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字字深邃,願給當代的青年一些力量!

2020-12-12 畫中月

朱光潛先生被譽為美學界的泰鬥,是第一個在中國廣泛介紹西方美學的人。最初了解朱光潛先生,還是從他的《談美》開始,他在這本書裡詳細地解釋了什麼是美,他告訴我們「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能做入世的事情」,說起來有點像佛家的意味,但他所談的是告訴人們如何免俗,如何「以美感的態度推到人生的世象方面」。

懷著對大家的敬畏和對生活中一些瑣事的無奈和不解,我靜下來閱讀了先生的這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來頗有一些收穫,感覺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學者跟我面對面地聊了一會兒天。不緊解開了我心頭的疑惑,還讓我變得更加從容。

私以為,作為一個青年人,沒有資格去評判什麼,只能將自己的讀書筆記摘抄一部分,和大家分享。

談讀書

關於讀書的方法。我不能多說,只有兩點須在此約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讀的書至少須讀兩遍。第一遍須快讀,著眼在醒豁全篇大旨與特色。第二遍須慢讀,須以批評態度衡量書的內容。第二,讀過一本書,須筆記綱要精採和你自己的一件。

此話說來慚愧,雖平日裡讀了不少書,但大部分還是沒有再讀第二遍的習慣和想法,許多時日都被玩手機、耍電腦浪費掉,細細想來,遠不如讀書給我帶來的樂趣更多呀!

書是讀不盡的,就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

現如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選書也成了一個技術活——讀了好書終生受益,讀了次書便覺得如鯁在喉,浪費了時間不說,還徒增許多煩惱。

談動

朋友,閒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麼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麼樣一個世界。加入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於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加入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球,多彈鋼琴,多栽花,多板磚弄瓦。加入你不喜歡這些玩藝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油膩中年」、「肥胖症」層出不窮,運動也不被很多人重視,殊不知,這樣反而會使身體機能下降,學習工作事倍功半啊!

談靜

我生平不怕呆人,也不怕聰明過度的人,只是對著沒有趣味的人,要勉強同他說應酬話,真是覺得苦也。

為了讓大家跟我說話的時候不覺得「苦也」,還得是努力地做一個有趣的人,至少,不是聰明過度的人。

談升學與選課

我時常想,做學問,做事業,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樁事。人生第一樁事是生活。我所謂「生活」是「享受」,是「領略」,是「培養生機」。假若為學問為事業而忘卻生活,那種學問事業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義與價值。因此,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看作社會的機械。一味迎合社會需要而不顧自己興趣的人,就沒有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

帶著一絲理想主義的風採,人生在世很多事情無法只顧自己,但在苦累的工作之餘,別忘了獎賞自己一個微笑。

談人生與我

我雖不把自己比旁人看得重要,我也不把自己看得比旁人分外低能。

此謂不卑不亢而又謙然有度者乎?

寫給上世紀青年的一本書,每一封信都讓人醍醐灌頂,而一個世紀過去了,青年也早生華髮。而當今的青年,能做到書中所談之事者,也寥寥無幾。真心推薦的一本書,期待你們看完,一起聊聊心得體會~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指路明燈,穿越時空的書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 《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關注青年編輯成長
    11月16日下午,「聶震寧《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談會暨編輯素養研討會」在京舉辦。為弘揚韜奮精神,提升青年編輯素養,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合作,設計並出版了《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一書。  該書由三部分內容組成:一是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二是讀者反饋,三是編輯岀版隨筆。第一部分內容是本書的主體內容。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寫給20世紀初的青年人看的,但不僅僅是那個時代的青年看的。為嘛?翻開就知道裡面的內容是適用於現在的,十二封信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年輕人所關心的事項給出自己的意見。後面的附錄其實是十三四封信,是後來成書時所追加的內容。 摘錄了一些句子,太長的我濃縮一下再放上來。
  •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隨感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隨感 ——學院「新時代新作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徵文   歷史告訴我們,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學生們通過上街遊行,抗議巴黎和會外交失敗。五四運動凝聚了全國各個階層爭取民族獨立的力量,國人民族意識全面覺醒。時間如洪流奔騰而過,我們距離五四運動已百年。現在的中國與當時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百年前五四運動的參與者所心心念念、孜孜以求的。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是由追遠而反思現在的自己:一百年前,年輕人勇於擔當,爭取中華民族獨立,奉獻青春;一百年後,作為年輕人的我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又應該做些什麼?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是朱光潛先生在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情,如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戀愛、哲理、凡凡種種如此。這本書雖說是標杆給中學程度的青少年所讀,但在我看來,無論你什麼時候翻開它,都是最佳時機。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應該追求怎樣的人生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書,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書第一版是1929年出版,距今已經九十餘年,本來是以有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但現在讀來依舊可為當代青年借鑑。我為真正戀愛辯護,我卻不願為縱慾辯護,我願青年應該懂得戀愛神聖,我卻不願青年在血氣未定的時候,去盲目地假戀愛之名尋求洩慾。讀到這段時不禁覺得朱光潛先生看問題透徹而又直達本質。這本書第一版雖是1929年出版,但放在今日這個時代依然適用。不少人戀愛只是受青春荷爾蒙的支配,看到美麗的外表心生喜歡,以為這就是愛。
  • 高考成績即將揭曉,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01《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朱光潛今天講的是朱光潛先生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光潛先生旅歐期間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說多為青年們所關心和應該關心的事項,讀書、修身、作文、社會運動、愛戀、哲理,凡此種種。這十二封信,未指定受信人姓名,廣大青年人誰都是受信人。夏丏尊先生在序中最後一句寫到:「這十二封信啊,願對於現在的青年,有些力量!」
  • 讀《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感
    在這過程中,面對疫情所展現的中國力量、在生命面前所體現的尊重與敬畏、在人人抗疫中勇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小家」與「大家」取捨中的大愛無疆,都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我們應該從這次抗疫中讀懂什麼?關於生命、關於責任、關於科學、關於成長、關於愛國……讓思想以書為翼,讓成長與書為伴,求實團校精選10本經典書籍,與同學們一起共閱讀共交流共成長,本周帶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早讀到這本書就好了
    很久沒有收到過信了,但始終忘不了讀信的感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出了這種感覺。朱光潛先生旅居海外時曾在《一般》雜誌上分期刊載過十二封信,這十二封信沒有特定的收信人,凡是具有中學教育程度的青年都是收信人。
  • 人生的啟蒙,從了解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開始
    其中《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在當下青年心中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影響。他的書被人抄襲說到這《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就不得不說,當年朱光潛發現街上的書店,發現一本「致青年」的書,作者是「朱光潸」,另外還有一個副標題「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後來朱光潛回到家中,便給這位「朱光潸」先生寫了一封信。
  •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版本流傳
    朱光潛留學期間撰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1929年3月由上海開明書店結集出版,廣受歡迎,一再重印,被選入多種中學國文教科書,引發了用書信體對青年做指導宣傳的潮流,並成為盜版書商的獵物。《信》在各時期的不同版本,也是開明書店歷經變遷浮沉的縮影。
  • 豆瓣8.8分,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每一封都值得深思
    那麼,當代青年人應該如何「正心誠意」?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翻譯家,我國現代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朱光潛先生,他在早年撰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一書中就有答案。這本書以書信的方式,結合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給青年談論修養,指點迷津。
  • 業界共議編輯精神與責任 人教社力推新書《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
    11月16日下午,「聶震寧《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出版座談會暨編輯素養研討會」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舉辦。來自中宣部出版局、中國出版協會、中國編輯學會、各出版社等專家學者,就聶震寧先生《致青年編輯的十二封信》的出版座談,並就青年編輯人才培養問題進行了研討。
  • 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複習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19年中考語文名著複習之《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專門寫給中學生的,以書信的形式,每次一個話題,營造出一種對坐晤談的氛圍,讀來如聽長者交心,語重心長,情辭懇切,流淌著先生對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誠關懷。
  • 《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學時期,如何培養讀書的好習慣?
    《寫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指定閱讀書籍,本書是美學大家朱光潛先生的成名作。本書是他旅歐期間陸續寫給國內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集體而成的,在國內雜誌《一般》上連載。信中,朱光潛先生從讀書、感情、作文、升學與講課等多個方面對青年進行指導,讓處於迷茫時期的青年有據可尋。
  • 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談讀書
    說這十二封信以有中學程度的青年為對象。「勸青年眼光要深沉,要從根本上做功夫,要顧到自己,勿隨了世俗圖近利。」「效率原是要顧的,但只顧效率,究竟是蠢事。」......翻開了第一封信,是談讀書的。「你會不會讀書?」,這是個問題。在學校裡,會讀書就是會考高分。我們這裡問的「會讀書」,顯然不是這樣。
  • 體悟人生樂趣——《給青年的十二封信》
    很幸運這本書是朱光潛先生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很適合我這個年紀,這段時間困惑我的問題也從中得到了一些解決啟發,姑且記錄下感悟較深的幾點。首先關於如何處理個人情緒。很多時候會莫名其妙地不開心,煩躁,喪,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致。
  • 八下名著《給青年的十二封信》導讀
    作者:朱光潛書名:《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這本小書是朱光潛先生於20世紀20年代留學英國期間。書信體營造出對坐晤談的氛圍,讀者如聽長者交心,語重心長,情辭懇切,其中流淌著朱先生對青年的殷切希望和赤誠關懷。每一封書信都旁徵博引,闡發深刻,閃現著理性的光芒。相信讀完此書,你在人生路途上會「有些力量」。
  • 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青年人必看,他這20句話終生受用
    我清楚的記得合上書的時候,我渾身充滿力量和信心,這本書給我了很多啟發和鼓勵,直到很多年後,我再次翻開它,依舊可以從字裡行間感受到如師般的諄諄善誘和心靈啟發,這本書就是朱光潛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所以,可以說,朱光潛先生是我的老師之一。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現代青少年成長指南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的成名作。信中談到的,都是青年所關心的問題。信中涉及的內容,無論處於什麼年代的青少年,皆能從中收穫許多。陳鴻宇所以站在十字街頭的人們,尤其是你我們青年,要時時戒備十字街頭的危險,要時時回首瞻顧象牙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