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 | 近半收入來自海外,邁瑞醫療受貿易戰影響幾何?

2020-12-19 第一財經

3月30日,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瑞醫療」)提交了更新的預披露招股說明書(下稱「招股書」,下同),繼續其衝擊創業板的IPO之路。邁瑞醫療在過去幾年實現了業績的高速增長,也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老齡化社會對醫療器械需求不斷增加。不過,貿易戰劍拔弩張,海外收入佔總收入近一半的邁瑞醫療,其前景讓人擔憂。

另一方面,三年前曾經在美國私有化退市的邁瑞醫療,這次在IPO上市中,高估值對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比較大的風險。另一方面,邁瑞醫療的商譽和無形資產共佔淨資產近三分之一,過去頻繁的併購活動,讓這些資產存在大幅減值的風險。

海外收入佔近半壁江山

招股書稱,邁瑞醫療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歷經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成為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總部設在中國深圳,在北美、歐洲、亞洲、非洲、拉美等地區的超過30個國家設有40家境外子公司;在國內設有17家子公司,超過40家分支機構,形成了龐大的全球化研發、營銷及服務網絡。

邁瑞醫療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22億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八個項目:包括光明生產基地擴建項目、南京邁瑞外科產品製造中心建設項目、信息系統建設項目等。上述項目總投資額66.26億元,預計使用募集資金淨額63.4億元。

經過多年市場布局與開拓,公司產品已經出口至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期內,公司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43.04億元、45.16億元和51.43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3.72%、50.00%和46.02%。公司未來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國際市場的拓展情況。其中,2017年公司產品對北美市場出口達到14.5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13.03%。

「公司已經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業績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未來將持續投入營銷資源並進行品牌推廣。但是由於海外市場存在政治、經濟、貿易政策、匯率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對公司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這裡稱為「不確定因素」以外,邁瑞醫療在招股書中,並未提及貿易戰對公司具體經營的影響。

對此,深圳某券商保薦代表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關於貿易戰的潛在影響,是擬上市公司的風險因素之一,以後每家出口佔一定比例的上市公司,在招股書中可能需要更詳細的風險提示。

貿易戰影響幾何?

貿易爭端對邁瑞醫療究竟影響幾何,業內人士都覺得邁瑞醫療近年來產品銷售形勢不錯,不過貿易戰潛在影響目前尚不明朗。

「目前,全球主要的醫療器械進口國都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或與我國籤有互惠貿易協定。在相關貿易協定的框架下,公司產品的主要進口國在進口政策方面對中國的醫療器械未設置貿易壁壘和限制,也未曾與中國就醫療器械產品發生過重大的貿易爭端或貿易摩擦。」邁瑞醫療招股書作出如此表述。

深圳一位醫藥行業分析師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邁瑞產品主要是治病救人用,如果未來關稅大幅提高,對於美國等海外患者來說醫療成本也會提高,不過目前來看影響不大;目前來看邁瑞醫療在國內國際的增長形勢都不錯,銷售任務大多可以提前完成。

申萬宏源醫療行業分析師杜舟表示,2017年上半年我國醫療器械出口總額為102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28億美元。中國對美國的醫藥醫療行業出口總體的體量小,並且主要存在於原料藥及低端醫療器械耗材行業,其中一部分還採取貼牌合作銷售模式。

「中長期看,美國對中國醫藥生物及醫療器械行業提升關稅的貿易戰,醉翁之意不在「現在」,而為了打擊「未來」中國的醫藥產業升級及出口。對美器械出口佔比較重的企業也需要重點關注風險。」杜舟稱。此外,中國對美國進口藥物及器械的潛在可能的政策變化,加上中國自身醫藥企業創新能力及產品質量的提升,也許會加速國產優質產品進口替代的進程。

光大證券醫療器械行業研究報告也稱,市場對於中美貿易摩擦的擔憂引發大跌,風險偏好急劇下降。貿易摩擦主要對出口佔比較高的科技製造企業影響較大,尤其是大量出口到美國的科技製造企業可能面臨經營決策的重大調整。

商譽、無形資產佔淨資產近三分之一

招股書稱,邁瑞醫療曾在發展過程中進行多次併購,主要包括收購美國Datascope的監護業務、Zonare、武漢德骼拜爾、深邁瑞科技、北京普利生及上海長島等。根據《企業會計準則》,上述併購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併,合併成本超過取得的被購買方於購買日可辨認淨資產公允價值的部分應確認為商譽。

邁瑞醫療稱:「併購是公司的成長策略之一,公司在過去數年進行了多起併購。2008年,公司併購美國Datascope 的監護業務;2011年至2013 年,公司併購深邁瑞科技、蘇州惠生、浙江格林藍德、長沙天地人、杭州光典、武漢德骼拜爾、上海醫光、Zonare、Ulco、北京普利生;2014年,公司併購上海長島。」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商譽帳面價值分別為13.14億元、13.89億元和13.20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63%、10.71%和9.15%。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0.63%、10.71%和9.15%。這些商譽資產組合包括: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醫學影像產品、體外診斷產品等。其中,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主要系收購Datascope監護業務、深邁瑞科技及Ulco 時產生;醫學影像產品主要系收購Zonare 時產生;體外診斷產品主要系收購蘇州惠生、長沙天地人、北京普利生及上海長島時產生。

然而,截至2017年底,邁瑞醫療股東權益合計為66.54億元,也就是說2017年底的商譽佔據淨資產的19.8%,逼近相關要求「紅線」。另外,公司無形資產主要由土地使用權、電腦軟體及信息系統、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客戶關係等構成。報告期各期末,無形資產帳面價值分別為8.9億元、8.38億元和8.49億元,佔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20%、6.47%和5.88%。

由此可見在2017年底,商譽和無形資產合共佔邁瑞醫療淨資產的近三分之一。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顯示:最近一期末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水面養殖權和採礦權等後)佔淨資產的比例不高於20%。不過邁瑞醫療需要登錄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並沒有這一項規定。

2017年年底,上海悉地工程設計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首發)未通過,其中商譽和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很可能是這家公司無法通過的重要原因。發審委稱:「發行人申報材料後,存在對報告期內財務報表進行調整的情況,2017年對報告期內的財務報表進行調整後,2016年末商譽和無形資產(扣除土地使用權)佔淨資產的比例由調整前的22.24%調整為19.46%。並要求發行人回答,財務報表的上述調整是否是為了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對此上述問題,保薦代表人表示,過去舊的會計準則裡面商譽是屬於無形資產的,現在把兩者分開看待了,然而兩者加起來還是最好不要超過兩成;其實創業板並沒有對無形資產和商譽的相關規定,這也可能是邁瑞醫療選擇創業板上市的關鍵原因。既然商譽跟無形資產佔比都這麼高,那麼根據謹慎性原則,邁瑞醫療可以考慮做更多的撥備,不過這會對公司利潤有所影響,可能影響募集資金數額。

相關焦點

  • 上市3天漲停板打開,邁瑞醫療前景幾何?
    10月16日正式在創業板上市,邁瑞醫療募集資金總額為近60億元。根據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邁瑞醫療將向保薦機構及聯席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和中銀國際證券支付上市發行總費用1.8億元,剩餘的50餘億元將用於光明生產基地擴建等7個項目。而此前2006年,邁瑞醫療在紐交所上市。
  • 海外訂單急增,手握有創呼吸機的邁瑞醫療市值已破三千億
    截至2020年4月1日收盤,邁瑞醫療股價為254.83元,對應的總市值約為3098億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邁瑞醫療陸續收到包括歐洲、亞太、中東等地區為應對疫情而產生的採購需求,「尤其是歐洲疫情暴發,歐洲各國政府、醫療機構提出大量且急劇增加的訂單需求。」
  •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呼吸機出口火爆,海外訂單越多越要保品質
    在此背景下,中國醫療器械生產和出口企業獲得了大量的海外採購單,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4月初發文,要求醫療器械產品需要符合進口國要求。總部位於深圳的邁瑞醫療,是國內醫療器械領域的龍頭公司,也是海外採購有創呼吸機的首選,據悉,邁瑞的呼吸機訂單已排滿了今年上半年。
  • 海外高端客戶群突破加速全球擴張 邁瑞醫療中期實現淨利潤34.54億元
    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引領增長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監護儀、呼吸機、輸注泵,醫學影像業務的便攜彩超、移動DR等和疫情直接相關的產品增長不同程度加速。其中,新冠疫情對生命信息與支持業務的拉動作用尤為顯著。在生命信息與支持領域,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53.43億元,同比增長62.26%。
  • 邁瑞醫療,醫療器械行業的「華為」,您怎麼看?
    ICT)解決方案的先行者,可以說都是各自行業內的翹楚,在醫械行業內,說到邁瑞醫療大家基本都認可其是醫械行業的「華為」,那麼,今天的邁瑞醫療真的有華為的價值觀、使命、市場認可度嗎?首先,從創始人來說,邁瑞創始人徐航、成明和和李西廷被稱為邁瑞的「三劍客」,均來自中國醫械黃埔軍校-安科,李西廷,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三年留法經歷,現為公司總裁,並與徐航共同擔任
  • 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 邁瑞醫療後期走勢怎麼樣?
    邁瑞醫療在昨天凌晨公告了招股意向書,公司擬用募集資金投入總額為57.5億元。據悉,邁瑞醫療將於9月27日開啟申購,申購代碼為300760。那麼,邁瑞醫療什麼時候上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邁瑞醫療的相關信息吧。
  • 海外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
    海外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我認為短期有負面影響,中期不好斷定,長期影響較小。近20年,全球影響力相對較大的疫情有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甲型流感病毒、寨卡病毒等。當這些大面積蔓延的疫情得到控制後,全球經濟又回到正軌。
  • 邁瑞醫療市值3000億營收利潤增速放緩 能否匹配60倍PE
    不管是營收還是利潤規模,公司均是國內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進入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邁瑞醫療的呼吸機、監護儀等產品需求旺盛,投資者預期這將帶動公司2020年一季度業績高增長。這一預期下,截至2020年4月3日收盤,邁瑞醫療股價年內已累計上漲41.22%,公司市值突破3000億元。
  • 邁瑞醫療:走向世界的中國智造
    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瑞醫療),是中國最大,全球領先的醫療器械以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經過近二十年的國際業務發展,邁瑞的產品遠銷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市場建樹頗豐。2018年,邁瑞醫療的出口總值,達到了44.36億元,同比增長27%。據邁瑞醫療(股票代碼:300760)總裁成明和介紹,截至目前,今年公司出口銷售額也創新高,出口的產品型號有上百種。
  • 邁瑞醫療的護城河,寬而不深?
    10月19日,在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開幕式上,邁瑞表示:「雕塑所展現的,只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裡的一個縮影。」呼吸機,無疑是國人打贏「抗疫戰爭」的神兵利器。第一波疫情中,邁瑞呼吸機等醫療設備交付近13萬臺,呼吸機單月達產3000臺較以往增長了3倍,訂單排期依舊延續到了6月份。9月份,邁瑞披露呼吸機產能已提升至每月5000臺,仍然供不應求。
  • 邁瑞醫療,創業板「股王」是怎樣煉成的?
    當然,像所有成功企業一樣,邁瑞醫療得到業內褒揚和投資者的擁護,「醫療器械龍頭」、「醫療界華為」。投資者需要追問的是,「創業板的股王」是如何煉成的?當前,偽牛股滿地跑,黑天鵝到處飛。從邁瑞醫療的股王成長之路,我們如何尋找下一個創業板乃至科創板的「邁瑞醫療」?
  • 邁瑞醫療:公司產品覆蓋中國近11萬家醫療機構和99%以上的三甲醫院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8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邁瑞醫療(300760)提問, 貴公司實控人於2018年退出中國國籍,變更為新加坡國籍,是否影響貴公司屬性變更為外資企業?在中國大陸的國有醫院採購中會否受此因素影響?
  • 邁瑞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
    堅守海外直營據邁瑞招股說明書,邁瑞醫療的境外收入佔比接近一半,2017年佔比為46.02%,而且是自2015年53.72%持續三年下滑。與龐大的境外銷售規模相比,境外業務卻持續虧損。這不禁讓人遐想邁瑞都在海外怎麼了,為什麼會連續虧損。
  • 國產醫療器械黃金十年 邁瑞醫療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國高端製造品牌
    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以及進出口貿易的不確定性,將促進國家繼續積極支持自主研發創新,加速部分國產先進領域的進口替代。在今年8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呈現兩大良好態勢:一是整個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遠遠高於國民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二是創新發展的勢頭非常迅猛。
  • 邁瑞醫療日產有創呼吸機近百臺 出口佔比達60%以上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最大的醫療器械生產商,邁瑞醫療在中國院用有創呼吸機出口佔比達60%以上。「有創呼吸機通常適用於危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研發、生產門檻相對較高,想要大規模增產並非易事。」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表示,「公司生產在銷的呼吸機是有創呼吸機,產量已大幅提升,每日產能近百臺。」
  • 器械集採大雪崩,邁瑞醫療的壁壘更高了,看到10000億?
    我認為3類企業值得重點關注,一類是受集採影響,但是自身技術過硬,創新能力強的龍頭醫療器械企業;二類是跟集採沒有關係的比如醫療服務,cxo等;三類是獨家創新藥,只此一家,也就不存在集採,但可以通過談判進入醫保,從而放量。
  • 妙可藍多前三季淨利增長348.5% 奶酪棒貢獻近半收入
    原標題:妙可藍多前三季淨利增長348.5%,奶酪棒貢獻近半收入   10月28日,「奶酪第一股」
  • 盤點中國醫療器械海外併購十大案例
    僅2013年上半年即發生了3起大額併購,併購金額也屢創新高,大手筆的資金規模非常少見,無獨有偶,這幾起併購均是由國內醫療器械相關企業發起的海外併購,這也是國內醫療器械企業在向國內外市場傳遞著:本土企業正在加快海外併購,力圖國際化、多元化的強烈的信號。2012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約1500億元,近10年複合增長率為21.3%。行業發展空間廣闊的同時,競爭也更加激烈。
  • 邁瑞醫療:研發生產門檻高
    出口之後 安裝調試、培訓售後、臨床支持的海外本地化運營更見真章  邁瑞醫療在保持國內增長的同時,也積極地布局海外業務。從2008年以來,邁瑞醫療併購13起,其中國際併購4起。通過併購整合,成功打開海外的銷售市場,並處於國際領先隊列。並在海外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有40家的子公司。
  • 從向市政府求助到市值3862億 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踩對了深圳這...
    一些思考:引導創新的方式也要創新回歸A股後的邁瑞醫療,也重新回到聚光燈下。在今年1月舉行的第六屆全球深商大會頒獎典禮上,李西廷被評為2019年「影響中國的深商領袖」。創新對於邁瑞來說,是紮實的研發投入。邁瑞堅持把年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近3年的研發投入超過40億元,建立起了全球資源配置的研發創新平臺,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據介紹,邁瑞未來將持續保證研發投入,不斷增強全球研發實力,同時對前沿技術不斷探索,努力實現從局部醫學影像領域的全球技術引領邁向全產線的全球技術引領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