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辛棄疾四十多歲時,被王藺彈劾,免掉了官職。他便賦閒在家,過起了田園生活,留下了大量的田園詞作。
辛棄疾,字幼安……臺臣王藺劾其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旦夕望端坐"閩王殿"。遂丐祠歸。——《宋史·列傳·卷一百六十》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清平樂》(茅簷低小)和《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了,然而,今天要介紹的這首田園詞作《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也別有一番特點,寫出了田園生活與世無爭的悠閒、滿足。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辛棄疾 〔宋代〕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松樹竹林茂密高聳,仿佛跟天上的白雲連接著一樣,從今以後,萬事知足。
"連雲松竹"是描寫優美的環境與景物,茂林修竹,雲捲雲舒,置身其中,心曠神怡。"萬事從今足"寫的是心情,對於生活心滿意足。
同時,"萬事從今足"也可以說是本詞的中心句,後文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這一中心思想來寫的。
"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祭祀時,拄著拐杖去東家分一分祭肉,又恰逢糟架上的白酒剛剛釀熟。
這一句是對田園生活細節的一個描寫,主要是風俗節日、人際關係方面的。祭祀的時候,辛棄疾可以去主管祭祀的人那裡分得一塊社肉,配上剛釀好的白酒,跟鄉親們一起祭祀、食飲。與淳樸的鄉民們一起生活,讓被官場爾虞我詐傷害了的辛棄疾,感受到了人情的溫暖。
此句跟陸遊《遊山西村》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有異曲同工之妙,都體現出了鄉村民風的淳樸、生活的溫馨。
"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西風乍起,山園裡的梨子、棗子都成熟了,兒童偷偷拿著長竿去打這些果子。
"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不要讓旁人驚動他們離去,老夫我就在一邊靜靜地閒看。
本詞的下闋"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讓我想到了《村居》這首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的作者是清朝人高鼎,寫作此詩時,他剛好也是身處鄉下,在書塾當老師。
兩篇作品都將兒童的貪玩、活潑描寫得活靈活現。兒童不論是偷棗,還是不寫作業跑去放風箏,按照常理來說都是不正確的行為。大人眼中的好孩子,應該是不偷東西,一放學就認真寫作業的。而辛棄疾和高鼎都是帶著玩味和欣賞的態度看待兒童們,可見他們的內心此刻是比較悠閒、愉悅的,能夠容忍孩子們展現天性。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辛棄疾雖然仕途坎坷,但是,也正是因為被彈劾貶官,他才能有機會享受愜意滿足的田園生活,並且留下優秀的詞作供後世欣賞。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