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學習筆記。內容比較多,所以用清單體。大部分是書中內容引發的個人觀點,這類記錄下來目的是輸出,深化記憶,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1.首先動力學,顧名思義就是動態的。區別於之前巴普洛夫研究的,狗聽到鈴鐺就會流口水。在此前,很多人認為心理是靜態的,但實際上是動態的。
意思是,人的思想、情緒和行為是會發生變化的,至於變向哪個方向?取決於這個遇到的刺激和周圍人的期待,最關鍵的是取決於當事人自己。
2.心理動力學關注的是:改變和力量。人發出一個心願,這個心願是否會改變目前的生活狀態?它面對什麼樣的壓力,有多大的力量?
這個是心理動力學關注的核心。實際上,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大的心願,就是成為他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過自己想擁有的生活。
如果作為心理諮詢師,能激發出這一股力量,我覺得這會是洪荒之力,有希望衝破一切的束縛和阻礙,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3.被壓抑的負面情緒。人在嬰幼兒、童年或少年時期,發生了一些事情,因為太刺激或太恐懼,以至於被壓抑到潛意識,甚至根本沒有辦法意識到。
或者由於太羞愧、厭惡,而把這些東西放到了內心某個陰暗的角落。這些被壓抑的負面情緒,就像深藏在地心的地震和海嘯,一直期待著某一個可以宣洩的出口。
然後山洪爆發,海嘯襲來,鋪天蓋地,感覺就像末日來臨,凜冬將至。在這種驚濤駭浪中,不是每個人的理智,都可以hold住場面。
4.看到被隱藏的是什麼?當把這些負面情緒壓抑到角落時,並不會完全都壓抑下去,它會流出一線生機,它會有一個小天窗,這是根救命稻草,是走出陰暗空間的一個可能。
在這時,如果你作為諮詢師或作為朋友親人,想要拉他一把,助他一臂之力,就需要注意關鍵詞和關鍵時刻。
認真觀察,全身心的聆聽,你會聽到他微弱的求救聲。他會不斷重複某個詞或者是某種狀態,通過這些重複,可能會出現一個「啊哈時刻」。
某個瞬間的靈光或畫面,出現在你的腦海裡。也許這就是走出陰暗空間的機遇。
5.揭露法。有些人表面上,對自己的情緒沒有負擔,對給別人造成的困擾沒有內疚。但實際上,把內疚壓抑到了自己的心靈深處,無法表達出來。
如果對方是穩定,有能力且有力量的,那就可以直接揭開這一點,讓他和自己的情緒對峙,看到自己情緒背後的問題,就意味著某種解決。
6.比較——憤怒。曾經有人描述過,最幸福的狀態就是,自己的收入比妹夫高20%。人會對比自己的狀況和周圍人的狀況,當發現自己虧了,付出多了,就會產生情緒,比如憤怒。
很多人不敢進入婚姻,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怕吃虧,比如我。就是對婚姻中,即將迎來的對丈夫和孩子的付出,感覺到了有強烈的犧牲感,不是心甘情願的。
7.心理治療的核心是,選擇最有利於來訪者的方式幫他自助。我始終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選擇的結果,是自己做出的選擇,自己為之承擔後果。
如果你覺得自己沒有選擇,大概是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選擇和不能選擇的分界線在哪裡。界限模糊,導致代價慘重。
選擇對方需要的,願意接受的,最有幫助的方式幫助他。這大概就是心理諮詢師的學問。
8.私人定製。就是為每一位來訪者私人定製出最適合他的解決方案。在這方面,第一個湧入我腦海的人,叫艾瑞克森,是催眠學派的大師。
他的一生是個傳奇,少年時小兒麻痺,但是用心理暗示加催眠的方法給自己治好了,同時色盲加音盲,但成為了一個傳說。
他一生給成千上萬人,做過心理諮詢與治療,但是最神奇的一點是,使用的方法,從來沒有重複過。一生有著無限的生命力與創造力,這是我無限心嚮往之的地方。
9.心理諮詢師一定是關係大師。因為治療,需要在關係中開始,需要在關係中展開,需要在關係中被治癒。
所以心理諮詢師經營的關係,首先是穩固的,其次是深度的,這樣才能經得起折騰,不會因為一些的問題就罷工。
其實總結起來一句話,帶著希望與愛的眼睛看到對方的狀態,幫助他自助,從而達到,改善他生活狀態的目的。
謝謝你的欣賞,期待在留言區看到你的樣子。關注我,認識自己,理解別人,這個世界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