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之間聽課,應該聽什麼?(值得永久收藏)

2021-02-19 人教教材培訓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例如:

教學目標在何時採用何種方式呈現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如何通過課堂提問使學生有意識地從認知結構中提取相關的舊知識,並激活舊知識;


怎樣創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的教學;


怎樣通過簡明、準確、生動的語言系統呈現新內容;


採用何種方式完成對新內容的鞏固;


如何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加強知識的應用與遷移。


除了注意每個環節的實現方式,還要注意時間安排,否則就會出現一節課「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的不合理狀況,使課堂結構顯得不夠嚴謹。


一節課的重點難點能否突破,標誌著這節課的成功與否。重點內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講述詳細所佔篇幅大;或是歸納的結論、規律所佔地位突出。難點是指大部分學生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部分,有來自教材的難點,也有來自學生的難點。


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他們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

一般說來,板書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增強直觀效果,同時也有利於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此外,板書還具有訓練學生的隨意注意的主動性,便於課堂小結和課後複習等功能。


教學媒體是對教學起輔助作用的。恰當運用媒體,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教學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體運用不是多多益善,先進的媒體未必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聽課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看人家是如何選擇媒體的、運用是否行之有效。


課堂氣氛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氛圍。這種氛圍如果是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創設一種愉悅、和諧、充滿人文情懷的課堂氛圍。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能夠平等對話,完成情感交流;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能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和時空;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會得到淋漓盡致地發揮。


教師是通過何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是以激情感染學生,還是用親切的語言鼓舞學生?這些都是新教師聽課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有時年輕教師在課上也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但師生低層次的信息交流過多,看上去挺熱鬧,其實學生並沒有真正或來得及思考,像「是不是」「對不對」「就是說」「什麼」等。感覺有些問題是明知故問、目的性差,這實際上也是限制學生思維的「課堂霸權主義」。有時老師讓學生討論問題,教師往往游離於學生之外,有時在頻頻看表,感覺上是在等時間。


細節,往往是教師綜合素質的流露,有經驗的教師舉手投足間都能體現出優良的教育意圖,一個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青年教師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費潛在的教育資源。


◆細節一:對學習有困難的那部分學生。


有經驗的老師經常用「試試看」「還沒準備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還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有人情味的言語,讓這一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真心關愛,體現了面向全體,以人為本的真諦。


◆細節二:有的教師在叫學生時用「請」,同時掌心向上,象託起太陽一樣手勢。

從這一舉動中,透著老師對學生尊重和期待。

一節課聽完了,哪怕從整體上來看是失敗的,只要我們認真去捕捉,至少都會有一兩個閃光點。一般的公開課,也多有靈採飛揚的機巧之作!有哲人曾說,世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於發現別人長處,並能學習別人長處,最終使其變為自己的長處的人。


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


聽課後,要認真思考。一節課的好壞,不同時期、不同學科有不盡相同的標準。此外,一堂好課還要做到:要有科學性。


這裡的科學性一指呈現的材料、知識、觀點必須是正確的;二指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否準確,是否體現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就是幫助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其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教師對教材為何這樣處理?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教師是怎樣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自己應怎樣對「閃光點」活學活用?


思考之後,記下其得失優劣,寫下我反思之法,借鑑之道。並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教案,並付諸實施。


正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聽其他老師授課時,要特別注意去品悟師生教和學的方法與技巧,注意品悟教師如何運用並組合教法,特別留心品悟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類型、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和認知規律。看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哪些優勢與問題,為有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積累經驗。

來源 | 人民教育(ID:irenminjiaoyu)

內容來源 | 節選自《今日教育》2017 年第 4 期(原文名稱《教師聽課「聽」什麼——從聽部編語文教材<雪地裡的小畫家>一課說起》)

人教教材培訓

ID:rjjcpx

網站:px.pep.com.cn

相關焦點

  •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值得收藏!)
    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1.聽課後的反思、總結聽課後,要認真思考。
  • 建議收藏|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
    教師在聽課時,要特別注意去品悟師生教和學的方法與技巧。教師應注意品悟教師如何運用並組合教法;要特別留心品悟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類型、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和認知規律。看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哪些優勢與問題,為有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積累經驗。
  •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記什麼?(建議收藏)
    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除了注意每個環節的實現方式,還要注意時間安排,否則就會出現一節課「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的不合理狀況,使課堂結構顯得不夠嚴謹。「聽」重點難點的突破一節課的重點難點能否突破,標誌著這節課的成功與否。
  • 如何「聽課、評課」?值得每位老師收藏
    聽課、評課是一線老師們最經常進行的教學活動,但是不科學的聽、評課活動不僅對講課老師和聽課老師無益,而且無益於學校的學科專業發展,除了浪費大家時間和精力,只剩「一地雞毛」。如何進行聽、評課活動呢?如果你放低姿態,以欣賞和學習的態度來聽課,你不僅僅能找到優點和可取之處,聽課活動還是快樂的,不管是對講課老師,還是聽課人員,都是有益的。可以說任何一節課都有優點,不論是板書設計、課堂練習,還是小組合作、作業布置、教師評價、師生互動……,只要有一點值得自己學習,這節課就」賺「到了。
  • 聽課,聽什麼?
    我們學校每一學期都組織大家聽課,有時是同教研組聽課,有時是全校的示範課,跨專業的去聽。今年學校來了幾個新同志,聽課後詢問,聽課要聽什麼?特別是不同專業時,覺得不知聽什麼內容。聽課,聽什麼呢?聽課,聽教師對重點難點的突破。
  • 許多教師不知道公開課聽什麼,這是一份詳實的聽課「攻略」
    教師這個職業需要不斷完善技能,不斷成長,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成長,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沒有聽課最有效、最明顯。聽課是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的一個載體。教師通過聽課可以發現自我不足,借鑑他人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吸收他人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在各種聽課活動中,許多教師確實存在不會聽,不知道聽課該聽什麼的困惑。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了幾頁聽課記錄文字材料,卻沒有太大收穫,甚至連評課活動時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樣的聽課活動,屬於無效的聽課活動,純粹是浪費時間。
  • 聽課為何不受教師待見
    在聽課中,教師感悟他人的教育理念,學習他人的教學方法,解決自己的教學困惑。但如今,聽課如同雞肋一樣,越來越不受教師待見了。有的教師被動聽課,原本不想去聽,而只是為了完成聽課任務;有的教師沒去聽課,自己「造」了一份聽課筆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回答這個問題,還要從管理層面說起。
  • 高三聽課聽什麼 哈三中教師:全情投入積極舉手
    高三聽課聽什麼所以,高三,更應該認真聽課。    知己知彼,做好預習    很多同學喜歡提問題,這很好,但有一個問題你不能問,那就是「老師,咱們這堂課講什麼啊」?如果一名高三學生都不能由上堂課的內容判斷出這堂課應該講什麼,那麼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課前的預習工作很必要,而且並不複雜。
  • 新教師聽課,聽什麼?
    順著昨天的《新教師成長的一般順序》,今天聊聊新教師聽課的一些技巧。在教學中,要麼去聽課,要麼被聽課。新教師去聽課,目的主要是前三個;新教師被聽課,目的則主要是後兩個。聽,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一節課重難點能否突破直接關係著這節課是否成功。所以聽課時,要重點觀察授課者怎樣從知識縱橫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3. 聽,板書和媒體的運用。學習授課者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板書,這能增強直觀效果,有利於引導學生由思維抽象到具體的過渡,也便於複習和課堂小結。
  • 觀摩示範課,教師最應該聽什麼?
    01 「聽」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 教師成長離不開聽課評課
    ■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楊騫  「教師聽課評課」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倡導並規範著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與評課。事實表明,這樣的定位容易造成只有少數領導聽、廣大教師不能自覺主動參與的局面,容易帶來重視「聽」、輕視「評」、忽視「改」的不良後果。我們認為,聽課和評課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是一個診斷、交流、合作的活動,是一種學習、反思、研究的活動,是一種觀念更新、思維轉換、行動改進的活動,因而它是一種教師自主建構和專業發展的活動。
  • 老師,你會聽課嗎?聽聲音、看表現、記過程……最強的聽課基本功就在這裡哦(趕緊收藏)
    記過程就是聽課教師所要完成的聽課筆記。嚴格意義上的聽課筆記絕非是執教藍本的翻版,而應該是寓看、聽、寫、思於一體的研究文本,是執教者與聽課者雙方智慧的結晶。聽課筆記怎樣記?原則上應記載教學實錄與教學評點兩方面。教學實錄這通常是課堂教學的寫真,是記錄的「主件」。
  • 教師說課、聽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實用
    聽後要組織評議交流,此環節是聽課者與執教者之間的信息溝通與心靈對話,是聽課的反饋與升華。沒有聽後評議的教師聽課是一種不完整的聽課。那麼教師該怎樣完成到堂聽課的全過程呢?嚴格意義上的聽課筆記絕非是執教藍本的翻版,而應該是寓看、聽、寫、思於一體的研究文本,是執教者與聽課者雙方智慧的結晶。聽課筆記怎樣記?原則上應記載教學實錄與教學評點兩方面。
  • 會聽課的學生都在課堂上聽什麼?
    如果您的孩子不會聽課或者聽課效率不高,那麼學習就會事倍功半,或者徒勞無功,聽課效果不好,學習成績必然很難令人滿意。因此,對於孩子來說,課堂是十分寶貴的。就像士兵要知道怎麼拿槍打仗一樣,我們要知道怎麼聽課。
  • 教師說課、講課、聽課、評課方法(收藏)
    說課、講課、聽課既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研究活動,又是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究竟該怎麼說課、講課、聽課才能讓課堂的效果最優呢?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包括說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文章比較長,建議先收藏,再慢慢品讀!
  • 教師應該如何聽課、評課?基於核心素養,可以這麼做
    圍繞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改進聽評課活動,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新形勢下,究竟什麼樣的課才能稱之為一堂好課?一堂好課的標準又是什麼?一起聽專家從聽課、評課角度的詳解!
  • 教師聽課,如果沒有聽懂這6點,等於沒聽!
    老師你會聽課嗎?今天好教師這篇文章, 希望能給你一些乾貨建議! 「聽」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 山東省濰坊市錦海小學孟祥傑:教師日常聽課時的對照與反思丨暑修班
    教育實踐中,不管是各個級別的觀摩課、優質課或公開課,還是學校日常的隨堂聽課、研究課等,作為專業成長中的一項重要業務,無疑值得教師去積極參與。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常常看到,聽課後的收穫多寡差別是很大的,甚至有的人在聽了很多課後也沒有多少實質性的長進。其中的原因儘管有很多,但是否在聽課過程中能緊密結合自身的特點和需求去聽,是一個值得認真審視的問題。
  • 特級教師說|王世發:怎樣聽課和評課
    從老師角度講,教師的教學理念在評課中確立,教師的研究意識在評課中強化,教師的專業技能在評課中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在評課中發展,教師的教研氛圍在評課中形成。從教研員角度講,確立教研員指導地位,樹立教研員學者形象,建立教研員專業權威,很大程度都與評課這項工作緊密關聯。 評課的前提是聽課,要評好課,首先必須聽好課。評課與聽課密不可分。
  • 收藏這份說課、講課、聽課、評課大全,教師開學不慌張
    C、能力形成目標記憶什麼,理解什麼,掌握什麼,動用什麼,評價什麼,綜合什麼,在課標中要有明確的要求。2、說教材主要說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和處理,包括理論上的理解,知識點的解析。重點、難點的確定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