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首部詩集問世,「秀華熱」持續升溫

2020-12-11 環球網

湖北日報訊 圖為:新書發布會上的餘秀華。 (廣西師大出版社提供)

記者文俊 實習生方思穎

1月31日,當上鍾祥市作協副主席的餘秀華走出了自己偏僻的村子,現身北京,為其首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召開記者發布會。在接受了幾十家媒體採訪,詩歌被傳遍了大半個中國之後,忙碌的餘秀華已沒有時間寫詩,她告訴記者:「這熱潮很快就會過去,未來我會一直寫下去。」

腦癱、農婦、底層、愛情……自去年年底走紅,餘秀華就被貼上諸多標籤。對於旁人的評價,餘秀華表示「無所謂」,因為「我的詩歌就是寫出來,別人怎麼讀,與我沒有什麼關係。」這些標籤中,她唯一認可的是農婦二字,她說:「我本身就是一個粗俗的農婦,我得到已遠遠超過了我應得的。」

發布會上,該書編輯楊曉燕朗讀了一首餘秀華的名篇《我愛你》,而餘秀華自己則選擇了《今夜我特別想你》。對於那首在網絡爆紅、引發爭議的《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餘秀華說,詩名是詩友的一句玩笑話,是標題黨,對於有網友指責這首詩抄襲詩人普珉,餘秀華認為把整首詩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完全不像,根本不是一回事。

「記者一來,就死了不少兔子。」這句話經媒體報導後也引起熱議。餘秀華說,那只是玩笑話,記者沒來之前也死過。她把記者作為朋友,就是有時候有點累,自出名後,已沒有時間寫詩。她仍穿著那件在媒體上出現過多次的紅色羽絨服,因為這是她最好的一件衣服。雖然當選為鍾祥市作協副主席,但「那只是個虛名,對生活不會產生任何影響」。餘秀華坦率地說,她不會拒絕任何以詩歌的名義對她的幫助。

「我一直會寫下去。」餘秀華告訴記者,雖然她希望生活能改變,但改到什麼程度,那不是她能夠掌握的,生活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只能順其自然。

專家評點

被餘秀華稱之為伯樂的《詩刊》編輯劉年:

第一次讀她的詩歌像被打了一劑強心針

我就像一個地質工作者一樣,到處找礦,找好詩人,好詩歌。一天我在博客上找詩歌,一篇評論提到一個名字叫餘秀華。我找到餘秀華的博客,看到她的詩歌以後,就像被打了一劑強心針一樣,睡意全無。最後就是大家在詩刊看到的,在打穀場上趕集那組詩。

她的詩歌和當代的女詩人相比,辨識度相當大。我當時認為,她就像一個殺人犯,放到一群大家閨秀裡面,別人都穿戴整齊,別人都塗脂抹粉,灑著香水,但是唯獨她煙燻火燎,字裡行間還有血搏,這種東西是我一直想看但是沒看到的東西。所以我當時看到她的詩歌非常激動,她的詩歌是從內心裡出來的,然後能到我的內心當中去,正好符合我的審美標準。

餘秀華最喜愛的詩人雷平陽:她的詩歌是生命的體驗

餘秀華的成名是應得的,她寫詩就跟鳥兒天生要叫一樣,她需要開口說話。

詩歌要反映現實,寫作的難度,是如何將「現實」變成「詩歌中的現實」。她的詩歌是生命的體驗,是真實的表達,就像鳥兒需要鳴叫一樣。在遍地都是虛情假意的寫作現狀下,她的聲音那麼真誠地出現,所謂『一夜成名』,只是她的因果。

那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其實很乾淨,就像餘秀華自己說的,它就是一個標題黨,只是大家解讀後煽動出了大部分人的想像空間而已。

今夜我特別想你

今夜我特別想你。

但是,夜色和大地都如此遼闊,

而我又習慣被許多事物牽絆。

整個下午我在熬一服中藥,

我偷偷把「當歸」摘出,扔掉——

是遠方的我走過來,撞疼了我。

夜色裡總有讓我恐懼的聲音,

而我心有明月——

即便病入膏肓,我依然高掛明月。

它讓我白,讓我有理由空蕩。

讓我在這個地圖上找不到的村莊裡,

奢侈地悲傷。

只是一想到你,我就小了,輕了。

如一棵狗尾草懷抱永恆的陌生搖晃,

我無法告訴你,

我對這個世界的對抗和妥協裡,你都在,

所以我還是無所適從。

無法給這切膚之痛的心思一份交代。

只是想到你,

世界在明亮的光暈裡倒退。

一些我們以為永恆的,

包括時間,都不堪一擊。

我哭,但是我信任這樣的短暫,

因為你也在這樣的短暫裡,

急匆匆地把你土地的一平方米掏給我。

我愛你

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

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

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

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

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

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

在乾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這人間情事

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

而光陰皎潔。我不適宜肝腸寸斷

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

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

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

春天

圖文:首部詩集問世,「秀華熱」持續升溫

相關焦點

  • 少兒英語熱持續升溫的背後
    少兒英語熱持續升溫的背後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劉 琴近年來,少兒英語熱不斷升溫,「高燒不退」的背後,還呈現新的趨勢,如在線學習、低齡化、費用高昂等。近日,記者就相關現象進行了走訪。
  • 馮唐首部翻譯詩集《飛鳥集》出版
    作家馮唐近期出版了他的首部翻譯詩集——泰戈爾的《飛鳥集》,著名翻譯家鄭振鐸早在1922年就把這部詩集譯介到中國,馮唐的譯本有何新意?他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他想嘗試詩歌翻譯的另一種方式,把個人的特色在翻譯中體現出來。
  • 「愛上你身體裡的鐵」,洛陽女作家劉惠霞首部詩集出版
    今日上午,劉惠霞詩集《我不得不愛上你身體裡的鐵》出版暨創作研討會舉行。研討會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牡丹文學雜誌社、新漢詩公社主辦。  今日上午,劉惠霞詩集《我不得不愛上你身體裡的鐵》出版暨創作研討會舉行。研討會由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牡丹文學雜誌社、新漢詩公社主辦。
  • 文珍首部詩集《鯨魚破冰》:詩歌比小說容納得更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從你的心裏面低頭向我自己——文珍詩集《鯨魚破冰》分享會」近日在北京舉行,詩人冷霜、流馬、天水以及本書作者文珍,與讀者們分享了《鯨魚破冰》的閱讀感受。
  • 中國商人投資美國熱持續升溫
    原標題:中國商人投資美國熱持續升溫  中國企業進軍美國市場的腳步不斷加快。一家來自四川的中國企業24日在洛杉磯宣布,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萬豪集團位於洛杉磯機場附近的一家酒店。這是該企業兩年內在洛杉磯地區收購的第二家萬豪酒店。而另一家華人控股的生物科技公司在稍早前宣布,投資2億美元進軍生物加工市場。
  • 《給你》:Yu秀華,認為這首詩粗俗的人是不值得讀的
    《給你》:Yu秀華,認為這首詩粗俗的人是不值得讀的對於魯莽闖入詩壇的餘秀華來說,那些端莊的衛道士很不舒服,他們不怕用最惡毒的言語攻擊她,並咀嚼文字尋找犯罪證據,最糟糕的辦法就是給她貼上庸俗的標籤,這種方法幾乎贏得了文藝界的青睞,另外,對手是一個殘疾的農村婦女
  • 馮唐首部翻譯詩集《飛鳥集》:嘗試翻譯的另一種方式
    作家馮唐近期出版了他的首部翻譯詩集——泰戈爾的《飛鳥集》,著名翻譯家鄭振鐸早在1922年就把這部詩集譯介到中國,馮唐的譯本有何新意?
  • 考研熱持續升溫,研究生畢業真的好找工作?
    近幾年,考研熱持續升溫,據統計,從2010年到2019年,全國考研人數由140.6萬增長到285萬,增長人數超過了一半,研究生錄取人數也由2010年的47萬人,增加到70萬左右。越來越多的本科生選擇考研,一來提升學歷,二來期待研究生畢業後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 「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問世
    「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問世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09-21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何晶圖/官方提供日前,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拉美思想譯叢」首部作品《面具與烏託邦:墨西哥人民及其文化剪影
  • 積極服務社區,幫扶弱勢群體——於秀華 社區裡的熱心人
    11月16日,天富社區組織工作人員對辦公樓進行大掃除,這可忙壞了社區熱心人於秀華。她不僅忙前忙後,還號召居民積極參與其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區被打掃得乾乾淨淨。服務社區,於秀華已堅持了近三年,大家稱她為社區裡的熱心人。
  • 「中文熱」在印度持續升溫,但TA在印度更受歡迎!
    近年來,由於中國影響力不斷增大,越來越多的印度人開始通過學習中文來了解中國文化,也因此掀起了新的一輪「中文熱」。據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的數據,目前印度全國學習中文人數約2萬人。關於在印度要怎樣才能學習中文這個話題,在美國的知乎(Quara)論壇上就有熱心網友作了詳細回答。印度「中文熱」的潮流可以追溯到1921年。
  • 低齡化、費用高昂 探訪少兒英語熱持續升溫的背後
    &nbsp&nbsp&nbsp&nbsp少兒英語熱持續升溫的背後&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劉 琴&nbsp&nbsp&
  •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收藏家北雁南飛, 「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如何進行規範化、精細化管理?  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背景下,「非國有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大量從業人員湧入的同時,整個行業需要怎樣的「冷」思考?面臨重重考驗,政府、博物館、公眾如何走出一條良性互動的「新路子」?
  • 首部藉助漢語拼音速記英語的書問世收錄4000單詞
    首部藉助漢語拼音速記英語的書問世收錄4000單詞
  • 河北省新聞界首部人物傳記《社會良心•儲瑞耕評傳》問世
    河北省新聞界首部人物傳記《社會良心•儲瑞耕評傳》問世 2013-09-29 10:22:35 來源:河北新聞網
  • 首部《杜甫詩集》英語全譯本出版,譯者為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
    據哈佛大學官方新聞網站《哈佛公報》(Harvard Gazette)4月11日的報導,美國著名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經歷八年埋頭耕耘,終於出版了杜甫詩歌的英語全譯本《杜甫詩集》(The Poetry of Du Fu),這部有3000頁,共六卷,重九磅的大部頭是學界關於杜甫作品第一次完整的英文翻譯
  • 新和縣旅遊持續升溫
    新疆新聞在線網訊(通訊員 劉肖)進入初夏,新和縣景區各景點遊人如織、遊客絡繹不絕,旅遊業持續升溫。連日來,新和縣各大酒店、賓館生意火爆,早在幾天前客房就已經預訂完畢,各賓館酒店入住率達到80%。近年來,新和縣重點打造龜茲旅遊強縣品牌,藉助得新和的旅遊資源優勢,科學合理開發旅遊資源,大力宣傳新和縣豐富的旅遊資源,有力提升了當地旅遊業的知名度,吸引了大批疆內外遊客來新和旅遊度假,旅遊業的持續升溫也進一步拉動了新和服務行業的強勁增長。
  • 普通話成澳大利亞第一通用外語 漢語熱持續升溫
    澳洲《移民時報》社長兼總編郎景超先生在澳洲從事華文媒體工作多年,他在布裡斯班和墨爾本都居住過,在接受記者的連線採訪時郎景超表示,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華人移民的增加、澳中關係的深化,直接推動了漢語熱的升溫,「我覺得中文熱升溫反映了現在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對世界的經濟,特別是對澳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且澳中兩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是非常的密切
  • 中國留學熱持續升溫!
    近期,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數,中國留學熱持續升溫!
  • 漢語熱持續升溫 聽聽外國學生和中文的故事
    隨著全球開設漢語課程的教育機構迅速增加,學員規模持續擴大,各國民眾對中國語言文化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山東財經大學外派漢語教師劉召明在土耳其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幾年間,深切地感受到當地學漢語情況的變化:「在我所教的學生中,他們選擇學漢語的一個重要考量是會增加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