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標配」人生

2020-10-23 心靈穀倉

當提到「標配人生」時,你會聯想到什麼呢?

18歲考上名牌大學,20歲談戀愛,25歲結婚,28歲生孩子,30歲有房有車,35歲換房換車......

挽著男(女)朋友捧著爆米花,靠在對方的肩頭看著電影;

爸爸騎著二八大梁自行車,媽媽坐在後座,孩子在大梁上,爸爸穿著粗氣累並幸福著,媽媽和孩子做到腿麻依然哼著歌;

孩子聽話,學習優秀,愛唱愛跳,愛寫愛畫,講禮貌,識大體;

......

前幾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提到自己近期對懷孕不成功這件事情煩惱無比,究其原因,因為她早年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比如26歲要結婚、28歲要生孩子等等,可是現在時間到了,事兒卻還沒完成,她開始焦慮了。

在中國人的意識中,每個人生階段,都會存在一個「標配」的人,迫切成為這個「標準件」,是多數人焦慮的根本原因所在。即使自己沒有明確的給自己定計劃,也有一群人給其制定出一個又一個完美的人生計劃。

埋在他人綁架式的「標配」人生裡,是一種什麼體驗?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到年齡結婚,到年齡生孩子,相夫教子,這個標配即使到了這個女人半邊天的時代裡,人們的意識裡還是沒有改變。一個女人如果專注於事業而忽視了這一系列女人的標配,陪伴她的就總是寂寥,她總覺得自己是失敗的。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30歲之前有車有房有家是標配,40歲之前升級豪華配,而一個有才有華享受生活的男人會被指責為沒出息,窩囊廢,時間久了,連自己都懷疑自己那些才華是否是真實的,最終那些才華被掩埋了起來。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調皮搗蛋,不愛學習,再加上一些其他小毛病,就一定會被大人判定為「殘次品」,孩子自己也會慢慢覺得自己是個「非達標產品」,自信心受到劇烈打擊,最後淪為破罐子破摔。

你有沒有留意過這個世界上那群背馳「標配人生」的人們?

同性戀,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好像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放置它,被棄之著,也同時被接納著。在大家眼裡他們是「異形件」,他們背離著「標配件」的生產線,比起大多數人,他們要面對更多自身的未知,更多他人的側目和不理解,包括家人和朋友。

如果你深入的去了解他們,你會發現他們大多都很有「能量」,他們熱愛生活,努力工作,拼命去實現自己的夢……他們很了不起,也許就是因為他們有這樣的能量,才會有勇氣去用盡生命的全部力氣對抗「標配」,找尋和享受自己的幸福。

「玩」出來的人生!

幾年前,我告別了別人眼中朝九晚五的標配生活,成為了無規則的自由工作者。脫離了軌道,讓我不知所措,被深深的焦慮纏繞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沉浸在如何對抗失敗人生的焦慮中。

那期間,無意中在跟一個做心理專業的朋友聊天,得知他本科學的是武術專業。我就問他,為什麼大學選擇武術專業,他的回答是「好玩啊」,我有點驚訝這樣一個答案。在我的生活圈子裡,選擇專業不都是要考慮就業的嘛。後來,我請他給學員做一次心理專業的專題演講,我很緊張的跟他溝通各種細節,而他卻說「就當玩就好」。奇怪的是,學生們對他「玩」出來的專題演講評價很高。玩?他是怎麼把專業「玩」這麼好的?

後來我發現,「玩」這個詞會時常在我的腦袋裡閃現,隨之,我的焦慮也不知不覺消失了。「玩」和嚴謹、專業並不衝突,「玩」也是可以很專業,但是「玩」出來的人生跟標配人生很不一樣,「玩」出來的人生很快樂!

標配與否?定製自己的人生,豈不是更有趣。

人生又不是賭博,不是輸就是贏,它是一場旅行,用輸贏定義人生過於乏味和焦慮了。哪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這註定了我們每個人選擇的人生軌跡就會是不同的。

把人生過成了「標準答案」,成為了庸俗的「大多數」,這樣的人生不能算是成功,但也不算是可悲,只是有些無趣罷了。

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一點點的靠近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去享受其中的酸甜苦辣,如此,才算不算辜負歲月。

值得一過的人生,一定不是「標配人生」,而是「私人訂製」!

你,現在追逐的那個「標配」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

相關焦點

  • 「標配人生」給你帶來了什麼?———愛彼嘉心理和您說
    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過上所謂的標配人生,而這個「標配人生」在各個階段,可能都會給你無窮的焦慮。在這種心態下,父母一定是焦慮的,孩子可能也會被傳染上焦慮的情緒甚至自暴自棄的放棄狀態。 對於一個剛畢業工作的年輕人,可能覺得兩三年內就應該事業有成,要有車有房,結婚生子。只有這樣才是人生贏家,才能是過上標配生活,但多數人是達不到這樣的標準,那麼帶來的一定就是焦慮不安。
  • 中國式焦慮,是因為急著過「標配」的人生
    ……都是第一次做人,誰還沒點焦慮了?大學畢業,0薪資,你開始焦慮找工作。工作了兩三年,薪資從3K到7K,你開始焦慮換工作。工作經驗逐漸豐富,薪資開始過萬,你開始焦慮另一條路。到了組建家庭的年紀,你家庭美滿,年薪50萬,你開始焦慮家庭生活的一切支出,奢侈品、出國旅遊、生二胎......50萬可以活得不錯,但是依然解決不了我們的焦慮。是的,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的焦慮是無止盡的。一旦需要做大額「投資」決定的時候產生無窮焦慮。
  • 焦慮是媽媽的"標配"?不存在的
    媽媽們的焦慮似乎是天生的。不過導致媽媽焦慮的原因,十有八九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所以放眼望去,引發媽媽們焦慮的原因可不少呢,媽媽們的焦慮症也不盡相同。人生路漫漫,比起學到的知識,不懈的學習精神更加可貴。媽媽們應該學會因勢利導,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強壓孩子的學科成績。
  • 所謂「標配」,奴役了多少成年人
    用竇文濤的話來說,那就是「咱們說的高配,對人家那是標配」。其實,這其中大部分不過是很多商家營銷出來的結果。如果大眾不在意,也沒什麼不妥。但讓人可怕的是,這些用金錢打造的「中國式標配」,正在綁架並奴役我們的生活。同事嘉嘉常說,每次在網上閒逛的時候,她都會感到特別焦慮。
  • 「月薪3萬,養不起一個孩子」:別讓「標配」,綁架了你的生活
    這就產生了衝突,焦慮也隨之產生了。 對於這種衝突,源自人們內心的因素很少,大部分都是外界強加的。 許多人終其一生的奮鬥目標,就是為了活成別人眼中羨慕的樣子。 而別人羨慕的樣子,就是所謂的「標配」。
  • 別讓你的焦慮,拖累你的人生...
    ,拼命讓自己優秀,時刻擔心錯過什麼,想擺脫焦慮,最後卻掉進越努力越焦慮的怪圈;或者頂著壓力沒有很好地排解,越來越緊繃,逐漸轉化為失眠、抑鬱,人生蒙上一層灰色。你皺著眉頭,覺得這是個糟糕的人生開始。真實的部分被掩蓋起來,焦慮、憤怒和痛苦就會佔據你的心,拖垮你的人生。
  • 別讓販賣焦慮的聲音,打擾自己的人生
    別讓販賣焦慮的聲音,打擾自己的人生那你知道全國有多少人沒有坐飛機嗎? 總是會看到一些付費課程,教你幾招內可以年入百萬,教你怎麼開啟躺賺的人生,當然也不排除其中真的有乾貨,但是光憑聽幾節課就可以走向人生巔峰嗎?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後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自信的女人最漂亮,即便你變老、變胖、變醜,依然是值得愛與被愛。你有「容貌焦慮」嗎?
  • 超越「容貌焦慮」,開啟「自洽」人生
    「容貌焦慮」看似是女性成長中的絆腳石,當你超越之後就會發現,它其實也是墊腳石。當我們建立起正確的自我評價體系、形成了一個「內聚性自我」時,就不會為世俗潮流所裹挾,就能過上勝券在握的「自洽」人生。自信的女人最漂亮,即便你變老、變胖、變醜,依然是值得愛與被愛。你有「容貌焦慮」嗎?
  • 別讓焦慮拖垮你的人生,九條乾貨助你掙脫焦慮泥沼開創新生活
    有人說這個時代的特性就是焦慮。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焦慮的的確確是我們的「時代病」。在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焦慮的人,越來越嚴重的焦慮影響著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幫你走出焦慮。 因此,了解你所擔心事件的發生概率,把你的焦慮說出來能幫你緩解焦慮。調整呼吸節奏和呼吸頻率可以暫緩焦慮症狀。要相信很多災難發生的概率比買彩票中大獎的概率還要抵,既然你從來指望過買彩票中大獎,又何必總是為那些基本不會發生的災難而焦慮呢?
  • 解憂故事:焦慮就是人生本身?
    焦慮這件事和創不創業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人之所以會焦慮,是因為總在尋找、想要得到和在未得到前徘徊。你想起你的車貸、房貸,你的妻兒老母,你焦慮的有點失眠。有人年紀輕輕也焦慮,從小循規蹈矩的學習、生活,進了社會。本著踏實、嚴謹的態度入工作。卻被同事非議小小年紀心思就沉,不夠有趣活潑;領導明裡暗裡暗示你怎麼年輕人還是這麼拘謹,不是應該創新意識更強,接受新鮮事物更活泛嗎?
  • 《一邊焦慮一邊成長》:借他人故事,詳解人生百態,焦慮亦是成長
    這樣的焦慮是角色所致,裡面有責任和愛。然而,還有一部分焦慮卻來自內心,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造成的精神狀態也不同。不滿足造成不開心,總是在比著他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料落差導致進一步的失望,難以達到內心深處的預期,從而掉入焦慮的深淵萬劫不復。
  • 心理書籍《工作不焦慮》:擺脫焦慮,開啟幸福人生的4步法
    限於篇幅,我將為大家解讀這本書的精華部分——如何避免焦慮。究竟什麼是焦慮?它是如何發生的?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影響?1.重新認識焦慮什麼是焦慮?焦慮是一種對自己大到生命安全、前途命運,小到對一些日常發生和未發生的事件的著急、掛念、憂愁、緊張、恐慌、不安等情況。這裡強調的焦慮是指日常的焦慮,不含親人去世等創傷性事件帶來的痛苦。2.焦慮是如何發生的?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焦慮有兩種情況,第一種焦慮是由本能驅動,促使人體產生「戰逃反應」。
  • 失業焦慮,幾乎是人步入中年的標配
    錢,也終於讓一個曾仗劍走天涯的少年染上了濃濃的煙火氣……也因此,一個中年人對待自己的職業生涯會顯得卑微,向前進步了一步,卻也不敢向後退縮,一旦遇到對工作有威脅的問題,整個人就會在失業的擔憂中度過,異常焦慮。 成年人,已沒有了無堅不摧的後盾,因為自己就是整個家的支撐,頂天立地。所以,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是我們的責任,包括焦慮!
  • 當代年輕人的三大標配:焦慮、失眠和禿頭
    之前,網上有個關於焦慮的調查,結果顯示:96%的人都有焦慮的事情,其中54%的人每天都在焦慮。於是,翻看了這一天的朋友圈動態,越看越焦慮,越焦慮越睡不著,越睡不著就越難受,掙扎到凌晨3點,終於睡著了。第二天醒來又是中午,難受好半天,然後繼續躺屍,繼續熬夜、繼續賴床……陷入惡性循環中。你問我:焦慮嗎?那肯定焦慮啊。焦慮之後呢?好像焦慮之後除了發個朋友圈控訴檢討下自己,然後就沒有了。
  • 孩子有選擇人生的權利嗎?標配的人生,只是父母自己的期待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對孩子最真實的期待,這樣的期待本身並沒有錯,而問題的關鍵在於父母心目中所謂的標配人生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他們的身上也有自己的天賦,要求他們扼殺自己的天賦,選擇同樣的人生,父母對於這樣的行為稱之為為了孩子好。但是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這樣的人生真的是他們自己選擇的嗎?也許每一個父母都應該認真地思考一下,願這樣的人間悲劇越來越少。
  • 幸福人生大講堂:壓力很大很焦慮?焦慮科醫生告訴你該怎麼辦
    焦慮性神經症簡稱焦慮症,以廣泛、持續性焦慮或反覆發作的驚恐不安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症性障礙,常伴有植物神經症狀和運動性緊張。本期《幸福人生大講堂》邀請了深圳市康寧醫院的醫學碩士藏昱醫生為我們解答「壓力很大很焦慮」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
  • 焦慮的價值觀 人生不允許一步走錯
    你越焦慮,你的小孩以後成廢材的概率越高。不成廢材,自殺的概率也不會低。這種焦慮所折射出的價值觀是:人生不允許有一步走錯 這種價值觀所帶來的是極端壓抑的成長環境。
  • 別讓時代焦慮的浪潮,拖垮你的人生
    ,想到戀愛也忍不住焦慮。在傳統醫學中,焦慮往往分成三類:生理性焦慮、現實性焦慮、道德性焦慮。,則是由自身道德觀與欲望不能平衡導致的焦慮,例如做了違背自己道德觀或者信念之後產生的焦慮,與自己的內疚相關,是一種自我攻擊。
  • 別讓你的焦慮,拖垮你的人生(深刻)
    老闆為了企業的發展焦慮,員工為了自己的業績焦慮,父母為了孩子的發展焦慮,孩子為了自己的學業焦慮。當今社會,焦慮成了一種社會常態。學會放過自己,別讓焦慮拖垮你的人生。2,拒絕焦慮,享受當下。拒絕焦慮,與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