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在美國學校學會了頂嘴!

2021-03-01 加州美寶家園

記得有一次,凱凱放學回家,抱了一大堆書回來,直接衝進了書房。

「怎麼那麼多書,有很多作業嗎?」

「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大課題,讓我們去圖書館找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然後評價5個對國家歷史進程中有過重要推動作用的人物。不止這樣,還要給那5個人物寫幾百字的評價,分析一下他們對國家的貢獻以及局限性呢。」

這是當時的美國老師給孩子留下的課後作業,在國內很多家長看來可能覺得,國外的作業怎麼那麼難,小學生怎麼做得來這種事,連個標準答案都沒有。但是在美國,老師確實經常布置類似這種形式的開放式作業,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

其實,在美國,學校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循序漸進地加入思維訓練,而他們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ndard)提出的七項思維方式,排在首位的就是:批判性思維。

所以,為什麼很多國內的孩子只會埋頭做卷子,一味地尋求那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國外的孩子則有很強的獨立思考能力,面對一個問題能給出多種解決方案?

就是因為他們從小培養批判性思維。

我們都知道歐洲童話故事《白雪公主》,故事裡,白雪公主因受到繼母皇后的虐待逃到森林,與七個小矮人生活在了一起。而貪戀美貌的皇后嫉妒白雪公主的美貌,騙她吃下了毒蘋果。最終,白雪公主被王子所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就這個簡單的故事,蘭蘭媽曾問了凱凱和他的幾個小夥伴們,得到的回答五花八門:

「白雪公主受到繼母虐待,她應該反抗,報警,而不是選擇逃跑」,

「皇后騙白雪公主吃了毒蘋果,她應該要被警察抓起來,受到法律的制裁」。

很多國內的孩子都覺得白雪公主的故事很美好,王子與公主肯定會幸福地在一起。可國外的孩子卻能從這個簡單的童話中看到事實的本質,敢於揭露與批判,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相信國內的很多家長都會教孩子「孔融讓梨」的故事,告訴孩子謙讓是一種美德,我們要把好的東西先留給他人,最後再考慮自己。然而,這個小故事在美國小學課堂上也被小朋友們批判得體無完膚:

「這個故事鼓勵主觀武斷,剝奪了民主,這是錯誤的做法」,

「扭曲自己的欲望去贏得讚揚,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行為」。

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國度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著天差地別。當我們還在宣揚謙讓、隱藏自己的欲望時,美國的孩子卻意識到這項舉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

從孩子上小學後,我更加能體會到,美國老師對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重視。

他們在教學的時候,從來不會執著於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說書上的一定是對的;即使是老師自己在課堂上說的話,也會允許學生們有不同的意見,鼓勵他們挑戰權威,大膽說出自己的觀點。

大概就是這份包容性,讓美國的孩子從小就敢於思考,他們不怕犯錯,也不怕提出質疑。

 

很多家長可能還停留在「希望孩子聽話」的思想階段,其實,聽話的孩子往往不會辯證性地去看待問題,他們只會接受,而不會自主思考。

 「聽話教育」在我看來確實難以理解,因為它抹殺了孩子的天性和思想,讓孩子變成了只會接受信息的機器人。

提高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我們這些家長又應該怎麼做?

在跟孩子說,當別人告訴孩子什麼事兒的時候,要問問自己下面六個點:

①Who-這是誰在說?熟人?名人?權威人士?想想看,誰在說,重要不重要?

②What - 他們說什麼?這是一個事實(fact)還是一個想法(opinion)?他們有足夠的依據嗎?他們是不是有所保留,有的話出於某種原因沒說出來?

③Where - 他們在哪裡說的這些話?在公共場合,還是私下裡?其他人有機會發表不同意見嗎?

④When - 他們什麼時候說的?是在事情發生前、發生中,還是發生後?

⑤Why - 為什麼他們會這麼說?他們對自己的觀點解釋得充分嗎?他們是不是有意在美化或醜化一些人?

⑥How - 他們是怎麼說的?他們說的時候看上去開心嗎?難過?生氣?真心?僅僅是口頭表達的,還是寫成了文字?…

這六步提問思考下來,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了。

另外還可以通過閱讀理解讓孩子學會批判思維的培養。

讓孩子讀完文章或書後,引導他們去思考這些問題:

1、What issue did thisarticle address?

這篇文章或這本書說了什麼?

2、What goal did theauthor have when writing this article? Did the author meet this goal? Explainyour thinking.

作者寫這篇文章或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他達到目的了嗎?你怎麼看?為什麼?

3、What points of viewdid the author present in this article? How are these points of view biased?

作者的基本觀點是什麼?你覺得他的觀點有偏頗嗎,體現在哪裡?

4、What evidencesupport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in this article? What assumptions did theauthor make in this article?

作者用了什麼事例來證明他的觀點?他的論證充分嗎?他的假設靠譜嗎?

5、What big conceptsor ideas are covered in this article?

這篇文章或這本書裡有什麼重要的概念或主張嗎?

6、What inferencesdoes the author make in this article? What inference can you make from thisevidence in this article?

作者的推斷是什麼?基於作者給的論據,你會得出什麼樣的推斷?

7、What significancedoes this piece have for you, why?

這篇文章或這本書對你來說,有什麼意義?



相關焦點

  • 孩子學會了頂嘴?別急,父母可以這樣教育孩子
    經常聽一些父母抱怨:我家孩子小時候明明那麼聽話,我說一他不會說二,長大了居然學人地頂嘴,我說一句他可以頂兩句。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過,當父母下達命令,讓孩子去做時,孩子會頂嘴反抗,孩子做錯事情,父母教訓他時,他也會頂嘴......
  • 我為什麼鼓勵孩子「頂嘴」?
    昨天睡覺前,我苦心婆婆跟丫頭說:不要再頂嘴啦,好不好?丫頭一臉誠懇地說: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也有自己的想法。一語道破天機,我頓時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頂嘴的現象,在平時生活裡,應該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我不要」、「我就不」、「不聽你的」成了孩子們的口頭禪。頂嘴的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識——我長大了。
  • 我為什麼鼓勵孩子頂嘴?
    頂嘴的現象,在平時生活裡,應該是很常見的一件事。「我不要」「我就不」「不聽你的」成了孩子們的口頭禪。頂嘴的行為,其實是孩子成長的一個標識——我長大了。孩子頂嘴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當孩子開始說「不」,和大人的意見開始有分歧的時候,其實,他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為了區別自己和別人。尤其是當爸媽說話的口氣是命令式的,孩子們的頂嘴,可能只是希望得到爸媽的尊重,希望被當個「大人」去對待。前不久,閨蜜在網上跟我吐槽,專門辭職養大的娃,成了一個「小白眼狼」,最近被兒子頂嘴頂到內傷。
  • 孩子頂嘴氣死人,這是好事呀!
    孩子偏偏不像父母想像的,乖乖認錯道歉,反而喜歡頂嘴,張口就是:為什麼我必須聽你的?你不讓看電視,自己怎麼看手機呢?你怎麼知道是我幹的?……結果孩子一頂嘴,父母更生氣,就陷入了「頂嘴怪圈」,開始為了吵架而吵架。
  • 父母必知,孩子愛頂嘴的原因,愛頂嘴的孩子怎麼養?
    導語:孩子一天天長大,煩心的事也一件件來到,頂嘴就是其中之一。很多父母或許都對旁人抱怨過自己在家愛頂嘴的孩子,甚至談到孩子將自己懟得無言以對。為什麼孩子愛頂嘴呢?「我不冷,外套不用穿,校服就可以了。」,當我第三次拿起外套要給孩子穿時,孩子態度堅決地對我這樣說。」好吧,不穿就不穿了吧,冷的是你又不是我,冷熱自知。」
  • 不知何時開始孩子「學會」頂嘴了
    前幾天朋友圈有位家長求助,家裡孩子開始頂嘴了,簡直火大,向各位有經驗的寶爸寶媽諮詢,怎麼辦呢? 想解決這個問題,小男哥哥特意去找幾位小朋友聊了聊,為什麼要和爸爸媽媽頂嘴呢?其中有位小朋友是這樣說的:「上次我爸晚上答應我,按時上床睡覺暑假就帶我去迪士尼。結果馬上就要開學了,我爸說要按時_上幼兒園不遲到才行。大人說話不算數!」
  • 孩子「頂嘴」怎麼辦?父母學會說3句話,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父母學會說3句話,孩子會變得更優秀倩倩和老公結婚不久後便有了身孕,為了讓倩倩能夠安心養胎,所以自從有了身孕,倩倩就一直在家閒著,即使這樣,一家人對倩倩也是非常的關心。當孩子出生的時候,一家人也高興得不行,可是帶孩子這件事就成為了倩倩的一份責任,小的後時候還好,精力完全夠用。
  • 「說一句,頂十句」,孩子學會頂嘴,該怎麼教育?
    自己還沒說兩句呢,孩子就開始頂嘴,於是,自己就壓制不住內心的火氣。雖然知道打孩子不對,但有時候孩子一頂嘴,自己就克制不住……的確,隨著孩子的長大,詞彙量的增多,他們越來越喜歡「頂嘴」:跟孩子說關掉電視,他說:我就要看!你催促孩子快點寫作業,他說:我還沒玩夠!你耐著性子讓孩子聽話點,他說:我為什麼聽你的!
  • 孩子叛逆期就會頂嘴,父母別著急打罵,學會這樣說孩子更爭氣
    閨蜜是個急性子,琪琪也是個急性子女兒,最近,閨蜜經常找我抱怨,女兒最近和她鬧了好幾次的不愉快,感覺女兒最近比以前不聽話很多,變得很難溝通,經常和她頂嘴。其實,孩子之所以會頂嘴,是想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好接受,因此,當你的孩子在頂嘴時,爸爸媽媽應該做的是冷靜下來,讓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看法。
  • 孩子開始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這幾句話,孩子不會吃虧
    從孩子的成長角度來看,當孩子開始跟家長頂嘴時,是他們「又長大了」的表現,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是作為家長,我們一方面要保證孩子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明白,與家長頂嘴這件事是不尊重家長的表現,並不能縱容其任性發展下去。
  •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吵鬧,父母學會說這三句話,孩子以後更有出息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吵鬧,父母學會說這三句話,孩子以後更有出息很多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在小的時候非常的乖巧聽話,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卻逐漸學會了與父母頂嘴的孩子,在家裡頂嘴特別厲害,而且越來越變本加厲,甚至出現了叛逆的心理,其實之所以孩子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 孩子頂嘴氣死人?看看孩子頂嘴的五大原因,父母也該有所反思了
    前幾天,閨蜜吐槽自家「神獸」:想著趁天氣不錯,帶孩子出去走走,誰知孩子卻不聽使喚,非要和她對著幹。「我在和同學聊天呢,我不想去,你要是想去你自己去吧。」好不容易拉他出門了,還磨磨蹭蹭,衣服沒換,鞋子沒穿,說他兩句還會頂嘴。「換衣服、穿鞋能有多快,光速嗎?」原本今天心情挺好的,全被孩子頂嘴不聽話的表現給攪黃了。
  • 美國為什麼鼓勵孩子頂嘴?擁有批判性思維的孩子才有競爭力!
    其實,在美國,學校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循序漸進地加入思維訓練,而他們的共同核心課程標準(Common Core Standard)提出的七項思維方式,排在首位的就是:批判性思維。在不同的教育環境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國度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著天差地別。當我們還在宣揚謙讓、隱藏自己的欲望時,美國的孩子卻意識到這項舉措不民主,不值得推崇。從孩子上小學後,我更加能體會到,美國老師對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重視。
  • 李玫瑾:當孩子開始頂嘴時,父母學會這樣說,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要說最令家長頭疼的問題有哪些,那頂嘴一定是其中之一。 其實很多寶媽都和我吐槽過自家孩子頂嘴的過程,有些家長甚至會有暴力來解決,不過每次打完都後悔,但是不打又不知道怎樣做才適合,對此可以說是非常苦惱。
  • 李玫瑾:孩子頂嘴別急發火,學會這3個技巧,輕鬆管教「犟嘴」娃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就談及到「孩子任性、愛頂嘴怎麼辦」這個話題,她表示:孩子頂嘴,父母先別急發火,學會這3個技巧,讓娃更加出色。 所以當家長們發現孩子頂嘴時,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並給孩子制定規矩,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讓孩子了解到父母在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容他們侵犯。
  • 孩子開始頂嘴了?莫慌
    「翅膀硬了,敢和我頂嘴了」「學什麼不好,學人頂嘴」這幾句話熟悉不?每當孩子頂嘴時,很多家長都暴跳如雷,大聲訓斥。因為孩子的頂嘴,讓家長們覺得自己的權威得到挑戰,肯定會生氣啊!那您有沒有仔細想過,孩子為什麼會頂嘴呢?那是因為,他們,長大了!
  • 李玫瑾: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情商會更高
    要說孩子哪個毛病最煩人?相信不少家長的答案都是「頂嘴」。孩子不會說話的時候,天天想盡辦法教孩子開口說話;等孩子會說話了,還會頂嘴了,恨不得把孩子的嘴封上,當作從來沒教過他說話。我不說話還好,我要是跟她說一句話,她能頂10句話。要是無理取鬧倒也好說,關鍵是他有時候頂嘴還很有道理,讓我根本沒有還嘴之力。生氣也只能憋著。
  • 心理學:愛頂嘴的孩子
    孩子頂嘴當然是壞習慣,是一種出氣的方法,帶有挑戰性,常常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引起離家出走。如何化解「教育--頂嘴」這一對矛盾呢?為此我常教育他,可他常常與我頂嘴,總是強調「時代不同了」,說我老生常談,頂嘴後幾天都不理我。  心理醫生:孩子頂嘴當然是壞習慣,是一種出氣的方法,帶有挑戰性,常常激化矛盾,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引起離家出走。如何化解「教育--頂嘴」這一對矛盾呢?
  • 孩子頂嘴時,家長不能強迫孩子閉嘴,要學會說2句話,娃更有出息
    孩子愛頂嘴,在有些爸媽眼裡,就是孩子不孝順,就是孩子不懂事。甚至,對於愛頂嘴的孩子,爸媽習慣用有色眼鏡看待,把這類小孩劃為討債的娃,認定這些孩子將來肯定沒出息。小優跟爸爸頂嘴:「我說了我不吃,不吃,我要看電視,就差一點點了,你們怎麼那麼壞!」一場鬧劇結束,爸媽叫娃三次,結局卻很糟。爸媽心累得很,連飯都吃不下去了。爸媽跟孩子間鬧得不可開交,一塌糊塗,誰都不愉快。《正面管教》這本書中提到,可以允許孩子自私任性,或是不合作等問題。
  • 十個孩子八個愛頂嘴!孩子頂嘴怎麼辦?
    美國作家帕梅拉.李在她的育兒暢銷書裡說道:在很多人看來,孩子頂嘴就是和自己作對。,認為孩子是在頂嘴。美國愛荷華大學的研究也曾表明: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中,每個孩子平均一天會得到超過400條的負面評論,而正面評論卻只有30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