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報9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餐飲食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

2020-12-20 食品夥伴網

 

  糕點檢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糕點檢出食品添加劑、微生物汙染問題,其中,標稱由成都市旺巧利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蛋皮紅豆麵包」,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另有1批次該標稱生產企業於同一日期生產的規格型號為85克/袋的「蜂蜜棗糕」也檢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不合格。成都王府井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由德陽市富貴食品廠生產的「茉莉餡鮮花餅」檢出不合格項目為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

 

  脫氫乙酸作為食品添加劑,廣泛用作防腐劑,對黴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GB 2760-2014)中規定糕點中脫氫乙酸最大使用量為0.5g/kg。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屬微生物指標,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麵包》(GB 7099-2015)規定,糕點、麵包中菌落總數應符合n=5,c=2,m=10000,M=100000CFU/g的要求,大腸菌群應符合n=5,c=2,m=10,M=100CFU/g的要求。

 

  2批次餐飲食品檢出不合格

 

  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餐飲食品檢出不合格。其中,廣漢市羅記怪難吃醃滷店銷售的「滷牛肉(自製醬滷肉製品)」檢出亞硝酸鹽(以亞硝酸鈉計)。

 

  亞硝酸鹽可用於食品防腐、護色。在肉製品中使用,可抑制肉毒桿菌的生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醬滷肉製品中亞硝酸鈉、亞硝酸鉀的最大使用量為0.15g/kg,殘留量(以亞硝酸鈉計)不得高於30mg/kg。為保證食品安全,確保公眾身體健康,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告(2012年 第10號)規定,禁止餐飲服務單位採購、貯存、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

 

  另1批次不合格樣品為內江市東興區魏國常油炸粑小吃店銷售的「油條」,該樣品檢出鋁的殘留量超標,檢驗結果為677mg/kg。

 

  鋁主要是在製作油條、油餅過程中添加明礬引入。明礬是一種食品添加劑,油條和油餅在炸制過程中添加明礬可以使成品更加膨大。《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油炸麵製品中鋁的殘留量應不超過100mg/kg。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不合格樣品中,有1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藥殘留超標,為:梅西商業有限公司自貢第一分公司銷售的「菠菜」,該樣品檢出克百威0.10mg/kg。

 

  克百威,又名呋喃丹,屬於高毒農藥,是一種廣譜性殺蟲、殺蟎、殺線蟲劑,不僅具有觸殺、胃毒作用,並具有很強的內吸活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規定,克百威在菠菜中的最大殘留限量為0.02mg/kg。

 

  除上述產品外,還有3批次酒類檢出不合格,為:綿陽市經開區周大哥酒水經營部銷售的「白酒」檢出不合格項目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另有1批次該被抽樣單位於2019年4月29日購進的散裝「白酒」也檢出同樣問題;隆昌高粱酒銷售的「原漿高粱白酒」檢出不合格項目為糖精鈉和甜蜜素。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已責成屬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成都市、德陽市市場監管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並進行整改;成都市、自貢市、德陽市、綿陽市、內江市市場監管局已責令食品經營環節有關單位立即採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風險。相關市場監管局自通告發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市場監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並向社會公布。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公告(2019年第40號)不合格樣品信息

相關焦點

  • 福建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水產製品、糕點等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48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本期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4大類食品1351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糕點、特殊膳食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
  • 福建通報1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餐飲食品、蔬菜製品、糕點和食用農...
    不合格樣品中食用農產品佔六成   不合格樣品中,有9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不合格,佔所有不合格樣品的六成。   另外,還有2批次不合格樣品為:福州市馬尾區沿山市場世利肉攤銷售的牛肉(檢疫日期為2019年12月25日)檢出克倫特羅不合格;晉江市陳埭方美玉百貨店銷售的綠豆芽(購進日期為2019年12月16日)檢出4-氯苯氧乙酸鈉(以4-氯苯氧乙酸計)不合格。
  • 遼寧通報14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糕點、蔬菜製品、食用農產品等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涉及1批次調味品,1批次糕點和3批次蔬菜製品。二氧化硫進入人體後最終轉化為硫酸鹽並隨尿液排出體外,少量二氧化硫進入人體不會對身體帶來健康危害,但若過量食用可能引起如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汙染問題,均為糕點。
  • 山東通報1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方便食品、糕點、食用農產品等
    食品夥伴網訊 1月8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1年第1期(總第274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檢出方便食品、糕點、食用農產品、調味品、飲料5大類食品18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微生物汙染、質量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廣西通報15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糖、食用農產品、方便食品和餐飲...
    食品夥伴網訊 3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近期該局組織抽檢食糖、食用農產品、方便食品和餐飲食品4類食品214批次樣品,發現15批次樣品不合格,涉及食糖7批次、食用農產品5批次、方便食品1批次和餐飲食品2批次
  • 陝西檢出1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糕點等
    7月10日,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第25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組織對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糧食加工品、飲料、水果製品6大類食品237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糧食加工品、飲料、水果製品6大類10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獸藥超標、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質量不達標、生物毒素超限量、汙染物和微生物汙染等問題
  • 河北曝光15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
    餐飲食品不合格6批次,涉及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合格   餐飲食品不合格6批次,涉及大腸菌群、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不合格,分別為雄縣雄州鎮小孟板麵館使用的碗,大腸菌群的檢出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滄州市運河區阿海小酒館使用的餐飲具,南皮縣馬廣馬記菜館使用的餐飲具
  • 福建曝光16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等
    7批次餐飲食品、水果製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7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涉及5批次餐飲食品和2批次水果製品,分別為廈門市湖裡區世香園蛋糕店銷售的甜麻花(油炸麵製品)(加工日期為2019年12月16日),廈門市湖裡區美其道包子店銷售的油條(加工日期為2019
  • 涉及食用農產品、餐具、糕點……泰安查出27批次不合格食品
    泰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通告——2020年第010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有關規定和泰安市食品安全監督抽檢計劃安排,為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糕點,罐頭,酒類,
  • 深圳通報18批次不合格食品 超六成為食用農產品
    食品夥伴網訊 6月1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該局於2019年4-5月組織對深圳市餐飲環節的食品開展了抽樣檢驗工作,共抽檢餐飲環節食品1654批次,涉及餐飲環節經營主體1262家次,共檢測食品指標8162項次。其中檢出不合格樣品18批次,超六成為食用農產品。
  • 遼寧曝光10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農產品、糕點、蔬菜製品、蛋...
    3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其他指標問題,包括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速凍食品各不合格1批次。油脂酸敗產生的醛酮類化合物長期攝入會對健康有一定影響,但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明顯辨別出其有哈喇等異味,需避免食用。造成酸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原料採購上把關不嚴,如原料水分過高,會加速油脂的酸敗;生產工藝不達標,如植物油精煉不到位或未精煉;產品儲藏條件不當,特別是在夏季,受氣候環境影響因素更大,易導致食品中脂肪的氧化酸敗。
  • 重慶曝光12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飲料、糕點等7大類
    據悉,本次抽檢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糕點、罐頭、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糖、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調味品、飲料、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24類食品1674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662
  • 河南通報38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
    (濃香型白酒),鶴壁市淇濱區幸福量販銷售的標稱哈爾濱市星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黑土山莊,酒精度不合格;臨潁縣軍濤批發部銷售的標稱日照龍峰緣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瓜子酥,孟津縣真新鮮超市銷售的標稱長沙長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愛娜大麵筋(擠壓糕點)、1批次愛娜初心棒(擠壓糕點)、1批次愛娜大辣片(擠壓糕點),過氧化值(以脂肪計)超標。
  •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5批次食用農產品和10批次餐飲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遼寧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11月13日發布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報(2020年11月13日)。本次公布的食用農產品247批次,其中合格242批次,不合格5批次;餐飲食品147批次,其中合格137批次,不合格10批次。對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對涉及不合格產品的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查處。特此公告。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11月13日
  • 四川節前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洽洽徽記等上榜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2日訊(記者 李丹)今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四川省食藥監局獲悉,為進一步加大2015年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嚴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要求,從2014年12月起,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開展了春節前食品重點消費品種的專項監督抽檢工作
  • 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抽檢信息 通報不合格樣品批次
    公告顯示,在組織抽檢的肉製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糕點等25類食品2749批次樣品中,合格樣品2730批次,不合格樣品1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牛羊肉、梭子蟹等。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現不合格樣品17批次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年食品安全抽樣檢驗情況通報,共抽檢生產、流通、餐飲環節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2401批次,涉及經營主體795家,共檢測食品指標15844項次,發現不合格樣品17批次,其中,評價性抽檢共抽取39批次樣品,
  • 這些食品不合格!涉及多家餐飲店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以及《2020年市級第二季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方案的通知》計劃安排,市市場監管局在餐飲環節對畜禽肉、鮮蛋、蔬菜、水產品等4大類食用農產品,及糧食加工品、乳製品、糕點、飲料、餐飲食品等9大類生產加工食品進行了市級監督抽檢,共抽檢596批次。其中合格產品587批次,不合格產品9批次,合格率98.49%。
  • 河北公布11批次不合格樣品 涉及食用農產品、餐飲食品等4大類
    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5批次食用農產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其中的3批次不合格樣品為:張北縣佔河雞蛋銷售門市部銷售的白皮雞蛋檢出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河北永輝超市有限公司邢臺橋東分公司銷售的河北千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豬肝檢出甲氧苄啶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大城縣信譽樓百貨有限公司銷售的牛蛙檢出呋喃唑酮代謝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山東省威海市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299批次 不合格7批次
    據通告,近期,威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餐飲服務環節監督抽檢,共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299批次,不合格7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總體情況食用農產品154批次,不合格4批次; 餐飲食品39批次,不合格1批次;調味品17批次,不合格1批次;飲料10批次,不合格1批次。
  • 江蘇公布12批次不合格食品 涉及糕點、速凍食品、調味品等6大類
    8月26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抽檢信息。該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648批次,涉及茶葉及相關製品、糕點、酒類、食品添加劑、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調味品及飲料等食品,其中不合格樣品12批次,涉及糕點、速凍食品、調味品、酒類、糖果製品、食用農產品6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