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足踝醫家
科室簡介: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創傷外科與矯形骨科是一支聯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付小兵院士深度貫徹現代醫學救治理念、醫療與科研創新相結合的「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團隊,已先後認證為「廣東省創傷救治與再生醫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省院士工作站」、「深圳市創傷救治與再生醫學創新平臺」。擅長嚴重骨折微創治療、骨科疼痛現代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老年性關節炎綜合管理、難癒合創面綜合治療、足踝疾病及運動損傷關節鏡微創治療、踇外翻微創治療、複雜肢體畸形現代治療等。
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主要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骨量丟失與骨密度降低、骨組織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骨折。骨質疏鬆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骨骼疾病,已經成為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原因。
2018年10月19日發布的首次中國居民骨質疏鬆症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達32.1%,而65歲以上女性的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更是達到51.6%。預計未來幾十年中,骨質疏鬆症及其導致的骨折發病率依然呈上漲趨勢。因此加強對骨質疏鬆的早期診斷、有效防治迫在眉睫。但是在骨質疏鬆防治過程中經常存在一些誤區。
誤區一
只有老年人才會有骨質疏鬆?
老年人易發生骨質疏鬆。事實上,除此之外,女性絕經後5-10年內亦好發骨質疏鬆症,青少年也有特發性骨質疏鬆症的報導。此外,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甲旁亢等)、結締組織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慢性腎臟疾病、胃腸疾病、營養性疾病甚至一些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的使用等等均可引起骨質疏鬆症。因此,即使是年輕人,也不應當對這種疾病掉以輕心。
誤區二
骨質疏鬆沒有什麼明顯症狀,危害不大。
事實上,並非如此。骨質疏鬆早期,患者病情較輕,確實可以沒有什麼明顯症狀。然而隨著病情的進展,患者會漸漸感覺容易乏力,易有腰背部疼痛,甚至會有全身骨痛、活動受限。嚴重骨質疏鬆還可導致身體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等變形情況。此外,骨質疏鬆患者在輕微外傷或日常活動時,更容易發生骨折,最好發於胸腰椎,且在骨折後,再次骨折的概率也會明顯提高,因此是老年患者致殘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患者的心理健康、經濟情況等都是不小的打擊。
誤區三
骨質疏鬆就是缺鈣,補充鈣片就可以了嗎?
鈣劑是骨質疏鬆症的膳食補充劑,但單獨補充鈣並不能收到良好效果。因為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治療骨質疏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藥物方案僅靠單純補鈣是不夠的。鈣劑和維生素D是基礎治療,如果確診為骨質疏鬆,患者應到正規醫院的骨科或者內分泌科規範治療。目前正規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主要分為兩大類:減少骨吸收藥物和促進骨形成藥物。骨質疏鬆治療方案需個體化,不是單純補鈣,而是提高骨密度、增強骨強度和預防骨折的綜合治療。
誤區四
多喝骨頭湯有助於防治骨質疏鬆。
骨頭裡雖然含有鈣的成分,但它很難溶於水,因此,食用骨頭湯並不能解決骨質疏鬆患者補鈣的需要。骨頭湯裡溶解了大量骨內的脂肪,經常食用,對老年人,還可能引起其他健康問題。
誤區五
骨質疏鬆屬退行性疾病,無法避免和預防。
對大多數人來說,骨質疏鬆症是可以預防的。
我國已將骨密度檢測納入了40歲以上人群的常規體檢項目,篩查出的高風險人群,應當定期進行骨密度測定,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除了做篩查外,防治骨質疏鬆症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飲食:平衡膳食。可選擇含鈣高的食品,如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紫菜等。也應多補充富含維生素D、K、C、A及微量元素的食品,如魚肝油、沙丁魚、蛋黃、肝臟、綠葉蔬菜等。
②改變生活方式:應當堅持進行規律的體育運動,多曬太陽,避免大量吸菸、飲酒,保持合理的體重。
③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內分泌疾病、胃腸疾病等。
④預防跌倒。
誤區六
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骨質疏鬆,如何確診?
臨床上確診骨質疏鬆的主要診斷方式有:
平面檢測:雙能X線。臨床常用此方法照射骨密度。標準的骨密度值應該是在正負1個標準差之內。在負的1個標準差到負的2.5個標準差之間叫骨量減少。低於負的2.5個標準差就可以診斷為骨質疏鬆。
立體檢測:定量CT(QCT)。定量CT是用CT機測量單位立方釐米體積範圍內的鈣元素含量。鈣元素含量在80-120mg之間提示骨量減低,低於80mg診斷為骨質疏鬆,這種立體檢測方式更準確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通過超聲的方法檢測橈骨遠端或者跟骨的骨密度只能作為骨質疏鬆人群篩查使用,不能作為骨質疏鬆確診的依據。
誤區七
骨質疏鬆該看哪個科?
只要在正規醫院的骨科,內分泌科或者骨質疏鬆專科進行診療都是可以的。三個科室對骨質疏鬆的治療側重有所不同,內分泌和骨質疏鬆科注重鑑別診斷和防治,骨科側重骨質疏鬆骨折預防和治療的全流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