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2020-12-20 北京文博

為進一步展現各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

明天(7月27日)14:00,第一期節目將帶領大家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邀請中國消防博物館一級指揮長周海濱介紹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讓我們先來一起了解下中國消防博物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消防博物館響應北京市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迅速封閉館區。同時堅持閉館不歇業,由線下轉向線上,通過網上博物館等網際網路資源,持續地多形式地宣傳防火防災常識和消防歷史文化。

在全國防災減災日期間還推出了防災自救知識線上競答活動,參與觀眾近萬人,覆蓋了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超過同期到館觀眾人數。此外,連續推出了線上「雲遊」觀展系列活動,以短視頻形式推介重點藏品、消防歷史和防災自救常識。

中國消防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消防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消防博物館。基本陳列包含了中國消防歷史沿革和防火防災教育兩大展區,展陳面積1.2萬平方米,包括防火防災體驗、文化傳承、烈火榮光、國家綜合性救援隊伍的組建等7個展廳。

館內展出了有代表性的見證物上千件,其中包括古人用火灰燼遺蹟、清代救火的「水龍」、近代和建國初期的滅火器具、汶川地震救援裝備等重點展品。館內藏品對於消防史和消防行業來講,多是珍貴的發展沿革見證物,一眼千年,將獨特的消防史鮮活呈現出來。

館內的鎮館之寶就是「水龍」,學名為「人力唧筒」。全館目前收藏有清代和民國時期各類型號的水龍15臺。其中一臺水龍水櫃正中上刻「雲龍」二字,來自天津靜海縣獨流鎮,這是消防車出現之前的主力滅火裝備。

這裡還有一件被文史學家稱為歷史上「最昂貴」的水龍。1955年,在安徽黃山歙縣昌溪村,負責民兵工作的劉文斌提議更新水龍,但在解放初期資金十分困難,決定將吳氏支祠「積善堂」收藏的唐伯虎《春夏秋冬》4幅山水畫賣掉購買新水龍。4幅畫合計作價1600元賣給了上海博物館。他們用600元購買了一臺震旦鐵工廠生產的新水龍,又用餘款購買了警報器、水帶等設備器材。1600元在當時已經是一筆巨款,4幅唐伯虎的畫作在今天更是天價。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文化傳承和高科技相結合成了全新的形式。館內引入了VR消防體驗展項,用虛擬實境交互的方式,幫助體驗者學習掌握在發生火災後,如何選擇正確的逃生路線,如何使用滅火器及撥打119報警電話,使體驗者真正掌握火場逃生和自救方法。

未來,博物館還將建設數字博物館互動場景系統,主要包括實景三維導覽系統、數字交互核心展區、展品3d數位化、防火防災虛擬數字場景、消防數據信息可視化互動設計開發等內容,這套系統運用「網際網路+博物館」的信息化技術手段,構建從博物館官方網站到數字體驗博物館的體系化數字內容和管理平臺。

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暢遊天下

「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

系列節目

【播出頻率】

FM99.6

【播出時間】

7月27日-8月14日

每周一至周五14:00-15:00

敬請關注!

資料來源: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

中國消防博物館

編輯:崔凱

你 好 我 是 北 京 文 博

破 殼 於 北 京 市 文 物 局

我 正 在 招 募 心 靈 玩 伴

告 訴 我 那 會 是 你 嗎

文 博 圈 的 資 訊 小 喇 叭

滴 滴 答 滴 答

宣 宣 小 朋 友

和 宣 宣 一 起 說 吧

相關焦點

  • ...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北京汽車博物館精彩回顧
    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今天,第六期節目帶領大家走進了北京汽車博物館,邀請副館長申瑾介紹館內極具特色的展覽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活動。
  • 「智慧文博」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智慧文博」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2020-07-27 1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文博|中國消防博物館一級指揮長周海濱為您帶來文博公開課...
    01:00來自北京文博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館副館長黃雪寅為您帶來文博公開課:《快速記憶...
    01:00來自北京文博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 關於社會化消防宣傳教育看他們是怎麼做的
    此次會議旨在把握後疫情時期的發展機遇,加強行業博物館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教育資源共享和共同發展。會議圍繞「疫情下博物館智慧化發展策略研究」主題,有針對性地選取了疫情期間宣教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文博單位進行了典型經驗發言,並組織了學術研討,還對《北京博物館學會行業博物館專委會2020年工作總結及2021年工作思路》進行了審議,圍繞專委會重點工作規劃與實施進行了討論。
  • 北京文博|敬請關注北京交通廣播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之北京...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交通廣播共同策劃推出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以「主持人訪談」的形式,帶您領略博物館的奧秘。節目預告明天11:00-12:00,第八期節目將邀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郭豹,一起聊一聊博物館豐富的館藏以及背後的故事。「五塔寺」究竟是因何而建?館藏文物的背後有哪些歷史故事?
  • 119消防安全宣傳月|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大型融媒...
    聲勢浩大的「119」消防宣傳月活動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消防、生命至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交通廣播聯合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舉辦主題為「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大型融媒視頻直播活動,與北京市大興區教委領導及大興區孫村學校的百餘名師生一同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領略燦爛多彩的防災文化,感受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的嶄新風採,同時見證今年宣傳月的主項活動之一、《全國消防文創作品展》揭幕開展。
  • 北京文博|首都博物館連接你和我
    一起開啟2020年博物館之旅吧!來自北京文博00:0001:00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策展人白樹軍與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走進首都博物館「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廳,帶領青少年群體「雲看展」,深入了解北京城中軸線的前世傳奇與大國意蘊,並將「讀城」系列展覽通過網際網路推薦給廣大親子家庭。
  • 北京文博丨跨界合作——疫情下博物館智慧化發展策略研究研討會在...
    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國鐵道學會、南昌鐵路局集團公司、北京地區各行業博物館、鐵路主要文化單位、全國各主要鐵路博物館(紀念館)、婺源縣各文博機構等40餘家單位的64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由中國鐵道文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秘書長、中國鐵道博物館副館長黃虎主持。
  • 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
    中國最早的滅火隊員形象是什麼樣?故宮的防火體系是怎樣的呢?這些你都能在中國消防博物館找到答案!在「119」消防宣傳日到來之際,中國消防博物館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頻直播活動——《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探訪「藍朋友」》,下面就跟著應急君一起來看看吧!
  • 恆達文博:創新科技打造「智慧博物館」
    在天津濱海高新區內,一家名為天津恆達文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恆達文博」)的企業,就在科技與文化之間玩起了「跨界」,所生產的講解終端、系統集成、智慧展館方案設計等科技型產品在文物博物館行業這個細分領域中脫穎而出。
  • 北京文博|「史觀北京」系列直播第四站回顧:中國郵政郵票博物館
    最近,各行各業都以多種形式展現著70年與新中國共成長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作為文博人的我們怎麼能落下?從今天起直至10月1日,讓我們一同回望北京文博事業的風雨兼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北京市文物局、光明網聯合推出#70年我與祖國同行#之史觀北京直播活動,通過走進北京多家紅色遺蹟、博物館,闡釋北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展現70年風雨歷程中北京市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 北京文博 | 2019博物館奇妙之旅① 明天帶您走進中國鐵道博物館...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 北京文博 | 2019博物館奇妙之旅② 明天帶您走進中國鐵道博物館...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 元旦將至,消防安全該注意啥?聽濰坊消防廣播欄目裡怎麼說
    12月27日上午,濰坊市消防救援支隊與濰坊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聯合開辦的直播互動節目《濰坊消防》第三期播出「元旦消防安全」專題節目。濰坊市濰城區消防救援大隊參謀劉彥強作為這期嘉賓,作客FM107濰坊交通廣播直播間,與廣大聽眾一起探討話題。
  • 《國家寶藏》走進日本東京國際電視節
    央視綜藝頻道副總監王進代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向在場的海外媒體機構代表推介了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製片人、總導演於蕾介紹了《國家寶藏》的節目模式和傳播效果。她將「History」拆解為「Hi Story」,解釋說《國家寶藏》就是對中國的歷史故事說Hi。把這些歷史變成一個個激情澎湃的故事,講給觀眾聽就是《國家寶藏》節目的核心表達。
  • ...從「南海一號」到《國家寶藏》 智慧文博專家王勇專注讓博物館...
    大洋網訊 隨著《國家寶藏》等文博類節目的大熱,博物館及文物背後的知識越來越為人們所好奇。如何滿足不同層次參觀者的需求,讓文物走出「深宮」去「圈粉」,需要更加強大的管理系統。去年,省博攜珍貴藏品登上《國家寶藏》舞臺,其中一件瑰寶潮州木雕「金漆木雕大神龕」輝煌奪目,節目中通過酷炫的手法,將神龕細節放大到極致,完整呈現出惟妙惟肖、纖毫畢現的雕刻工藝。這背後有智慧文物數位化的一份功勞。
  • 羅靜:智慧博物館是文博行業發展基調的回歸
    ,特別是信息技術革命等重要的技術,在文博行業特別在博物館得到應用。羅江指出,我國現有博物館3866個,切每年以百餘新館開館,全國 每年組織兩萬餘次展覽,觀眾5.6億人次;海外遊客到中國旅遊第一目的地50%是在博物館,博物館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教育、研究、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新建設的館和改擴建的館,也是博物館進入了一個建設的高潮期。
  • 迎世遺 遊古厝 逛文博
    市民在市博物館參觀古玉器展。本報記者 池遠攝福州日報訊 27日,第二屆「海絲文博月」活動於市博物館正式啟動,將推出包括「金風玉露——福州市非國有博物館精品聯展」、「一眼千年」——「雲遊」文博、「聽古城代言,講福州故事」和「迎世遺 遊古厝 逛文博」在內的一系列文博主題活動。
  • ...明晚打開文化之門「京華博物」系列節目之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近期,我局與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FM87.6)共同策劃推出「京華博物」系列節目,以遠程電臺連線形式,以音頻方式講述博物館和遺產地的故事。節目預告明天19:00-20:00,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節目將邀請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與您一起聊一聊北京自來水事業的發展。北京的自來水是如何起源的呢?北京的自來水來自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