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塞給我這樣的一封信,內容是這樣的:
尊敬的老高:
你好!
我是115班的一名不是很好的學生。首先,我為我以前的錯誤,表示由衷的歉意。對於我以前犯下的錯誤,辭去了學委這件事,感黨很內疚,給您也帶來了很多不愉決。對您以前的培養,我感到很抱歉。我不是說我自己不好,是我真的不優秀。
我這些都是我從初二的時候開始的,由於爸爸的不好表現,給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爸爸每次說我的不好,不如別人,不管我考得多好,結局都是一樣的。他們自己每次都不想想自己的錯誤,只會怪自己的女兒。
自從那從後,我就沒有過真正的開心,每次都是表面的。以前,初中成績很好,但是由於他們的不良表現,給我帶來了很差的表現,導致學習成績很差勁,從一個文雅、優秀的女孩,變成了一個不愛說話、不愛笑的女孩是多難的表現。
我想過改變,但是我的壓力太大,無法改變,也從來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我、懂我,從來沒有。從那過後,我就變得沒有人疼的女孩,也變得很差勁兒,這些應該您也看到了,每次都有過想過休學,有過離開,可是我沒有,因為我還什麼都不懂,雖然有些東西已經改變,可是我的內心無法改變。我的家庭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但是我們一家人從以前的和諧到現在的每次吵架,雖然有些東西我還不懂,但是該懂得我也懂。
他們從來沒有和我談過心,談過我的想法,每次他們工作累了,我都會體諒他們,可是他們從來沒有體諒過我的感受。根本不懂我喜歡什麼,從那以後我就累了,決定不再嘗試努力。我生病了,他們不會照顧,不會疼愛,我的好,他們永遠看不到。只有最差的一面,他們才會知道,我發現我現在好累,想放棄一切。
非常感謝老高你的用心培養,我知道您每天「打」我,是為了讓我最好,讓我坐在你眼皮底下是因為想讓我變得很好,可是謝謝老高,我不配。因為只有我壞的一面他們才會知道,每次都會自己在家或者學校,都會有一個哭的夜晚,在家的開心從來不是開心,在學校只是表面的。謝謝您,您辛苦了。
請老高,您能和我的家長說一下我的心意,我是怎麼樣的想法,讓他們自己好好想想。
不得不說,這個孩子家長很失敗,失敗到孩子在只有八百字的傾訴中,連用了十一處「他們」,唯一的一次使用「爸爸」,也是在強調著家長的不足。孩子病了,無人問津,孩子即便有著進步,家長也並不會去鼓勵,只是一味的打壓,用孩子的話來說,只會怪自己的女兒。
孩子第一次在初中出現了叛逆,只是為了引起他們的注意,渴望一份關注。然而,這樣的目的並未達到,一次次過後,孩子最終想到了放棄。於是,孩子變成了家長眼中的「壞女孩」,決定不再嘗試努力。孩子無力改變家庭,只能通過不斷的墮落來喚醒父母,但就此以後,「壞」也成了她的標籤。
許多家長一直認為,育人多半是學校的事,卻忽略了家庭教育。要知道,教育包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而家庭教育更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且並向發展。類似這樣的學生,應該有很多,只是很多家長並不知情。孩子的文筆,雖然欠佳,卻表達出了她內心的那份痛苦。
事後,我與孩子的家長進行了交流,但令人驚奇的是,父母仍然認為自己的孩子是「無病呻吟」,如此這般,作為老師的我,縱然有心改變孩子,恐怕也會無濟於事。不得已,我再一次讓她當上了學委,讓她感受到我的重視。班裡的孩子有六十多人,每隔兩天或者三天,就要進行一次必要的談心,可有些時候,真的是有些應接不暇。
作為老師,只能通過有限的辦法來挽救孩子,其內心真正的病根,還是在於家庭,也希望孩子能夠有所改變。老師做不到的,也許她以後會明白,畢竟,老師還有其他六十多名同學要照顧。
在此呼籲我們的父母,千萬要注意和孩子及時進行交流,給予一定的鼓勵,養兒養女可不單是養大了他們的身體,更重要的是家的溫暖,不要讓孩子一口一個「他們」的喊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