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朱曉楓)11月13日,省衛計委官網發布《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廣東省中醫藥局關於加強全省護理隊伍建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根據要求,嚴格控制護士轉崗到非護理崗位,臨床護理崗位佔全院護士比例不得低於95%,並且大力推進彈性排班制度,切實提高護士待遇,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制度。
切實提高護士待遇,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制度
針對臨床護士緊缺的問題,《通知》明確,要加大護理人力配置工作力度,建立定期通報制度。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不得隨意減少護士編制和數量,要優先保證臨床護理崗位護士數量,並根據各科室病種特點及護理工作量等具體情況,科學合理配置護士。嚴格控制護士轉崗到非護理崗位,臨床護理崗位佔全院護士比例不得低於95%。
同時,大力推進彈性排班制度。醫院在保障患者安全和護理質量的前提下,要以科室特點、醫療工作安排、護理工作高低峰和護士意願等因素為重點探索建立護士彈性排班制度,改變忙閒不均導致人力不足或人力浪費的狀況。探索按工時計酬的計時護士崗位或機動護士隊伍,緩解臨床人力不足局面。
對於護士的福利待遇,《通知》也做了明確要求,可以通過發放護理津貼、提高夜班費、增加夥食補貼、增加護理績效補貼等方式,提高護士福利待遇。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探索根據職稱、學歷、工作年限、工作強度及難度等指標設置不同級別的護理夜班費,鼓勵高職稱、高學歷、高年資的護士值一線夜班。確保不同聘用方式護士的同工同酬制度落到實處。職稱晉升中,同等條件時應優先考慮在臨床一線護理崗位的護士,並向技術難度大、風險程度高、工作強度大的護理崗位傾斜。
在管理上,廣東將逐步實施醫院護士崗位績效管理。各級各類醫院尤其是三級綜合醫院應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護士崗位管理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護理服務評價體系,逐步完善護士績效分配製度,建立公平且具有競爭力的工資和獎金體系,形成激勵性的分配機制。《通知》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不低於50%的三級綜合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到2020年,全省不低於80%的三級綜合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