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生活「儀式感」,都是什麼樣的狀態?

2020-12-22 日本二三事

很多旅居海外的遊客,在走進典型的日本生活裡,都會不約而同的發現日本人對待生活的態度,無論是一日三餐的精緻,還是穿著搭配的得體,都從容不迫的流露出一份優雅的體面。

波瀾不驚裡,有著萬般的儀式感。

日式生活的儀式感,時光總是緩慢再緩慢。

即使日子再怎麼困難,也會咬牙堅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把有限的資源利用最大化,讓每一天的生活變得精緻,節儉和精緻這二者之間本來就是不矛盾的存在。

從主婦們對待生活的態度,以及賦予日常裝扮本身的儀式就能夠看出,刪繁就簡的高級手法,才是大道至簡的生活方式。

縱然燈紅酒綠,襲裹著物慾橫流,但是所有的儀式和美學,都能夠幫助懂得生活的人士戰勝對「物」的依賴心。

跳脫出辛酸不易,享受著常人所不能的生活寫意。這也是典型的日式生活,正是因為知道不容易,才能加能夠學會節省空間和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物質,過上有質感的生活模式。

極簡主義,不是物質匱乏,相反,是更加懂得如何合理的運用物質資源。

在極簡主義者的生存空間裡有著無數個「當時只道是尋常」,但是,也會憑藉自身對待生活的精緻態度創造出「每個日常即是不尋常」的儀式感。

日本人的生活「儀式感」,大概就是這樣的一種舒適狀態。

在所有的平凡揮就而成的普通日常裡,焉知不是點滴枯燥生活匯集而成的偉大?

所有的儀式感,都需要在不斷的行走,不斷的接觸,不斷地演變之中得以實現,見過天地眾生,也能留心身邊細膩之處。

有的時候,我們看似平淡乏味的生活之中正是需要的就是這份「儀式感」。

這些能夠感知身邊細膩的敏銳,恰恰是往後餘生的成全。

走進日式審美的關鍵,就在於這份「敏銳和捕追」,它可以讓你擁有引以為豪的季節感,亦可擁有面對平淡生活的優雅感。

不管生活如何捉摸不定,也能夠一身優雅,從容不迫,體面尊貴的面對枯燥,抵禦誘惑,這就是日式美學的集大成者。

縱然,瑣碎的生活是很煩心的,也要自己能夠打出個天地。運用「儀式感」來擊退所有日常生活的瑣碎,活得恣意且恰意,一臉平和的面對自己擁有的一方天地。

想必這也是生活的儀式感賦予日常最驚喜的地方了。

就像一臉平和,仿佛歲月無爭一般,優雅從容的邁著小步走在街道上的日本老太太們。她們的臉上儘管爬滿了皺紋,但是同時也流露出幾分體面,能夠尊嚴的老去。

面對晚年生活的有限光陰,始終還能夠保有這樣一份期待,對每一天抱有一份儀式感,就是對每個枯燥生活的最大成全。

值得借鑑的是往後餘生,哪怕歲月漫長裡艱難困苦會有,但是你要相信玉汝於成也會有。

能夠彼此保有一顆赤子之心,以不變應萬變,以期待和儀式擊敗所有的麻木、枯燥和誘惑,這就是心安所在,精緻所至。

不管「心心念念多遠」,我知「朝朝暮暮會來」。

既然今早的容顏老於昨晚,不妨學習主婦們的精緻生活,睡好美容覺,敷好面膜,即使是在家務活的海洋裡,也要給生活力所能及的期待和儀式感。

最後,不管生活在哪裡,這個世界「光怪陸離」會有,「浮華遮眼」會有,「物慾橫流」也會有。

但是,你要相信認真生活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精緻以待,最終也一定會得到生活的儀式感成全。

相關焦點

  •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
    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朋友圈:好好吃早餐,生活才有儀式感每天清晨醒來,聞著廚房裡面飄出來的縷縷香氣,用普通的柴米油鹽,點亮一天的生活,懂得好好吃早餐的人,她們的生活本身就非常具有儀式感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有一組日本普通人餐桌上的早餐曬圖走紅了朋友圈。對於熱衷自己做早餐的日本主婦而言,在每個清晨時光中,好好吃飯,眼前的生活才有儀式感。如圖所示,所謂早餐要吃得營養豐盛,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態了。
  • 淺談生活中的儀式感,你對儀式感的定義是什麼
    有什麼樣的界限,而對於想要過好一個完美的人生,那你就需要生活的儀式感,給你自己的人生增添色彩,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你對儀式感的定義是什麼。有的人認為,對於儀式感的定義就是要住非常好的房子,開非常好的車,享受很好的服務,能夠吃各種昂貴的東西,對這一類人來說他們生活的儀式感,是金錢堆砌出來的,當然這是對於那些擁有物質豐厚的人而言的,倘若對於沒有物質豐厚而言的人,他們就不配擁有生活的儀式感了嗎?當然不是,生活的儀式感,不是靠金錢的多少來決定的,而是看自己對生活那種認真的態度而決定的。
  • 淺談儀式感,什麼才是真正有品質的生活
    社會在不斷發展,人的思想也在不斷進步,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自身觀念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對儀式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會想要去追求品質的生活。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到底什麼樣才是儀式感,什麼樣才是有品質的生活,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 生活神聖而充滿儀式感,營造生活的儀式感,打造高幸福感的孩子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孩子生日時的一份禮物,結婚紀念日和愛人的一頓晚餐,新年時候的鞭炮和煙花,這些都是人們表達對自己心愛的人、最重要的人的愛和思念。這些生活裡的儀式感給人們最真實的表達和感受。2. 儀式感使人們對生活的更高追求。
  • 生活需要一點儀式感,簡單重啟每一天
    人們常說,生活需要點儀式感,那麼儀式感到底是什麼呢?法國人類學家範熱內普在1909年著作的《過渡禮儀》一書中,第一次提出了「儀式」的概念。「每一個體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開頭與結尾的一系列階段所組成:誕生、社會成熟期、結婚、為人之父、上升到一個更高的社會階層、職業專業化,以及死亡。
  • 菡洛:生活要有曲盡其妙的儀式感
    而是通過一個藝術家的情懷去了解生活中本該有的儀式感。《小王子》中有一句話這樣講:「我們需要儀式感,它使某個日子區別於其他日子,使每一刻不同於其他時刻。」生活總是帶給菡洛最真實的,沒有故弄玄虛的隔離。真實的情感,意外的靈感,隱約而坦誠。
  • 我們的生活需要儀式感
    這似乎是每個人起床都要做的事,像一種特殊的儀式,只要這樣做了,就會立馬清醒,並收穫一個好的心情。我們都知道,日本的居民在吃飯前都會說一句,我要開動了!難道是在嚇唬餐具裡躺著的那一塊快壽司嗎?是為了不讓它們害怕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嗎?其實這是他們吃飯前的一種特殊儀式,一來是為了感激食物,已念食物的來之不易。
  • 日本主婦手工教早餐做法,一片吐司麵包,就能賦予早晨「儀式感」
    日本主婦手工教早餐做法,一片吐司麵包,就能賦予早晨儀式感我們一直在追求生活的儀式感,可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能夠讓每個日常充滿儀式感呢?關於這些問題,想必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當中,給予回答。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對於這位日本主婦而言,能夠賦予每個平凡日常以儀式的方式,就是在清晨起床之後,好好對待每一天的早餐。簡單的一片吐司麵包,就能夠賦予每個早晨以「儀式感」。如圖所示,跟著這位日本主婦手工教學的早餐做法,一起來用精緻的早餐,成就日常的儀式。
  • 2020年在澳洲生活的你,是不是需要點「儀式感」?
    就算在這個特殊的七夕節日裡,你是不是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一種叫做「儀式感」的東西?很久沒有精心準備一件事情,沒有化妝,沒有期待......可是就算在澳洲宅家的日子裡,我們的生活也不能丟失儀式感。儀式感足以讓平凡枯燥的日子也同樣散發光芒,就像《小王子》裡說的: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個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如果你覺得宅家的日子平淡無趣,也許只是因為少了那麼點【儀式感】,現在讓我們從日常裡把它找回來吧!
  • 生活總得有點儀式感,對於領結婚證是否需要儀式感你怎麼看?
    我們每天都在叫囂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還要說:生活總得有點儀式感!在這種物慾橫流的世界中儀式感早已經不可或缺的成為人們心中願意追求的,正所謂生活還是希望有點品味,不是嗎?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引導結婚登記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我想領取結婚證一定是萬分激動的時刻,再加上這樣的儀式感一定會讓更多的人激動顫抖!也更能領悟作為另一半的責任!
  • 生活的儀式感,從選擇高顏值的巖板餐桌開始……
    一個時尚的餐桌不僅能夠提升整體空間品味,還會給就餐帶來良好的生活氛圍。▲圖片來源:石木源裝飾設計巖板餐桌效果圖生活的儀式感,從選擇高顏值的巖板餐桌開始……一家人開開心心吃飯,暖暖的燈光下大家笑著吃飯的場景,這就是家裡的儀式感。
  • 日本主婦曬三餐,精打細算過日子也很有儀式感,有質量的生活獲贊
    我有一位朋友,在日本生活多年,結婚生子,到現如今孩子都長大了,每天看她發圖曬圈都覺得特別有意思,而且特別充實,有時候是她一個人的午餐,有時候是做給家人的早餐或者晚餐,每一頓都不一樣,從盤子的對稱使用,到盤子裡的食物擺放,都給人非常安心、舒服的治癒感。
  • 生活的儀式感,從元祖夢蛋糕開始
    人類需要儀式感。有儀式感的生活,才使人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日常生活是無聊且平淡的,儀式感正是人們用來與之對抗的利器。通過某種特別的「儀式」,讓日常呈現出某種與眾不同的重要性,重新喚起對生活的熱愛。蛋糕大概是最貼近儀式感的烘焙食物,幾乎陪伴在人生的每一個重大時刻。
  • 盡享精緻生活,與doterra多特瑞精油一起活出儀式感
    生活中的儀式感是什麼樣的?也許,就像奧黛麗·赫本那般,身著小禮服,坐在精緻的櫥窗前,愜意地將早餐吃完;也許,正如樹上春樹所言,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也許,和喜愛讀書的你一樣,在拿到一本新書時,會在扉頁上鄭重地寫上自己的名字。的確,生活需要儀式感。
  • 兩億人結束居家學習:你需要的是儀式感,而不是完美主義
    樓主說自己是個大學霸,平時在圖書館自習,八小時以上都不在話下,可是在家卻怎麼都學不進去。翻看答案下面的高贊回答,很多人在介紹學習方法時提到了「儀式感」這個詞。《小王子》中,狐狸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儀式感讓我們用莊重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生活裡平淡無奇的事物,讓我們善於發現生活的美好。而對於學習,儀式感更是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讓學習者充滿期盼和重視。
  • 如何利用儀式感提高效率
    後來我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便是培養自己的儀式感。儀式感是一個應用相當廣泛的概念,我們從宗教學、人類學、心理學、社會行為學等各個領域裡都能看見它的影子,甚至在愛情、生活、娛樂活動裡我們都能見到儀式感的存在。但這篇文章將從時間管理、精力管理的角度切入,簡單探討如何將儀式感應用於效率提升。
  • 1位日本媽媽做的便當,顏值高種類多,充分證明:生活需要儀式感
    1位日本媽媽做的便當,顏值高種類多,充分證明:生活需要儀式感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美食大國,美食的種類多種多樣,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美食,這些美食不僅味道好,賣相也很精緻,只是這些美食都是由專門的廚師做出來的,我們平時在家裡是很難做出來那種味道那種賣相的!
  • 真實的日本生活,都是什麼樣的?從這10件事中來看
    很多去過日本旅行的讀者會發現,在地理位置上,雖然和日本相隔甚近,但是在文化及生活習慣上,還是存在有很大的差異。打開今天的文章盤點,想知道真實的日本生活,都是什麼樣的?從這10件事中,一起來看。一、夏天依舊穿西裝上下班的日本人。
  • 軍營時光匆匆又短暫,生活要有「儀式感」
    到底什麼樣的場面才能稱之為「儀式」呢?如果說,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那麼,軍營中的儀式感就是讓自己更加熱愛這身迷彩。  儀式感四 光榮入黨心潮澎湃每名黨員,一定都難以忘記自己佩戴黨徽時內心的激動澎湃,這種儀式感,是生命的進一步升華,意味著全心全意為祖國奉獻的光榮使命。
  • 作文小課堂:生活需要儀式感,那麼如何寫好「儀式感」呢?
    日常生活中,各種儀式幾乎伴隨每個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儀式,婚喪嫁娶有儀式,畢業典禮有儀式,就連買了一本新的筆記本鄭重地寫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種儀式。為此,我們邀請一線名師,就這一話題做輔導,幫大家打開思路,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