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的核心考點,主要考查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核心、本質、以及對心理結構的理解。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考查的題型有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簡單題。因此,對於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需要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
一、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本內容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核心是「發生認識論」。其理論基礎來源於生物學、邏輯學和心理學。
1.發展的實質和原因
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個體與環境在不斷的相互作用中來實現的。心理因素不是起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起源於主體對客體的動作。主體通過動作對客體的適應才是心理發展的真正本質和原因。個體的任何心理反應,無論是指向外部動作還是內部思維,都是一種適應。適應的本質在於機體與環境取得平衡,而適應是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形式來實現的。
2.發展的因素與結構
(1)心理發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會環境、平衡。
(2)心理發展的結構:圖式、同化、順應、平衡。其中,圖式為核心概念。
圖式:動作的結構或者組織,這些圖式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不斷重複而得到遷移或概括。
同化:把新經驗納入到機體已有的圖式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同化只是數量上的變化,不能夠引起圖式的改變和創新,類似於量變。
順應:改變已有的圖式以納入和適應新經驗。順應是質量上的變化,促進創立新圖式,類似於質變。
平衡:同化與適應導致的平衡,是機體暫時達到的平衡。平衡既是心理發展的因素,也是心理發展的結構。
練習題:
(一)單選題
1.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的本質是( )。
A.學習 B.模仿 C.強化 D.適應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A選項,學習指的是由於經驗而導致的行為或思維上持久性的改變。學習並不是皮亞傑認知發展的本質,故A選項錯誤。
B選項,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強調兒童是通過觀察並模仿他人而進行學習的。與題幹不符,故B選項錯誤。
C選項,斯金納的強化論提出兒童的學習行為是由強化習得的,而皮亞傑認為人類認知發展的本質是適應。故C選項錯誤。
D選項,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認為,人類認知發展的本質是對環境的適應,是個體與環境取得平衡的過程。這種適應是一個主動的過程,不是環境塑造了兒童,而是兒童主動尋求了解環境,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通過同化、順應和平衡的過程,認知迅速成熟起來。故D選項正確。
綜上所述,ABC選項與題幹不符,故選D選項。
2.皮亞傑認為,( )是認知結構的起點和核心。
A.命題 B.概念 C.圖式 D.表象
2.【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心理結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的心理結構有:圖式、同化、順應和平衡。
A選項,一個命題就相當於一個觀念,它是我們能夠評價是非對錯的最小的意義單元。兩個或多個命題常常因為有某個共同的成分而相互聯繫在一起,從而構成了命題網絡,或稱為語義網絡。知識的理解越深,所形成的聯繫就越多,命題網絡就越複雜。與題幹不符。
B選項,概念代表著事物的基本屬性和基本特徵,是一種簡單的表徵形式。與題幹不符。
C選項,圖式是動作的結構或者組織,這些圖式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不斷重複而得到遷移或概括。皮亞傑認為圖式是認知發展心理結構的核心。
D選項,表象是人們頭腦中形成的與現實世界情景相類似的心理圖像,是對事物的物理特徵做出連續保留的一種知識形式,是人們保存情景信息與形象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與題幹不符。
綜上所述,ABD選項與題幹不符,故選C選項。
(二)多選題:
1.皮亞傑認為,個體對環境的適應技能包括( )。
A.圖式 B.同化 C.順應 D.平衡
1.【答案】B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皮亞傑認為人類所有的心理反應歸根結底都是適應,適應的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適應分為兩種不同的類型:同化和順應。
A選項,圖式是動作的結構或者組織,這些圖式在相同或類似的環境中不斷重複而得到遷移或概括。它不屬於適應的結構範疇。
B選項,同化是指把新經驗納入到機體已有的圖式中,以加強和豐富主體的動作。同化只是數量上的變化,不能夠引起圖式的改變和創新,類似於量變。屬於適應的結構範疇。
C選項,順應是指改變已有的圖式以納入和適應新經驗。順應是質量上的變化,促進創立新圖式,類似於質變。屬於適應的結構範疇。
D選項,平衡是同化和順應之間的「均衡」的平衡過程。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過程。個體通過同化和順應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如果失去了平衡,就需要改變行為來重建平衡。故D選項錯誤。
綜上所述,AD選項錯誤,故選BC選項。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