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點檢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糕點檢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問題,其中,標稱由成都市旺巧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蛋皮紅豆麵包」,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另有1批次該標稱生產企業於同一日期生產的規格型號為85克/袋的「蜂蜜棗糕」也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合格。成都王府井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由德陽市富貴食品廠生產的「茉莉餡鮮花餅」檢出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
脫氫乙酸作為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作防腐劑,對黴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糕點中脫氫乙酸最大使用量為0.5g/kg。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屬微生物指標,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麵包》(GB 7099-2015)規定,糕點、麵包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000,M=100000CFU/g的要求,大腸菌群應符合n=5,c=2,m=10,M=100CFU/g的要求。
2批次餐飲食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餐飲食品檢出不合格。其中,廣漢市羅記怪難吃醃滷店銷售的「滷牛肉(自製醬滷肉製品)」檢出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
亞硝酸鹽可用於食品防腐、護色。在肉製品中使用,可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醬滷肉製品中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的最大使用量為0.15g/kg,殘留量(以亞硝酸鈉計)不得高於30mg/kg。為保證食品安全,確保公眾身體健康,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2012年 第10號)規定,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採購、貯存、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
另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內江市東興區魏國常油炸粑小吃店銷售的「油條」,該樣品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檢驗結果為677mg/kg。
鋁主要是在製作油條、油餅過程中添加明礬引入。明礬是一種食品添加劑,油條和油餅在炸制過程中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膨大。《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油炸麵製品中鋁的殘留量應不超過100mg/kg。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為:梅西商業有限公司自貢第一分公司銷售的「菠菜」,該樣品檢出克百威0.10mg/kg。
克百威,又名呋喃丹,屬於高毒農藥,是一種廣譜性殺蟲、殺蟎、殺線蟲劑,不僅具有觸殺、胃毒作用,並具有很強的內吸活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規定,克百威在菠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酒類檢出不合格,為:綿陽市經開區周大哥酒水經營部銷售的「白酒」檢出不合格項目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另有1批次該被抽樣單位於2019年4月29日購進的散裝「白酒」也檢出同樣問題;隆昌高粱酒銷售的「原漿高粱白酒」檢出不合格項目為糖精鈉和甜蜜素。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成都市、德陽市市場監管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並進行整改;成都市、自貢市、德陽市、綿陽市、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相關市場監管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並向社會公布。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公告(2019年第40號)不合格樣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