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歲的孩子,狗都嫌」別上當了,這個時期孩子正處在關鍵時期

2020-12-22 李爸爸的日記

「六七歲的孩子,狗都嫌。」這是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看上去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已經不那麼衝動了,開始有自己的個性,但實際上他們的心智還是孩子。

所以,他們在這個時候,會比較糾結,想自己做主,想讓別人把自己當大人看,但實際能力達不到,才會產生出很多不恰當的行為,讓家長很難受。

那麼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他們,然後去學會引導他們的情緒,正確的引導他們,讓他們渡過這個階段,這也能讓我們的關係變得更融洽。

01正確認識這個階段的孩子

1、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不想讓家長幹預。

2、他們的生理上像個大人,但實際上心智還是個孩子。

3、看似孩子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明事理,有個性,但還是需要家長保護他們的天真和純潔。

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方式來教育,但要讓他有健康的情感表達,是我們必須要做的。給大家分享幾個關於孩子的情緒問題。

02哭鼻子的問題

1、首先我們要正確地認識這個問題,哭泣是正常和健康的行為。

2、我們不能把哭泣和軟弱劃上等號,去給孩子貼標籤。

3、當孩子不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感受的時候,哭泣就是他們溝通的一種方式。

4、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舉動,去了解他的內心世界。

03孩子難過的問題

當孩子難過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正確地引導孩子的情緒。

1、允許孩子難過,他們需要一個發洩自己情緒的方式。

2、允許孩子哭泣,這有助於孩子的恢復,平復孩子的情緒。

3、同情孩子,讓孩子知道你理解他、認同他,這會讓你們之間的關係更親密。

4、鼓勵孩子可以用語言或其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畫畫、踢球等等。

5、讓他們明白感到悲傷和表達悲傷是正常的,不要讓他們感覺不好意思,不要讓他們有心理負擔,不敢對我們說。

6、要讓他們明白,我們有辦法幫助他們,我們願意做他們的傾聽者。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我們要明白,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個性,也不想讓家人管著,把自己當小孩。但是,自身沒有能力去管理好自己。所以才會表現出來一些不好的舉動,我們應該給予包容和理解。

我們的愛,我們的關心,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只要孩子認為我們是值得信賴的,認為我們是和他們一個戰線的,我們能理解他,他們就會願意諮詢我們的意見,我們之間的關係,自然也會更加融洽。

這個時候,我們要從心裡認同孩子,理解他們的想法,平等的對待他們。他們是能夠感受的到的,如果我們是發自內心的,他們就會配合,會按照我們的引導,更健康的成長。

我是李爸爸,願意每年為孩子讀20本書!你好,一起嗎?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七八歲孩子狗都嫌|父母別心急,心理研究告訴你原因
    俗話說:「孩子到了七八歲,狗都嫌。」絕大多數家長都曾吐槽過七八歲的孩子不好管。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狗都嫌「呢?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6—12歲兒童處在「勤奮對自卑階。」這一時期孩子的各項生理機能都已不斷的成熟,不斷成熟的肌肉、骨骼、注意力、記憶等在驅動著孩子去達成他自己6歲以前渴望達到而又缺少達到條件的事情。這一階段的兒童都應在學校接受教育。學校是訓練兒童適應社會、掌握今後生活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們能順利地完成學習課程,他們就會獲得勤奮感,這使他們在今後的獨立生活和承擔工作任務中充滿信心。
  • 「7歲8歲狗都嫌」,卻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注意...
    第二叛逆期雖然「狗都嫌」,卻是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同時也會產生很強的違拗意識和行為,例如:情緒過激、唱反調、挑戰父母底線等,如果父母忽略不管,或者方法不當,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行為缺陷,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 七歲八歲狗都嫌,孩子的第二叛逆期,該如何巧妙化解?
    俗話說:七歲八歲,狗都嫌。誰料,還沒等到七歲,哥哥就已經很討人嫌了:不是扮演怪獸,突襲妹妹,以逗哭妹妹為樂;就是犯錯了拒不承認,還嬉笑著跑開,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欠揍樣……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已經不足以形容一個老母親的心情了。
  • 孩子是非觀的形成是3-6歲,家長教育錯過這個時期,孩子易上當
    很多育兒專家都在不停的強調3-6歲這個時期,很多孩子的習慣和性格的形成都是在這個年齡段,一旦錯過再想糾正便會很困難。兩個小朋友年齡都是4歲左右,生日也不相上下,所以一見面倆人便非常高興的玩到了一起。這個小妮子養成了習慣,無論是睡覺或者吃飯甚至外出,她都習慣性的抱著這個毛絨玩具,看不到這個玩具她就大哭。」
  • 「七八歲,討狗嫌」的年紀,讓家長崩潰抓狂!3招搞定麻煩孩子
    「前幾天說了他幾句,孩子嫌我囉嗦,還和我吵了幾句,氣死我了。」「我女兒的房間現在不讓我收拾,前幾天竟然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寫著『非請勿入』!」......媽媽們開玩笑說,可能孩子們真的進入了「七八歲,討狗嫌」的年紀了,變得越來越「討厭」了。
  • 孩子到了「狗都嫌」的年齡應該怎麼辦
    「狗都嫌」的孩子如何「」狗嫌養過孩子的都一定會經歷孩子「狗都嫌」的時間段吧,在那段時間,孩子不斷的挑戰我們的耐心、刷新我們的認知、觸碰我們的底線,在作死的邊緣來回的試探與徘徊。這段時間就像是孩子的叛逆期一樣,說什麼也不聽,做什麼也不受控制,卻是無愧他「狗都嫌」之名啊!
  •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抓住兒童成長的關鍵時期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它概括了幼兒心理性格發展的一般規律。三歲以下這個階段是孩子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孩子的感知和思維非常敏感。這個時期,如果父母能夠呵護和關愛孩子,併科學地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會更聰明哦。
  • 0-13歲是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國學教育專家經典學習興趣的培養是一個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過程,孩子的教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 胎嬰養虛      胎兒完全處在先天狀態,沒有後天的行為能力,這個期間基本屬於被動期,只能靠父母來完成。
  • 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
    其中令人熟知的都是各種文學作品和詩歌。在漫長的歷史中,還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話或幾個詞流傳下來,用來警示和告誡後人而這就是千百種文化語言之中的俗語。這次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俗語,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
  • 寶寶成長的幾個關鍵時期,是那幾個時間段?不知道的家長來看看
    這裡所說的危機,跟寶寶出現的人身安危沒有關係,而是兩個時期交替時發生的異常現象。許多寶媽們看到了,卻沒有意識到,這就是危機的起源。一、嬰兒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不會說話,對世界也沒有基本的認知。但是,他小小的意識會告訴他,這個世界很危險。
  • 人嫌狗不愛的兩歲小人到底得罪了誰?
    兩歲到三歲的孩子,為什麼會落得一個人嫌狗不愛的地步?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TroubleTwo」這個特殊的時期?在我的實際工作中,會接觸到不同年齡段的小孩子。在大部分人的感知裡,孩子越小越難帶,大了就相對的好一些了。
  • 8歲的孩子狗都嫌,從「天使」到「惡魔」,他們都經歷了啥?
    有句老話叫「七八九,嫌死狗」,都討厭到被貓嫌,被狗不待見的程度了,那得多招人討厭,多讓人頭疼?!今年美國在線投票網站OnePall就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大多數父母認為與8歲的孩子相比,2歲、3歲和4歲的孩子簡直是天使般的存在。參與調查的2000名美國家長中,大多數都認為8歲是最難的一年。
  • 2歲孩子「狗都嫌」,應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3招比吼一千句管用
    霸道、不願意分享,「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經常會推人、罵人、打人、咬人其實這都是孩子正處在「Terribie two」的行為。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後,此時孩子的內在又有很多的能量需要發洩,但是孩子的語言發展不能將自己的需求表達明白,孩子就會非常沒有耐心,也會變得非常煩躁,而且想要做什麼事情,自己的身體能力不足以幫助他的話,也會讓孩子有挫敗感。從而出現了這些「狗都嫌」的行為。那麼如何化解孩子「Terribie two」的問題呢?
  • 孩子啟蒙英語的關鍵時期,父母千萬別錯過
    而在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啟蒙英語的關鍵時期,需要父母格外重視,不容錯過。王女士是一名四歲男孩的家長,由於王女士出身農村,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在長大進入社會後處處碰壁,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格外重視孩子的學習。想讓兒子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擁有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生。
  • 兩歲是「惡魔」,七八歲又是「狗都嫌」,其實這個階段的娃才難帶
    對於新手父母來說,在帶孩子的道路上充滿著未知和挑戰,很多老一輩人都說兩歲的孩子是最難帶的,因為那個時期的孩子,遇到了人生的第1個叛逆期,好像一個小惡魔一樣,令人頭疼不已。但是也有人說七八歲才是最難帶的時候,尤其是對於男孩子來說那個年齡段非常的難管,連狗看見都要繞道走。
  • 從出生~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
    一般而言,孩子到了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表達出相對複雜的語句,甚至會用不同語態、時態或者是連詞,而且會使用分句和長句了。到五六歲時,孩子們又開始學習新的詞語,從而逐漸完善各種語句的表達。寶爸在包餃子,念念與太爺爺聊天之前國外的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經觀察發現,一個兩歲七八個月的兒童通常具有兩百多的詞彙量,但是到了6歲時他們就能夠使用三四千個單詞了,而且這些詞彙大部分是在沒有人教育的時候
  • 七歲八歲狗都嫌,這階段的熊孩子,都有三個明顯特點
    但隨著孩子長大,一切都變了,先是兩歲第一個叛逆期,不管家長講什麼孩子都只有一個字「不」,讓人很是頭痛;好容易熬過了孩子兩歲,轉眼又到了「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上了一天班,回家後還要面對調皮的「熊孩子」,家長光是想想就頭痛不已。七八歲的孩子都有哪些「惹狗嫌」的表現呢?
  • 0~1歲「口欲期」,是培養孩子信任感的關鍵時期
    大概在半歲的時候,寶寶覺察到了口的功能,這個時候,他不再滿足於用來吃喝,而是用口來玩耍,認識自己的身體,認識生活的這個世界。可以說,1歲以前的寶寶,他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媽媽滿足了寶寶的口欲,寶寶就會露出輕鬆、愉快的表情,甚至手舞足蹈。
  • 學口才:要把握孩子口才教育的關鍵時期
    父母根據孩子語言發育不同時期的特點施教,也會取得良好的效果。孩子語言的發育經過發音、理解和表達三個過程,具體可分為六個階段:預備期(0歲至1歲)是簡單發音和初步理解階段,又稱「先聲期」。孩子8個月左右時這種發聲練習達到高峰,並會改變音量以模仿真正的語言。
  • 3~6歲的陪伴教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
    在微博中沙溢老師感嘆孩子的成長,希望自己不會老,希望孩子長不大……但孩子會記住我們的陪伴……還告訴小哥倆每天都要學習。看著照片中的安吉和小魚兒,大家都覺得沙溢老師真的是稱職的好爸爸。然而,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總說忙忙碌碌,卻沒有發現,能陪孩子的時間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