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來了,如何連接?
2009年,我在學校的舞會上讓把一個集團的高管介紹給我的校長,我看他一個人誰也不認識。後來才知道這位高管是希爾頓集團的總監,更沒想到的是2010年全球招聘會上,我又見到了他,他一下子就記起了我的名字。那天的面試非常成功。我最後被希爾頓集團的全球人才計劃錄用。
同場招聘會我認識了香格裡拉集團亞太區的CEO,他給了我一張名片說:任何時候你回到亞洲,請你給我寫信。這是我的私人名片。2年後,我回到北京,立刻就去國貿面試,因為他安排給亞太的HRD給我一個工作機會。我的薪資也翻了幾倍。
2010年4月,我是畢業生裡第一個找到法語區工作的亞洲學生,PK掉的學生是母語是法語的人,也是我所在的企業招聘的僅2個實習生。因為我和我們學校管理招聘的老師關係非常好,她經常告訴我如何選工作的竅門。也幫助我做過法語模擬面試。她是全校最厲害最兇的老師,學生連話都不敢和她說。
為何她會手把手幫助我面試?
2019年年初,我在金融街開商場門的時候看到一個人,就和他打招呼聊天。聊到後面對方說我們互換微信吧。也許以後我們可以合作。他是中國最有名的攝影師。拍過一代人的記憶。也是我最喜歡的攝影師。難道一上去就和人家說:可以換微信嘛?那我當時說了什麼?
人脈在那裡,我們要如何準備?
2015年當我想跳槽去網際網路的時候,在沒有行業背景的情況下不僅跳槽成功,薪資翻了3倍、比我的主管的員工級別還要高2個級別。也是因為在轉型前,我已經認識了很多網際網路的人,大概提前了2年積累人脈,他們得知我在跳槽經常推送工作機會給我。
當我們有一個職業目標的時候,我們如何部署自己的人脈計劃?
2012年,在清華的論壇上認識了世界知名旅英大作家欣然,她後來成為了我的靈魂導師。每年到中國,我們都會見面。
真正的社交,是在你希望認識的機會和人面前證明你的價值。
而不是刷微信、東扯西扯。
但是如何找到自己想認識的人?如何連接?如何呈現價值?有時候甚至明知道怎麼做,為何做不到?發現自己不願意社交,那又是為什麼?特別是社交發生在時間很匆忙的時候、或者特定場合,你需要快速做很多決定和展現。那就會非常考驗我們平時的積累。
有很多人,參加活動只是非常盲目的走來走去,碰到一個氣場相投的人才會聊幾句。這樣的方式,讓我們很難拓寬人際網絡。
帶著這些問題,9月昆明見!希望我們用1天的實戰工作坊去了解自己的特長、打磨一把金光閃閃的社交名片、幫你徵服每一個社交場合,讓你想認識的人來刷你的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