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記什麼?(建議收藏)

2021-03-02 好教師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除了注意每個環節的實現方式,還要注意時間安排,否則就會出現一節課「前緊後松」或「前松後緊」的不合理狀況,使課堂結構顯得不夠嚴謹。

「聽」重點難點的突破

一節課的重點難點能否突破,標誌著這節課的成功與否。

重點內容通常是指在教材中或因講述詳細所佔篇幅大;或是歸納的結論、規律所佔地位突出。難點是指大部分學生難於理解、掌握、運用的部分,有來自教材的難點,也有來自學生的難點。

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他們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

一般說來,板書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增強直觀效果,同時也有利於引導學生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

此外,板書還具有訓練學生的隨意注意的主動性,便於課堂小結和課後複習等功能。

教學媒體是對教學起輔助作用的。恰當運用媒體,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課堂教學信息的容量,更重要的是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但是媒體運用不是多多益善,先進的媒體未必收到良好效果。

所以聽課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看人家是如何選擇媒體的、運用是否行之有效。

課堂氣氛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氛圍。這種氛圍如果是和諧融洽、平等民主的,就能激發學生的潛能,樹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創設一種愉悅、和諧、充滿人文情懷的課堂氛圍。

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能夠平等對話,完成情感交流;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能共同創造奇蹟,喚醒各自沉睡的潛能和時空;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會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

教師是通過何種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是以激情感染學生,還是用親切的語言鼓舞學生?這些都是新教師聽課時需要特別注意的。

有時年輕教師在課上也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但師生低層次的信息交流過多,看上去挺熱鬧,其實學生並沒有真正或來得及思考,像「是不是」「對不對」「就是說」「什麼」等。

感覺有些問題是明知故問、目的性差,這實際上也是限制學生思維的「課堂霸權主義」。

有時老師讓學生討論問題,教師往往游離於學生之外,有時在頻頻看表,感覺上是在等時間。

細節,往往是教師綜合素質的流露,有經驗的教師舉手投足間都能體現出優良的教育意圖,一個肯定的眼神,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而青年教師往往不太注意或浪費潛在的教育資源。

細節一:對學習有困難的那部分學生。

有經驗的老師經常用「試試看」「還沒準備好?」「還有沒有要補充的」「還能不能再完善些」等非常有人情味兒的言語,讓這一部分學生積極參與,體現了老師對學生的真心關愛,體現了面向全體,以人為本的真諦。

細節二:有的教師在叫學生時用「請」,同時掌心向上,像託起太陽一樣的手勢。

從這一舉動中,透著老師對學生尊重和期待。

一節課聽完了,哪怕從整體上來看是失敗的,只要我們認真去捕捉,至少都會有一兩個閃光點。

一般的公開課,也多有靈採飛揚的機巧之作!有哲人曾說,世上最聰明的人是那些善於發現別人長處,並能學習別人長處,最終使其變為自己的長處的人。

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

聽課後,要認真思考。一節課的好壞,不同時期、不同學科有不盡相同的標準。此外,一堂好課還要做到:要有科學性。

這裡的科學性一指呈現的材料、知識、觀點必須是正確的;二指教師的角色定位是否準確,是否體現教學的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就是幫助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其自己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教師對教材為何這樣處理?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教師是怎樣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的?自己應怎樣對「閃光點」活學活用?

思考之後,記下其得失優劣,寫下我反思之法、借鑑之道,並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教案,並付諸實施。

新教師在聽課時,要特別注意去品悟師生教和學的方法與技巧。新教師應注意品悟教師如何運用並組合教法;要認真品悟教師如何去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看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哪些優勢與問題,為有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積累經驗。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刪。責編:吳買樂

相關焦點

  • 建議收藏|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
    教師在聽課時,要特別注意去品悟師生教和學的方法與技巧。教師應注意品悟教師如何運用並組合教法;要特別留心品悟不同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類型、學習心理、學習方法和認知規律。看不同類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上,普遍存在著哪些優勢與問題,為有效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積累經驗。
  • 教師之間聽課,應該聽什麼?(值得永久收藏)
    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聽課時就要聽教師是怎樣縱橫聯繫學生已有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的,這些往往是他們積累多年教學經驗的所得。所以聽課時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看人家是如何選擇媒體的、運用是否行之有效。課堂氣氛是瀰漫、充盈於師生之間的一種教育情景氛圍。
  • 教師之間聽課,到底聽什麼?(值得收藏!)
    因此,我們在聽課時,一定要首先抱著一種虛心學習的態度,要積極調動自己敏銳的眼光,善於去發現人家課堂上的每一點閃光之處,然後慢慢品味,細細揣摩,再將其拿到自己的課堂上去實踐印證,這樣久而久之,自然會功力日進。1.聽課後的反思、總結聽課後,要認真思考。
  • 老師,你會聽課嗎?聽聲音、看表現、記過程……最強的聽課基本功就在這裡哦(趕緊收藏)
    記過程就是聽課教師所要完成的聽課筆記。嚴格意義上的聽課筆記絕非是執教藍本的翻版,而應該是寓看、聽、寫、思於一體的研究文本,是執教者與聽課者雙方智慧的結晶。聽課筆記怎樣記?原則上應記載教學實錄與教學評點兩方面。教學實錄這通常是課堂教學的寫真,是記錄的「主件」。
  • 高三聽課聽什麼 哈三中教師:全情投入積極舉手
    高三聽課聽什麼所以,高三,更應該認真聽課。    知己知彼,做好預習    很多同學喜歡提問題,這很好,但有一個問題你不能問,那就是「老師,咱們這堂課講什麼啊」?如果一名高三學生都不能由上堂課的內容判斷出這堂課應該講什麼,那麼聽課效果可想而知。    課前的預習工作很必要,而且並不複雜。
  • 聽課,聽什麼?
    我們學校每一學期都組織大家聽課,有時是同教研組聽課,有時是全校的示範課,跨專業的去聽。今年學校來了幾個新同志,聽課後詢問,聽課要聽什麼?特別是不同專業時,覺得不知聽什麼內容。聽課,聽什麼呢?聽課,聽教師對重點難點的突破。
  • 許多教師不知道公開課聽什麼,這是一份詳實的聽課「攻略」
    教師這個職業需要不斷完善技能,不斷成長,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成長,但無論哪一種方式,都沒有聽課最有效、最明顯。聽課是教師相互交流、共同學習,提高教學能力和業務素質的一個載體。教師通過聽課可以發現自我不足,借鑑他人的教學思路與方法,吸收他人的教學經驗和技巧,快速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但在各種聽課活動中,許多教師確實存在不會聽,不知道聽課該聽什麼的困惑。一堂課下來,也留下了幾頁聽課記錄文字材料,卻沒有太大收穫,甚至連評課活動時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這樣的聽課活動,屬於無效的聽課活動,純粹是浪費時間。
  • 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做什麼?認真記聽課筆記很重要
    學生在課堂上應該做什麼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真記聽課筆記。學生記筆記,有多方面的價值。認真記筆記,是一個綜合性的活動過程,是眼看、耳聽、手寫、心想的活動,記筆記的過程,學生需投入自己的各種心智能力。這有助於自身與教學內容的交融。學生認真記筆記,就很容易進入一種沉浸於知識世界的精神狀態。自然,記筆記也有利於課後複習。畢竟,學生不可能單憑記憶就能記住課堂教學的內容。
  • 教師說課、聽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實用
    老實說,你是不是覺得有時候聽課不知道從何聽起?聽著聽著就走神了?一堂課聽下來沒什麼感覺?聽課筆記僅僅是記錄課堂的教學過程?嘿嘿嘿……其實聽課聽什麼,可是有門道的哦。今天就帶大家好好看看一堂課有哪些要「聽」的?
  • 新教師聽課,聽什麼?
    順著昨天的《新教師成長的一般順序》,今天聊聊新教師聽課的一些技巧。在教學中,要麼去聽課,要麼被聽課。新教師去聽課,目的主要是前三個;新教師被聽課,目的則主要是後兩個。聽,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一節課重難點能否突破直接關係著這節課是否成功。所以聽課時,要重點觀察授課者怎樣從知識縱橫中,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舉例說明,化難為易,突破難點,突出重點。3. 聽,板書和媒體的運用。學習授課者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的板書,這能增強直觀效果,有利於引導學生由思維抽象到具體的過渡,也便於複習和課堂小結。
  • 如何「聽課、評課」?值得每位老師收藏
    聽課、評課是一線老師們最經常進行的教學活動,但是不科學的聽、評課活動不僅對講課老師和聽課老師無益,而且無益於學校的學科專業發展,除了浪費大家時間和精力,只剩「一地雞毛」。如何進行聽、評課活動呢?二、聽課聽什麼1、聽教學技巧和教學方法對於講課老師好的教學技巧,完全可以「拿來」就用,如果「拿來」之後,非常順手,並且效果很好,那就是「撿到寶」了,這也正是舉行聽課活動最大的意義所在。
  • 會聽課的學生都在課堂上聽什麼?
    如果您的孩子不會聽課或者聽課效率不高,那麼學習就會事倍功半,或者徒勞無功,聽課效果不好,學習成績必然很難令人滿意。因此,對於孩子來說,課堂是十分寶貴的。就像士兵要知道怎麼拿槍打仗一樣,我們要知道怎麼聽課。
  • 教師聽課,如果沒有聽懂這6點,等於沒聽!
    老師你會聽課嗎?今天好教師這篇文章, 希望能給你一些乾貨建議! 「聽」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新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 什麼課是一堂好課?聽課、評課,教師可以這樣做
    目標預設和達成:聽評課要從關注三維目標轉變到關注核心素養。關注核心素養,不僅要關注具體學科核心素養(當然這是最主要的),還要關注更上位的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更加關注育人價值。聽每一節課,都要想一想,這節課這麼上有沒有育人價值?有什麼育人價值?
  • 教師成長離不開聽課評課
    ■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楊騫  「教師聽課評課」並不是什麼新鮮話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在倡導並規範著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與評課。事實表明,這樣的定位容易造成只有少數領導聽、廣大教師不能自覺主動參與的局面,容易帶來重視「聽」、輕視「評」、忽視「改」的不良後果。我們認為,聽課和評課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是一個診斷、交流、合作的活動,是一種學習、反思、研究的活動,是一種觀念更新、思維轉換、行動改進的活動,因而它是一種教師自主建構和專業發展的活動。
  • 深度分析中學生上課應該聽什麼,怎麼聽?
    深度分析中學生上課應該聽什麼,怎麼聽?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師向大家分享了學習方法中的時間管理,幫助同學們能夠合理規劃時間,今天老師就向同學們繼續分析學習方法中的應該如何聽課,提高課堂效率?要點聽課法要點聽課法總的來講就是聽要點,主要解決上課到底應該怎麼聽,聽什麼的問題,具體做法如下:1、聽大綱。一般來說,一堂課的關鍵點就在於課堂大綱,通俗來講就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 教師說課、講課、聽課、評課方法(收藏)
    說課、講課、聽課既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教學研究活動,又是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的主要內容。究竟該怎麼說課、講課、聽課才能讓課堂的效果最優呢?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篇文章:包括說課、講課、聽課、評課訣竅大全,拿來就能用。文章比較長,建議先收藏,再慢慢品讀!
  • 觀摩示範課,教師最應該聽什麼?
    01 「聽」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順序和時間分配。課型不同,課的結構也不同。教師在聽課時,首先要看的就是別的教師是怎樣安排課堂結構的。
  • 教師怎樣更好的聽評課
    靈活地看教師組織和選擇教法。要將新課程標準熟知於心,新教材的內容要了如指掌。不妨在聽課前備課,要聽什麼課,就要準備與該課相關的內容,從複習、導入新課、創設情境、新舊知識整合到複習、鞏固等都要先自己做一些思考,然後帶著自己的思路和授課教師的思路對比著聽,這樣做好處有三:一是你可以真正聽進去;二是你可以有針對性地思考;三是你可以在比較中得到啟發,找到最佳方案。
  • ...聽」之間架起橋梁——記中國首位自主培養的聾人語言學博士鄭璇
    (李向博攝)新華社北京1月3日電(記者柯高陽)1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唇耕手耘,在「聾」與「聽」之間架起橋梁——記中國首位自主培養的聾人語言學博士鄭璇》的報導。中等身高,齊耳短髮,紅色圍巾,鄭璇的普通話清晰流暢。若不是她耳朵上戴著助聽器,很難把她與「聾人」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