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原本是幸福美滿的事情,是應該被祝福的。但若是因為「份子錢」變了味,便有點尷尬。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這四天你是家裡宅,還是出去遊玩了,玩得開心嗎?
舒舒哪裡也沒去,放假之前就在各種挑各種準備禮物,訂機票要去參加朋友的婚禮了。原本是一件多麼開心幸福的事情,因為這是她上學時候許的承諾。
上大學時,她跟這個要結婚的朋友,用她自己的話來說應該算是閨蜜了。「以後無論在哪裡,只要你結婚,我就一定會親自到場祝福」她一直記得曾經的這個約定。
昨天就是她到朋友婚禮現場祝福的日子。她滿心歡喜地去,結果悻悻而回。這個經歷還挺尷尬也挺讓人不齒的。
「你說,我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她直接這樣問我。
原來她興致衝衝地跑去參加婚禮,她以為人家會到車站接,也會把一切都安排好。但是她到了車站,看到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她熟悉的面孔。
她打電話給朋友,朋友說:「不好意思啊,我弟本來是要去接你的,但是家裡來了好多客人去不了了,我發個位置給你,你去這裡找我另外一個同學你們一起上來一下。」然後就掛斷電話了。
舒舒有一點點的失落,因為在去之前朋友還挺熱情的。說她到了下了車就能在車站門口看到接她的人。但是現在,算了,她知道結婚很繁忙,自己也沒那麼嬌氣就去找另外一個同學一起去。
轉了兩趟車終於到她家了。出來迎接她的不是朋友,是他們的另外一個同學「曉莉在招待她姑姑,待會就出來。」
舒舒心裡有點後悔,自己早早地訂機票到了機場再轉汽車到了車站再轉了兩趟,幾經周折的來參加她的婚禮。不說去車站接人了,到家了都不見出來迎接的。
到晚飯的時候終於見到她朋友了,也僅僅是照個面:「舒舒,你來啦,不好意思啊,你們先吃著,我去招呼一下我舅舅舅媽。」全程就這一面,不遠千裡的舒舒都沒有朋友的姑姑、舅舅重要,要是方便的話舒舒就直接回家了。好在去的有幾個以前的同學,不至於自己落單,聽舒舒的描述,很顯然她的「朋友」不只是這樣對她,他們一行的同學都遭遇冷落。
第二天一早他們一行就跟隨男方迎親的隊伍返回了。舒舒不想因為這件事情影響自己整個假期的心情,就告訴自己就當是出去玩了吧。所以跟隨迎親的隊伍離開朋友家後她就獨自一個人去主城周邊逛了逛,原本就已經將這個糟糕的心情消散得差不多了。
但是看到另外一個同學給她發的微信過後,她有點不淡定了「怎麼會有這種人」她在跟我說的時候差點跳起來。
「我真是白瞎眼了,以前把她當朋友,記得跟她的約定,即使這幾年一直沒聯繫,我也相信我跟她是真友誼,所以我不遠萬裡都要去,早知道會這樣我還不如在家裡睡大覺呢」
「你那個同學微信說啥了?」「劉曉莉說我倆就隨了1200塊也好意思去參加她的婚禮。」
我聽了表示汗顏。
舒舒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重,是她把這個朋友看得太重了,但是這個朋友不值得她這麼看重。
舒舒記得她們曾經的約定,所以無論如何自己也要親自到場祝福。但是卻被朋友嫌棄「份子錢」太輕。且不說舒舒這份要送祝福的心情有多難得,訂來回機票坐車這些開銷加上隨禮都是幾千塊,這難道還不算大禮嗎。
舒舒用真心換來的不是真心,替她不值。
舒舒說「不過我也不是特別難過,用這一趟旅程和一點錢認清了一個人心,也算經歷成長了,以後多長個記性遇到這種人就直接拉黑了。」
拉得好,這種人就應該沒朋友。 不過也希望舒舒是真的成長了,學會辨人心了。
因為這也不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以前她還在上學的時候,高中一個隔壁班的同學結婚也給她發過邀請函,她沒去參加,但是發了兩百塊紅包,人家收了紅包連句謝謝都沒有,她再要發祝福語的時候顯示不是對方的好友。
舒舒是真善良,但是也是真傻。
她真誠把曾經的朋友當一輩子的朋友,被網上的那些「什麼真正的朋友,就算多少年不聯繫,但也都是友好如初。」的雞湯給灌得。
所以收到朋友的婚禮邀請,毫不猶豫地就去了。但是沒有想過這幾年都沒聯繫過,她還是曾經的她嗎,她跟我一樣把這份情看得那麼重要嗎。克雷洛夫說
「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你。」
雖然舒舒的這次遭遇算不得設好陷阱被坑,但是也確實挺坑的,沒有被好好接待也沒有被感謝,有的是看輕。希望舒舒這次真的成長了,能夠慎重交友。
真正的朋友不一定是門當戶對,但一定會同舟共濟;不一定是形影不離,但一定是心心相惜;不一定會錦上添花,但一定會雪中送炭;不一定要天天見面,但一定要放在心裡。
願每一個人的真誠都能被善待。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舒舒隨的「份子錢」輕嗎?一般隨多少才算合適?
我們那裡都會根據親疏關係選擇一個合適的既不失自己體面,也不會給對方造成壓力進行隨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