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教師不知道公開課聽什麼,這是一份詳實的聽課「攻略」

2020-12-20 資深教師話教育

教師這個職業需要不斷完善技能,不斷成長,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成長,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沒有聽課最有效、最明顯。聽課是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的一個載體。教師通過聽課可以發現自我不足,借鑑他人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吸收他人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但在各種聽課活動中,許多教師確實存在不會聽,不知道聽課該聽什麼的困惑。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了幾頁聽課記錄文字材料,卻沒有太大收穫,甚至連評課活動時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樣的聽課活動,屬於無效的聽課活動,純粹是浪費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聽課的教師,僅僅把聽課活動停留在「聽」上面,僅戴了一副耳朵去聽課堂的動靜,聽教師對話,聽課堂環節,這樣的聽僅僅是聽課的初級水平,完全汲取不到利於自己成長的營養。

聽課不能僅僅去「聽」,還要看和思。看課堂教學的基本情況,思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然後才能評判授課教師大致的教學水平,學習優點,避開不足。

聽別人講課時,我們要重點關注以下幾點:

1、看他的教學目標設置的是否合理,重難點是否突出,在課堂教學中他是採用什麼方式把教學目標呈獻給學生的。

2、看他是如何導入新課的,導入時引導學生參與哪些活動,設計了哪些問題,導入是否合理。

3、創設了怎樣的教學情境,採用了哪些教學手段,這些情境、手段是否吸引學生,學生參與度是高還是低。

4、課堂上是如何完成教學目標的,設計了哪些問題,問題的設計是否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學生能否熟練掌握新知識。

5、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有沒有留出課堂檢測時間,課堂檢測題是否能使所學知識得到遷移鞏固。

6、授課教師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活動作出評價的。

還要注意,我們要做欣賞家而不是批評家,要善於發現授課教師的閃光點,而不是抓住一個課堂瑕疵不放。聽課的目的是為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所以我們要用欣賞的目光去發現教師端莊得體的儀態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語言美、書寫規範板書優美等外在美,還要領略授課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尊重學生、激發學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以及師生思維同步的教學意境美。

但也要留心觀察,發現課堂的瑕疵,這既能幫助自己將來避開這些誤區,也是對授課教師的提高負責任的表現。即使是名師、骨幹教師,精心準備了很久的課堂,在教學中也難免會有疏漏、失誤之處。因為每個教師的側重點不同,講課方式不同,應該把你發現的瑕疵拿到評課活動中,讓所有聽課教師進行討論,要相信集體的智慧。如果大家都認為是瑕疵,我們在自己的課堂上就要竭力避免,授課教師也會得到提高。

低年級階段學習成績好與不好,並不能說明孩子的智商高低

農村教師既想堅守崗位,又想多賺錢改變生活,他們該怎麼辦?

一名農村教師:我為什麼這麼卑微?

娶一名女教師是怎樣的體驗?你賺大了

相關焦點

  • 聽課為何不受教師待見
    在聽課中,教師感悟他人的教育理念,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解決自己的教學困惑。但如今,聽課如同雞肋一樣,越來越不受教師待見了。有的教師被動聽課,原本不想去聽,而只是為了完成聽課任務;有的教師沒去聽課,自己「造」了一份聽課筆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管理層面說起。
  • 聽課記|公開課是教師成長的高速路
    也因為有這個模板表格,讓每一位開公開課的老師有了參考,有了參照,有了路線圖,知道該如何設計上好一堂課。也許師範院校畢業的老師會不以為然,上課不就是應該這樣準備嘛!技師學院的許多老師都是工科院校畢業,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師教育訓練,到教師工作崗位後,雖然也參加了崗前培訓,那也是非常粗略地了解課堂教學方法,並不能完全對課堂教學技能和藝術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 建議收藏|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
    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他們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有時年輕教師在課上也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但師生低層次的信息交流過多,看上去挺熱鬧,其實學生並沒有真正或來得及思考,象「是不是」「對不對」「就是說」「什麼」等。感覺有些問題是明知故問、目的性差,這實際上也是限制學生思維的「課堂霸權主義」。
  •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記什麼?(建議收藏)
    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除了注意每個環節的實現方式,還要注意時間安排,否則就會出現一節課「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的不合理狀況,使課堂結構顯得不夠嚴謹。「聽」重點難點的突破一節課的重點難點能否突破,標誌著這節課的成功與否。
  • 推門聽課:以聽促教?不同老師的看法不一致
    何為「推門聽課」?簡單來說,就是學校領導不和老師打招呼,直接推門進入教室聽課。這一聽課形式,初衷是為了掌握教師的一線教學情況,不定時,不定期的,隨時進班聽課,檢驗教師的教學,備課情況,是促進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推進學校課堂教學整體水平提高的重要舉措。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不同人看法不一致。
  • 教師之間聽課,應該聽什麼?(值得永久收藏)
    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他們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這些都是新教師聽課時需要特別注意的。有時年輕教師在課上也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但師生低層次的信息交流過多,看上去挺熱鬧,其實學生並沒有真正或來得及思考,像「是不是」「對不對」「就是說」「什麼」等。感覺有些問題是明知故問、目的性差,這實際上也是限制學生思維的「課堂霸權主義」。
  • 教師聽課,如果沒有聽懂這6點,等於沒聽!
    老師你會聽課嗎?今天好教師這篇文章, 希望能給你一些乾貨建議! 「聽」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 聽課,聽什麼?
    我們學校每一學期都組織大家聽課,有時是同教研組聽課,有時是全校的示範課,跨專業的去聽。今年學校來了幾個新同志,聽課後詢問,聽課要聽什麼?特別是不同專業時,覺得不知聽什麼內容。聽課,聽什麼呢?每一節課都有重點難點,對重點難點的突破是否成功,標誌著這節課是否成功。重點內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要求的重點知識,或因講述詳細所佔篇幅大。難點是指大部分學生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知識,有的是來自教材的難點,也有的來自學生的難點。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聯繫學生已學的知識,是難點簡單化,利於學生理解、吸收。
  • 中小學教師:同樣是公開課,你們需要什麼樣的公開課?
    七年級一個班級,數學老師正在準備一節校內的公開課,一名學生走到老師面前對老師說,老師先講一遍,聽課效果好,或者聽課時為了好的效果,可以提前安排學生回答問題,保證老師提問的問題,學生能回答出來,顯得老師的教學水平高。這位老師聽後對這位學生說,不需要,能上成什麼效果就上成什麼效果。
  •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值得收藏!)
    一般的公開課,也多有靈採飛揚的機巧之作!有哲人曾說,世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於發現別人長處,並能學習別人長處,最終使其變為自己的長處的人。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
  • 老底子的公開課(作者:趙錫麟)
    品評別人的公開課做到實事求是,是比較不容易的。有一次,在某校聽一位青年語文教師上培根的《論美》一課。課上,老師讓學生討論「什麼是我心中最美的」問題。一位學生說:「我認為維納斯最美。」另一位學生搶著說:「我比維納斯更美。」這回答引起鬨堂大笑。
  • 新手教師第一次上公開課該怎麼做?
    不知道重新走入校園的你們,是不是和學生時代一樣有著很多困惑呢?從今天起,《新手教學圖鑑》將與各位剛入職場的新教師夥伴一道,共同研討、探究關於教學的經驗與秘籍。今天讓我們以新手教師第一次上公開課為例,探究一下如何毫無壓力的進行一節完美公開課。
  • 三聯初中:黨員教師帶頭上公開課
    「值得我們學習的太多了,在不同老師的聽課過程中真當受益頗多。」聽課後,各位教師都在會議室評課、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近日,三聯初中開展了全校黨員公開課觀摩研討活動,營造以黨建工作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氛圍,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活動,帶頭上公開課,給其他老師做出榜樣。
  • 教師專業成長之路-公開課
    公開課是教師面對教師群體對外開課,先是本教研組內開課,教學有風格的老師可以在本縣範圍內開課,更好的公開課在市內開課,這樣的老師已經很了不起了,在省內開課的老師已經是鳳毛麟角了,少之又少。校內公開課讓每位教學老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校內公開課是每一位教師專業成長的起點。沒有其它老師聽課,老師們上平時的課膽大,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比較順暢,在自己的課堂上比較放鬆。有其它老師聽課,又是同行,自己的課堂整出個學生沉悶,老師啟而不發的結果,讓同行們質疑教學水平。帶著屬於自己的榮譽也要上好公開課。
  • 新教師聽課,聽什麼?
    順著昨天的《新教師成長的一般順序》,今天聊聊新教師聽課的一些技巧。在教學中,要麼去聽課,要麼被聽課。新教師去聽課,目的主要是前三個;新教師被聽課,目的則主要是後兩個。聽,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一節課重難點能否突破直接關係著這節課是否成功。所以聽課時,要重點觀察授課者怎樣從知識縱橫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3. 聽,板書和媒體的運用。學習授課者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板書,這能增強直觀效果,有利於引導學生由思維抽象到具體的過渡,也便於複習和課堂小結。
  • 青年教師如何上好英語公開課
    本來是相同的課題,由不同的老師從不同角度來解讀,結果變成「同題同構」,弄得聽課教師一片譁然,不知道是誰抄襲誰的。課後一問才得知,他們參照了同一個網絡資源。道理很簡單,你能輕易找的資源,別人也可以不費力氣的搜索到。二是,「雜燴課」。
  • 教師說課、聽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實用
    老實說,你是不是覺得有時候聽課不知道從何聽起?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堂課聽下來沒什麼感覺?聽課筆記僅僅是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嘿嘿嘿……其實聽課聽什麼,可是有門道的哦。今天就帶大家好好看看一堂課有哪些要「聽」的?
  • 為什麼教師越來越不愛出公開課?換了你,也一樣。
    臨近開學,很多學校領導又開始張羅這學期的活動了,基本都是各種公開課,聽課評課,不管活動名稱叫的如何天花亂墜,但基本都是換湯不換藥。絕大多數老師已經麻痺了,能躲就躲,學校對老教師沒有什麼辦法,就老拿新教師開刀,畢竟新老師還是怕領導的。這其中還有一些特別愛表現的人,樂此不疲。
  • 學校的公開課就應該體現最真實的學習狀態
    今天去兒子的學校聽了一節公開課,這個公開課的活動內容就是選取幾個家長,然後去學校聽孩子任課老師的講課過程,而且這個講課的過程還要在專門的錄播教室進行,還要全程錄像。我們這次一共是6個家長聽公開課,到了學校之後,我們被領到了錄播教室,這個錄播教室有一個比較有趣的設計,家長和學生是隔開的,不像以前家長就直接坐在教室的最後排聽課,家長可以通過玻璃看到學生和老師授課的過程和互動。
  • 高效課堂展風採聽課評課助成長數學公開課
    9月17日下午第一節,周松英老師在六年(2)班帶來了一堂精彩的公開課——《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數學組全體老師出席聽課。 周老師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目標明確,整堂課能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重點指導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題思路,關鍵是找準單位「1」的量,充分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加深對這類應用題數量關係及解法的理解,以及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出「審、找、斷、設,答、驗」的解題步驟,便於學生掌握解題思路。這節課真正把自己當成了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激勵者,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