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南端,有個大省叫廣東,在地圖上看那是一個香噴噴的雞腿。廣東人對雞的痴狂全國出名,對於吃雞他們也是很講究的,廣東人每年的吃雞量可以繞地球好幾圈這一點也誇張。
吃雞,仿佛是廣東人與生俱來的天賦,很多人說雞來到廣東,就再也不能活著走出去了,一隻雞在廣東人手裡有兩百多種做法,那到底什麼做法的雞能滿足廣東人的味蕾呢。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窯雞、竹筒燒雞等等等等,做法多樣,光是這些菜式,雞聽了都瑟瑟發抖,還能活著走出廣東嗎?
最為普通的是白切雞,剛出爐的白切雞皮黃得發亮,雞肉又嫩又白,雞汁帶著絲絲的血水微微流出,看著就令人垂涎欲滴。如果沒找著血色那就是雞燙太老,廚師手藝欠缺掌握不到火候!跟白切雞組成神仙伴侶的是它的蘸料,不同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廣州人喜歡原始的姜蔥蒜蓉醬,沙薑汁是中山人的獨愛,湛江人卻鍾愛醬油搭配紅蔥頭。配料比例也是有嚴格要求的,多了或少了都不能發揮出白切雞的美味。
除了白切雞以外,還有一種吃法普通且又不平凡,那就是被稱為「雞界大佬」的豉油雞。「豉油」是廣東人對「醬油」的獨特稱謂。廣東人利用「豉油」代替平淡的清水,這樣可以使雞身全部入味,完全可以饞哭隔壁小孩。白切雞跟豉油雞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一個追逐鮮,一個追求味。
一隻完美的豉油雞鮮味厚重、醬香濃鬱、皮滑肉嫩、香飄十裡。豉油雞主要就是醬香味,你以為豉油雞單單只用醬油燜煮而成嗎?這你就錯了,單單只用醬油是無法發揮出豉油雞獨特味道的,豉油雞的味道的重點全部在於醬料跟香料的搭配,煸炒過的香料加過醬油,冰糖熬製成的滷汁,才是這道美食的秘訣。看似簡單的滷料製作,實際上是這道美食的靈魂。
再來細分,廣東人也能把雞的各個部位吃出花樣來。比如鳳爪,廣東早茶必有的蒸盅,只需輕輕一咬Q彈的雞爪皮便骨肉分離,骨頭汁味入骨,連骨頭啃起來也津津有味。在一碟鳳爪面前,不論男女老少,也不論貧窮富貴,都吃得賊香。
當然說到雞爪子肯定少不了順德的豉油皇雞腳,雞腳伴著濃濃的醬香味,爪子十分有嚼勁吃起來脆口又不膩。還有潮汕滷水,在美食界的地位極高,當雞翅在滷水裡面泡過一澡便會發出誘人的香味,食客恨不得連雞翅的骨頭都吃得乾乾淨淨。
吃雞,可以說是中華飲食的重要傳統之一。但是,任何地方吃雞的歷史都不及廣東人吃雞的歷史悠久。在廣東人的餐桌上,無論什麼場合,都必須有雞的存在,請客吃飯要有雞、辦壽宴辦婚宴也離不開雞、祭拜祖宗的神臺上都必須有雞。廣東人把雞吃到出神入化的地步,當你來到廣東一定要嘗嘗地道的廣東雞,保證你吃過做夢都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