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晚打開文化之門「京華博物」系列節目之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2020-12-17 北京文博

近期,我局與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FM87.6)共同策劃推出「京華博物」系列節目,以遠程電臺連線形式,以音頻方式講述博物館和遺產地的故事。

節目預告

明天19:00-20:00,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節目將邀請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與您一起聊一聊北京自來水事業的發展。

北京的自來水是如何起源的呢?

北京的自來水來自哪兒?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都有哪些重要的展品?

敬 請 關 注 !

北京文藝廣播

打開文化之門「京華博物」系列節目

播出時間:周一19:00-20:00

播出頻率:FM87.6

資料來源:北京文藝廣播

編輯:白燕飛

你 好 我 是 北 京 文 博

破 殼 於 北 京 市 文 物 局

我 正 在 招 募 心 靈 玩 伴

告 訴 我 那 會 是 你 嗎

文 博 圈 的 資 訊 小 喇 叭

滴 滴 答 滴 答

宣 宣 小 朋 友

和 宣 宣 一 起 說 吧

相關焦點

  • ...5.18國際博物館日特別節目「館長說」之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走過70載,新時代的博物館將擔任怎樣的社會角色呢?博物館又將如何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臺?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日」之旅吧!
  • ...北京文藝廣播《打開文化之門》節目:古人如何向恩師表達謝意?
    每個博物館都像一個寶盒,藏著數不清的秘密。這些秘密是浩瀚歷史的渺小縮影,是文化遺產的延續和保存,是社會發展和變遷的見證,是我們打開文化之門的鑰匙。2018年起,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文藝廣播合作推出《打開文化之門》系列節目,以「主持人訪談」加「走進文化現場的場外互動」方式,帶你領略博物館和遺產地的奧秘。節目預告今天是教師節,每年的這個時候,大家都會以各種形式感謝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
  • 「博物館奇妙之旅」活動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光明網訊(記者 袁晴 張悅鑫)5月14日下午,由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北京市文物局和光明網聯合推出的#博物館奇妙之旅#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直播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在近一個半小時的直播中,梁淑雲副館長帶領大家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新館和清末北京自來水廠的辦公舊址,講述了北京自來水業百餘年來的發展歷程,和大家分享了自來水從源頭到龍頭的制水工藝流程,普及了與水有關的科學常識。
  • ...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北京汽車博物館精彩回顧
    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今天,第六期節目帶領大家走進了北京汽車博物館,邀請副館長申瑾介紹館內極具特色的展覽資源和豐富多彩的活動。
  • 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探秘自來水的來龍去脈
    為了記載和傳承城市水文化,普及科學用水知識,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2000年,北京市自來水集團以清末自來水廠舊址為依託,建立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成為市民了解城市供水文化的重要窗口。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市民文化需求的提升,重新設計擴建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於2016年全新亮相。
  •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啟幕
    北京音樂廳「打開音樂之門」暑期系列音樂會自1994年創立,至今已走過24年。多年來,「打開音樂之門」以其豐富的內容、親民的價格吸引了京城廣大範圍的音樂愛好者,對於一直持續關注北京音樂廳的老朋友們來說,它陪伴了幾代人,將不計其數的大小朋友引入這扇門,成為他們走進藝術世界的第一個引路者。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源(走進京城角落)(圖)
    圖為自來水博物館的來水亭與附近新建的大樓形成鮮明對比。  北京東直門外,一個名叫清水苑的居民區裡,松柏葳蕤,小橋流水,景色宜人。此中西合璧之所,就是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京城自來水源起於「火」  歷史上,北京城區居民都自打土井,取用淺層地下水。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北京內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但水質多數鹹苦。有意思的是,京城得以興修自來水工程,竟是緣起於火。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探秘來之不易的自來水
    打開水龍頭,便有清澈乾淨的自來水湧出——今天的我們對此習以為常,但在一百多年前,這對北京市民來說可謂是天方夜譚。1908年,隨著北京第一座自來水廠——東直門水廠建成投產,依靠土井打水、水夫送水的北京人才第一次知道自來水為何物。從最初僅服務3000多人,到1967年全市自來水普及率達99.86%,北京自來水事業的進步折射出城市現代化進程。
  • 北京市民「首都國企開放日」探秘自來水博物館:自來水不是自來的
    千龍網北京6月10日訊(記者 閆冬) 6月10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作為「2017年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重要線路之一,開啟了「自來水探秘之旅」,吸引了百餘名北京市民參觀。市民通過了解北京自來水百餘年歷史文化、北京水資源現狀和自來水制水工藝,進一步理解了「自來水不自來,自來水來之不易」的道理,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的意識不斷增強。
  • ...廣播「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為進一步展現各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明天(7月27日)14:00,第一期節目將帶領大家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邀請中國消防博物館一級指揮長周海濱介紹博物館豐富的文化資源。
  • 走進北方規模最大的茶葉博物館——探訪京華茶葉的歷史
    作者:於丹娜探訪京華茶葉的歷史本期《金水橋》欄目介紹了首農食品集團北京二商的京華茶業:京華茶業悠久的歷史,京華茶業的號茶,京華茶業作為北京馬連道商業街的「立市之源」為茶葉在北方市場推廣做出的巨大貢獻。聯合國確立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這將極大促進世界茶友的交流,京華茶業責無旁貸擔負起振興茶業的重任!北京馬連道有一家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茶博館——北京茶葉博物館,其鎮館之寶「金瓜貢茶」是清朝光緒年間皇室引用的貢茶。
  • 假期文化休閒:中山音樂堂打開音樂之門系列音樂會
    伴隨著丹麥國家少女合唱團清新婉轉的柔美歌聲,中山公園音樂堂「打開音樂之門2006年暑期系列音樂會」昨晚拉開帷幕。即日起至8月27日,將共有60場異彩紛呈的音樂會陪伴人們度過暑夏。創立於1938年的丹麥國家少女合唱團,是歐洲最古老的合唱團之一。這次她們為中國觀眾帶來了《聖母頌》、《可愛的家》以及迪斯尼動畫片《獅子王》主題歌《今夜愛無限》等。
  • 【博物嶗山】走進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帶您體驗百年老家電穿越之旅
    【博物嶗山】走進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帶您體驗百年老家電穿越之旅 2020-12-14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節水從娃娃抓起 世界水日近600名中小學生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千龍網北京3月22日訊 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個世界水日,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組織開展了「珍惜水資源 節約用水我先行」世界水日系列活動,來自西中街小學和北京八中的近600名中小學生到館參與活動。
  • 明天8:00,敬請關注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運河之上》系列節目
    大運河北京段流經北京七區,在北京城市的形成過程中,作為水利運輸工程,為北京城市的建設、水系的梳理承載了重要職能。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是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北京建設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生態城市的重要依託。
  • 北京文博|敬請關注北京交通廣播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之北京...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交通廣播共同策劃推出系列節目「博物館京遊記」,以「主持人訪談」的形式,帶您領略博物館的奧秘。節目預告明天11:00-12:00,第八期節目將邀請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館長郭豹,一起聊一聊博物館豐富的館藏以及背後的故事。「五塔寺」究竟是因何而建?館藏文物的背後有哪些歷史故事?
  • 激發南京文化IP活力,讓「博物館之城」花式賦能美好生活
    在南京,博物館儼然已成為最強的IP之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江蘇考察,腳步從南通博物苑到長江、運河岸線,並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好長江文物和文化遺產,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引發了南京文博界的熱烈響應並立刻行動起來。
  • 自來之水不自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參觀記(另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
    「愛溜達」 系列該更新一下了,挺長時間沒整理。無論是北京,還是其他地方。今天要說說的自來水博物館,有兩座。一座是北京東直門外的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另一座是曾經在臺北旅行時遇見的臺北自來水博物館。中央10有套節目叫《解碼科技史》,前些天看到的那集叫《自來之水不自來》,就講的是人類與自來水的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看完一杯白水背後的坎坷故事,就更想去自來水博物館看看了。
  • 小小環境觀察員2016總結大會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王延輝)「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2016年度總結大會今天(24日)下午在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舉行。來自北京奮鬥小學的30餘名小小環境觀察員代表及輔導老師參加了此次活動。  「小小環境觀察員—威立雅綠色行動」項目是威立雅在中國重點推進的公益項目。
  •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副館長梁淑雲:了解需求 創新形式 講好故事
    【國際博物館日•館長說】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 張悅鑫)博物館不僅是歷史文化記憶的寶庫,也是人們藉以認識過去、把握今天、探索未來的場所,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正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如今,逛博物館,已經日益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每逢節假日,總能看到不少博物館前排起長隊,有些甚至一票難求。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在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光明網走進北京自來水博物館,就當下「博物館熱」現象以及行業博物館在發展方面如何進行創新性宣傳採訪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的副館長梁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