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培訓班鄙視鏈」先解父母心結

2020-09-17 廣州日報

評論員觀察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

前陣子火爆的《三十而已》中,女主角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就引發網友熱議。就這份「鄙視鏈」名單看來,「顧佳式焦慮」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中國家庭的縮影。如果說在幾年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意味著要給孩子多報幾門課外興趣班,給孩子找到儘可能多的興趣開發機會,那麼如今家長們面臨的這種新趨勢不僅越發「燒錢」,還讓孩子們「燒腦」。

從何時起,小眾、特別、儀式感成了評判興趣班是否足夠高級的標準了?加入興趣班,初衷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本該以孩子的個人意願和能力特長為優先考量,才能夠讓孩子找到最適合的興趣發展方向。但如今的新導向顯然不是這麼考慮的,孩子的興趣班似乎變成了「預備班」,變成了家長的名利場。父母為子女報班的目的,一方面在於讓孩子享受到「小眾優勢」——以小眾特長換得名校敲門磚、結交高層次的朋友;另一方面,也是為自己的品位和能力提供證明——自己眼光獨到、有想法,更有實力護航孩子成長。

站在一些父母的角度上看,儘可能為自己的孩子選擇一條參賽選手少的「賽道」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的無奈之舉。這些家長被社會潮流的發展裹挾前行,未必輕鬆,可為了孩子,再難也得咬咬牙。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本無可厚非,但要讓這股風氣「剎住車」,關鍵還要從根本上消除這種「鄙視鏈」的影響,扭轉家長對於興趣班「鄙視鏈」的認識誤區。家長應認識到,一些興趣科目之所以成為「冷門」,並非科目本身特質所致,而是由於國內師資少、教學水平參差不齊。這就意味著這些小眾興趣在國內缺乏系統的評價體系,以後實用場景也有限,即使花費大量人力財力去學習,也未必能收穫很好的效果,不過圖個「噱頭」而已。而且,要是興趣班完全脫離了興趣,而成了父母強加於孩子身上的喜好,那麼長此以往,不僅孩子的興趣得不到激發,反而可能會在興趣班中徹底失去興趣。這樣的結果,相信也並非父母所盼。

說到底,興趣班的應有之義是幫助孩子找準自身優勢,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思維方式,父母應該因材施教引導孩子獲得多方面的興趣和技能,如此方能促進其綜合素養全面提升。

(許曉芳)

相關焦點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興趣班「鄙視鏈」你可曾聽過? 最近,一份興趣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不應人為排列出所謂的雅俗貴賤順序,炮製出所謂的「鄙視鏈」。興趣班「鄙視鏈」上,越冷門越「燒錢」的項目被認為越「高貴」,越大眾、越實惠的項目被認為越「俗氣」。於是乎,一些家長不惜大費周章把孩子送去學聽起來「高大上」的項目,並且以此作為驕傲乃至鄙視他人的資本,這不是虛榮是什麼?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孩子參加的昂貴興趣班當成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就走偏了。
  • 教育培訓班「鄙視鏈」,不過是在販賣另一種焦慮
    最近有1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法術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例如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現在輪到給孩子挑選興趣培訓班,那不高大上又怎麼行呢?
  • 興趣班「鄙視鏈」不過是另一種焦慮販賣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與此同時,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大公開,掙錢多的父母反而墊底!你能排在第幾層?
    好在孩子班級的老師看到李娟面露難色,便出言安慰道:「李媽媽你別往心裡去,只是接孩子放學而已,有的家長還搞出了鄙視鏈。其實現在家長很多都忙於工作,來不及接孩子也是正常的,我們老師都能理解。」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袁女士內心十分生氣,心想:我怎麼可能不想讓孩子成才,怎麼報個興趣班還有鄙視鏈了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 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
  • 變味的興趣班「鄙視鏈」不過是另一種焦慮販賣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而孩子的興趣班仿佛成了父母眼界、能力的體現,一些家長陷入「角逐」中,也深受其累。捫心自問,興趣班、補習班,究竟是孩子需要,還是父母需要?也許,不乏有的孩子對此類興趣班真感興趣,但恐怕更多還是家長的「升學小心思」以及攀比、虛榮、焦慮等心態驅動下的非理性消費。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媒體批興趣班「鄙視鏈」:不過是另一種焦慮販賣
    人民視覺 資料圖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與此同時,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不要再販賣焦慮了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與此同時,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你在第幾層?
    一旁老師看穿了李娟的心思,安慰她:「李媽媽你也別往心裡去,接孩子而已,家長們自己非得搞個鄙視鏈。」幼兒園接娃「鄙視鏈」,父母掙得多反而排靠後李娟也才知道,原來在家長之間,還流傳著這麼一條「鄙視鏈」!鄙視鏈最頂端:中午就接能在中午就接孩子的家庭,都是有錢又有閒的家庭。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中文系鄙視鏈
    專業鄙視鏈 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文科生裡,法律系看不起外文系,外文系看不起中文系,中文系看不起哲學系,哲學系又看不起藝術生,藝術生裡面,搞音樂美術的又看不起體育生。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我老了想住兒子家」,兒媳的回答解開了父母「一廂情願」的心結
    「我老了想住兒子家」,兒媳的回覆解開了父母「一廂情願」的心結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故事,劉阿姨和陳叔叔是重新組合的家庭,陳叔叔從孩子出生以來,就一直疼愛自己的兒子,直到現在,他也在幫助兒子帶孫子。劉阿姨起初並沒有對這件事有過多的想法,她認為父親疼愛孩子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 如何擺脫被「興趣班鄙視鏈」支配的恐懼?
    最近,「興趣班鄙視鏈」這個詞火出了圈。01「興趣班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其他鄙視鏈不存在。費用差別不大。如果有人覺得有鄙視鏈,我只能說人自己強行加戲。鄙視鏈從來都是牛娃——普娃——學渣。而不是項目怎麼樣。
  • GRE備考圈鄙視鏈
    長線備考報了很多培訓班刷了很多題依然考不出來<報了少量培訓班刷了重點題考出來<自學認真準備考出來<自學裸考就考出來。長期在GRE培訓圈混跡的我,就會發現學生有這樣幾種類型:最典型的是不知道GRE考試是什麼滋味,先報上名考一次再說。大部分這樣的同學都是被ETS狠狠地教訓一頓,然後回來乖乖學習的。
  • 愛子心切引發鬥毆,看檢察官如何解開心結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陳豔妮 陳葉「父母是兒女的榜樣,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人格和成長的方向。特別父親,是孩子膽量和意志的來源……」2020年12月16日,一場莊嚴而又溫情的公開不起訴宣告及釋法說理在福州市長樂區首佔鎮塘嶼村舉行。
  • 《網際網路青年鄙視鏈圖鑑》
    世上本來沒有鄙視鏈的,沒有安全感的人多了,也便有了鄙視鏈。當代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只要你一旦在意,就會落到鄙視鏈的某一環節當中。也不怪你,大家都在鄙視鏈中尋找著歸屬感和定位,然後建立起自己的不安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