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私家車家長會》線下群中,有位家長向我們發來求助,孩子一年級,可是注意力也不集中,考試也寫不完,很是焦慮。對此《私家車家長會》節目組,電話連線了馬鞍山實驗學校班主任周蘭老師1:專心做好一件事(例如做作業時不可以分心喝水上廁所)
2:不要對孩子說話重複
3:聽得能力(下載聽故事的軟體,複述故事中的情節,不用要求太高)
4:少看電視少玩電子產品
5:遊戲訓練法:1:說反話(例如樹葉,葉樹)
2:我說你做(家長說上,孩子指下)
2:孩子從幼兒園升到小學,不適應怎麼辦?(考試做不完,磨蹭,習慣無法很好養成)1:孩子磨蹭時家長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
2:讓孩子覺得快的值得,孩子快速做完事情後,剩下的時間交給孩子自己安排
3:計時性活動,獎勵機制。如果完成了可以獎勵,如果沒有完成可以懲罰(後期)
3:家長回到家裡該怎麼樣去輔導我們的孩子,需要幫他們檢查作業麼?
1:協助孩子檢查作業,(寶貝我們一起來檢查)寫完後先把題目讀一遍,把答案蓋住,在腦海中過一遍題目,粗略的看下題目,大概看下有沒有漏題
2:忌批評(多一些語言,例如恩這道題是對的)
3:低年級不要放手那麼早,陪著孩子檢查
1:習慣的不一樣,適應能力不一樣孩子進入學習狀態也不一樣
2:一學期能適應學校生活也是正常的
3:家長可以「裝傻」
使用蜻蜓FM可以回聽到今天的節目
袁靚課堂:
提高小學一年級孩子的學習能力
1、提高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孩子的學習自覺性
有的孩子上課時精力不集中,思考和寫、算速度跟不上,學習感到吃力,到至不肯做作業,使教師和家長感到頭痛。有的是基礎知識薄弱、學習能力差,沒有學習自覺性的緣故。
2.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予孩子肯定的目光。
要相信孩子的能力,無論他們用什麼樣的途徑去完成任務,不要總用懷疑的眼光看孩子。
3.要有理想的效果,必須抓住契機。
也許老師和家長苦口婆心地教育:「聽課不要隨隨便便,作業不要毛毛糙糙,考試必須認認真真……」這些話說千遍,他們還是老樣子。
對於這一現象,做老師和家長的不要急於求成,要在他們有困難,在作業、考試或生活中出現差錯時,老師和家長再來說這話,從此之後,他們就會牢記你的話,改過自新,奮勇前進。因為小孩有時和大人一樣,只有遭受了挫折,才會明白一些道理。
4、要有規矩,玉不琢不成器。
要和孩子定立規矩:課堂上的任務,課堂上完成;學校裡的任務,學校裡完成;今天的學習任務,今天完成;回家後,要先複習、再寫作業、後預習;做不到的,家長可一同陪著自罰。隔天檢查聽課筆記和作業本,經常和老師保持聯繫。不好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推遲完成任務,甚至幫孩子完成任務,你的這一舉動,會給孩子放任、拖沓、甚至消極的暗示,會消弱孩子上進的動力和自信,強化孩子的問題弱點。
孩子在小學階段要培養「認真、自覺」的學習態度,這個時期培養出來的好習慣對他一生受益匪淺,使孩子提高學習能力。
提高小學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應該從幼兒階段開始。培養方法應符合孩子此時身心發展的的特點。給一兩歲的孩子講故事,故事要短,語言要符合兒童的特點,給他們看的圖片要色彩鮮豔。
如果是三四歲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塊做一些持續時間較長的遊戲。講的故事應該生動有趣,有一定故事情節。
對五六歲的孩子,家長可以提出要求讓他堅決按時完成某項工作;家長講完一個情節較複雜的故事讓孩子複述;教孩子唱歌,練習畫畫,都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注意力。
孩子進入小學,由於當前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孩子在遊戲的時候,手的的複雜的動作很少動腦,他們總是從電視尋找樂趣,在日常生活中極其缺乏提高注意力的活動——勞動。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是不利於培養孩子注意力 持久性的。因此,家長更應該在小學階段加強孩子注意力的培養。
(1)讓孩子明確學習、奮鬥的目標,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目標。只有讓孩子明確了遠大的目標(更有樂趣,有價值,有實現的可能),才能培養其注意力。
(2)培養孩子穩定而廣泛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對某一事物發生了興趣,就會集中注意力,專心致志。此時家長應鼓勵孩子把興趣向縱深發展,切忌一時興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3)在遊戲、學習及做家務中,應儘量保證孩子進行有目的、有意識、有始有終的活動,這對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十分重要的。還有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就是和孩子經常下棋,並帶一點比賽性質,以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競爭的精神;寫毛筆字也是一種好辦法。
(4)家長在孩子學習時,儘量避免環境因素幹擾、分散其注意力。如小學生的書房不能布置得過於花哨,家長看電視、聽音樂、與客人談話的聲音太高都可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飢餓、聽得過飽、疲乏也是導致兒童注意力渙散的最常見的原因。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不以放任兒童無休止地看電視。
(5)科學安排兒童生活起居時間,做到生活學習有規律、有計劃。要提醒孩子堅持體育鍛鍊,培養其意志力,增強其注意力。
微信群:
歡迎各位家長加入,並將您的問題發送給我們
我們將全程尋找專業老師進行解答
編輯:袁靚
監製:常亮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Ma'anshan life story ra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