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寫出了詞人偉大的愛國情懷

2020-12-13 百家號

提起宋代著名的豪放派詞人,相信每個人都不會忽略掉他,他的詞飽含愛國之情,他與蘇軾並稱「蘇辛」,後人稱之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他的《破陣子》中「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他的《青玉案》中「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他的《永遇樂》中「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你一定印象深刻。

辛棄疾以他豪邁的詞風,壯懷激烈的文字為後世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經典,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最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如下:

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群仙東下,珮環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

山木潤,琅溼。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這是一首著名的以樂景寫哀情的詞,詞人借優美的景色來抒發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悲憤,表達了詞人夢想收復失地和統一祖國的強烈願望。

詞的上闕主要在描寫冷泉亭的景色,通過託物言志的藝術手法,突出自己的志向遠大和品行高潔。直節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開篇即是大手筆,氣勢恢宏,既寫出了冷泉亭的特點,又表達了詞人強烈的思想感情。一個「直」字,顯示出了詞人像竹、柏一樣具有正直、寧折不彎的高貴品質,以此表明心跡。在通往冷泉亭的路上,夾道而立的是一排高大威武的松樹和杉樹,它們像衣冠整齊的官員一樣挺立著,在這裡,詞人除了以松樹等自比,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當時社會太缺乏正直的官員了,詞人多麼希望滿朝大臣都像松樹一樣啊!

漸翠谷、群仙東下,珮環聲急,在接近山谷的時候,聽到 了泠泠的泉水聲,好像群仙下凡,腰間佩戴的佩環所發出的清脆響聲,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山和水總能和諧相處,有了水,山自然也是不可少的,這座山高峻險拔,似乎也是從天上而來,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誤,這山也許是當初神仙用斧子削下的方壺山的一部分吧!

詞的下闕,詞人繼續借景抒情,只是悲憤的感情愈加強烈,山木潤,琅溼。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在此,詞人還在極力刻畫冷泉亭的美景,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景已經有了,如果沒有人似乎略顯單調,在這句,作者以鸞鳳自比,表現自己高潔的品質,面對此景,不禁想起了詞人的故鄉——濟南,那個被稱為「泉城」的濟南,家鄉的泉水和冷泉一樣清澈甜口,可是,如今,家鄉早已陷落於敵人之手,作為他鄉之客,只有借酒澆愁,抒發內心抑鬱和悲憤了。

「客」字語淺意深,山河破碎,國家蒙難,自己只有漂泊異鄉,箇中辛酸,誰能知曉?與辛棄疾眾多的詞一樣,這首《滿江紅》是詞人十分著名的作品,他借景抒發的偉大的愛國情懷廣為傳唱。

相關焦點

  •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
    辛棄疾寫的很著名的一首《滿江紅》,句句哀傷,卻道出了愛國情懷文|常聞君言說到愛國詞人,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南宋時期的一些像辛棄疾,蘇軾,陸遊,嶽飛。這些人中很多的名篇都是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作,比如《破陣子》,《永遇樂》,《青玉案》。
  • 辛棄疾 偉大的生態詞人
    辛棄疾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及其生態觀  ◆ 辛棄疾忘情的勞作,讓帶湖一域遍是松竹,在這為山水增綠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擺脫了受侮罷官的鬱悶,尋得了新的快樂。  ◆ 辛棄疾特愛梅花的「孤標」,盛讚梅花繼菊花之後,鬥霜傲雪,為天地增色,高揚起清峻之氣,凜然之概。  ◆ 辛棄疾經常踏雪尋梅,不是為賞花,而是專為探尋一種精神,一種情操。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滿江紅》,全詞僅一個愁字,卻寫出了無限愁
    《滿江紅·點火櫻桃》是南宋詞宗辛棄疾創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詞,該詞不是《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那種直抒胸臆的作品。而是假託小兒女情懷,通過對江南春景美好卻易逝的感嘆,帶出對家山的思念,政治願望落空的感嘆。以此來排遣愁懷。全詞中只用了一個「愁」,卻讓人讀出無限的愁。
  • 【走近詩人】豪放派愛國詞人——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將領,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一生屢遭挫折,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但他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他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他的詞作多豪放,抒寫了強烈的愛國熱情,傾訴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
  • 最能體現辛棄疾偉大的一首詞
    辛棄疾是一位文學家!也是一位抗金將領!具有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懷!這種思想貫穿他一生!幾乎烙印在他的每一首作品中。最能體現他這種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操的是哪一首作品呢?他寫出過:「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他寫出過:「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他寫出過:「落日胡塵未斷,西風塞馬空肥。」他寫出過:「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裡須長劍。」
  • 從軍隊裡走出的偉大詞人——辛棄疾
    這就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詞人——辛棄疾。提到詩人、詞人給大家的印象是什麼呢?是像李白、杜甫那樣的大文豪,還是像白居易、範仲淹那樣憂國憂民的文學家?在我國漫長的歷史裡,有著數不清的文人墨客,但只有一人,是從軍隊裡走出來的,那就是辛棄疾,被稱為詞中之龍。辛棄疾生於1140年,出生地在山東省濟南市。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詞,通篇意境唯美,寫出了梅花獨特的品格
    那這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林逋,他的一首《山園小梅》,寫出了最清雅的梅花,而他本人也是一生鍾情於梅花,也正是由於喜愛,也就使得他筆下的梅花更加生動,也更加的唯美,寫出了最為令人感動的梅花。其實古詩詞裡描寫梅花的作品可謂是比比皆是,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就寫過很多的詠梅詞,其中最為令人感動,也最為經典的便是這首《瑞鶴仙·賦梅》,整首詩寫得極為生動,也很是細膩,詞人從梅花沒有綻放,寫到了梅花慢慢凋謝的過程,而這樣的一種描寫,也使得這首詞別具一格,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詞人獨特的才情,以及對於梅花那種天生的喜愛。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圖片來源於網絡辛棄疾的詞以豪放為主,但又不拘一格,明快、激勵、嫵媚,兼而有之。
  • 辛棄疾最傷感的一首詞,為悲苦的一生做總結,字裡行間儘是悲傷!
    辛棄疾應當說是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他在文學上的才華唯一能夠和蘇軾相媲美,而他的每一首詞,那都是描寫的極為悲痛,也無比的傷感,字裡行間儘是悲傷。雖然辛棄疾也上過戰爭,但是朝廷也只是派他去鎮壓一些地方的武裝起義,這也令詞人痛苦不已,看到山河破碎,可是他卻又無能為力,這也使得他最終痛苦了一生,從而也使得他的詞作中,處處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那種悲苦之情,例如他的這首《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那便是他眾多作品中最為悲痛的一首,詞人同時也為悲苦的一生做總結,字裡行間儘是悲傷,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什麼才是真痛苦,寥寥數語
  • 辛棄疾很冷門的一首詞,第一句就驚豔絕倫,想咬一口!
    《滿江紅》這個詞牌是北宋詞人柳永所創,其調高昂,有激越之感。但在北宋填詞者甚少,直到南宋嶽飛的一曲「怒髮衝冠」傳唱大江南北,千年來一直激勵著國人的愛國之情。同時也讓《滿江紅》這個詞牌的知名度更高。這樣一個慷慨激越的詞調,自然最受豪放派詞人青睞。
  • 今年高考古詩詞鑑賞選了辛棄疾的一首《滿江紅》
    今年高考北京卷古詩詞鑑賞題是宋代愛國詞人辛棄疾創作的送別詞《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滿江紅·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辛棄疾蜀道登天,一杯送繡衣注釋:【1】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當時辛棄疾閒居江西上饒。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監察等事務。【2】繡衣:官服。【3】相如檄:指司法相如所《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撫巴蜀百姓。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捍衛故土,奈何不被重用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詩人,一生捍衛故土,奈何不被重用提到詩,我們幾乎條件反射般的會想到李白和杜甫,提到詞,我們腦海中同樣會不約而同的想到兩個豪放派詞人,這兩個人就是蘇軾和辛棄疾,兩人詞風都相對大氣磅礴,意境也是引人入勝,
  • 辛棄疾的這首詞寫得極有意思,把鄉村頑童描繪的活靈活現!
    辛棄疾是南宋時期一代偉大的詞人,同時他也是抗金名將,帶領過軍隊真正的上過戰場,這一點他與陸遊和嶽飛是很像,都是屬於那種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作為一位愛國的文人,辛棄疾完全可與眾多人相媲美,例如他的才華,那在南宋也是首屈一指,他寫過很多非常優美的詞作,並且還在自己的詞作中,
  • 辛棄疾不多見的一首詞,一波三折,最後12字更顯惆悵情懷
    辛棄疾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他年少時胸懷壯志,青年時代就曾拉起一支隊伍,壯年時更發誓要收復河山。稼軒能文能武,他金戈鐵馬、醉裡挑燈,一把利劍在空中揮舞,令對手見了就膽寒。而作為詞人的辛棄疾,又慷慨悲歌,字裡行間都滿溢著熾熱的愛國情懷。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懂已不再是少年!
    辛棄疾的詞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晚期的作品,那都是有一種憂愁之感,這也正是辛棄疾詞作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憂愁也何滋味。其實作為一位偉大的詞作家,他對於宋詞的發展,也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他本人也是時常的表現的很憂愁,這也正是他作品中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作為一位偉大的愛國詞人,他一輩子都是在為了收復北方的失地努力,希望自己的祖國能夠實現統一,僅僅是這一點,便是足以令人尊重。
  •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辛棄疾寫的很苦悶的一首詞,句句惆悵,道盡一生之苦! 文|笙離歌人對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留下的名篇,我的記憶裡印象最多的也就是辛棄疾,蘇軾等人。他們的詩詞在後人的眼光裡頗有情懷,而像李清照前後期詞心境的變化,讓更多人意識到情字給人帶來的傷痛和悲情。但宋詞裡有婉約和豪放之分,按照喜歡詩的朋友們的概念來說,我今日主要想談下辛棄疾這位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詞人所寫的一首詞。
  • 辛棄疾不僅是偉大的詞人,更是身懷絕技的俠客
    在人們的印象裡,辛棄疾只是一名偉大的詞人。殊不知,他不僅是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一名有膽有識的俠客,是一位大英雄。且聽我慢慢道來。與辛棄疾一塊加入耿京義軍的還有一名叫作義端的僧人,是辛棄疾的朋友。但這個義端突然叛變,「竊印以逃」,這事拖累了辛棄疾,耿京「大怒,欲殺棄疾」。辛棄疾淡定地說:「給我三天時間。」果然不到三天,追上義端的,砍下了他腦袋劍,由此受到耿京的器重。後來,起義軍張安國叛變,殺害了耿京。
  • 南宋愛國詞人的一首詠梅月,後人評價: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他的很多詞作,都表達了一種堅定不移的愛國熱情,和收復中原的豪情壯志。在他的詞作中,有個人曾多次出現,他就是和辛棄疾一樣力主抗金,自稱「人中之龍,文中之虎」的陳亮,陳同甫(也作陳同父)。
  • 辛棄疾的一首詞:清新委婉,意味深長,寫出了人生最高境界
    辛棄疾這個名字,對於喜愛詩詞的人並不陌生,他是南宋著名的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人稱「詞中之龍」。他的詞風視野開闊,氣勢渾厚,代表了南宋豪放詞的最高成就。《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都是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這些作品大多表達了他渴望恢復大宋江山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
  • 辛棄疾的一首詞,句句帶笑字,飽含著期盼祖國統一的愛國情懷!
    辛棄疾《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儂是嶔崎可笑人。不妨開口笑時頻。有人一笑坐生春。歌欲顰時還淺笑,醉逢笑處卻輕顰。宜顰宜笑越精神。這是稼軒君贈予嚴煥家妓笑笑的詞作,語言輕快,每句一個「笑」字,把小女孩歡快無邪的天性生動展現,可謂形神兼備,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