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歲的孩子,狗都嫌。」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看上去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已經不那麼衝動了,開始有自己的個性,但實際上他們的心智還是孩子。
所以,他們在這個時候,會比較糾結,想自己做主,想讓別人把自己當大人看,但實際能力達不到,才會產生出很多不恰當的行為,讓家長很難受。
那麼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他們,然後去學會引導他們的情緒,正確的引導他們,讓他們渡過這個階段,這也能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融洽。
01正確認識這個階段的孩子
1、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讓家長幹預。
2、他們的生理上像個大人,但實際上心智還是個孩子。
3、看似孩子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明事理,有個性,但還是需要家長保護他們的天真和純潔。
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但要讓他有健康的情感表達,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給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
02哭鼻子的問題
1、首先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這個問題,哭泣是正常和健康的行為。
2、我們不能把哭泣和軟弱劃上等號,去給孩子貼標籤。
3、當孩子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哭泣就是他們溝通的一種方式。
4、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舉動,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03孩子難過的問題
當孩子難過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引導孩子的情緒。
1、允許孩子難過,他們需要一個發洩自己情緒的方式。
2、允許孩子哭泣,這有助於孩子的恢復,平復孩子的情緒。
3、同情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認同他,這會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親密。
4、鼓勵孩子可以用語言或其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畫畫、踢球等等。
5、讓他們明白感到悲傷和表達悲傷是正常的,不要讓他們感覺不好意思,不要讓他們有心理負擔,不敢對我們說。
6、要讓他們明白,我們有辦法幫助他們,我們願意做他們的傾聽者。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我們要明白,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個性,也不想讓家人管著,把自己當小孩。但是,自身沒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所以才會表現出來一些不好的舉動,我們應該給予包容和理解。
我們的愛,我們的關心,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只要孩子認為我們是值得信賴的,認為我們是和他們一個戰線的,我們能理解他,他們就會願意諮詢我們的意見,我們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會更加融洽。
這個時候,我們要從心裡認同孩子,理解他們的想法,平等的對待他們。他們是能夠感受的到的,如果我們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就會配合,會按照我們的引導,更健康的成長。
我是李爸爸,願意每年為孩子讀20本書!你好,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