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資深講師認為,皮亞傑是教師招聘考試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出題概率最高的心理學家。他的認識發展理論、道德發展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理論都是最難懂,最難記,最令考生頭疼的理論。據統計,皮亞傑的理論也是考察比重最高的理論之一;考生也普遍反映皮亞傑的理論往往是丟分比較多。因為皮亞傑本人在整個心理學以及教育心理學界擁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今後的考試中仍然會繼續將皮亞傑的理論作為重點難點,對於廣大考生來說,弄懂皮亞傑的理論尤為重要。
上表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公資深講師通過課上和課下對學生進行的統計發現,廣大考生對這部分知識的疑問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不理解四個階段的名稱
(2)不理解每個階段的特徵及區別
因此咱們這部分內容的講解,就集中在回答著兩個問題上。
1.如何理解皮亞傑區分的四個階段。
(1)什麼叫「道德」:
我們發現,皮亞傑的四個階段中,都離不開一個詞——道德。什麼是道德?不同文化和不同的學者都有不同的解釋,但共同的表述是——人與人的關係是道德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類生活的規則意識。
道德,結合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來解釋,可以理解為一種人與人的關係——一種邏輯,一種運算。因此我們可以結合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相關知識,來理解道德發展理論。
(2)四個階段:
前道德階段:還不能搞清楚任何關係的時候,至少搞不清楚自己和他人的關係,相對應的認知發展屬於感知運動階段。這時候的孩子沒有規則意識。
他律道德階段:還不能能完全搞清楚人與人的關係,無法搞清楚稍微複雜的關係。但是對這種關係和規則還不能靈活的,可逆的思維,比較刻板,相對應的是前運算階段的特徵。
自律道德階段:結合具體運算階段的特徵——在其他關係上具備了可逆的運算水平,也就在道德方面具備了可逆的的特性;另外,具體運算階段出現了去自我中心,即能很明確的區分自己與別人的關係,知道自己與他人的想法是不同的。表現在道德上,道德可逆了,知道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他人是可以不同的,因此也就具備了一種自我標準,自主標準評價道德行為的水平。
公正道德階段:公正是兩個含義——公平正義。公平是人人平等;正義是為了所有人,需要傷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最重要的含義就是正義,即損害自己的利益,為了保證他人的利益,也就是所謂的利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