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

2020-12-22 不知先生知歷史

從上學之日起,我們就開始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化,從小時候的漢字到長大以後的漢語。可以說漢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漢語的形成與壯大離不開無數文人墨客的貢獻。其中令人熟知的都是各種文學作品和詩歌。在漫長的歷史中,還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話或幾個詞流傳下來,用來警示和告誡後人而這就是千百種文化語言之中的俗語。這次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俗語,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

如果從字面意思上來了解的話,非常的簡單,就是說小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佳調皮搗蛋的時候。他們什麼事都幹,連家裡的小貓小狗都會被他們鼓搗的不得安寧,十分的令人家長們討厭。但是孩子到了九歲多,甚至十歲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就會變得乖巧懂事,也不會讓人生氣。

古人也是通過這個俗語來告誡後人們,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會有不同的表現,尤其是在七歲和八歲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處於獨立思考和認知這個世界的階段,開始嘗試擺脫對於父母的依賴。當然這裡的擺脫是指父母灌輸給孩子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對世界的認知。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獨立的嘗試一些新東西與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的存在,而在這個時候在大人看來,這個時候的孩子的行為會非常的令人討厭。而且孩子活潑好動,走到哪」惹「到哪。並且這個時期的孩子的主觀意識和心態會比較的強烈,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並且會強烈反對來自家長的意見。

並且孩子活潑好動,無論從身體機能從大腦的活躍程度上來講,這都是處於兒童時期的高峰,所以這個時候的父母在應對孩子各種稀奇古怪的行為會顯得焦頭爛額,無法理解。畢竟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有了足夠的體力在家裡搞破壞,甚至會跟父母吵架。並且在這個年紀段的孩子為了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與獨立的思考能力,經常與父母唱反調,所以經常把父母氣得不輕。可以說古人也是非常的有感觸,所以總結了這句俗語。

當孩子到了九歲十歲這個年紀各項身體機能的指標都會趨於平穩,而且孩子的三觀也會有一個大體的概念,所以說這個時候對於父母來說,孩子就會顯得比較懂事,乖巧。所以各位家長朋友們,在孩子這個比較特殊的年紀段,一定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只有正確的引導和正確的教育方式,才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並且讓他健康和順利的成長。各位網友有沒有被七八歲的小孩鬧得雞飛狗跳,有的話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相關焦點

  • 俗話說:七八歲孩子狗都嫌|父母別心急,心理研究告訴你原因
    俗話說:「孩子到了七八歲,狗都嫌。」二三年級的家長群裡經常有父母投訴:「孩子把家裡搞得一團糟,還有用不完的精力,淨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惡作劇」,讓人哭笑不得……你指東他偏往西;」「去上廁所不尿馬桶裡尿地上,說了他兩句,他尿廁所放衣服的凳子上了。」
  • 家有萌娃七八歲~
    老話講:七歲八歲,討狗嫌!意思是孩子到了七、八歲的時候,開始做一些讓別人討厭的事情,就連狗都不願意親近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扭頭就走。總有親戚朋友說自己的孩子到了七八歲開始「訕臉」!最近發現女兒這種症狀逐漸凸顯,很是頭疼!一,跟我唱反調,願意頂嘴,愛發脾氣。早上我根據天氣情況給找好的衣服,總是挑毛病,這個不得勁那個不舒服!開始幾天我會按照她的意願重新調整。可總是因為一件事翻來覆去的嫌東嫌西,我的火氣終於壓不住,蹭蹭蹭竄上來,高八度後愛穿不穿!
  • 七歲八歲狗都嫌,孩子的第二叛逆期,該如何巧妙化解?
    俗話說:七歲八歲,狗都嫌。誰料,還沒等到七歲,哥哥就已經很討人嫌了:不是扮演怪獸,突襲妹妹,以逗哭妹妹為樂;就是犯錯了拒不承認,還嬉笑著跑開,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欠揍樣……焦頭爛額、心力交瘁,已經不足以形容一個老母親的心情了。
  • 「7歲8歲狗都嫌」的熊孩子討厭在哪裡?這個心理學概念告訴你答案
    文|晴媽說育兒(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我國民間流傳著一些「育兒心得」,這些俗語都是長時間的育兒經驗積累起來的。可以說是非常真實的。比如「一歲兩歲是心肝,三歲四歲有點煩,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
  • 「七歲八歲惹狗嫌」,寶寶在7歲時出現這3種情況,屬於正常情況!
    老話常說「七歲八歲的孩子最惹狗嫌」,一開始還是爸媽心中和嘴中的天使寶寶,如今到了7歲以後就變成了管也不管不住,脾氣還特別差,老喜歡和父母頂嘴的壞小孩!之前大家都說3歲看小,7歲看老,這7歲孩子看著都特別惹人嫌棄了,將來可怎麼辦呀?
  • 七歲八歲狗都嫌?教你用對方法管教處於「小叛逆期」的孩子
    我家女兒馬上要升入小學二年級了,就在最近,我發現以前那個貼心聽話的小可愛不見了。女兒開始喜歡頂嘴,隨便跟她說啥,都要「一言九頂」。更糟的是,讓她幹點活,以前都屁顛屁顛、樂呵呵地去幹了,現在不這樣了。上周,在家看動畫片,外婆讓她關電視吃飯,喊了三遍,人家屁股不挪窩,嘴巴不應聲,一副八風吹不動的樣子。
  • 七歲八歲狗都嫌,這階段的熊孩子,都有三個明顯特點
    但隨著孩子長大,一切都變了,先是兩歲第一個叛逆期,不管家長講什麼孩子都只有一個字「不」,讓人很是頭痛;好容易熬過了孩子兩歲,轉眼又到了「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上了一天班,回家後還要面對調皮的「熊孩子」,家長光是想想就頭痛不已。七八歲的孩子都有哪些「惹狗嫌」的表現呢?
  • 「七歲八歲惹人嫌」:了解孩子叛逆背後的語言,輕鬆巧化解
    俗話說:三歲四歲討人嫌,七歲八歲狗都嫌。而我家兩個孩子,就恰巧到了這兩個年齡段,如何不令人抓狂?1+1=老母親的崩潰。連孫儷在談到孩子的叛逆期時,都曾吐槽說:「鄧超在家都不是說:麗,你說一下。他是說:麗,你吼一聲。」孩子叛逆期,父母們的無奈,可見一斑。
  •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
    民間俗語「子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啥意思?背後的寓意發人深省「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這是出自杜甫的《石壕吏》。這句話的意思是,家裡面有了孫子以後,母親進進出出都沒有穿過一件好衣裳。在與母親離別的時候,看見白髮蒼蒼的母親眼淚都要哭幹了。這句俗語應該是農村中最為常見的,也是聽說頻率的次數是最多的。「養兒方知育兒難」在還未成家的時候,父母的愛我們接受起來理所應當,但是,某一日,成了家有了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總是抱怨自己的父母親,對母親父親而言是多麼的不公平。
  • 狗都嫌棄的七八歲小男孩
    上了一年級的桐可以說是性格開朗活潑好動,但是這個活潑勁兒已經不是兩三歲的時候那種可愛的感覺了,也不是四五歲的時候那個萌萌噠感覺了。也就是說這個活潑好動對於一年級的男孩來說,不是什麼好詞兒。自從桐上了一年級之後,開始學的知識越來越多,認識的字兒越來越多,知道的事兒越來越多,結交的朋友越來越多,以至於他現在在家,話是越來越多,一刻不停的說話一點都不為過,尤其是吃飯的時候,本來我們家就有在飯桌上聊聊一天得工作啊,心情啊啥的習慣,現在直接變成了他自己的演講!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民俗活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生活中所應用的一門語言,這種語言通俗易懂,它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所流傳下來教人向善,有些描述的是生活現象,有些也是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些是描述我們生活中參加酒席中所遇到的講究,比如這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七八歲,討狗嫌」的年紀,讓家長崩潰抓狂!3招搞定麻煩孩子
    「前幾天說了他幾句,孩子嫌我囉嗦,還和我吵了幾句,氣死我了。」「我女兒的房間現在不讓我收拾,前幾天竟然在門上貼了一張紙條,寫著『非請勿入』!」......媽媽們開玩笑說,可能孩子們真的進入了「七八歲,討狗嫌」的年紀了,變得越來越「討厭」了。
  • 8歲的孩子狗都嫌,從「天使」到「惡魔」,他們都經歷了啥?
    有句老話叫「七八九,嫌死狗」,都討厭到被貓嫌,被狗不待見的程度了,那得多招人討厭,多讓人頭疼?!眼瞅著小小常馬上也要躍升至「嫌死狗」的年紀了,我決定好好說一說,給題主和其他有此困擾的家長們吃顆定心丸——知己知彼,方能hold住全場。一個典型的七八九的孩子長啥樣?
  • 這樣做「七八歲的孩子就不會惹人嫌」
    俗話說,「七歲八歲惹人嫌」,說的是當孩子長到七八歲的時候,性格突然來了個三百六十度的大逆轉,變得有些陌生,讓家長猝不及防,仿佛已不再是自己養活了七八年的子女的模樣。孩子長到七八歲,儼然就是一個小大人,他們有了家長可能不知道,甚至出乎意料的想法。家長有緣擁有這個,而不是任何一個別的孩子,此生你與TA就有了骨肉般不可捨棄的關聯。無論孩子多麼胡攪蠻纏、不可理喻,作為父母的都不能走放任自流和絕對控制兩個極端。
  • 五歲六歲老搗蛋,七歲八歲狗都嫌:為何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
    我真想把孩子打包送走,才六歲就皮得要命,等到七八歲狗都嫌的年紀,那還了得?」一位媽媽一大早就在群裡吐槽,「現在的孩子,真的越來越難管教了!」說到如何管教孩子,許多父母都非常頭疼。想一想,我們小時候都很懂事聽話,哪有現在這些孩子們這麼調皮?以前父母都要上班,基本上沒時間管教,我們一樣會自覺地學習,根本沒怎麼讓父母操心。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老祖宗教你識人
    老祖宗:「生七不娶,暗九不過」,啥意思?古人傳下來的忌諱 ;首先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很顯然跟婚姻嫁娶有關,說到婚姻之事,從古自今,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事情,更是人生中的頭等大事。而子女的婚姻是每個父母尤其看重的事情,畢竟婚姻好壞直接影響到子女一生的幸福。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農村辦宴席有啥講究?
    馬上就過年了,大家會發現農村春節期間總有吃不完的酒席,有時候一天要跑幾家。為什麼農村人喜歡在春節期間辦酒席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辦酒席本就是圖個熱鬧,而在春節期間,親朋好友都在家中,這樣方便邀請他們來喝喜酒。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老話有理
    ,豐富的年夜飯成為了大年三十的收官之作,過完出大年三十,從初一開始各種習俗就會一一被安排上,畢竟這春節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習俗自然不會少,其中提著禮物走親戚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了,因為平時大家都忙很多親戚朋友都疏於溝通,過年了都閒下來,所以這個時候串門成為了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的事情,在農村有一句關於春節串門的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
  •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時間:2020-03-20 11:37   來源:文/農夫也瘋狂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分將至今年出九了嗎 俗語2月沒九,餓死雞狗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3月11日了,三月份又將過去一半了。
  • 家貓的智商相當於幾歲小孩?
    家貓的智商相當於幾歲小孩?我想還是能稍微回答一點,僅是個人觀點。首先,我覺得貓咪的智商各異。就像人一樣,還有聰明的,還有笨的呢?你咋能把貓咪的智商都全定義到一個值呢?從這種行為來看,它們不過相當於人類兩三歲的小孩,絕對不會超過四歲,因為那時候的兒童已經能思考一些簡單的東西了,不然你去上幼兒園也是白搭。從貓咪出生開始,它們的認知能力就在不斷的發展,直到成長半年後差不多達到了頂峰,也就是人類兩三歲的孩童,這還算聰明的貓。到了這個水平之後,一般的貓咪就開始光長身子不長腦子,排除跟人類待久了,感覺像成精似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