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淳熙八年,即公元1181年,這一年,辛棄疾48歲,年近半百的辛棄疾,剛由江西安撫使改任兩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便被人彈劾,導致職務被免,於是辛棄疾不得不回到江西上饒地區,繼續過著賦閒的生活。
在這段賦閒的時期中,辛棄疾為我們留下了大量關於農村生活、自然風光的優秀詞作,這些詞,有的飽含一腔熱血和無奈,有的純粹是讚美鄉村生活,比如下面這首著名的《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的詞作。山園,是辛棄疾帶湖居所的一個地方。
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辛棄疾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
上片主要寫在農村生活的閒適與滿足。以寫景開始,「連雲松竹,萬事從今足」,寫自己園中松竹高大茂盛,幾乎能與天上的白雲相連接,這一切,讓辛棄疾十分滿足。從詞句中,我們也可以體味到辛棄疾的那種讚賞之情。而正所謂「知足者富」,辛棄疾這裡所表現出來的思想,便是如此,所以他才會感到滿足。
接著寫生活中的一個片段,「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作者深深地融入到父老鄉親之中,在秋社之後,與鄉親們同分社肉,而這時恰好白酒剛剛釀成,那少不得便要一醉方休了。如此平淡美好的隱居生活,當真令人羨慕。詩人王駕曾經在《社日》中雲道:「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辛棄疾這裡,便大有這種味道!
下片主要寫在山園中的「所見」,更能體現作者的閒適心情。「西風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寫自己莊園內,梨樹和棗樹碩果纍纍,吸引了村裡的小孩前來「偷」果子,這裡作者仿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饒有趣味的特寫鏡頭,告訴我們,這批頑皮的孩子,拿著長竿,一邊打棗打犁,一邊四處張望,極其有趣。
但是辛棄疾的表現更加有趣,他是「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閒看」,他喜歡這群饞嘴的孩子們,所以對他們保護有佳,一顆赤子之心,一顆對孩子的關愛之心,表現得十分形象。
陸遊曾經說過,「身閒詩簡淡」,辛棄疾的這首詞,便是這五個字的絕妙寫照,你看這整篇沒有奇句,不事雕琢,家長裡短的話語,在辛棄疾筆下卻那麼傳神,那麼活靈活現,那麼耐人尋味。真是詞中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