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篇《公羊傳》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2021-03-05 靈異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

1. 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

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君子看到別人陷入困境,便會心生憐憫。而小人看到別人陷入困境,就會幸災樂禍。

2.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以,因為。貴,指身份地位提高。孩子因為母親的身份地位的提高而提高,母親的地位身份由於子女的富貴而隨之水漲船高。這句話雖然是指宮廷裡的事,但普通百姓家的情況亦然,特別是「母以子貴」,那是非常平常的。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母親為自己孩子的有出息而驕傲。

3. 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

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勞者:指勞動者。事:從事,這裡指艱苦的勞動。飢餓的人用他們的歌聲來表達對食物的渴望之情,勤勞的的人用歌聲來表達他們勞累的心情。詩歌是勞動人民抒寫自己勞動與生活的產物。這在某種程度上觸及了文藝的起源問題。

4. 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出自《公羊傳·閔公元年》。為地位顯要的人隱諱,為親近的人隱諱,為有才德的人隱諱。這是中國古代的風俗與文化傳統。 

5. 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交換子女而食,劈開人骨當柴燒。此寫災荒之年饑民食人炊骨的可怕情景,其要強調的是饑民的悲慘處境。

6. 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

出自《公羊傳·桓公十一年》。政權變更就是違反了常規的原則,然後得到了好的結果。

7. 行權有道: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

出自《公羊傳·桓公十一年》。實行權變是有原則的:貶損自己來實行權變,不損害別人來實行權變。

8. 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則可謂信矣。

出自《公羊傳·僖公十年》。假使死去了的人轉而活過來,看到活著的人依然堅守原來的承諾,一點都沒有慚愧的地方,這就可以叫作「信」了。

9. 君子之惡惡也疾始,善善也樂終。

出自《公羊傳·僖公十七年》。疾:痛恨。君子憎恨惡人,從他一開始做壞事就痛恨;嘉許好人,樂於嘉許到最終。

10. 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

出自《公羊傳·襄公二十九年》。君子認為季札辭讓國君之位,是很講道義的;他避免了親人之間的謀君殘殺,是很仁德的。

相關焦點

  • 千古名篇《公羊傳》句句經典,小人看到別人陷入困境,就會幸災樂禍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1. 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君子看到別人陷入困境,便會心生憐憫。
  •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
    君子見人之厄則矜制之,小人見人之厄則幸之。出自《公羊傳·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君子看到別人陷入困境,便會心生憐憫。而小人看到別人陷入困境,就會幸災樂禍。2.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出自《公羊傳·隱公元年》。以,因為。貴,指身份地位提高。孩子因為母親的身份地位的提高而提高,母親的地位身份由於子女的富貴而隨之水漲船高。
  • 君子為人處世之道
    越王勾踐就曾經擺出三百人的儀仗隊,拿著矜,來迎接孔子。矜持,本意就是手持矜,代表自信,代表對對方的尊敬、友好和重視,也代表自己不可侵犯的威儀。「君子矜而不爭」,君子莊重自持,但與人無爭。 這話很多人不同意,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怎麼能不爭呢?競爭,是一種幻覺,世上根本沒有競爭這回事。只是你不看自己,老去看別人,就老以為別人在跟你競爭。
  • 「習近平最新用典」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特別策劃《習近平最新用典》,梳理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引用的經典名句。今天的《習近平最新用典》,請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中使用的「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解讀嘉賓: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教授蒙曼。
  •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有兩層含義,「小人」含義讓人意外
    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這段對話的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季康子問孔子一些治國理政的事情,季康子問:「為了成全符合道義的人,我去殺掉不講道義的人,這樣做可以嗎?」孔子回答說:「治國理政不要殺戮太重,只要您向善,百姓就會跟著您向善。
  • 面相十二宮之疾厄宮分析
    風水命理劉老師/書疾厄宮位於印堂之下、兩眉之間,準頭部位到山根部位的區域的「年上和壽上」稱為「疾厄」宮。疾厄宮代表我們的身體免疫力與強健程度。有詩這樣說:山根疾厄起平平,一世無災禍不生, 若值紋痕並枯骨,平生辛苦卻難成。山根從耳直面無愁,志氣凌雲射鬥牛,眉目有神光祖國,病災些子不需憂。疾厄宮關係到人健康方面的吉兇,同時與祖上根基、遺產、抵抗力、災難應變力有關;當然此宮也表示健康、責任心、自尊心與個性以及榮譽感。所以要求豐滿潤澤。疾厄宮主肝膽疾病、脾胃疾病。
  • 千古奇文《榮枯鑑》-看透人心險惡,道破小人伎倆,說盡人生榮辱百態
    道之摩通,易者無虞也。惜名者傷其名,惜身者全其身。名利無咎,逐之非罪,過乃人也。君子非貴,小人非賤,貴賤莫以名世。君子無得,小人無失,得失無由心也。名者皆虛,利者惑人,人所難拒哉。榮或為君子,枯必為小人。君子無及,小人乃眾,眾不可敵矣。名可易事難易也,心可易命難易也,人不患君子,何患小人焉?聞達卷二仕不計善惡,遷無論奸小。
  • 道教北鬥七元君能解二十四厄之遭逢虎狼
    今天我們先了解一下虎狼厄。《玉樞寶經》指出:若或有人治裝遠行,賊盜騁奸,五兵加害。陸行卽虎狼魈蜮磨其牙,水行則蛟龍黿鼉張其頤。或灘瀨有幽枉之魂,或風濤有劫數之會。前亡後化,捉生代死……此段經文,描述了虎狼厄的基本情況。陸行有虎狼魈蜮捕食的可能,水行有蛟龍黿鼉食啖的危險。前面兩句形容無論陸行還是水行都可能被兇猛食啖。
  • 《中庸》之道,君子之道
    比如,君子之道,費而隱。即大而化之、又非常微妙、隱秘。比如,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說大,能大破天去,說小,能小到無法分解。再比如,君子之道,闇(an一聲)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di 四聲)然而日亡。
  • 《論語》: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回顧上文「《論語》:君子,只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孔子認為君子是會懂得成就他人的。「君子成人之美」,並非是一句拿來客套的話。君子,君子,簡單的來理解就是君子只會成全別人做美德的事情,而不會看著別人去行惡。就是把別人帶向好的一面,幫助他人走出困境,就是「君子成人之美。」
  • 君子之思
    更重要的是,君子有所敬畏。《論語》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人應該有敬有畏,敬天敬地敬自然,畏天畏地畏自然。所謂「無知者無畏」,無畏者無束,人沒有約束,就會惟我獨尊、惟利是圖、違法亂紀、胡作非為,行徑這般荒唐,自然就是小人了。
  • 韓愈這篇《原道》,說出何為君子之道,何為小人之道
    從古至今,對君子和小人談論不一,褒貶不一,當君子一生為君子,卻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做了小人做的事而淪為小人,成為家家相傳的言論。當小人一輩子做小人,但在人生的某一瞬間突然頓悟,做了一件君子所為之事,成為鄰居街坊之間的美談。所以,君子不可以一輩子都是君子,小人也不一定一輩子是小人,說白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看看誰「過」的太多。
  • 八字神煞速查及詳解 六厄
    《壺中子》云:「六瓦為剝官之煞,李廣不封侯是也。」六厄,為剝官之煞,見到多不利官運。     3、換一種更簡單的說法,就是      年支為申子辰的,地支見卯,就為六厄;      年支為寅午戌的,地支見酉,就是六厄;      年支為亥卯未的,地支見午,就是六厄;      年支為巳酉醜的,地支見子,就是六厄。
  • 鬼腳七:談談君子之道
    最近在聽餘秋雨老師講中國文化的課程,我覺得餘秋雨老師關於「君子之道」的七條原則,很有指導價值:1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與人為惡。成人之美就是幫助別人越來越好,別人遇到困難,也會幫人解決困難,與人為善。而小人呢,見不得別人好,總是想害人,做些惡事。
  • 俗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什麼是君子?君子並不是好當的
    對於「君子」一詞我們都不陌生,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君子呢?君子在最開始的時候指的是君王之子,也就是一個國家君王的兒子,到了後來才把君子和道德聯繫在了一起。第六種意思:社會上地位高的人,這種人可以稱為君子,就如同他原本的意思一樣,君王的兒子。第七種意思:對於古代統治者的稱呼。第八種意思:就是指一個人道德高尚,品行良好。這個意思也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意思。以上這些就是君子一詞的含義。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苦厄」解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蘊皆空:色蘊,是物質現象,包括宇宙自然的物質世界,和人自身形體肉身;受、想、行、識蘊,人身體的器官感知功能和認知功能不斷與外界(色)的交流過程中,逐漸遞進,逐漸深入的精神現象。
  • 千古奇書《羅織經》:道盡人間邪惡,害人之術令人不寒而慄,值得謹記
    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歷任侍御史、左御史中丞。少時兇險,不事生產,他因告密得武則天信任。他和羽黨共撰《羅織經》,作為告密的典範,羅織人罪,陷害無辜。他們實行廣泛的秘密偵查,集整人之大成,是請君入甕的發明者。《羅織經》是一部中國幾千年文明史中孽生出來的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更是一段酷吏赤裸裸施酷行惡的告白。
  • 君子求諸己:依靠自己才是長久之計
    作者:清江《論語·衛靈公》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自責己德行之不足,不責人也。小人不自責己,而責人之也。君子無論是學習還是修身,舉凡各種才能職業,無事不求之於自己。小人好名求譽,舉凡鑽營請託,無事不求之於人。君子小人之分別,就看其所追求的東西。君子也有所求,但是求之在己,不求於人。《中庸》說:「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 小人閒居為不善至慎其獨也,使小人之意一如其心,則允矣其為禽獸
    君子與小人在人性上是沒有差別的。君子、小人都是以「誠」為本體,但區別在於,小人在閒居的時候,就會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做出各種邪惡的事情,所謂「處心積慮之成乎惡」。然而當小人見到君子的時候,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為自己的錯誤感到內疚。
  • 災煞、六厄、勾絞煞、天地煞、暗金煞、墓煞是指什麼樣的情況?
    亦如劫煞之類,要見官星、印綬生旺處為佳。《神白經》云:「災煞畏乎克生處,卻為祥」,正謂此也。 5、六厄: 關於六厄的詩訣如下: 申子辰見卯,寅午戌見酉,巳酉醜見子,亥卯未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