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的實驗

2021-01-07 中公教師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一直是一個,因此掌握此處涉及到的一些實驗對於考試尤為關鍵。

1.屏幕效應/隧道效應。孩子開始尋找被幕布遮蓋的物體,知道了客體的永久性。兒童能夠在隧道的另一端等著「消失」的小火車,期待著小火車的出現,表明其具備了客體永恆性的能力。

2.三山實驗。在桌子上放著了大小、形狀、顏色各不相同的三座山,讓兒童(3-7歲)繞桌子轉一圈後,坐在桌子的一端,在另一端放上布娃娃,然後讓其回答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看到山是什麼樣子?」第二個問題:「布娃娃看到的山是什麼樣子?」結果發現,兒童採用同樣的方式回答兩個問題。這證明了兒童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他才認為別人眼中的世界和自己眼中的世界是一樣的,這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現。

3.守恆實驗。

數量守恆:在兒童面前擺放兩排數目相等的棋子,其中一排是鬆散的,看起來長一些,另一排是緊湊的,因而看起來短一些。前運算階段的兒童由於智力活動較多的依賴於知覺提供的材料,故認為鬆散的一排棋子多一些,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會先數一數兩排棋子的數量,然後做出正確的回答。

長度守恆:在兒童面前並排對齊擺放兩根同樣的木棒,這時候把下面一根木棒往右邊拉一些,這時候問前運算階段的兒童,他/她會覺得下面的更長;而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就知道兩根木棒一樣長。

液體守恆:給兒童呈現兩個一模一樣的杯子,在杯子中放滿水後把其中一杯倒入又窄又長的杯子當中,問兒童哪個杯子當中的水比較多,前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為長的杯子裡面的水比較多,因為它看起來更高,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由於思維可逆,所以會認為兩個杯子裡面的水一樣多。

重量守恆:把兩個大小、重量、形狀一模一樣的球形橡皮泥,一塊捏成香腸狀。前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為球形的更重,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認為兩者一樣重。

面積守恆:實驗用到了大小相等的兩張白紙和一些大小相等的卡片。主試首先將兩張白紙重疊起來,讓被試兒童確認它們的面積都是一樣的。接著,主試在兩張白紙上分別放上數量相同的卡片,先是各一張,接著各兩張,然後逐漸增加,其中一張紙上的卡片是緊挨著整齊擺放的,另一張上面則是凌亂地散開擺放的。之後讓兒童判斷兩張白紙上沒有被卡片遮住的部分面積是否相等,結果是卡片數量少的時候,兒童尚且能夠判斷露出部分的面積是相等的,但是當卡片數量不斷增多時,兒童的判斷也逐漸傾向於露出的面積不是相等的了。皮亞傑認為七八歲的兒童才具有面積守恆的觀念。

4.鐘擺實驗:在鐘擺實驗中要求兒童得出影響鐘擺擺動速度的因素。形式運算階段的兒童在思考之後會先提出幾種可能影響鐘擺運動速率的因素:一是擺錘的重量,二是吊繩的長度,三是鐘擺下落點的高度,四是最初起動力的大小。然後通過實驗一一驗證了這4個因素各自的影響作用,而且每次只改變一個因素,其他因素不變,結果得出了只有繩長改變才能影響鐘擺運動的正確結論。而具體運算階段兒童雖然能夠提出少許可能的因素,但還缺乏運用假設演繹推理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就是對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涉及到的實驗的整理,希望對廣大考生的學習和考試有所幫助。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qgjsks

回復「時政熱點」即可查看時事政治熱點匯總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結構化面試」獲取結構化面試七大類型試題答題思路及試題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核心考點,主要考查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核心、本質、以及對心理結構的理解。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簡單題。因此,對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需要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一、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本內容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上)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比較重要的考點,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一共分成了四個階段,主要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任務,這一塊主要以客觀題進行備考。皮亞傑認為,發展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中的構建過程,內部的心理結構在不斷地變化。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發展出現了階段性的特徵。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建構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名理論在於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個基本上就是每次考察的常考點,這裡的考察形式多以客觀題為主,單選多選都有可能會出。因此需要大家充分的理解和識記。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一理論,希望能夠給各位備考的考生一些幫助。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下)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的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這節課咱們繼續來學習皮亞傑認知發展中的後兩個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部分主要考查依然是每個階段對應的任務,這一塊主要以客觀題進行備考。1.具體運算階段(7-11歲)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結構已經發生了重組和改善,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
  • 皮亞傑理論:認知發展階段
    皮亞傑理論的焦點是個體從出生到成年的認知發展的階段,他認為認知發展不是一種數量上簡單累積的過程,而是認知圖式不斷重建的過程。(連結:)從認知圖式的性質出發,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0-2歲)主要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界兒童從出生到兩歲左右,處於感知運動階段。處於這一時期的兒童主要是靠感覺和動作來認識周圍世間的。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教案一、教學目標此部分內容是教師招聘考試心理學部分非常重要的考點,考察的可能性非常大,考生對此部分的內容需要達到掌握並運用的程度。2、教學難點對於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的特點要準確地分別對應,不要出現張冠李戴的回憶和再認偏差。三、教學方法講授法、演示法。四、教學過程1、整體介紹大致介紹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研究領域和成就,結合皮亞傑對兒童道德發展的階段理論,闡明皮亞傑對兒童認知和道德兩個領域發展的研究事實。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
    一、知識解析皮亞傑在我們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屬於常考的考點,主要考察方式是客觀題,例如題幹表明某個孩子的一些表現,讓你判斷屬於皮亞傑認知發展的哪一個階段。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這一部分的知識點。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形式運算階段的實驗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的形式運算階段中涉及的實驗是教師招聘考試過程中的考查內容,同時也是學生比較難把握的考點,具體以客觀題的方式考查,接下來我們主要幫大家講解這部分知識內容。一、天平實驗該實驗的實驗程序是:首先向被試呈現一個天平和一些砝碼,砝碼大小不同且可以在天平的力臂上移動。
  • 【教師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9.14)
    一、理論提出 瑞士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讓·皮亞傑所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或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被公認為 20 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的理論。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無論是在教師資格考試還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鑑於有些學員在學習時缺乏對於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本文將將皮亞傑的兩個階段理論進行歸納便於學員理解和記憶。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屬於易考的知識點,考查題型通常為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考生需要區分各個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所對應的年齡、名稱及主要特徵,把握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兩個階段。那麼,如何理解皮亞傑認知發展發展階段這個知識點呢,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將在此幫您進行解惑。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部分,主要以客觀題和簡答題的形式來備考。並且重點掌握其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部分。首先,皮亞傑的主要觀點為:人類主要通過動作來獲取知識,通過動作來感知外界並且動作是思維的基礎。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的兒童時期,喜歡抓取身邊的物體,並且放在手中不斷的擺弄。這一動作並不是無意義的,兒童正是通過這一動作來認識這些物體。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教招考試中,考試頻率相對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對於認知發展四個階段的理解。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居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需要掌握每個階段的特點並加以對比辨別。1.感知運動階段 年齡:0-2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兒童僅僅是依靠感覺和動作去適應外界環境的。
  • 教師招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所謂認知發展是指個體自出生後在適應環境的活動中,對事物的認知及面對問題情境時的思維方式與能力表現,隨年齡增長而改變的歷程。皮亞傑的研究方法不採用當時流行的等實驗組及多人資料統計的方式,而採用對於個別兒童(他自己的女兒)在自然的情境下連續、細密的觀察紀錄他們對事物處理的智能反應,屬於質的研究。而他這種研究方式,廣為現時兒童心理學家所採用。
  • 皮亞傑認知發展四階段理論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最早提出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認為發展是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建構過程、邏輯思維是智慧的最高表現。感知運動(0—2歲)、前運算(2—7歲)、具體運算(7—11歲)、形式運算(11—16歲)階段。感知運動階段1.通過感、知覺動作來適應外部環境,手的抓取、嘴吸吮來探索世界。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與理論
    1.建構主義發展觀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自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我們剛下生的小嬰兒通過簡單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於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在這裡我們需要理解四個概念定義,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換言之,頭腦中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結構。
  • 心理學重點理論——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 2020教師招聘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一部分在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是一個經常性的考點,題型主要以客觀題為主,多以單選題和多選題出現
  • 教師考試: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本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中都是重點內容,。這部分內容需要學生牢記的。下面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解析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1、建構主義發展觀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教師資格考試中很少能涉及到,但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有可能以選擇題的方式來考查。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考試的重點時候這部分主要考單項選擇題和簡單題。所以大家需要對文中的概念,每個認知發展階段的名稱以及該階段對應的特點、年齡都充分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