《漢詩選刊》《國際漢語詩壇》。當《世界詩人》還是《國際漢語詩壇》時,要想在上面發稿件,可能需要交一些版面費。截至目前,若在《世界詩人》雜誌上發稿子無稿費。
《世界詩人》最近一期約稿啟事上這樣寫著:本刊對來稿除進行技術性處理外,凡訂閱者在同等(稿件)藝術質量前提下,將優先選用,本刊所有出版經費均由編者自籌(即非財政撥款),純然是一支沒有薪餉的隊伍,故暫無稿酬。而收款人和收稿人都是張智本人。
在《世界詩人》曾刊登的《世界詩人書庫》(雙語對照)徵稿啟事中,《世界詩人》雜誌要編輯出版各國重要詩人的個人詩集500~1000部,要求「以自費公助形式出版,每部詩集的作者,需自行承擔出版其個人詩集所需的印刷費和郵寄費人民幣9800元。」除了此部書之外,該中心還曾出版過很多類似「國際」類的雙語版詩集著作,無一例外需要贊助費用。
2009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葉世斌對外公開簡歷中的詩集《門神》《葉世斌詩選》(漢英對照)《葉世斌詩選》(法文版)等也多是自費出版的。
疑惑五
出版「大獎」獲得者雙語書的出版社設在美國
《世界詩人書庫》啟事中還著重指出「每出版10部詩集,將由國際詩歌翻譯研究中心從中評選出一部最佳詩集,授予作者榮譽文學博士證書。」
記者多方調查發現,如果想拿到這個「國際」中心榮譽文學博士證書,付出的代價也不菲,至少是捐助研究資金數千元。
9月9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四川籍文學愛好者提供了該中心發出的「榮譽文學博士學位申請表」。從表上可以了解到,該中心每年都要推出80~100名文學博士候選人,最終有10位獲得「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葉世斌也曾獲得該中心頒發的「榮譽文學博士」稱號,這也標註在他對外公開的簡歷上。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在該中心推出的各項「國際大獎」獲得者出版的各類雙語版書籍,大多是由「環球出版社」出版的,比如,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推薦函中,葉世斌的《葉世斌詩選》(漢英對照)、《葉世斌詩選》(法文版)就是由環球出版社出版。9月9日,張智說這個「環球出版社」設在美國。 據《鄭州晚報》
來源: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