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幾度罷官,他都是一到家,便一頭忘情地投入栽花種樹的勞作中?他的詞,為何滿紙山川之美,草木之秀,令人心動神馳?
辛棄疾與自然的相處之道及其生態觀
◆ 辛棄疾忘情的勞作,讓帶湖一域遍是松竹,在這為山水增綠的過程中,他也逐漸擺脫了受侮罷官的鬱悶,尋得了新的快樂。
◆ 辛棄疾特愛梅花的「孤標」,盛讚梅花繼菊花之後,鬥霜傲雪,為天地增色,高揚起清峻之氣,凜然之概。
◆ 辛棄疾經常踏雪尋梅,不是為賞花,而是專為探尋一種精神,一種情操。
◆ 辛棄疾對青山更是愛得如痴如醉。他愛青山,也深信青山愛自己,青山是他今生今世又一難得的知己。
◆ 辛棄疾愛山愛水,愛樹愛鳥,更愛物類的多樣,物種的平衡和物類之間的真誠友愛、和諧相處。
◆ 「要物我欣然一處」,關鍵在消除物我之間的「機心」,而待以誠心。
一直以來,對辛棄疾的認識停留在「歷史上偉大的『豪放派』詞人、軍事家、政治家」的層面上,卻不知道,對於生態,辛棄疾也有其獨特的見解,並留下大量好詞佳作。
辛棄疾以傑出的愛國詞,在我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其傳世詞600多首,抒發愛國情懷的作品佔2/3以上,數量之大,自有「詞」這種詩體以來,1400年間,尚無人能望其項背。辛棄疾的愛國詞,是我們民族永恆的精神瑰寶。
愛國是辛詞一大主題。生態則是辛詞的又一大主題。一冊稼軒詞,展卷讀去,從卷首到卷末,滿紙山川之美,草木之秀,讓人目不暇接,間以風雨之聲,鳥蟲之鳴,令人心動神馳。還有詞人與青山的深情對視,與蒼松的幽默調侃,與鷗鷺的真誠結盟,更有對白鷺的生態建議,讓人的心靈情懷,受到難得的洗禮和升華。辛棄疾的生態詞,是我們尤其應該珍惜的人文精華。
辛棄疾是我國最偉大的愛國詞人,也是我國最偉大的生態詞人。
責任編輯: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