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迎回遠徵軍緬甸陣亡將士英靈 入祀「忠烈祠」
據中新網8月28日援引臺灣《聯合報》報導,對日抗戰期間中國軍隊進入緬甸協助英軍作戰,經歷近三年苦戰,付出10萬官兵喪身異域的代價。臺當局防務部門日前派員到緬北招魂,將英靈牌位請回臺灣,27日下午專車直送「圓山忠烈祠」,完成入祀。
-
【張懷群 】涇川回山抗戰忠烈祠與陣亡將士公墓揭秘
這時候,70年前的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真相隨之還原,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所有人,也將逐漸被人們記起。這時候,涇川縣檔案館珍藏的民國《涇川縣誌》及涇川抗日戰爭檔案亦走進了全人類的共同記憶,70年前涇川抗日戰爭的史實畫面隨之活了起來。
-
臺灣迎中國遠徵軍陣亡將士英靈入「忠烈祠」
臺軍方在臺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舉行入祀典禮,臺防務部門負責人嚴明主持儀式。臺灣「中央社」圖 臺軍方27日迎回緬甸地區陣亡將士英靈,並以總牌位形式正式入祀「忠烈祠」。臺灣「中央社」圖臺灣「中央社」圖 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軍方27日下午迎回當年在印度、緬甸作戰的中國遠徵軍英靈牌位,牌位入祀位於臺北的「國民革命忠烈祠」。 報導說,中國遠徵軍當年在印、緬作戰,死傷慘重。
-
金門大擔島法師超渡國共陣亡將士 系68年來首次
【環球網綜合報導】2017金門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大法會23日在小金門及大擔島分設法壇,超渡1949年後歷次兩岸戰役犧牲將士。這是小金門及大擔島68年來首次舉行的超渡祈福大法會。據香港中評社8月24日報導,1950年7月26日,解放軍近700人進攻大、二擔島,先在北山南端海灘登陸,進而佔領了北山高地;接著又在南山海灘登陸,佔領了南山高地一部分,與臺軍在大擔島爆發戰爭,但由於缺乏渡海作戰經驗,也沒有現代化艦艇,僅靠幾十艘機帆船作為運輸主力,後續部隊受到潮汐限制,無法適時增援,導致失敗,300多位官兵壯烈犧牲。
-
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放假幾天?陣亡將士紀念日時間、由來及紀念活動
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有無數的戰士在奮鬥中犧牲,美國人民為了紀念、緬懷他們,也給他們設立了一個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本篇文章將為您詳細介紹下這一節日的時間、歷史由來及當天的紀念活動。 紐約滑鐵盧的一位名為亨利·韋爾斯(Henry Welles)的藥店老闆提議全城商鋪關門一天,為在戰爭中犧牲的將士們默哀。這一提議得到了人們的支持,同一年5月5日,該鎮正式舉辦了紀念活動,人們將花圈十字架放在士兵的墓碑前。
-
湖南:南嶽忠烈祠最大集體公墓建成 安葬2128名抗日陣亡將士
名陣亡將士的集體公墓已經在南嶽忠烈祠建成,這也是南嶽忠烈祠已知埋葬抗日陣亡將士最多的1座集體公墓。據南嶽區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劉向陽介紹,37軍60師公墓修復工作於2012年6月開始,由湖南省民政廳撥款220萬元進行全面修復。根據當時墓地上殘留的構件和對附近村莊老人們的走訪,基本還原公墓原貌。「集體公墓做成三級平臺樣式,墓地外除了重新為董煜師長的墓志銘豎碑,還有中英文對照簡介。原先從忠烈祠到公墓的路荊棘叢生,目前已經修建200多米的遊步道。」
-
中法戰爭清軍陣亡1萬多,法軍又陣亡多少?真實數據讓人瞠目結舌
【本文由世界好咹靜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 中法戰爭又作清法戰爭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由於法國侵略越南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起的一次戰爭。清軍參戰人數26000到35000人, 陣亡10000人,而法國軍隊參戰人數並不多,所以總共陣亡了2300人。其實清王朝的五大對外戰爭之比較在近代史上,清王朝先後與外國打了五場大的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這幾場戰爭中,小編認為打得最好的是中法戰爭。為何?不說過程,就從最為人所痛恨的結果來說吧。
-
陣亡將士紀念日,川普卻祝大家節日快樂?
這一紀念日最早是為了紀念在南北戰爭中犧牲的北方將士,但後來被拓展為紀念所有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將士,並在1971年被美國聯邦政府確立為法定節日。但就在這一天的早晨,神皇川普大統領不知是沒有睡醒還是出於別的什麼原因,發布了一條全新的推特:「陣亡將士紀念日快樂!」
-
疫情下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假期
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5月24日,紐約長島國家公墓即將迎來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一位市民在墓碑前悼念逝去的親人。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5月24日,紐約長島國家公墓即將迎來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市民前往公墓進行悼念活動。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中新社記者 廖攀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當地時間5月24日,紐約長島國家公墓即將迎來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墓園遍布美國國旗。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
-
用生命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巍巍陰山腳下,滔滔黃河岸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主府公園內,屹立著華北軍第五十九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碑。這座緬懷先烈、警醒後人的紀念碑,再現了87年前,中國軍民在長城腳下奮勇殺敵、誓死捍衛國家和民族尊嚴的悲壯歷史。碑文如下:中華民國二十二年三月,日本軍隊侵佔了熱河,全國都大震動。從三月初旬,我國的軍隊在長城一帶抗敵作戰,曾有過幾次很光榮的戰鬥。
-
如此莊重日子,川普發推「陣亡將士紀念日快樂」,是不是瘋了
今年的5月25日是美國悼念在各戰爭中陣亡美軍士兵的「陣亡將士紀念日」。然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美國總統川普一大早發地推卻令人大跌眼鏡。那麼,川普讓做了什麼讓人大跌眼鏡的事情,以至於遭到美國網民的一致憤怒。
-
揭秘曾經敏感的臺灣「忠烈祠」 承載兩岸歷史連接
圓山「忠烈祠」是臺灣級別最高的「忠烈祠」,遠徵軍的英靈能入祀於此,對他們親屬、後人來說,應算是很大的慰藉。 除隸屬於臺「國防部」的圓山「忠烈祠」外,臺灣還有20餘座「忠烈祠」,一般由各縣市民政局管理,如臺北市「忠烈祠」、新北市「忠烈祠」、桃園縣「忠烈祠」,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處。
-
中法戰爭之惑:清軍反敗為勝,為什麼還要與法國議和?
光緒九年(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戰事分兩個階段,持續了15個月左右,最後的結果是清軍在取得鎮南關到諒山戰役勝利後卻停止了攻勢,兩國最後達成《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越南這個藩屬國。
-
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原來是他們家的莊園
近十幾年,美國在本土外參與了多次局部地區衝突甚至是對國家的戰爭。那些在海外陣亡的美國軍人一般會安葬在著名的墓地——阿靈頓國家公墓。這一國家公墓位於維吉尼亞州阿靈頓郡內,與華盛頓特區隔河相望。最終,在南北戰爭爆發之後,羅伯特·李回到南方組織軍隊與北方軍隊作戰。而他的阿靈頓莊園則在戰爭中被北方政府通過一條戰時法所徵用並被拍賣,最終成為軍人公墓,安葬南北戰爭中陣亡的士兵。一直到戰後,政府通過支付給羅伯特·李將軍長子15萬美元而最終獲得了該莊園的所有權和使用權。
-
鄰水縣石永鎮緬懷抗日陣亡將士
鄰水縣石永鎮55名鎮幹部及古路中學20名學生共75人(寓意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 ,來到該鎮古路社區的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緬懷鄰水抗日陣亡將士。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不忘國恥,2016年由鄰水縣民政局牽頭,再次將古路口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搬遷至古路鄉鹽河村十三組(現石永鎮古路社區八組)石板坡處,並在距紀念碑10米的上面一臺地上,用大理石新建了一座高大的抗日英雄紀念碑。
-
360度反轉:中法戰爭清軍大勝法軍,卻為何突然求和?原因很殘酷
原文標題:《360度大反轉:中法戰爭清軍大勝法軍,卻為何突然求和?原因很殘酷》清朝末年,列強爭相蠶食中國,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被人騎到頭上,敢怒不敢言。一怒之下便派軍去越南擊退侵略的法國人,這就拉開了中法戰爭的序幕,前期戰場主要在越南境內的北部地區,後期戰爭擴大,一直到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戰爭初期,清軍在越南對法作戰吃了幾次小敗仗,導致軍心渙散,之後法軍便攻佔了中越邊境的鎮南關。雖然法國軍隊在海軍和陸軍上佔盡了優勢,但是一直都沒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清兵這邊也在頑強的抵抗,雙方僵持不下,不分勝負。
-
VOA標準英語|2020年陣亡將士紀念日
這種做法風行全國,並在1966年更名為陣亡將士紀念日,同時,它也成為聯邦假日。所以在每年的陣亡將士紀念日,全國各地的公墓的墓碑和紀念匾上會冒出小旗和花束,來裝飾軍人英雄的墳墓。Every one of these decorations represents a member of the military who died protecting his or her country and what it stands for.
-
清軍如何處置被俘的太平軍將士?有的方法慘無人道
太平天國是清朝後期的一次由農民起義創建的農民政權,也是清朝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對於太平天國運動,清朝政府全力進行了剿殺。在剿殺的過程中,一部分太平軍將士因為各種原因,被清軍俘虜。這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戰俘。清軍如何對待這些被俘的太平軍將士呢?
-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那到底殲滅了多少名日軍?數字讓人沉默
在晚清時期,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西方新思想的影響下,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首的清朝大臣開展了洋務運動,但甲午戰爭的失敗,也就預示著洋務運動的失敗,那麼在這次的戰爭當中清軍到底殲滅了多少人呢
-
雪梨舉行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
11月11日,在澳大利亞雪梨,軍人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當日,數千名雪梨民眾來到馬丁廣場,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11月11日,在澳大利亞雪梨,民眾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當日,數千名雪梨民眾來到馬丁廣場,參加陣亡將士紀念日活動,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軍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