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王君:成為你自己——語文教師的終極追求 | 名師反思錄

2021-03-02 中國教育報好老師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 555 篇文章 -

「我們教書,書也在教我們。」今天好師妹就來帶大家看看特級教師王君的語文教學心得吧!

人物介紹

圖為王君

王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廣東清瀾山學校首席語文教師、全國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分會副會長;獲得首屆全國中學語文「十大學術領軍人物」、2015年「全國教育改革先鋒教師」等榮譽稱號;20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21部;倡導的「青春語文」在語文教學界有著廣泛影響。 

曾有年輕人問我:「王老師,你的語文課獲獎無數,到底誰是你的教學法老師?」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引發了我對自己專業成長的反思。

    

要說老師,真的很多。其中有一個,很值得說說,那就是「書」。我們教書,書也在教我們。

    

比如《談生命》裡就有。冰心說生命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像一江春水一樣奔向大海,一路歡歌,一路雀躍,停滯和迂迴也是一種前行;另一種是像一棵樹,長在最初的土地裡,他的遠方是向上向上再向上,迎著陽光和雨露,不移一步,也依舊找到了歸宿。

    

冰心談生命,也是在談教學法。語文教學,各有各的路子,各有各的門派。有人喜歡激情,有人喜歡青春,有人喜歡本色,有人喜歡詩意,有人喜歡簡約,有人喜歡深度——有多少完整獨立的個體,就有多少種語文樣態。

每個人都成為自己就好,每個人都按照自己喜歡的路徑奔向語文的懷抱就好。可以學習,可以模仿,但個體不可以替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語文寵愛的孩子。

    

    

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裡就有。無論哪種教學法,內核裡都是對學生的愛,都是對學生心智的呵護與成全。「下來吧,孩子,晚飯做好了」,沒有這樣的一種關懷,「教學法」就不成其為教學法。理解孩子的學習恐懼,並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恐懼,是所有教學法的共同特點。而「一小步一小步地走」的階梯意識,更是田野課堂一線教法必備的要素。

任何「法」,其本質都是「一對一」的幫助提攜。要對得上這個「一」,咱這個「一」就得研究學生的那一個「一」。用這種思想來建設教學法,「法」才能真正被課堂所用,而不是懸在空中落不了地的理論。

    

還比如,《社戲》裡就有。《社戲》中的那個小雙喜,可是個好老師。在他的幫助下,迅哥兒成功看上了戲,還看得很開心。這個過程,全是教學法。平橋村中的孩子們都很有同理心,迅哥兒沒船看不成戲,悲哀得不得了,大傢伙兒都跟著「嘆息且同情」。只有這個雙喜,除了跟著「嘆息且同情」外,還能跳出這「嘆息且同情」,琢磨船的問題。他一琢磨,問題就出現了轉機。

所以,這個孩子,是個不沉溺於問題、不被問題淹沒,而能夠站在高處俯瞰問題的小傢伙。這就是我們面對文本的態度——既要能夠在文字中出生入死,又要能夠跳出文本,居高臨下俯瞰文本。這樣看文本,一定能夠看出東西來。

    

而後來,雙喜的表現,更加處處是教學法:為了讓母親放心,他分析「可以去看戲」的三大理由,你看那先後順序的安排,看那邏輯,是不是很嚴謹,一環扣一環,各種預設,各種預案,步步為營。

我們研究教法,研究如何幫助學生,也是這樣的思路。小雙喜後來和六一公公對質,那心理學原理應用得好哇,六一這樣的老傢伙根本不是小傢伙的對手。教學法也是這樣,沒有心理學的支撐,是很難見「法力無邊」的

雙喜最可愛的是一方面特別懂事機靈,另一方面也還是個「孩子」,跟著大傢伙兒「破口喃喃地罵」那老旦,罵那戲不好看。雙喜要不罵,這個形象就沒有那麼跳脫了。我們做老師呢,教學法的最高之法也不是哪一種具體的技巧,而是到時候了,自己也能變成那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跟著他們一起鬧,一起瘋。

「教」「學」合一,就意味著天人合一,「合」上了,這課堂,就「活」了。而課堂最不好的狀態,一定是「隔」的狀態,教師和學生分離,心意無法溝通,再好的教學內容,也都白搭了。

    

    

《社戲》裡不僅有教學原理,還有教學心境的指導。我一直覺得,教學法絕不僅僅是些具體的方法,還應該有一部分,就是「教學心法」,教老師如何打理自己的教學心情——我們活,不就是活個心情嗎?

教,其實也是教個心情。心情好,什麼都值,再累也是幸福。心情不好,學生考出來的成績再看,也沒什麼意思。

《社戲》裡邊到處都是心理學。比如那戲好看嗎?不好看,難看!豆好吃嗎?一般般,普通得很。為什麼最後一律都成了「最好看最好吃」的呢?原因就在文本裡:

    

月還沒有落,仿佛看戲也並不很久似的,而一離趙莊,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回望戲臺在燈火光中,卻又如初來未到時候一般,又縹緲得像一座仙山樓閣,滿被紅霞罩著了。吹到耳邊來的又是橫笛,很悠揚;我疑心老旦已經進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說再回去看。

    

你看,這就是人的心情。再糟糕的經歷,一旦離開了,一回望,「月光又顯得格外的皎潔」了,那「戲臺」,又「縹緲得像一座仙山樓閣」了,生活又像「橫笛」一樣悠揚了,主人公們呢,又想「再回去」了。這就是生活,「一切逝去了的,都將成為美好的懷戀」。魯迅寫得是不是極富禪意?這是生命的心境,也可以成為教學的心境。

    

教學現場其實都是生命現場,沒有都順利、都美好的。處於這個現場中的我們,焦慮是難免的,甚至打退堂鼓的時候都有。但實在難熬的時候看看《社戲》,你就釋然了。

我們對未來一定要有一種「信」,我們所經歷的,好與不好,最後都將被「紅霞」罩住,都將成為「最好看最好吃」恨不得「再回去看看」的傳奇。

    

所以,活在當下,教在當下,歡天喜地地享受當下的一切,這就是活法,這就是教法。

    

語文教學應追求「空明之境」

    

要說最值得一提的教學法老師,我覺得,非蘇軾莫屬。

    

人過「不惑」,但「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比如關於「思想」的問題。有一段時間,我總覺得自己不夠深刻;又比如關於「節奏」的問題。我這激情派上課,課堂常常如野馬脫韁;又比如語文教學的許多「經典糾紛」也常常將我裹挾。人文性工具性之爭,一度讓我不知所措……

    

結果,蘇軾一篇《記承天寺夜遊》,把所有的「惑」全解了。解惑之藥就在文中的兩個字:空明。

    

何為空明?

    

空明首先就是要會「為樂」。解衣欲睡之時,月亮來訪。既然客人來了,那就開門迎客。於是欣欣然穿衣出行。還嫌一個人不夠熱鬧,再抓一個去,而且心中有譜,哪個人是值得去「抓」的。蘇軾之可愛,首先在於他會玩兒。管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天氣,都能玩得很嗨。

    

空明就是那點兒「閒」。不太滿,不著急。月亮在頭頂上照著,天寬地闊,月色無限。深冬的夜裡,時間好像也變慢了,日子變長了,只適合「步」了。「有什麼歇不得處」?歇了就是。

    

空明就是那份「欣然」。見了月亮,「欣然」起行。朋友沒有睡,也欣然。步於中庭,欣然。覺得月亮好看,欣然。自我表揚一番,欣然。欣然不是大樂,是內心深處的一份淡淡的喜悅。

    

空明就是「蓋」的味道——原來是這樣啊!對生命的極微小之美,也永遠充滿驚嘆!

……

    

這裡邊,全是教學法。

    

要「為樂」:課堂要帶給孩子們快樂,課堂上要和孩子們一起「作樂」。

    

要有一點兒「閒」:課不能上得太滿太急。

    

要有一點兒「欣然」:課堂的氣氛應該是和諧的,師生都要有「欣然」的衝動,而不是被壓迫被催促。

    

要有「蓋」味兒:一定要給學生一點兒驚喜。好的語文老師要懂得抖包袱,賣關子。

    

要如「積水空明」:摒除雜念,靈魂安寧。所以課堂上枝蔓不要太多,目標不要太雜,返璞歸真、化繁為簡是必由之路。

    

人空明,課才能空明。

    

惑就這麼解了:

    

做小溪流,也挺好,只要不是爛泥潭。不用羨慕人家的「厚重」,真正的厚重不是掄起重劍駭人,而是拈花摘葉均能為劍。有的人能把簡單表述得很複雜,有的人能把複雜表述得很簡單。我們要努力做後一種人。

    

所有的糾纏都是無意義的,不必爭。語文也如一輪皓月,夜晚的時候,安靜的時間,它才有光、有色、有形。心中空明之人才能欣賞到它的好。摒棄複雜,回歸本源,語文人做好語文人的事,就好。

    

語文的狀態,最好的是蘇軾賞月的狀態:空明之境,空明之友,空明之眼,空明之心……慢慢地穩穩地,中庭信步,深夜不倦、不惑。

    

這便是蘇軾教我的:課,一清如水;人,明心見性


作者 | 王君

本文原載於中國教育報2020年11月12日第11版 版名:課程周刊

責任編輯 | 李孜

相關焦點

  • 王君:成為你自己——語文教師的終極追求
    今天帶大家看看特級教師王君的語文教學心得吧!王君: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廣東清瀾山學校首席語文教師、全國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發展聯盟理事長、中國語文報刊協會課堂教學分會副會長;獲得首屆全國中學語文「十大學術領軍人物」、2015年「全國教育改革先鋒教師」等榮譽稱號;20篇文章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21部;倡導的「青春語文」在語文教學界有著廣泛影響。
  • 新學期語文閱讀怎麼學?優學派學習機邀王君傳授你方法
    提高語文成績的秘密,特級名師告訴你 在語文考試中,分值最高的就是閱讀理解和作文,只有在這兩類題型中多得分,語文才能得高分 知名學習機品牌優學派在洞悉學生在語文學習、閱讀上的困擾後,在2019新春版名師輔導班中邀請到著名語文特級教師王君開設《名師分級閱讀課堂》,教孩子讀經典名著,從經典中培養語文素養,增強孩子的閱讀能力。
  • 特級教師王先如和他的名師工作室
    從這個室裡走出4名省級賽課特等獎獲得者、6名市級賽課一等獎獲得者、2名特級教師、3名市級學科帶頭人、21名市級骨幹教師。這個室的管理者、建設者是省特級教師工作室首席負責人、六安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王先如。王先如,1982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先後被授予省特級教師、皖西名師等稱號,並被評為省小學語文教研先進工作者、省新課程骨幹培訓者、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研究先進個人。
  • 百名特級教師全年陪伴 小牛語文要「名師出高徒」
    社區團購和在線教育成為2020年資本最青睞的領域,而那些默默耕耘數年的創業企業靠什麼抵禦網際網路巨頭高舉的「資本大刀」?「名師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久前,一款全新的語文在線教育創新產品「小牛語文」App在上海舉行先導發布,其創始人陳金銘(阿牛老師)自己便是業內知名語文教育工作者,這款語文在線學習課件由近百位語文名師合作開發,其中大多是全國知名特級教師。
  • 連全國名師熊芳芳都不是特級教師,你有什麼想法嗎?
    由於她是知名度很高的名師,她的辭職很轟動,各種聲音都有,有非議的,有贊成的,對她的議論到現在也沒有結束。於是他不得不發表個聲明,大概是說,我不是特級教師,我不欠體制的,體制也不欠我。說得簡單直接。聲明發後,又是議論紛紛。對於熊老師的辭職我是非常佩服的,這是一種自信,一種對自由的追求。我是無法到達人家的高度,只能仰視、欽佩。
  • 【王君青春語文專欄】王君:海波與海的波文
    我與海波,在空間上隔著千裡萬裡的距離,她尚且對我如此,可以想像,對自己的學生,對自己同事,對自己的師長,對自己的家人,她更會如何了!這便是我之懂海波的第二層了:我懂她為什麼要在時間的壓力下,依舊不輟教育隨筆的寫作。海波是青春語文名師工作室的核心成員,是我要著力培養的最優秀的弟子。我自己也是一線老師,我深知橫在弟子們面前的最艱難是什麼。時間!
  • 普通教師該向特級教師學習什麼?
    如北京十二中的特級教師「七個一」工程:帶一名青年教師徒弟;上一節高質量示範課;出一份學術研究成果;開一次高水平學術講座;主持一項課題研究;精讀一本教育專著;開發一門校本課程。北京十二中通過「七個一」工程和開設「名師講壇」,擴大了特級教師優質資源的輻射面和一線教師、在讀學生的受益面。  最後是利用好特級教師優質教育資源,服務於區市教育。
  • 特級教師熊芳芳辭職,語文生命之樹依然常青
    特級教師熊方方只是語文生命之樹上的一片璀璨的葉子 這幾天,特級教師熊芳芳老師的辭職成了教育人的熱議,誠如芳芳老師本人所言「有人罵她太傻,有人說她精明;有人說她清高,有人說她逐利;有人說體制對不起她,有人說她對不起體制……」我不想對熊方方老師辭職初衷有更多的猜想,因為稍有不慎,會產生對我曾經敬重的熊芳芳老師的不敬!
  • 愛的光華——記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王愛華
    ——特級教師 王愛華名師畫像 王愛華,江蘇省第八批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南通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語文教研員,南通市小語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江蘇省小語會理事。從鄉村小學到區實驗小學, 從村小的教桌到省級的講臺, 從普通教師到全國優秀教師, 再到特級教師,一路汗水,一路艱辛,王愛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
  • 浙江省特級教師郭昶:從名師到名校長的修煉之路
    他從事小學語文教學30年,,致力於以「抓聯繫」為特色的小學語文「連結支援式」教學實踐研究,課題成果獲全國小語會優秀教學論文一等獎和寧波市人民政府頒發的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出版《小學語文連結式教學》《小學支援型習作教學》,他的示範課成為教師研修的驅動力,形成「跟著特級教語文」的風潮,先後受邀赴全國各地執教展示課作學術報告500餘場。
  • 名師開講 | 杭州語文特級教師王斌傳授文言文「閱讀技」,讓孩子...
    之乎者也,難哉,難哉……古文學習一直是語文課堂學習上的一大難點。當平時看慣白話文的同學們和晦澀難懂的古文「狹路相逢」,應該感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頭痛」。杭州語文特級教師王斌認為小學生多讀文言文、早讀文言文對過渡初中階段學習具有很大意義。如何輕鬆入門古文課堂?王斌老師的這節示範課給了完美答案。
  • 如何成為特級教師
    如何成為特級教師,他做到了這四點筆耕不輟20年,每天5點起床寫作;愛琢磨,教學教出自己的章法;喜歡閱讀,從小人書讀到教育學。這個人,叫陽紅,特級教師、基層教育專家,成都市金牛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很多老師常常望著名師,不敢想,也不奢望,然後就卻了步。但其實,沒有人生來就註定成為名師,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教學、研究、寫作、閱讀,走著走著就成為名師。至少,陽紅是這樣的。
  • 福建省特級教師廈門最多 廈門共有特級教師104人
    在廈門市特級教師協會成立之前,特級教師們在自己學校忙著。這種「單兵作戰」的局面,在2013年廈門市特級教師協會成立後得到改變,協會把分布在廈門六個區的中小學幼兒園的特級教師集合起來。在青年工作坊裡,陳蘋不僅有一位導師,他們還有大的學習小組,以小學語文為例,有12位像林園秀這樣的特級教師,每隔一段時間會聚在一起研討,陳蘋說,這就相當於能向12位特級教師學習。截至目前,廈門市特級教師協會已經舉辦兩期青年教師工作坊,共有154名青年教師出師。
  • 中小學語文教師創新成長與核心素養研討會召開
    7月30、31日,課堂內外全國中小學語文教師創新成長與核心素養研討會暨第二屆語文溼地創造者大會在湖北宜昌召開。研討會以「自生長·共生長」為主題,王君、餘映潮、肖培東等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以公開課、講座、專家點評等形式,與參會的全國各地中小學語文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教學方法、教學經驗和人生感悟。
  • 一位特級教師的8個「名師煉成秘籍」
    他是著名語文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優秀語文教師,多家國家級中學語文專業雜誌的封面人物餘映潮老師「苦做」了幾十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在無數個深夜裡離開書桌時我想的是還有明天,在無數個需要休息的中午我在旅途中行色匆匆,在暑期極熱的下午工作著,我會想到&39;的情境,在寒冬極冷的晚上工作著,我會感到&39;的寂寞。」 究竟成為名師,需要經歷怎樣的苦練呢?看看餘老師的這8個秘訣就知道了!
  • 【京派語文名師】1956年首批語文特級教師:北京市第二實驗小學 馬英貞
    「京派語文」是國內語文教學界特立獨行的一派,「京派語文」名師薈萃,風格多樣,與古老的北京城相融相和,具有「大氣」與「深厚」的特點。在新時代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弘揚「京派語文」,有利於繼承北京優秀的語文教學傳統,同時還有利於促進國內語文教學的繁榮與發展。本公眾號對其中的中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的發展情況進行系統梳理,分享從1956年(首批)至2020年北京市中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以饗讀者。
  • 350節語文特級教師公開課視頻免費領!
    好學生要靠語文拉開分數差距,成績一般的學生則要靠語文多一些賺分。"現如今,語文在各學科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了,作為教師,怎樣才能教好語文,讓課堂生動有趣又精彩呢?好教師講堂今天為大家帶來了一份小學語文老師的學習寶典:350節語文特級教師公開課實錄+教學講座視頻。
  • 特級教師張祖慶給你實用攻略
    浙江省特級教師,兒童閱讀推廣人。「下城區張祖慶名師智慧空間」領銜人,央視教育頻道「東方名家「特約講師、「浙派名師」學科導師。編著有《張祖慶講語文》《小學生蕭紅讀本》《新經典日日誦》等。張學青:江蘇吳江實驗小學副校長,特級教師,蘇州市語文學科帶頭人。著有《張學青講語文》,編著《小學生沈從文讀本》。周益民: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任教於南京市琅琊路小學。著有《童年愛上一本書》《做個書生教師》《回到話語之鄉》等。
  • 名師應當是「思想者」——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舉行讀書心得交流...
    2020年12月2日,陳雲宇特級教師工作室全體成員齊聚漣水縣幸福裡實驗小學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暨「教學主張與名師成長」專題學習活動。七位老師分別從「把握文體特點,讓課堂有溫度」「浸潤書香,靜待花開」「讓學生對整本書閱讀『好之』『樂之』」「守正創新,聚焦語用」「『讀』佔鰲頭,『讀』具匠心」「培養讀書興趣是語文教學頭等大事」「走進《語文講習錄》,遇見最美古詩詞」等方面的讀書心得,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暢談體會,分享收穫。活動第二環節,在工作室主持人陳雲宇老師帶領下,圍繞「教學主張與名師成長」進行專題學習活動。
  • 特級教師王君:從新年起,做一個更善良的人|一封來信
    2021來啦,老師,你對自己、學生、兒女有什麼期待嗎?有人說,想做一個更勇敢的人、更幸福的人、更努力的人、更自信的人、更自律的人……中學語文特級教師、廣東清瀾山學校首席語文教師、全國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發展聯盟理事長王君曾給孩子寫了一封信,希望孩子從新年起,做一個更善良的人!跟著小編來一起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