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比較重要的考點,皮亞傑將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一共分成了四個階段,主要考查每個階段對應的任務,這一塊主要以客觀題進行備考。
皮亞傑認為,發展就是個體與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中的構建過程,內部的心理結構在不斷地變化。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中,個體的認知發展出現了階段性的特徵。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從四個階段進行闡述,分別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剛出生的嬰兒在這一階段只能夠通過抓握來感知外部世界,形成一些較為低級的圖式。在這一階段兒童還獲得了客體永恆性(9-12個月出現),也就是事物不在眼前,兒童知道這個物體是存在的,不會消失。
2.前運算階段(2-7歲)
兒童在感知運動階段獲得的感覺運動行為模式,在這一階段已經內化為表象或形象圖式,特別是語言的出現和發展,使兒童日益頻繁地用表象符號來替代外界事物。這一階段兒童出現了:
(1)萬物有靈論,也叫「泛靈論」,他們認為萬事萬物都是有靈魂的。比如一個小孩會給布娃娃穿衣服,餵飯,認為布娃娃和自己一樣需要吃飯。
(2)自我中心,他們考慮事情只能從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皮亞傑做了一個三山實驗,他在兒童面前放了三座不同形狀的假山,在兒童的對面放一個布娃娃,皮亞傑從不同的角度分別拍了照片,這時皮亞傑讓兒童選他看到的山的形狀,他可以很快的找出他看到的,但是讓這個兒童找他對面布娃娃看到的山的照片,他認為布娃娃看到的還是他看到的那個照片,這說明此時的兒童只能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而不能從他人角度考慮,具有自我為中心的特點。
(3)不可逆性,思維是單方向的,是不可逆的。就像一個兒童只知道自己有哥哥,卻不知道自己有個妹妹。
(4)不守恆,思維不具備守恆的特點,皮亞傑做了一個量杯實驗,他選取了兩個量杯,一個細高的杯子和一個矮粗的杯子,此時他將細高杯子中的水倒入矮粗的杯子中,這時的兒童有的認為瘦高的杯子中的水多,有人認為矮粗的杯子的水多,說明這時候他們意識不到兩杯水一樣多,說明此時的兒童思維具有不可逆性。
(5)單維思維,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從一個維度思考問題,認為瘦高杯子中水多的兒童只能從杯子的高度考慮問題,認為矮粗杯子水多的兒童只能從杯子的寬度思考問題,說明這個階段的兒童只能從一個維度思考問題,具備的是單維思維。
例題:
1.【單選】兒童獲得了客體永恆性是在(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A。解析:在感知運動階段兒童獲得了客體永恆性,故選A。
2.【單選】小紅知道自己的哥哥是小明,但是不知道小明有妹妹,說明此時小紅處於認知發展(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B。解析:小紅知道自己有哥哥是小明,但是不知道小明的妹妹是自己,此時的小紅具有的是不可逆性,說明小明處於前運算階段,故選B。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