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十個一——精讀一本書」一年級親子共讀

2020-12-24 教育信息速報

「念書給孩子們聽,就好像和孩子們牽手到故事國去旅行,共同分享一段充滿溫暖語言的快樂時光……通過念這些書,我已經在他們小時候,把一個做父親想對孩子們說的話說完了。」

——松居直(日本繪本之父)

親子共讀就像和孩子心靈的旅行。19世紀義大利教育家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光愛孩子是不夠的,還必須使他們感受到愛。」父母無疑都是愛孩子的,但是父母的這份愛,孩子是不是感受到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因此,親子共讀,就是能夠使孩子感受到愛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所謂陪孩子長大,也是在陪伴中成就孩子。親子共讀,通過家長的陪伴,營造溫馨的讀書氛圍,溝通家長和孩子的心靈,不僅培養了孩子閱讀的興趣,還培養了孩子健康積極的人格,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助力。

【來源:青島市城陽區環城路小學】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悅讀|鄭梁梅小學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開始了!
    親子共讀一本書書籍啟迪智慧,悅讀點亮人生!一本好書便是孩子的一個良師益友,並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提高,鄭梁梅小學一至六年級擬於11月16日到11月29日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全校師生將在這14天時間裡,每天晚上和家人們一起閱讀20到30分鐘。
  • 精讀這本書後,我獲得了四筆「遺產」
    只留下一絲絲疲倦和一段被白白浪費的時光。其實嘞,讀了一本書以後,也要留下一筆遺產才對,這筆遺產越大越好。自古就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看書以後,留存或者是沉澱在你身上的智慧越多越好。三個月以前,堅持435天,每天閱讀15分鐘的習慣暫停了。最近,重操「舊業」,繼續這個優良習慣。
  • 塔山中學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
    (原標題:塔山中學開展親子共讀一本書)      本報威海
  • 一本好書,是帶著孩子在「玩中學」「周榜」
    要求家長利用家庭時間,提供最恰當的支持,從而輕鬆培養出思維敏捷的孩子,同時建立積極深厚的親子情感。「薦語」這是一本國際幼教教母白瑪琳,給中國家長的家庭教育系統解決方案。本書連續三個月《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暢銷35國,全球銷售量500萬冊。已入選《人民日報》推薦給小學生的寒假必備書單。「 親子共讀Tips 」① 作者故事康恩·伊爾古登,哈爾·伊爾古登,英國著名兒童暢銷書作家。
  • 貴州黔西:全民閱讀「親子共讀一本書」
    中新網貴州新聞4月26日電(通訊員 陳佳)近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雨朵鎮蒿枝村圖書室裡,爺爺和孫女在看一同本書。  當日是世界讀書日,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婦聯倡導「老少共讀一本書」,讓孩子從自己長輩的閱讀經歷出發,推薦孩子「讀一本好書,交一個書友,長一點知識」,以此培養孩子良好閱讀習慣,逐漸養成愛讀書的自覺行動。
  • 「讀經」姊妹篇—「一日一書運動」
    其實要養成一個人的讀書習慣,要改善社會的風氣並不是很困難的。只要我們把現在的教育觀念稍作反省,改變一下,提出一個可行而有效的方法就可以了。  我建議的方法是:「兒童一日一書運動」。  所謂「一日一書」,就是「一天看一本書」。所以稱為「運動」,就是「希望讓每個兒童都能如此,以形成風氣」。
  • 秀水社區開展 「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
    近日,如城街道秀水社區開展了「親子共讀一本書」活動,旨在培養孩子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營造全民閱讀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向孩子和家長們發放了《傳家寶》手冊,引導他們現場閱讀並交流讀書心得,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
  • 親子共讀,學會正確的提問方法,讀一本書勝讀十本書
    他將教育目標分為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與創新六個階層,記憶是最低的階層,評價是最高的階層。我們也可以按這六個階層用分層次問題法引導孩子思考。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向孩子提出一系列的批判性思維問題,可以大幅的提高孩子各個方面的思考能力。
  • 親子共讀,我用心地和孩子共讀一本書
    幸福地擁抱過三千個日夜親子閱讀時光,很多人會問我,堅持八年多不間斷,你怎麼做到的?你不用上班嗎?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我上班,我也時常下班後滿身疲憊,為人父母所經歷的生活負累我也同樣經歷著。但是一件讓人熱愛的事情,是不需要絞盡腦筋、想盡辦法去刻意堅持的。那讓我愛上陪孩子閱讀的原因是什麼?
  • 點亮一座城,共讀一本書!「雲上」親子閱讀節啟幕!
    點亮一座城,共讀一本書!「雲上」親子閱讀節啟幕!,與春同行,與春相依,與春同讀,人間四月天,春光明媚好讀書~活動一:雲上答題挑戰賽1.由「永康婦聯」微信公眾號發布線上讀書答題挑戰賽。
  • 邱鳳蓮: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
    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其實,對於一個家庭來說,讓孩子愛上閱讀的最好辦法,就是親子共讀。下面提供的關於親子共讀的十條建議,也許可以給各位家長和渴望帶動親子閱讀的老師一些幫助。建議一:讓這件重要的事情首先變得美妙親子共讀不僅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還應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 醫生傳授共讀技巧促進孩童腦部發展從親子共讀開始
    「親子共讀
  • 【周末親子閱讀招募】你已經多久沒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了?
    【周末親子閱讀招募】你已經多久沒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了? 那麼問題來了你到底會不會親子閱讀?你知道親子閱讀怎麼讀嗎?你所認為的親子閱讀就真的是親子閱讀嗎?為推動親子共讀,江北區婦聯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即將開展「親子閱讀周末課堂」親子閱讀活動,將定期開展親子共讀繪本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 全班學生定期共讀一本書,這項閱讀公益活動已從上海走向全國
    小學生李子名的爸爸也很焦慮:「從小就陪著孩子讀了不少繪本,進了小學後又看了很多書,但碰到寫作文,就是寫不好。」上海師範大學康城實驗學校五年級語文教師王召梅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她這樣是解決問題的:從三年級開始,全班學生每兩周共讀一本書,一直堅持到了五年級,學生收穫很大,其他班級的家長都很羨慕。
  • 《老鼠郵差轉一圈》繪本精讀
    《老鼠郵差轉一圈》這本書以老鼠開啟工作的一天為主線,帶領讀者跟著老鼠郵差上天入地,看似在送快遞,實則通過細膩的畫面,引導讀者去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以及動物們的家。我們在親子共讀這本書時,恬恬總會有各種各樣為什麼的問題,每次閱讀時,問題也都不一樣。我想,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魅力,也是作者的巧妙心思。
  • 如何進行親子共讀?
    [教育觀察與思考]如何進行親子共讀
  • 福田區「讀行華強北,共做一本書」主題研學活動舉行
    ,共做一本書」主題研學活動在華強北街道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和華強北步行街舉行,來自華強北街道各社區以及周邊社區近70名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了本次活動。  為呼應深圳讀書月年度主題「讀書讓生活更加多彩,閱讀讓城市更有溫度」,本次活動以「讀行華強北,共做一本書」為主題,讓參與者在閱讀中重溫華強北發展歷程,製作一本屬於自己的華強北史書。
  • 讀好一本書的竅門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讀好一本書的竅門」。老師問問同學們:「你們會讀書嗎?」咱們很多同學應該都聽過高爾基的那句名言吧,「我撲到書上,就像飢餓的人撲到麵包上一樣。」老師相信很多學生愛讀書,也很勤奮。但是很多學生有這樣的苦惱:書讀了很多,卻沒見什麼效果。
  • 小學生一學期閱讀200本書,語文老師:讀這麼多書不如精讀一本
    作為語文老師,常遇到在輔導閱讀練習上很困惑的家長,想讓孩子保持閱讀的習慣,也願意在閱讀這件事上投資的家長,常常給孩子安排各種閱讀的方法:打卡閱讀、經典閱讀、閱讀理解、跟著名師一起讀……這些閱讀的方法都沒有錯,但是我們家長過於追求閱讀這件事帶來的語文學習效應,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一學期閱讀200本書,成為家長對孩子閱讀能力的一個考核。
  • 全校家長專注精讀一本書 智慧沙龍上他們分享了什麼感悟?
    此次家校活動的主題為「生命共育、多彩綻放」。紅網時刻5月11日訊(記者 周丹 通訊員 黃一波)「父母和孩子是彼此獨立的個體,在親子這條路上,雙方都是新手,需要不斷地學習、磨合和成長。」「很感謝學校推薦《這樣愛你剛剛好,我的二年級孩子》,作為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學有所成,但往往我們都用錯了方法,導致和孩子產生了很多的矛盾……」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本學期以來,長沙市雨花區天華寄宿制學校的家長都在專注精讀一本書,每位爸爸、媽媽心中也有著不一樣的感悟和觸動。5月10日,學校開展了2019年春季家長學校活動暨「生命化課堂」開放展示活動,在閱讀沙龍上,家長們紛紛分享了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