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2020-12-23 民俗大文化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民俗活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生活中所應用的一門語言,這種語言通俗易懂,它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所流傳下來教人向善,有些描述的是生活現象,有些也是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些是描述我們生活中參加酒席中所遇到的講究,比如這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生活當中,無論是紅白之事,都喜歡大擺宴席,但是酒席的擺盤,還是有所講究的,擺得好的大廚,別人自然尊重萬分,擺的不好的,也會唏噓不已嘲笑不斷。

來看前一句話「壽席食九」,古人對於過大壽也非常的看中,由於古人受限於生活條件和醫療水平。人活到六七十就很少了,所謂是「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能活六十年七十年,可以說算是過一輩子了,所以人們稱之為一甲子,所以人一過了六十,人們就十分珍惜看中。所以一般做大壽,都是從60歲開始。這句話中的「食九」,是指壽席要擺「九大簋」,指豐盛的菜品佳餚,分別是乳豬拼盤、髮菜扒鴨、豉汁蟠龍鱔、蜜餞、酥炸、香芋扣肉、清蒸海鮮魚、時菜炒雜、瑤柱粟米羹,總共是這九種菜品,當然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食材所用不同。其中「九」與「久」同音,寓意為長長久久。

過大壽還有一種講究,叫做「過九不過十」,一方面與諧音有關:「九」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的吉祥寓意,是長壽的象徵;另一方面「十」與「死」諧音,所以人們會有所忌諱,認為不吉利,而且做整壽要提前一年舉辦,有「八九不離十」之說,也是取「不離世」的諧音。

再來看中間一句「婚宴吃八」。自古以來,人們都偏愛「雙數」,特別是八這個數字,是因為八代表「發」,特別吉利。大多婚宴都會選擇八冷八熱,十六道菜,對於新人來說寓意為「早日發家」,對於來的賓客而言,則寓意為「婚宴吃八,家家都發」。

再來看最後一句「喪飯品七」。人的一生從出生的呱呱落地,到後來的壽終正寢,一直是人們所期盼的,先人的逝去,後人也會舉辦喪葬酒席,而這句話中的「品七」,是指七道涼菜。而話中的「七」代表著「去」,因此主家的心情是比較悲傷的,所以一般菜式也不會很豐盛,客人對此也會表示理解。而「品」的是情懷,「品」的是回憶。

像文中所講的這些習俗,各地風俗也不盡相同。而生活中還有一種俗語是關於婚宴、喪宴、壽宴的講究和忌諱,這句俗語叫做「喜不送傘,喪不後補,壽不送煙」,意思是說,大喜的日子,本為喜結連理之日,如若送「傘」,諧音為「散」是為不吉祥。喪事的禮錢,沒能及時趕回來參加葬禮的,禮錢是不能補上的,如果後期還給別人送「禮錢」,也會讓人再次提起傷心事。而壽宴不能送「煙」,因為「煙」的諧音是「咽」,如果這個時候送煙,是在詛咒人家早點「咽氣」,所以也是不可取的。

我們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傳統習俗,我們所有的文化習俗,很多的寓意都是美好的,也自然有很多的講究,有些時候我們應該認真地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

以上就是為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於這句俗語有怎麼樣的理解呢?歡迎大家下方留言討論說出你們的想法!喜歡的可以點擊關注!分享!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農村辦宴席有啥講究?
    馬上就過年了,大家會發現農村春節期間總有吃不完的酒席,有時候一天要跑幾家。為什麼農村人喜歡在春節期間辦酒席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辦酒席本就是圖個熱鬧,而在春節期間,親朋好友都在家中,這樣方便邀請他們來喝喜酒。
  • 俗話說:「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分別是啥意思?
    關於宴席,就有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婚宴吃八 自古以來,人們都偏愛「雙數」,特別是八這個數字,是因為八代表「發」,特別吉利。大多婚宴都會選擇八冷八熱,十六道菜,對於新人來說寓意為「早日發家」,對於來的賓客而言,則寓意為「婚宴吃八,家家都發」。
  • 農村老輩人講究:「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有道理嗎?
    怎麼坐有講究、怎麼吃有講究、吃多少有講究、上多少菜有講究,到處都是規矩。像是這種「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更是牢牢刻在一些老年人的腦子中。那有些人會覺得奇怪,這句話究竟是說了個什麼意思?有沒有啥道理呢?
  • 古代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民間隨禮講究多
    文/失語者古代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啥意思?俗語跟古代文物一樣,是我們華夏的一朵瑰寶。而且據統計,俗語文化極具多元性。我們平常接觸的有天晴冷暖、災害預知、為人處世或者是天象文化,都有經典的俗語流傳,涵蓋面極為廣泛,值得我們去了解。
  • 農村俗語「六七不吃家常飯,單等女兒擺酒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小時候最喜歡來到村中的古樹下,不為別的,只為老人口中念叨的哪些俗語段子,這些從老人口中飛出的俗語,猶如委婉動聽的民謠,讓人懷念,在數千年的歷史中,也積累大量的俗語,但它大多根植於民間,來自於勞動農民之。,今天老農就為大家整理幾句農村俗語,希望大家喜歡。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什麼意思?快過年了,看看這些待客之禮
    俗語:茶七飯八,酒十分,什麼意思?快過年了,看看這些待客之禮每當新春佳節,我們都會走親訪友,為他們帶去新年祝福。對於親友的拜訪,人們自然也要以禮相待,我國的待客之道,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準則,今天我們所講的:茶七飯八酒十分,便是待客之道的其中之一。
  • 農村俗語「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啥意思?老話有理
    「七不出,八不歸,逢九出門惹是非」,相信很多朋友對這個俗語有些不懂,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分析下。八不歸八這個數字在農村一直都是一個寓意吉祥如意的日子,這一天非常適宜結婚、搬家、辦升學宴,畢竟老人們常說」八八大發「,一個好的事情一定要有一個好的日子襯託。
  • 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什麼意思?十人九不知
    作為一個中國人大家也都知道,有很多的俗語和諺語流傳下來,有些是先輩們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也有些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而農村也流傳著一句俗語「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這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 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
    在漫長的歷史中,還有更多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成一句話或幾個詞流傳下來,用來警示和告誡後人而這就是千百種文化語言之中的俗語。這次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俗語,俗語:七歲八歲狗都嫌,九歲還有大半年,啥意思?你家小孩聽話不。如果從字面意思上來了解的話,非常的簡單,就是說小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最佳調皮搗蛋的時候。
  • 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有什麼講究嗎?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農村俗語:「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有什麼講究嗎?這個俗語:七不出門,八不還家。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這是在過完年的初七需要在家裡靜養,不應該出門到處去溜達串門,在年初八的時候在外工作的人們是不宜返鄉的,其實這也是一種迷信的說法,其實在古代的意思是意味著人們需要在家裡完成自己家裡的七件大事就是茶米油鹽醬醋茶,這樣才沒有所謂的後顧之憂,這也是為了人們在過年時期能夠更好的辦好自己家裡的事情,沒有後顧之憂的說法而已。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
  •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今天的俗語是不是很嚇人呢?大家初看是不是被嚇一跳,是不是覺得古人腦子不好,虎毒尚且不食子,怎麼現在人就要狠心吃女兒的肉呢?今天就讓小編來好好說道這個「狠心」的俗語吧,就讓我們看看這個殘忍的父母是怎麼做到吃女兒的肉的吧。其實聰明的人思考一會兒就能明白了,是的,只不過是此「肉」非彼「肉」罷了。怎麼會有人真的吃子女的肉,並且還讓這個習慣成為俗語,廣為流傳呢?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啥意思?背後有講究。
  • 農村有一種說法叫做:「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啥意思呢?
    鄉村有一種說法稱為:「一喪三年緊,一婚窮十年」是什麼意思呢?有些道理嗎?奇妙的鄉村,當然是有一些獨特的事兒產生,而這針對村裡人而言並不怪異。因此 在農村裡,也是有很多的說法的!例如有「老母雞能夠卵化小鴨」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再著有「不害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等一些說法。可是這種事兒在農村裡全是切切實實存有的。而今日大家就來聊一下有關婚喪喜慶的說法。因為鄉村不比城內娶媳婦當然是不容易的,並且申請辦理喪事的情況下也是十分莊重的。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這其中又有啥道理呢?
  • 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時間過得是真快,雖然天天宅在家裡不能外出,每天感覺有點無聊,但是春節的小長假也已經結束了,並且馬上就要迎來正月十五元宵節了.在正月十一這天,也就是公曆2月4日,24節氣之首的立春也到了.很多人都知道2020年是鼠   原標題: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說的啥意思 今年2月有九嗎?
  • 木匠的講究:「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文/玉濁清木匠的講究:「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每個人對農村都有不同印象和認知,雖然說在很多人的眼中看來,農村人並沒有多少學歷,所以就開始斷定農村是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地方有時候學歷和文化並不是同一個概念,其實從農村流出來的一些俗語當中就可以看出,農村是一個有文化底蘊的地方,經常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更深有體會。而這些詞語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這些詞語包含萬物並且經典,簡短而且非常的有趣,還蘊含著一定的道理。不知道你是否聽過這樣的一句俗語:,凳不離三,床不離七,棺不離八,桌不離九?
  • 湖北狠剎大操大辦婚喪風 五星級酒店出現酒席退定潮
    5月底,省紀委發文要求,禁止全省各級黨組織中的共產黨員、黨和國家工作人員大辦婚喪喜慶等事宜,狠剎黨員幹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藉機斂財等違規行為。政策出臺兩月,記者連日來探訪發現,江城主要餐飲酒樓婚宴情況受到明顯影響,許多酒店迎來退定潮,這其中五星級酒店尤為明顯。  面對婚宴的縮水,餐飲業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從業者紛紛表示,今後將向大眾化和平民消費靠攏。
  • 俗語:「生七不娶,暗九不過」是啥意思?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忌諱
    古詩大家都很熟悉,一般都是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在字數和韻律上都非常講究,但古代還有一種通俗易懂簡潔明了的語句,一般說起來也比較押韻,大家都稱之為俗語。生七不娶「生七不娶」其實是古代三從四德中的一項,生七的意思發生的七件事或者出現這七種情況,是哪七種情況的女人不能娶?那就是淫佚、不孕、偷盜、嫉妒、頑疾、喜是非、不事舅姑這七種情況的。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七不出,八不歸,三六九,往外走」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農村很多時候都比較講究風水和農曆陰陽五行,在農村生活的人,他們都會相信挑一個良辰吉日來出行,是對他們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