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是朱光潛給青年的告誡,也就是面向初中高中生,我確實不是那個年紀了,即使我當初看也未必看得懂,但仍舊覺得是太晚閱讀到的好書。
朱光潛在序裡對現代青年概言之:「太貪容易,太膚淺粗疏,太不能深入,太不能耐苦。」我覺得我們上一輩的人已經夠能吃苦了,而我們這一代,願意吃苦的少,能吃苦的更少,以下我取書中幾點做我的感受。
談讀書
「書是讀不盡的,就是讀盡也無用。」「求以一個人的標準做一切人的標準,各人的天資、興趣、環境、職業不同,你怎麼能定出萬應靈丹似的十種書,供天下無量數青年讀之都能感覺同樣趣味,發生同樣效力?」
看到這話時,我腦海都有他諄諄告誡的畫面了。其實我也並不喜歡現在標榜的「人生必讀書單」「幾歲前應該閱讀的多少本書」。發表者可能都沒有閱讀完全。每個人都是那麼的特別,還好人們可以做選擇,在這些收藏的書單裡,能夠找到自己想要的,所以我雖是不認同這些標籤,但內容裡還是有價值的。
談動以及靜
你相信嗎,我所有的能堅持去做的事情來源於一個契機,我從來不相信自己可以跑10圈,當有一次突破了之後,我開始堅持,運動帶給人的不僅僅的強健的體魄,還給人生機,毅力和耐心。我現在已經不跑步了,我每天練45分鐘瑜伽,包括練馬甲線。如果心中有煩惱,可以動起來宣洩一下。
「人生樂趣一半得之於活動,也還有一半得之於感受。所謂「感受」是被動的,是容許自然界事物感動我的感官和心靈。」這就靜,「靜與閒不同。許多閒人不必都能領略靜中趣味,而能領略靜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閒」大概有趣的人,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撐起這無聊的歲月吧。我自己一個人住,其實,我也特別喜歡自己一個人,當然,我也喜歡和朋友聚在一起的日子,所以這樣合理的動靜結合,我實在偏愛。
談人生與我
「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因為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重要。人類中有一部分人比其餘的人苦痛,就因為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餘的人看得重要。」我覺得,時刻保持謙卑,太重要了,我們見過的越多,所閱讀的越多,就知道自己所知道的東西不過九牛一毛。
我不喜歡「好為人師」,不喜歡說我教給你什麼,而是分享,人面對事物時是多方面影響的,但建議有時候只針對一個角度,如果能及早認識到自己在別人生活中沒那麼重要,我想會開心許多。當然,也要為自己的那個世界戰鬥到底。
一個不認識世界、不認識自我的青少年,確實太需要一個良師益友去開拓他的見識,一本智慧、安安靜靜供人閱讀的書,擔得起這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