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聊古琴 - 陶淵明的無弦琴

2020-12-20 鄭州古琴

先提一個問題。那位東晉時期的詩人、辭賦家陶淵明到底會不會彈琴呢?大家都知道他有一張無弦琴,還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但得琴中意,何勞弦上聲?」意思是說:「只要能夠領會琴中的意趣,又何必非要去彈奏它呢?」在《晉書·陶潛傳》中說陶淵明並不會彈琴,也不懂音樂。但卻找了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每次與朋友一起喝酒,喝高興了,便拿出來裝模作樣地彈奏一番。您還別說,想想這個畫面也挺有喜感的。

從這則記載上來看,陶淵明是不會彈琴的。但是千萬不要讓片面的記載蒙蔽了自己的眼睛。實際上,陶淵明自稱「少學琴書」,可見他是將撫琴與讀書作為自己的必修課,兩者是並重的。並且在他詩中記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他說:「有一次慕名去拜見一位高士。這位高人一見陶淵明,覺得很投緣。便取琴為他彈奏了《別鶴操》和《孤鸞操》,一切心意盡在琴曲之中。陶淵明聽懂了其中的含義,非常感動,當即取琴和之。琴聲一下讓兩位初次見面的人結為知音。」由此可見,陶淵明的琴藝還是很高妙的。那為什麼陶淵明會彈奏那張「無弦琴」呢?我想除了彰顯自己「得其意忘其形」的處世之道外,大概也有名士風流故作姿態的緣故在其中吧!

今天就到這裡吧。別忘了關注微信公眾號「綠綺室」,那裡有更多的古琴知識等著您。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藝境與道境:說陶淵明的「無弦琴」
    試想:既然對於不讀書或者說不會讀書的人「不求甚解」(《五柳先生傳》)是毫無意義的,那麼,對一個不懂音樂的人或者說一個不會彈琴的人而言,「無弦琴」又有何意義呢?事實上,陶淵明的「無弦琴」本是偶然的弦索不具的產物,「無弦琴」之彈奏也並非陶淵明彈琴的常態。因為稍有音樂常識的都知道,琴弦(一般用蠶絲製成)是消耗品,天下沒有永遠不斷的琴弦。
  • 陶淵明特有的無弦琴彈的是一種曠達胸懷和精神寄託
    晉代詩人陶淵明,雖不善琴,卻置「無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適之時,便撫琴以為寄託。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論琴貼》,自謂曾先後得琴三具,一張比一張名貴。此均言聲音不在琴,其意均從陶淵明「無弦琴」一事翻出。典見《昭明太子集。陶靖傳》。
  • 古琴有哪些大師級粉絲
    古琴又有「焦尾」「綠綺」等別稱,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古琴藝術不斷得到繁榮發展,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二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人鍾愛古琴,認為古琴不是一般的樂器,它是富有生命、靈性的樂器。
  • 古琴逸事-陶淵明彈無弦琴,琴聲出自哪裡?
    陶淵明的鼎鼎大名,大家應該都知道。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一生厭惡仕途,只喜歡山山水水,種種菊花。雖然陶淵明歸隱田園,但他也不是真的與朋友再無來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對於純粹,沒有俗利糾葛的朋友,陶淵明還是很歡迎的。
  • 大年聊古琴 - 古琴在什麼情況下不能彈
    話說古人彈奏古琴時規矩大了,他們總結了幾種不便彈琴的狀況。下面聽我給大家解讀一下。1、疾風甚雨不彈。這話說的有道理,您說外面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電閃雷鳴的,氛圍是不對啊,所以就不要彈琴了。2、於塵市不彈。您想啊,您要是在鬧市彈琴,剛彈兩聲,便傳來了「磨剪子呦,戧菜刀」的叫喊之聲,實在是大煞風景,所以不彈也罷。
  • 大年聊古琴 - 想學彈琴,卻怕路遠
    前幾天有一位來諮詢的琴友,在了解了一些古琴基本知識之後,對學琴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但是當聽說每周要從城市的北邊跑到東區來上課,立刻面露難色,說:「哎呀,這有些遠啊。來一趟,開車要半個小時,你們北邊有沒有分館啊?」我笑了笑說「不好意思,沒有」。開車三十分鐘上課都嫌遠,這話一說出來,我就知道她肯定學不好古琴。因為她根本就不熱愛古琴,別說熱愛了,估計連喜歡的程度都達不到吧。
  • 大年聊古琴 - 這個猱字究竟怎麼讀
    您知道古琴指法中的這個字(猱),應該讀成náo還是róu呢?我認為應該讀作róu。我們查一下《廣韻》、《集韻》便可以看到有以下幾種註解:第一種、奴刀切,音峱(撓)。第二種、而由切,音柔。第三、乃豆切,音耨( nòu )。
  • 陶淵明醉酒攆客人,一身氣節家中卻有無弦琴,每當酒會就裝樣彈奏
    在學習中學的課本的時候其實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位非常有自己的氣節的一位詩人,這個人就是陶淵明了,我們還是習慣的稱呼為陶甕,其實他算得上是一位出身很不錯的人了,因為不管是陶甕的祖父還是陶甕的外祖父,都是非常顯赫的官家的人,但其實陶甕也是一位非常有才智的人,單單是憑著他後來寫出來的那些詩文我們就可以知道了
  • 古琴好學嗎?古琴學習要領
    而今古琴之風盛行,古琴藝術再次復興也燃起了很多古琴愛好者沉寂已久的愛琴之火,很多古琴愛好者蠢蠢欲動,欲立馬學之而後快,但多數信心不足者多以自己初次接觸古琴,苦於對古琴基礎一無所知而放棄學琴,認為零基礎學古琴會很難學,錯!大錯特錯!
  • 高二學生設計無弦琴獲創新大賽一等獎
    近日,重慶育才中學高二7班的江一鳴同學設計的這款無弦琴,拿下了第33屆重慶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並獲得重慶理工大學專項獎獎金1000元。為殘障人士設計無弦琴為什麼要設計這款無弦琴?江一鳴說,自己經常在商圈遇到街頭賣唱的殘疾人,拿著話筒演唱很吃力,還有些人失去手指沒有辦法彈唱。
  • 炸豆腐、聊民俗、過大年——揭秘莆田人初四過大年習俗[組圖]
    記者於是和這一家人一起動手,順便和鄰家的伯母聊一聊莆田人過大年的習俗。據鄰家伯母介紹,莆田民間以除夕為小年夜,正月初四為「大年夜」,亦稱「做大歲」。初五早晨和初一一樣吃炒麵,這是一年中最可口的早餐,之後就互相串門。本來每家三十就要炸好豆腐過年,但是莆田人將大年看得和除夕一樣重要,這幾天上門拜年的親戚也很多,所以他們要在過大年這天再準備一些豆腐。
  • 古琴考級曲目四級大全!
    古琴考級曲目四級大全!古琴的藝術是比較優雅的,當然也是比較難學習的,就拿古琴考級來說吧,光聽名字就可以想像它的難度,小編呢,想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古琴考級曲目四級的一些內容!《酒狂》彈奏有些困難漢族古琴曲。晉阮籍所作。一說系竹林七賢阮籍輩所作。晉司馬氏集團統治下,當時士大夫為免遭殺戮,便隱居山林,彈琴吟詩,借酒佯狂,潔身自保,以示不滿。此曲由古琴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譜》為藍本,並參照《西麓堂琴統》整理。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以發洩內心積鬱的不平之氣,音樂內在含蓄、寓意深刻。
  • 海賊王大師的無弦琴《大航海之路》新增隱藏冒險任務
    一、大師的無弦琴 前往那不勒斯與吧女對話,記得選第一個回答才能接到任務。 然後... 各位大航海之路的玩家朋友們,近日更新之後系統新增了一些隱藏冒險的任務,還不清楚的小夥伴趕緊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 帶你穿越歷史,了解古琴文化與其歷史變遷
    這兩次飛躍發展在古琴漫長的歷史上是翻天覆地的大變革!在經歷了對自身傳統否定之否定的脫胎換骨後,古琴由上古形制到傳世定型琴制的轉型方告完成。出土樂俑鑑證了漢代琴制的這一滄桑巨變。作為有深厚內涵的古琴藝術,古琴藝術一直以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和個性,使這一時期的音樂藝術增添了許多燦爛美麗的色彩,同時也為古琴藝術由淺入深,由內而外的發展開拓了新的方向。在琴樂的審美中更加關心和重視「韻」的無止境的內涵,從原來注重「聲」逐漸轉向「韻」的重大變化,注重以「韻」表現樂曲中那些無窮無盡的意境。
  • 太極拳一定要得其意,素琴不一定是無弦琴
    和「素」字有淵源有位高人,叫陶淵明,這老神仙少學琴書,琴書不是彈琴的書,古人一個字一個意思,琴書是彈琴和讀書。老陶,很素,喜歡素牘,素琴,自己說:欣以素牘,和以七弦,古琴最早5根弦,後來被加了2根,我以為不必。到底什麼是素琴?
  • 他用整個生命來寫作,為被冤枉的陶淵明「翻案」
    或許因為沈從文初學,他當面笑曰:「彈得真蹩腳,聽來不成個腔調,遠不如陶潛揮『無弦琴』有意思……」兩位書生純真率直的風誼平生,讓我們看到他們文化靈魂的乾淨。李長之專著《陶淵明傳論》,用血統論證明陶淵明受祖先影響,不忠於晉王朝,鄙視農民,「反映了沒落的士族意識」,其詩「保留了沒落的情調」。而閻簡弼在其《讀陶淵明傳論》一文中,批駁了李長之對陶淵明的指責和否定是「無中生有」,而基本肯定陶淵明是傾向人民的,與社會動亂中人民的願望是一致的。
  • 古琴音樂會帶你放空心靈
    11月2日,廈門終南書院藝術總監,中國琴會會長、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第一位古琴專業博士生導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趙家珍教授來到鷺島,與古琴愛好者相聚一堂,聊琴,彈琴,共享美妙佳音。樂器承載文化 不要本末倒置談到古琴,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古代都是文人雅士習琴,是不是需要具備相當高的文化底蘊才能學彈古琴呢?
  • 曲有意而境無窮,說說古琴的意境之美
    古琴作為文人雅士之器樂,所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幽玄意境。意之表達在琴學中的運用大約始於漢代。《淮南子》說:瞽師放意相物,寫神愈午,而形諸乎弦者,兄不能以喻弟。《風俗通》亦說: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而意在高山…傾之間,而意在流水。及其所通達而用事,則著之於琴以抒其意。可見琴是一種寄意的精神境界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