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語言代替負面語言,讓我們這樣說

2020-10-14 凱媽聊教育



總有孩子說:「我知道爸媽說的都對,可我就是不想聽!」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說的方式不對。

「不準動!」「不行!」「不可以!」「我不同意!」

我們常常脫口而出這樣的「不!」讓孩子感覺不好,所以很多時候孩子不願意聽我們說,並非是我們說了什麼,而是我們用了什麼方式說。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說呢?

正面管教教我們的是:用正面語言代替負面語言。



正面語言,就是讓孩子感覺好的語言。負面語言,就是讓孩子感覺不好的語言。

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負面語言就是「不語言」,比如「不要跑!別亂動!別說話了!別鬧了!不要磨磨蹭蹭!不準哭!不要再玩手機了!」……等等。這些話會讓孩子感覺不舒服,覺得被指責被控制,孩子感覺不好自然不會表現得更好。

為什麼這些不語言沒有作用呢?

首先,不語言自帶負面信息。

加州大學語言系教授喬治萊考夫,在他的認知科學基礎課上,經常叫學生做個練習,他會跟學生說 別想一隻大象,你做什麼都可以,就是別想一隻大象。他說他還從來沒有發現有學生能夠做到不想那隻大象的。

這就好比很多父母在孩子考試前會反覆這樣叮囑孩子今天考試最重要的是不要緊張,千萬不要害怕,不要漏題,不粗心就好了,結果呢,孩子可能更緊張更害怕,還真的漏題了。

除了植入負面信息之外,負面的語言還隱含著負面評價,往往會造成孩子的低自尊、低價值感,比如不許看電視、不要和弟弟打架、不準說髒話等不語言的背後隱含的意義是我是權威,你必須聽我的。家長會感覺很有力量,可是卻會讓孩子越來越缺乏信心和勇氣。

同時,當我們說這些負面語言的時候也往往帶著負面的情緒,如說生氣,煩躁,焦慮,擔心等等,會讓孩子也產生類似這些的負面情緒,會造成孩子退縮或者叛逆,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或造成更大的叛逆。



所以我們要學會,從關注負面的行為轉為關注正向的目標,用正面語言代替負面語言。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正面管教中七種常用的正面語言句式:


1、肯定式否定: 可以啊,我們一…… 就……

先肯定孩子,再表達我們的想法。

我可以看電視嗎?可以啊,我們一做完作業就可以看。

我可以吃零食嗎?可以啊,我們吃完飯就可以吃零食。

這樣的句式肯定了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覺好起來。


2、有限選擇:你是願意擺桌子還是洗碗?你是自己關電視,還是媽媽幫你?

有限選擇對低齡段的孩子特別有用,並且還可以用得很幽默,比如,問孩子:你是想像小鳥一樣飛著去洗澡呢?還是想像烏龜一樣爬著去洗澡?

給孩子選擇,讓孩子感受尊重和自主,比嘮叨催促要更有用。


3、給清楚具體的要求 :坐下來並保持安靜

當孩子蹦蹦跳跳的時候,告訴他「不要動、不要跳」,孩子可能會覺得困惑,那我要怎麼樣呢?所以給孩子清楚具體的要求,能夠幫助孩子理解和知道他接下來要做什麼。當孩子在沙發上蹦跳的時候告訴他,請坐下來並保持安靜。


4、陳述慣例:按照日常慣例該做…… 到做作業/洗澡時間啦……

日常慣例表是正面管教的一個工具,和孩子一起制定日常慣例表,會讓我們更有計劃更從容。

我兒子今年上二年,他每天都會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列個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安排得清清楚楚,然後跟我們說哪些是需要我們提醒的,哪些需要我們協助,我們就調好鬧鐘,及時提醒他就可以了。所以也不會出現手忙腳亂、雞飛狗跳的場景,而我也能有時間工作、做家務等等。如果他哪天要是沒有做這個計劃,我就會覺得那天他一天到晚都在圍著我轉,讓人很崩潰。

而他之所以能夠很好地安排自己一整天的時間,得益於我們一直在做日常慣例表這件事情, 從安排15分鐘半個小時的時間開始,到兩個小時、再到計劃半天、一天的時間,孩子管理時間的能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5、啟發式提問:怎樣做才不會遲到?我們的約定是什麼?

問孩子:「你有什麼好辦法讓我們早起呢?你覺得要做哪些準備才能讓我們完成這個遊戲呢?「「除了這個辦法,你還有什麼好主意嗎?」「如果在冬天我們不穿厚衣服出去會發生什麼事呢?」孩子可能會給你很多驚喜。

啟發式提問能夠引起孩子主動思考,促使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進行觀察、推理,對已知的經驗進行判斷、選擇和比較。


6、手勢和暗號: (孩子設計才有效)

正面管教裡掌中大腦就是一個提醒的手勢,但我們這裡說的是孩子自己設計的。舉個例子,當我們在打電話或者是和別人聊天的時候,孩子插嘴常常讓我們很苦惱,那根對這種情況,我們就可以和孩子約定,請孩子設計一個手勢,作為暗號,下一次當我們打電話或者聊天的時候,如果孩子有重要的事情要說,就做這個手勢,那我們就知道如何處理了。讓孩子來設計這個手勢,同時教會我們,並且共同遵守,這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價值感和被看見。


7、邀請合作:誰能幫媽媽一個忙?

當孩子在超市裡亂跑的時候,對孩子說:「誰能幫我找到洗髮水在哪裡?」或者孩子在客廳打鬧的時候,對孩子說:「誰能幫我把衣服送回房間?」邀請合作,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同時也讓孩子體驗價值感。


換一種方式和孩子說話,改變的可能不僅僅是語言,更是親子關係。

相關焦點

  • 語言的力量:請多使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負面語言影響大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真的是不勝枚舉,說也說不完啊.也許我們說的時候是無心的,也沒有意識到有什麼不良後果,不過,在我親身經歷了一次事件之後,真是深有體會。這個小故事,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有關溝通的,有關鼓勵的。
  • 語言暗示的力量比你想像的要大,請管住你的負面語言
    比如,這些語言幾乎構成了我們養育孩子的日常: 孩子端一杯水,很多人會提醒:「當心,別灑了!」 孩子寫作業磨蹭,很多家長會說:「快點寫,再磨蹭十點之前又睡不成覺!」 大多數家長都沒有意識到這些都是負面語言,更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負面語言的狂熱愛好者。
  • 正面語言會對自己造成哪些影響?
    這是關於語言對他人建設性和破壞性的形象描寫。那么正面語言又會對自己造成哪些影響呢?這裡說的語言,不僅僅是說話,微信聊天打字也是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也算是語言。語言可以分為外在和內在兩種形式,外在形式包括口頭語言和身體語言,內在形式包括意識和潛意識。
  • 你說往東孩子偏偏往西,用正面語言跟孩子溝通,你的管教更有效
    為什麼孩子們總是不願意聽從我們的管教呢?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之所以總是會不願意聽從我們的管教是因為我們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沒有使用正面的語言,我們使用的都是負面的語言但自己卻是不知道的。孩子們之所以會向著我們完全相反的方向前進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負面語言給予了孩子們心理暗示,孩子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我們讓他們做的事情。對於孩子們來說,正面語言是引導孩子們積極對待事情的時候的一個臺階。當我們經常跟孩子們用正面語言溝通的時候,孩子們會變得更加的積極向上。
  • 如何說孩子才肯聽?要想管教更有效,學會正面語言是王道
    那麼,我們日常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是什麼呢?孩子端了一杯水向你走來,你說:「小心,別灑了」孩子作業寫得慢,你說:「快點寫,這麼磨蹭下去十點也寫不完」孩子跑著摔倒了,你說:「我剛才說什麼來著,讓你慢點兒,你不聽,摔了吧?」
  • 父母認知:孩子叛逆,是因為父母經常使用這樣的語言
    前幾天,朋友和我說,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要少說「不」,比如不要跑,不要玩,不要吃零食等等。只有不說帶「不」的負面語言,多說不帶「不」的正面語言,孩子才可能更聽話。我問朋友為什麼?朋友笑著說,你自己先觀察下。我觀察了幾天,竟然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兒。小寶兩歲,很喜歡重複他聽到的話。
  • 【論文故事】快樂就寫在我們的語言裡
    研究者首先選取了10種來源和文化背景不同的語言,包括:英語、西班牙語(墨西哥)、法語、德語、葡萄牙語(巴西)、韓語、中文(簡體)、俄語、印尼語和阿拉伯語。在這些語言中,研究者重點關注了那些使用頻率最高的詞彙,「但由於不可能將一種語言中的所有詞彙都按使用頻率排序,因此我們分語料庫(corpus,在語言學上意指大量的文本,通常經過整理,具有既定格式與標記)進行研究。」多茲向科學人解釋說。
  • 《祝你好運》學會利用正面導向,我們也可以擁有幸運的人生
    先從調整肢體語言開始。一個習慣挺胸抬頭走路的人,和一個習慣走路駝著背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給人積極自信的感覺,而後者給人自卑內向的感覺。在我們習慣走路駝背時,不妨想像一下,正在走路中的我們,背後有一根繩子將我們往上提拉,這樣能讓我們的腳步變得輕快,整個人也變得身姿挺拔,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
  • 孩子成長中,語言暗示的作用超出你想像
    有的家長疑惑了,不這麼說怎麼說呀?大家不都是這麼說的嗎?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問題出在家長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喜歡用負面的語言。這些否定性的語言給孩子傳遞的是什麼信息呢?
  • 聽語言矯正師這樣說
    談到發音不準,我們首先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發音是一個非常精密而複雜的過程,需要很多發音器官相互配合才能保證每個人的說話發音。因此,一旦發音過程中出現問題,那就會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說話發音,而發音不準就是如此。
  • 吸引力法則小技巧:使用正面語言改變潛意識的7個要點
    他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其中一個秘密就是利用了具有強大力量的正面語言。通過寫下正面語言,你就能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並應對突然出現的挑戰。語言的力量不可限量,為了更好地發揮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你有必要了解使用正面語言的7個要點。1、情緒飽滿正面語言可以說也可以寫,不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保證兩點。一個是內容,一個是情緒。
  • 吸引力法則小技巧:使用正面語言改變潛意識的7個要點
    他們之所以有如此成就,其中一個秘密就是利用了具有強大力量的正面語言。通過寫下正面語言,你就能專注於自己的目標,並應對突然出現的挑戰。語言的力量不可限量,為了更好地發揮吸引力法則的作用,你有必要了解使用正面語言的7個要點。
  • 有C語言程式設計師說,使用移位操作代替乘除運算效率更高,真的嗎?
    移位代替乘除,C語言程序效率更高嗎?,唯一的區別就是使用 h<<7 移位操作代替了 127 * h 乘法操作。在我的機器上,我測試了這兩段C語言代碼的效率,結果是兩者差不多快,有時 127 * h 版本的C語言代碼更快!解析C語言程序中,使用移位操作代替乘除操作更快嗎?現在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有答案了:並不如此。
  • 他的心理語言是這樣的
    在這裡他的原生家庭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和本老師大膽猜測他家庭情況並不怎麼好,家庭情況好的家庭,通常不會允許孩子這麼小輟學,或者在社會上做出這樣的事情。 但是他心理的語言看得出,「我不好,你們也不好」。
  • 高中家長,請對負面評價語言說"不"
    有人說:「一句話反覆說四十遍有的家長時常把「笨」掛在嘴邊,說多了,孩子就會患上心理學上所謂的「誘導性智愚症」,真的以為自己是個笨蛋,覺得再怎麼努力都不會有好成績,於是學校裡便出現了許多「破罐子破摔」的孩子。
  • 說教無道,小心「愛的語言」淪為「語言暴力」,這樣說孩子才會聽
    巴爾扎克所說「言談是衣著的精神部分,用上它、撇開它,就和戴上或摘下裝飾著羽毛的女帽一樣」。有些家長自己情緒不好,或者被孩子氣到了,就會說出傷害性很強的話,深深刺激到孩子。日復一日,在語言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身體和心靈都備受傷害,會變得特別敏感、自卑、內向、撒謊,在討好他人的過程中學會偽善、學會妥協、學會帶著面具生活。什麼是"語言暴力"?
  • 正面思考的危害! — 「負面思維」的反面並不是「正面」,而是可能性思維
    我們要知道,當你實際上無法感受到卻試圖要用正面思考,這樣做沒有用,還可能讓你覺得更糟。我們把費盡心力的演出從日常生活中刪掉,摒棄痛苦、虛假的笑容,反而會好過的多。 要分辨「正確」或「錯誤」的思考方式很難,有時甚至根本做不到,但我們可以這樣做,把判斷縮小到只剩一條簡單的規則——不要欺騙自己。
  • 語言是一種「咒語」,我們每個人都是語言的「魔法師'',掌握著改變命運的鑰匙
    我們每個人都是魔法師,可以用言語對別人下咒,也可以用咒語幫助別人。 更重要的是,你所下的每個咒語最後都會回到自己身上,因為咒語是發自於你,你就是整個振波的中心。 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的振波。
  • 語言的能量!
    思想具有能量,語言是有聲的思想,所以語言具有很強振波。當我們說一些不中聽、不吉祥的話時,常會聽到人們說:「快閉上你的烏鴉嘴!」,因為當「負能量」的語言一出,你已經在發出振波,更明白說,你是在吸引「同頻道」的事件上門,這也就是為什麼烏鴉嘴會特別靈驗。
  • 你的思維可能被負面情緒封印了
    第一道封印:負面詞語我們用語言,理解周圍的世界;整理自己的思緒;描繪未知的想像。你腦海中的每一個想法、每一絲困擾,都需要語言來幫你描述。語言就像是思維的原始碼,不同的語言模式,將構成不同的思維方式。這道封印叫「負面詞語」什麼是負面詞語比如我不行、我做不到、我沒有辦法、這樣行不通……在這些語句中的「不、沒有」就是負面詞語。我們的思維只能接受正面詞語,而不能接受負面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