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陸林漢
2019-10-30 09:45 來源:澎湃新聞
在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現場,入圍作品《黎曼的宇宙》的導演、演員分別談及了青年競演對自身的意義。 澎湃新聞記者 陸林漢 朱喆(02:00)
西市河邊逢源廊橋旁的蚌灣劇場門前,成群的打扮時髦的年輕人排著長隊,像是被魔力吸住了,各個都興奮不已。他們不是衝著哪位名家名人來追星吶喊,而是來為夢想加油喝彩,因為這裡是新生代戲劇人的發光地——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18組入圍團隊、83名參賽選手會帶來18部劇目,20場公演,來爭奪2019年戲劇節的「小鎮獎」。這不愧是一場關於戲的比賽,裡頭著實精彩有戲。
蚌灣劇場現場觀眾走到第七個年頭的青年競演單元遵循著以往的慣例,戲劇節開幕當天是比賽的抽籤日,每支入圍隊伍會在抽籤前許願,《黎曼的宇宙》的女主演陶桃代表隊伍上臺,對著眾人說:「我給你們抽個G13」,紙條打開後竟然真的是個G13,團隊驚叫,希望這好運能助力他們一路順利。
果然,28日劇目首演的現場,就贏得了滿堂喝彩。
在30分鐘裡,《黎曼的宇宙》完整地描繪了一個關於青春、愛情、找尋自我的奇幻故事。女主角黎曼心系青梅竹馬的男主角李嘉明,17年裡一直等他開口表白。忽然一天,李嘉明終於說出了「我喜歡你」,但她還沒來得及回應,李嘉明就消失了。原來,李嘉明成功發明了平行宇宙穿梭飛機,打開了另一個平行宇宙——表白的李嘉明只是來自那裡的分身,他只能在黎曼的宇宙停留三十分鐘,她一定要找到他。李嘉明只好自己操作飛機,帶著黎曼在無限分裂的平行宇宙中,找到敢於開口說愛的自己……
這樣的故事很難不讓人聯想它背後的主創應該是熱愛科幻的理工科男生,當燈光投向控制臺上的導演金石飛時,所有的猜測都有了答案。這位本科在清華學計算機,現在在上海戲劇學院藝術管理念博士的高材生從他欣賞的中國70後科幻作家柳文揚的《閃光的生命》中得到了這部戲的靈感,他告訴記者,「我曾試圖聯繫文揚的家人想取得改編授權,但多方努力後未果,我想不如去想像原作後面的故事,繼續琢磨,到底要不要,願不願意去別的時空找到答案,又去了哪些時空,命題中的飛機、鑰匙又怎麼自然串進去……」隨後,他找到了同是清華畢業如今在美國念創意寫作的編劇呂默,戲劇構作和多媒體導演謝宇,遇到了上海戲劇學院的陶桃、劉一君,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的王森等好夥伴,從8月得知正式入圍到首演,團隊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由於成員中有不少還是在校學生,大家能聚在一起更是難得,所以整個十一假期都用在這部戲上。上臺前大家都在「死磕」細節,不願放棄。
《黎曼的宇宙》劇組在烏鎮生活照這也是金石飛第三次來烏鎮了,上一次他作為田沁鑫導演的助理參與了第五屆戲劇節的籌備,結束後他對當年曆年戲劇節的邀約原則、劇目劇場數量和演出時間排布做了詳細的數學分析,寫了專題論文。他告訴記者,「烏鎮戲劇節的『演出密度』相當高,每個演出場館平均在80%的日子裡都有演出,算上狀態合成的時間,意味著沒有休息。與法國阿維尼翁IN戲劇節和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相比較,烏鎮戲劇節的場館使用率是三個中最高的。」
和金石飛一樣對烏鎮戲劇節有著深情的還有他的好搭檔,《黎曼的宇宙》多媒體導演謝宇,為了這次科幻劇情他專門打造了一套表現時空穿梭的多媒體素材,與演員表演相融合。儘管遇到了屏幕尺寸和畫面尺寸在顯示效果上有差異,但他相信團隊齊心協力可以儘快調整,在之後的競演中達到更好的效果。他在採訪中說:「青年競演是一個公平公正的舞臺,大家的表演空間、設備都是一樣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給予我們尊重的舞臺,給了我們年輕人機會,有場地給我們演,有觀眾來看,讓我們可以表現,可以接受評判,這份激勵和鼓舞給了我們很大的自信」。
青年戲劇《黎曼的宇宙》在劇中有精彩表現的女主角陶桃正在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進修碩士研究生,這是她第一次作為參賽者來到烏鎮,團隊一起在烏鎮的民宿生活,排戲,演戲,比賽。大眼睛的女孩回應記者:「烏鎮是賽場,但更像我們溫馨的小家,在民宿裡睡得好,小鎮美食又多,休息時候大家就一起到西柵大街閒逛拍照,別提多開心了!」
青春競演的選手們和他們帶來的一切,如同黃磊在《青年競演七周年特刊》中親筆信裡寫的,「是我們烏鎮戲劇節永遠的主人……是我們戲劇節永遠的模樣」,他們的能量,火熱高漲,為戲劇而歌,為青春而揚。
青年戲劇《遠方的戰爭》(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