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老人骨密度0.3,骨科專家:1種食物堅持吃,提升骨密度

2020-12-22 騰訊網

小區裡的鄧大爺,今年73歲,看似一個其貌不揚的老頭,但是卻是遠近聞名。出名原因無他,就是因為一身強健結實的骨質狀況,在小區組織的老年體檢中,鄧大爺的骨密度測量結果為0.3,而其他很多六十出頭的老年人骨密度都還不足-2。

要知道正常的骨密度範圍為-1~1之間,鄧大爺的這個測量結果完全不輸一些年輕小夥子。也正是因為健康緊實的骨質,所以走起路來,鄧大爺才能步履生風,精神頭十足。很多人都說鄧大爺不是73歲,而是37歲,骨骼保養得確實非常令人折服。

骨疏鬆是一種退行性的慢性骨病,常高發於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因為體內各種代謝機能的退化和內分泌狀況的變化,因此更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或者骨受損的狀況。如果得不到及時醫治,就容易誘發骨折。

一、3種不良習慣,堪稱骨疏鬆「禍首」,日常生活注意提防

(一)日照時間不足

現在的年輕人、上班族大多早出晚歸,太陽剛剛出來就去上班,晚上要很晚才能回家,白天一整天都待在辦公室裡,接受太陽照射的時間很短,而只有在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體內才能合成維生素D,日照的不足會嚴重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二)鈣質攝入不足

有些中老年人因為上半輩子辛苦操勞、生活水平不高,所以雖然現在物質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依然非常節儉。對於一些牛奶、雞蛋類的普通補鈣食物也捨不得攝入,總是留給孩子們吃,結果導致自己的鈣質攝入不足,骨疏鬆也就不期而至了。

(三)經常坐著不動

缺乏運動是很多中青年的現狀,現在很多人辦公條件比原來都有了很大改善,而且隨著科技進步,可以坐著就能完成很多事情。因此才導致人們越來越不願運動,久坐不動會加重腰椎、頸椎的負擔,長期保持一個姿勢則更容易損傷骨質健康,一些骨病也會接踵而至。

73歲老人骨密度0.3,骨科專家:1種食物堅持吃,提升骨密度

至於鄧大爺,之所以能夠保持如此健康的骨質狀況,給平時常吃一種食物有直接關係。這種食物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牛奶、豆漿或者雞蛋、芝麻之類的補鈣食物,而是骨脂蛋白這種可以直接作用於骨細胞表面、助力骨質發育的活性物質,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成分都能起到很好的養骨壯骨作用。1種食物指的就是骨脂蛋白。

淫羊藿:能夠抑制炎症因子對於滑膜細胞的損傷性,減輕骨骼的炎症反應。

杜仲葉:可以促進骨細胞的形成和發育,增加骨質密度,改善老年期骨疏鬆和絕經後骨疏鬆狀況。

硫酸軟骨素:能夠治療軟骨組織的損傷或病變,促進軟骨修復,預防一些關節炎、滑膜炎發作。

補骨脂:可以溫腎壯陽、益氣健脾,能夠改善氣血虧虛或是腸澀胃堵誘發的骨疏鬆狀況。

除此之外,還要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不吸菸,少飲酒,飲用咖啡等要適量。吃肉和鹽太多也會影響鈣的吸收利用,應注意飲食均衡和口味清淡。

相關焦點

  • WHO稱:農村人喜歡吃的1種蔬菜,或會導致骨密度下降,要遠離
    骨密度降低,其實不僅僅和年齡有關,和飲食也存在關係。WHO曝光,常吃一種菜,或會使骨密度下降這種蔬菜,很多人都喜歡吃,它就是鹹菜。農村人往往會種植很多的蔬菜,吃不完的情況下會將其醃製成鹹菜,這樣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用來配粥、配飯都是不錯的選擇。
  • 快扔掉鈣片,這10種方法幫你提升骨密度
    10種方法很多人單純把「補鈣」這一項,作為提高骨密度、加強骨骼健康的「救命符」,卻不知道,骨骼健康是一個更複雜的問題,涉及到激素、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等,而增加骨密度的方法,也不止補鈣1個:研究發現:維生素D水平低的兒童和成人,比攝入足夠維生素D的人,往往具有較低的骨密度,並且更有可能發生骨質流失。不幸的是,維生素D缺乏症非常普遍,全世界約有10億人受到影響,補充維D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沒事多曬太陽,也可以吃一些富含維D的食物,比如蛋黃、牛肝等。
  • 中老人腿腳抽筋怎麼辦?夏天堅持做2件事,增加骨密度、遠離駝背
    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骨密度開始下降、骨結構破壞,中老年人不僅容易出現骨骼疼痛、駝背、身高變矮、腿腳抽筋等危險,還容易增加骨質、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概率。據調查顯示,人到了35歲後,骨密度峰值開始下降,中老年人是骨質疏鬆症高發群體,女性要高於男性。
  • 80歲老人骨密度2.1,從不腰酸腿疼,睡前2個好習慣,遠離骨質疏鬆
    李大爺今年80歲了,身體非常的硬朗,而且眼不花耳不聾,經常和身邊的人一起打打太極拳下下象棋,並且精神頭也是非常好,今年年中兒子帶他去做全身體檢,看到骨密度的檢查結果之後,醫生直接豎起大拇指,覺得李大爺現在的這種年紀骨密度還有2.1,保持如此好的骨密度實在是不容易,如果李大爺在生活中能夠繼續的保持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骨質疏鬆的人,多吃6種食物,或可助你增強骨密度
    骨質疏鬆的人,多吃6種食物,或可助你增強骨密度對於老年人來說,出現骨質疏鬆的一大部分原因是由於年齡的增加所造成的,而鈣的攝入不足與骨質疏鬆的關係密切,因此,飲食上通過多補充一些含鈣量高的食物,幫助增強機體骨密度,從而緩解骨質疏鬆的狀態,下面6個食物味富含鈣的食物,骨質疏鬆的患者不妨可多吃:
  • JMT-8歲孩子為什麼會得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骨密度|膝關節|慢性病...
    3 0 倍國外研究表明,孩子時期的肥胖到了成年人時期,它的慢性病的發生風險是正常體重孩子的10倍,所以我們有著大量的慢性病的「後備軍」。在孩子的這個超重肥胖中間,有一個重要因素被我們社會廣泛地忽略了專家有話說軟 飲 料軟飲料就是含糖飲料。
  • 有種蔬菜可能會讓骨密度下降,世衛呼籲:少往餐桌上端
    而人們不知道的是,有種蔬菜可能會讓骨密度下降,加速骨質疏鬆。世衛組織也曾呼籲,大家最好不要吃這種蔬菜,少往桌上端。那就是鹹菜。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有醃製鹹菜的風俗,北方醃酸菜,泡菜,南方有風味小菜,鹹菜等,不同的風味鹹菜是讓國人驕傲的事情。
  • 骨科醫生:不論男女,睡前做好3件事,增加骨密度,遠離骨質疏鬆
    人們往往認為骨質疏鬆是機體衰老不可抗拒的必然結果,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現在有些三、四十歲的中青年,尤其是體型消瘦的年輕女性也有很多患上骨質疏鬆的,主要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 107歲老人,骨骼年齡只有57歲,長壽秘訣不是多走路,而是這3件事
    四川宜賓的一位百歲老人,剛過了107歲生日,雖然看起來瘦弱,有點弱不禁風,但是走起路來也不拄拐,身子骨靈活得很,其他老人那種駝背和走路蹣跚的模樣在這位老人身上絲毫沒有出現。
  • 通過超聲的方法檢測橈骨遠端或者跟骨的骨密度只能作為骨質疏鬆...
    2018年10月19日發布的首次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達32.1%,而65歲以上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更是達到51.6%。預計未來幾十年中,骨質疏鬆症及其導致的骨折發病率依然呈上漲趨勢。因此加強對骨質疏鬆的早期診斷、有效防治迫在眉睫。
  • 補鈣增加骨密度,碳酸鈣有效嗎?
    骨密度是骨骼組織礦物質的密度,間接反映骨骼的健康狀況,是骨骼強度的一個重要指標。骨密度降低可能引發骨質疏鬆,骨質軟化等疾病,導致骨折風險增加。中老年人、更年期和絕經期的女性由於骨礦物質流失增加常常容易出現骨密度降低。
  • 人到中年,別碰1種蔬菜了,或會「偷走」骨密度,世衛組織已曝光
    有一種蔬菜,很多人都愛吃,卻不知道它會偷走你的骨密度,如果你愛吃,最好別碰了。世衛組織曝光:1種蔬菜或會「偷走」骨密度這種蔬菜,可以說是中老年人的寵兒,無論是早飯,還是晚飯,餐桌上都會出現它的身影,這種菜就是鹹菜。
  • 骨質疏鬆「兇手」找到了,藥劑師:飲食少吃這3物,骨密度不會降
    骨質疏鬆的發生於長期營養不良、年齡增高骨密度下降、內分泌失衡、長期服用一些藥物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藥劑師:飲食上少吃這3物,骨密度不會降 1. 忌過甜的食物
  • 鈣和VD都補了,骨密度還是低?這4點都做好,媽媽不用再擔心
    《骨質疏鬆的影像學與骨密度診斷專家共識》建議:對於兒童和青少年,將Z值≤-2.0 定義為「低於同年齡段預期範圍」或低骨量。這是因為,骨密度是陪孩子一起長大的。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骨密度也在逐漸增加,一般在20歲-40歲之間才能達到骨量峰值。
  • 骨密度低會影響寶寶身高嗎?寶寶體檢需要查骨密度嗎
    骨密度對於我們成人來說特別常聽見,因為家中老人去醫院體檢,經常會查到骨密度,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會越來越低。骨密度是反映一個人骨頭強健度的重要指標,也是預測一個人是否容易骨折的重要依據。小孩子如果骨密度低那麼就很容易骨折,而且很多寶媽認為寶寶年齡小骨密度應該不會太低,可往往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寶寶骨密度往往要低於標準值很多,寶媽就開始慌神,開始盲目補鈣,那寶媽的做法正確嗎?下面就為各位寶媽揭曉骨密度那不為人知的事情。
  • 媽媽要做的檢查──骨密度測量
    骨質疏鬆症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一旦老年人跌倒,其因為骨折而間接造成的死亡率也會比一般人來得高(根據健保資料統計,發生髖部骨折的老人,一年內死亡率男性為22%,女性約為15%),所以「預防跌倒」是銀髮族照護的重要課題。   但是糟糕的是,骨質疏鬆都是無聲無息的發生,平時很少有症狀可以讓患者有所警覺,往往是等到發生嚴重骨折後,才知道原來自己已經是骨質疏鬆症的受害者了。
  • 35歲女子產後吃兩年減肥藥、堅持低糖低碳水,結果撞了下桌子斷三根...
    門診中,李主任發現其局部有壓痛點,就拍了胸部肋骨正側位片子,顯示左側6-8節肋骨骨折,又測了骨密度,-2.6。 此處解釋下,骨密度值-1以上為骨量正常,-2.5—-1 為骨量減少,-2.5以下為骨質疏鬆,-2.5以下合併脆性骨折,即重度骨質疏鬆。 「撞了一下桌子我就斷了3根肋骨?」
  • 純天然「鈣片」就在身邊,每天吃一點,骨密度蹭蹭長,醫生也在用
    "鈣"的補充原則: 1. 按我國營養學會標準,成人每日元素鈣(鈣劑中鈣元素的量,並非是鈣劑的重量)攝入量800毫克; 2. 絕經女性和老年人(60歲以上)每日元素鈣推薦攝入量1000毫克; 3.
  • 一文讀懂:骨密度檢查到底該怎麼選擇?
    圖1 正常骨質、骨密度低下、骨質疏鬆、嚴重骨質疏鬆的對比圖作為一個影響全球公共健康的醫療問題,骨質疏鬆好比於一個隱匿在人群中的定時炸彈。根據全球研究數據顯示全世界大約1/3女性和1/5的男性在50歲後至少發生一次骨折事件[2]。
  • 73歲老人,骨骼健壯如小夥,主任醫師:做好3件事,你也可以
    劉大爺,今年已經73歲了,但平時還是經常和一些年輕小夥一起跑步鍛鍊,令其他一些老年人無比羨慕。3種行為,會導致骨疏鬆到來,勸你當心1、久宅室內適當的鍛鍊能強健骨質,促進骨量的增長。而我們現在好多人,基本都是久坐不運動,而且不常曬太陽,會導致活性維生素 D明顯降低,從而增加骨質疏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