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瑞醫療的護城河,寬而不深?

2020-12-13 donews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億歐網(ID:i-yiou)作者: 程苑芬

邁瑞打造了一座名為「負重前行」的雕塑作品,形象是扛著呼吸機的邁瑞員工。

10月19日,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開幕式上,邁瑞表示:「雕塑所展現的,只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的一個縮影。」

呼吸機,無疑是國人打贏「抗疫戰爭」的神兵利器。第一波疫情中,邁瑞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交付近13萬臺,呼吸機單月達產3000臺較以往增長了3倍,訂單排期依舊延續到了6月份。9月份,邁瑞披露呼吸機產能已提升至每月5000臺,仍然供不應求。

呼吸機、監護儀、新冠試劑,成為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年度公開信中「打造成國之重器,樹立為民族脊梁」的最佳實踐。疫情催化下,邁瑞市值從2000多億元迅猛突破4000億元大關,有人說,邁瑞將實現萬億市值。

然而,疫情退卻後,呼吸機撤單、短期刺激掩蓋真實增長、全球市佔率僅低個位數、高端市場遲遲未突破的質疑聲也紛至沓來。一邊是情緒高漲的狂熱資本,一邊是對恐慌性需求逐漸冷靜的顧慮。

空間不夠,產線來湊

邁瑞方多次表示未來十年要進入國際市場前20名。根據QMED發布的《2019年醫療器械企業百強榜單》,邁瑞以收入23.09億美元名列第34,第20名的愛德華生命科學收入是邁瑞的1.8倍。

也就是說,進入前20的硬性標準,就是十年收入翻倍。邁瑞憑什麼十年再造一個邁瑞?

「多條腿走路」,是QMED榜單上所有大型醫療器械公司的共同特徵。

借用巴菲特一句話,要尋找「擁有寬闊且持久護城河」的企業。在醫療器械行業,護城河一靠產品力,二靠渠道。

事實上,企業若只在單一領域發力,即便擁有領先全球的產品,成長空間也極其有限,原因在於醫療器械子行業規模小且分散。以邁瑞享譽全球的監護儀為例,其當前可及市場規模僅約45億元,而早在2017年邁瑞監護儀收入就已達到22億元。

可見,拓寬護城河需要「跨線」生產。

要佔據渠道,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跨線」生產,在不同品類、型號的器械產品中都要擁有壓倒性的實力。「最好整個醫院就靠邁瑞一家供應,這樣一次性採購、維護,對醫院也最有效率。」多年前,邁瑞創始人之一徐航在公開採訪中如此闡釋邁瑞的擴張邏輯。

以監護儀起家的邁瑞,如今已擁有生命信息與支持類、體外診斷類、醫學影像類三大成熟產線,各產線中都有能震懾行業的拳頭產品(監護儀、血球、彩超)。此外,邁瑞還在拓展微創外科、骨科等新領域。

邁瑞是如何「跨線」的?

答案是內生式增長或外延式併購。而邁瑞在兩種不同方式上的實踐,還驗證了深創投分析師田立告訴億歐的一個觀點:先發優勢很重要。

在體外診斷產線中,化學發光(設備+試劑)可及市場規模最大,邁瑞選擇了內生式增長。

化學發光主要通過試劑盈利,而盈利前提則是裝機量。邁瑞在2008年前後立項發光產品,此後的第一個五年推出了首款自研全自動化學發光設備,第二個五年推出了全球最快發光速度的設備。2015-2017年邁瑞化學發光試劑銷售額從0.5億元猛增至3億元。

即便如此,邁瑞的市佔率根本不起眼。一來邁瑞在該領域本身起步就晚,二來其研發速度甚至不及安圖生物等國內同行。

2010-2017年,中國化學發光市場隨著臨床檢測項目擴充而高歌猛進,複合增速高達30%。「羅雅西貝」(羅氏、雅培、西門子、貝克曼)快速拿下八成市場份額,邁瑞只得痛失卡位機遇。

在醫學影像產線中,彩超可及市場規模最大,邁瑞選擇了外延式併購。

2013年,邁瑞將在美國超聲診斷系統排名第五的生產企業ZONARE納入麾下,此舉成為其進軍彩超診斷的裡程碑動作。此後的第一個三年邁瑞推出了高端彩超產品Resona7,第二個三年其登上國內彩超市佔率第一寶座。

「醫療器械在國外發展有百餘年,在中國不過40年,國產替代就是要追上國外企業的先發優勢,併購是最快的方法了。」田立告訴億歐。

可見,內生式增長不僅空間有限且耗時費力,外延式併購更能促成快而有力的「跨越」。

邁瑞前後共進行了十餘次併購,最成功的當屬其2008年收購在美國監護儀市場名列第三的Datascope,由此俘獲美國300床以下中小醫院監護市場50%份額,並藉助對方技術實力挑戰高端監護儀。直至今日,邁瑞監護儀國內市佔率遠超60%,全球份額穩居前三。

彩超可堪重任?

市佔率全國第一、全球前三,這是邁瑞內部對「全球領先產品」的硬性要求。可惜,目前只有監護儀符合要求。

如前文所說,監護儀市場空間有限,而且隨著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普及率逼近80%,全球市場增速已不足5%。國內監護儀滲透則十分緩慢,2009-2019年國內普及率僅從20%增長至30%,行業天花板愈發明顯。

而邁瑞其他十幾款產品都面臨著同一個問題:不夠高端。

為什麼一定要往高端做?

高端醫院市場才是最大的蛋糕,根據2018年衛計委統計數據,三級醫院醫療支出佔比約71%,三級醫院所代表的高端醫療器械支出可達710億。天風證券研究所假設,邁瑞國內三級醫院收入佔比約30%,2019年邁瑞國內收入為95.34億,則三級醫院收入為29億,據此推算,邁瑞高端醫院佔比僅4%。

眾多國內廠商聚集在中低端市場打價格戰早已見怪不怪,更慘烈的是,近年來被動了高端市場奶酪的通用醫療、西門子等也開始向低端滲透。

前狼後虎,邁瑞護城河或許寬闊,但是否持久,恐怕要打上大大的問號。

唯一的出路只有突破高端,邁瑞亟需打造下一款全球領先產品。誰來接棒?天風證券研究所整理的一張邁瑞產品生命周期圖或許能幫我們理清思路。

(黃色實線代表銷售收入,黑色虛線代表利潤)
來源/天風證券研究所

邁瑞當前盈利主要來自處於成熟期的產品,而評價未來則需要密切關注成長期的四類產品:R系列彩超、血球CRP、N系列監護、發光。

結合本文第一部分論述,血球和監護儀可及市場規模有限,而規模最大的化學發光產品邁瑞已喪失卡位優勢。

針對國產化學發光設備趕超進口品牌問題,青桐資本投資總監方維程認為,在POCT(即時檢驗)細分市場,國產化學發光設備有望短期內趕超進口品牌,原因在於POCT主要面向基層,對檢測設備的要求更側重操作簡便、體積小及成本低,其次才是精準度高、檢測項目齊全。國內企業可以從POCT切入,做小而美的設備,以性價比優勢快速佔領市場。

而在傳統大型化學發光分析儀方面,方維程認為中期內才有望趕超進口品牌。市場機遇在於高端大型醫院發光設備的替換周期到來,市場紅利刺激新一輪市場競爭,高性價比且性能不輸進口的國產設備有望脫穎而出。

但是邁瑞從未考慮過發力POCT「抄近路」,其整個體外診斷產線都偏向大型中心實驗室,對標羅雅西貝,POCT這種下基層式打法明顯不符合戰略導向。

根據太平洋證券數據,化學發光設備替換周期為4-7年,按照邁瑞大致5年研發一款新設備的速度,再加上2年左右的市場培育期,抓住替換周期實則比較吃力。

排除掉其他「錯誤答案」,以Resona7為代表的高端彩超或許能成為邁瑞下個十年的主角。

高端彩超一直是邁瑞的理想。早年接受採訪時徐航的一番自問自答已將野心展露無疑 :「知道高端超聲中國的售價是海外的多少嗎?2-3倍!邁瑞要做的就是早點推出高端超聲設備。」

超聲中彩超最為高端,彩超中心臟彩超最難攻克。

根據國開證券研究部測算,2019年邁瑞單品營收中,彩超規模最大,約35億元。此外,彩超產品毛利率高達75%,同樣位居前列。

國內市佔率方面,邁瑞彩超已佔到低端市場和中端市場的40%、17%,但在高端市場只有8%,超高端心臟彩超則完全沒有突破。

好在隨著西門子和日系超聲企業在中國高端市場份額有所動搖,市場觀點普遍認為高端彩超國產替代迎來關鍵時點,邁瑞的R系列彩超和開立醫療的高端彩超被賦予厚望。

前有監護儀,後有彩超,對邁瑞護城河持久性的顧慮似乎可以放下了。

兩大產品的發展路徑有著相似的兩個環節:第一環收購美國本土優質標的,切入北美中低端市場;第二環利用技術優勢研發高端產品,繼而在國內挑戰進口品牌。

只不過,在第一環「高性價比」是進攻的矛,在第二環「高性價比」只能算防守的盾,邁瑞的護城河還不夠深。

「高端器械零部件全部需要進口,國內很難做出價格優勢。」有著多年醫療器械領域投資經驗的孟生榮向億歐表示。

3億研發「Know how」

每年3億元的研發投入難道砸不出個高端彩超?

邁瑞每年投10億以上研發費用,1/3的經費流向醫學影像產線,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錢是否花在「刀刃」上。

「刀刃」一在三維成像技術,二在二維面陣探頭。

根據邁瑞2020年半年報,三維超聲成像系統及配套已累計獲得政府補助1671萬元,與其2016年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多功能動態實時三維成像系統」關係重大。不過面陣探頭相關的披露信息則寥寥無幾。

當然,還有一些「加分項」。

在高特佳投資集團直接投資部業務合伙人繆羽佳看來,邁瑞對實現進口品牌從「絕對壟斷」到「相對壟斷」功不可沒,未來除了通過產品自身的硬實力持續滲透市場外,還可以考慮市場的變化,在產品的設計方面加碼便攜、高清、智能化等差異化優勢。

權衡高低端領域的投入比例也是關鍵。

邁瑞2019年共計推出了五款超聲新品,分別是高端臺式彩超ZS3 V9.1、中高端臺式彩超DC-80XI V2.0、中端便攜彩超TE7 V4.0、新低端便攜彩超Z50/60、新低端黑白超DP-60/50。

其中,邁瑞便攜彩超做到了國內市佔第一。此前因便攜彩超對使用者專業性要求較高,邁瑞相關產品主要對外出口,在國內推廣受到限制。而隨著基層擴容、醫療人員專業度提升、學術推廣逐見成效,便攜彩超也迎來了增量時代,興起邏輯類似於POCT。

不同的是,邁瑞不會捨棄便攜彩超,無論是自研成果積累,還是收購ZONARE所得技術經驗,邁瑞的優勢都體現在便攜彩超。

由此就產生了問題,持續發力便攜彩超,必然會分散邁瑞向高端突破的火力(高端市場以通用臺式彩超為主)。

從新品結構可以看出,目前邁瑞選擇了折中的做法。便捷彩超對高端市場是成全還是拖累,這是邁瑞未來十年的必答題。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邁瑞醫療,創業板「股王」是怎樣煉成的?
    尋找牛股的邏輯也在於此,牛股要在好賽道裡找,正所謂花盆裡長不出大樹,鳥籠裡餵不出雄鷹,泳池裡養不出鯨魚。邁瑞醫療切入的是醫療器械領域,這個領域是否是一條「長長的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邁瑞醫療能成為行業領軍者,挑戰國際巨頭?在資本市場上,邁瑞醫療股價步步高的原因又是什麼?李西廷曾給出答案,邁瑞醫療發展的核心就是不鬆懈、不去走捷徑,一步一個腳印地從最基本的做起,去下笨功夫。李西廷說的笨功夫包括,「老老實實地做研發、老老實實地做市場、認認真真地掌握核心技術」。
  • 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 邁瑞醫療後期走勢怎麼樣?
    邁瑞醫療在昨天凌晨公告了招股意向書,公司擬用募集資金投入總額為57.5億元。據悉,邁瑞醫療將於9月27日開啟申購,申購代碼為300760。那麼,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邁瑞醫療的相關信息吧。
  • 邁瑞醫療:走向世界的中國智造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瑞醫療),是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經過近二十年的國際業務發展,邁瑞的產品遠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建樹頗豐。2018年,邁瑞醫療的出口總值,達到了44.36億元,同比增長27%。據邁瑞醫療(股票代碼:300760)總裁成明和介紹,截至目前,今年公司出口銷售額也創新高,出口的產品型號有上百種。
  • 為什麼邁瑞醫療可能是目前A股最低估的股票之一
    有可能成為世界巨頭的公司,就比較少了,最多就是邁瑞醫療(SZ:300760),聯影,微創醫療(HK:00853)等。聯影沒上市,微創醫療在港股已經是今年牛股之一了。只有A股的邁瑞醫療,今年走勢不溫不火,像老烏龜一樣,慢慢在爬。
  •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行業的「華為」,您怎麼看?
    邁瑞醫療,中國醫械行業的高端代表,華為,全球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可以說都是各自行業內的翹楚,在醫械行業內,說到邁瑞醫療大家基本都認可其是醫械行業的「華為」,那麼,今天的邁瑞醫療真的有華為的價值觀、使命、市場認可度嗎?
  • 救命的呼吸機,邁瑞醫療年報解讀
    年報顯示,截止 3 月末,公司已累計向湖北定點救治醫療機構捐贈總額 3300 萬餘元的醫療設備,在全國範圍內緊急交付超過 8 萬臺醫療設備,成為抗擊疫情有力的科技武器。在中國派醫療隊援助義大利的時候,表哥就認為,即便是無償援助,後面其實也是有條件的:我們援助的呼吸機物美價廉,用的習慣了,後續不接著多採購幾臺嗎?
  • IPO觀察 | 近半收入來自海外,邁瑞醫療受貿易戰影響幾何?
    但是由於海外市場存在政治、經濟、貿易政策、匯率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對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這裡稱為「不確定因素」以外,邁瑞醫療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貿易戰對公司具體經營的影響。對此,深圳某券商保薦代表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關於貿易戰的潛在影響,是擬上市公司的風險因素之一,以後每家出口佔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在招股書中可能需要更詳細的風險提示。
  • 邁瑞醫療:控股股東股份解除質押
    邁瑞醫療:控股股東股份解除質押 時間:2020年04月09日 16:10:44&nbsp中財網 原標題:邁瑞醫療: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解除質押的公告證券代碼:300760 證券簡稱:邁瑞醫療 公告編號:2020-018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控股股東股份解除質押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信息披露的內容真實
  • 上市3天漲停板打開,邁瑞醫療前景幾何?
    10月16日正式在創業板上市,邁瑞醫療募集資金總額為近60億元。根據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邁瑞醫療將向保薦機構及聯席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支付上市發行總費用1.8億元,剩餘的50餘億元將用於光明生產基地擴建等7個項目。而此前2006年,邁瑞醫療在紐交所上市。
  • 從向市政府求助到市值3862億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踩對了深圳這...
    後來,深圳市政府就創新地成立了深創投產業基金和擔保公司,解決這類實際問題。李西廷感受很深的另一點是,在深圳除了分管領導能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政府出臺的政策和規章也都能落實到位——特別是這幾年,給企業、社會的資金上的承諾都能兌現,而不是只能給企業優惠政策。
  • 年薪408萬邁瑞醫療董秘道歉了!這家深圳醫療設備公司咋那麼牛?
    一句「今天現場有些人就買了100股,不知來了是何居心」不當之詞,讓那位瞧不起散戶的女董秘李文楣上了熱搜。從年報上看,女董秘李文楣年薪為408萬元,而截止於2017年年底,她持有邁瑞醫療106.13萬股,依現今股價,也是一個身家超1.5億的女富豪高管。
  • 邁瑞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是醫療上市公司平均研發支出絕對值的十幾倍。一家企業的研發支出撐起了整個醫療板塊上市公司研發支出的一大半!即便放眼全球,邁瑞的研發費用投入比也絲毫不遜色。如此高的研發佔比,邁瑞醫療界的華為的稱謂也就顯得稀鬆平常了。
  • 器械集採大雪崩,邁瑞醫療的壁壘更高了,看到10000億?
    邁瑞醫療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同時也是全球排名前50的醫療器械企業中唯二上榜的中國企業(第34位)。公司目前業務包括三大產品線,分別是生命信息與支持、體外診斷和醫學影像三大領域,邁瑞在這三大領域均做到了國內領先地位,尤其是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的監護儀市佔率全球前列。
  • 邁瑞醫療:控股股東質押1700萬股公司股份
    每經AI快訊,邁瑞醫療(SZ 300760,收盤價:274.2元)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Magnifice(HK)於2020年6月3日質押公司股份1700萬股,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5.72%。2019年年報顯示,邁瑞醫療的主營業務為醫療器械行業,佔營收比例為:99.78%。邁瑞醫療的董事長是李西廷,男,69歲,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物理系低溫物理專業。 邁瑞醫療的總經理是成明和,男,59歲,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得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士及碩士學位。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在醫療器械行業受政策利支持、行業發展迅速的情況下,國產醫療器械民族品牌開始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近日,邁瑞醫療高端彩色都卜勒超聲系統Resona7獲得由歐盟公告機構-TUV南德意志籤發的CE證書,使邁瑞醫療成為國內首獲歐盟新醫療器械法規MDRCE認證的醫療器械製造商。
  • 攜程的護城河,越來越深
    要搞清楚這些,我們需要去看攜程的基本盤,即攜程的護城河。回首去看商業史,能夠在風浪中揚帆的企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基本盤非常穩,護城河非常深,因此它的抗風險能力也就更強一些,這一類企業往往能夠穿越周期。還有一個問題要問:疫情期間的舉措,在疫情結束之後能否常態化?這很關鍵。
  • 邁瑞醫療:控股股東Magnifice解除質押約944萬股
    每經AI快訊,邁瑞醫療(SZ 300760,收盤價:305.7元)6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Magnifice(HK)於2020年6月29日將原質押給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944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0.77%。
  • 中國醫療器械龍頭企業邁瑞醫療登陸A股 華泰聯合證券為新經濟再添...
    2018年10月16日,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瑞醫療」或「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  邁瑞醫療本次公開發行12,160.00萬股,發行價格為48.80元/股,發行市盈率22.99倍,募集資金總額約59.34億元。
  • 邁瑞醫療閃電解約200餘名應屆生 校招如同「兒戲」
    摘要 【邁瑞醫療閃電解約200餘名應屆生 校招如同「兒戲」】2018年末,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與秋招的200多名應屆畢業生閃電解約,並承諾予以5000元的賠償金。涉及到西安、武漢、哈爾濱等多個地區的學生。
  • 海外訂單急增,手握有創呼吸機的邁瑞醫療市值已破三千億
    4月1日晚間,自稱「國內最大醫療器械生產商」的邁瑞醫療發布了2019 年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4月1日收盤,邁瑞醫療股價為254.83元,對應的總市值約為3098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邁瑞醫療陸續收到包括歐洲、亞太、中東等地區為應對疫情而產生的採購需求,「尤其是歐洲疫情暴發,歐洲各國政府、醫療機構提出大量且急劇增加的訂單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