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只要給錢,來者不拒
辦案檢察官正在討論案情
庭審現場
11月22日,黑龍江大慶又落雪了。自由飄散的雪花,無聲地落在窗前。但對於在看守所內等待二審判決的盧永玲、于洋來說,今年雪地上的歡笑與他們無緣了。9月14日,因對一審法院判決結果不服,被告人盧永玲、于洋提出上訴。目前,二被告虛開增值稅發票案件已進入到二審程序。
「這個案件的查辦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對打擊偷稅漏稅行為,維護地方經濟發展環境起到了清障和震懾作用。」承辦此案的大慶市檢察院公訴處副處長周偉說。
納稅申報,發現虛開蹤跡
2015年1月13日,中國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黑龍江大慶銷售分公司在納稅申報時發現,2014年12月的增值稅發票開出金額明顯大於當月的銷售收入,該月公司營業額將近4億元,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數額大概7億元。經對該月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篩選、核對、發現公司對河南一家公司開具的發票數額巨大,明顯異常。
1月14日,公司對發票開具情況進行了檢查,確認該發票為開票員盧永玲開具,且疑似虛開。公司當即口頭責令其禁止再向外省開具發票。但是,1月16日,盧永玲又向外開出1.5億元價稅的發票。
是否其他月份也有這種情況?帶著疑問,該公司對2014年11月和12月的全部增值稅專用發票情況進行核查,發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手續存在塗改、偽造、複印部分主管人員審批單的情況。
2015年1月19日,公司向大慶市公安局報案,稱公司開票員盧永玲向外大量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大慶市公安局當即立案偵查,並於當日將盧永玲抓獲。經審訊,盧永玲供述其在沒有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為崔志峰、張慶山、徐彥慶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在明知于洋、劉偉偽造審批單的情況下,為于洋、劉偉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015年1月28日,大慶市公安局將于洋抓獲。經訊問,于洋交代了其夥同盧永玲偽造、塗改審批單及明細截圖後向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犯罪事實。在偵辦盧永玲、于洋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中,公安機關發現大慶渤海大地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經偵辦,2015年9月1日,該公司負責人陳龍到公安機關接受調查,交代了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犯罪事實。
鑽空子,「偽程序」騙開發票
「在我們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需要從公司辦理一張加油卡,並向內充值,後憑藉消費記錄開具相應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公司發卡點工作人員在油卡管理系統中對該卡的消費情況進行截圖,籤字確認後將截圖交給核算員,核算員填制審批單,將審批單交給站經理籤字。之後由核算員拿到公司業務科審批,審批後到營業室找開票員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據中石油黑龍江大慶銷售分公司財務人員王平講,開具增值稅發票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確認後才行。
那麼,如此嚴格的程序,嫌疑人又是如何鑽得空子呢?
「其實他們的招數挺簡單,就是通過透現和塗改審批表、汽油寫柴油等方式騙取的。」周偉介紹。
此案被告之一的于洋是個80後。25歲的他,從2012年到案發,一直是大鵬加油站的加油員。在加油過程中,經常遇到一些加油的人詢問能否開出增值稅發票的事兒,並示意給予費用。慢慢地于洋摸出了門道,通過手中的加油卡完成了一個正規的「偽程序」來騙開發票。
在大鵬加油站期間,從他手中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基本都是按照這樣的程序完成的:按照對方提供的公司資質複印件和開票信息辦理加油卡,自己掏錢對加油卡充值,再找其他加油員幫助把錢刷出來。他拿著加油卡到其他加油站找熟悉的朋友打明細截圖。而後他用塗改筆按照明細表截圖上的內容填寫審批單,去找領導籤字。籤字後,他用專用橡皮蹭掉審批表上事前用塗改筆寫過的字,接著按照索要發票方的信息重新填寫,再到列印社做假的明細截圖,讓上面的內容與其所改的審批單上的內容一致。之後蓋上他私刻的加油卡業務專用章,找盧永玲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據于洋供述,每一單發票,他都會付給票面價稅金額外2%或2.5%的費用。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于洋以加油卡反覆透取現金和私自塗改審批單和製作明細表截圖的方式,在盧永玲處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非法所得被其用於遊戲賭博、還債。
恩惠之下,明知造假仍虛開
于洋所說的盧永玲,現年38歲。涉案前是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大慶銷售分公司的開票員,負責根據各加油站提供的審批單及消費明細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大鵬加油站的加油員于洋送給我的加油站票據審批單和明細表截圖,我知道涉嫌造假,但在他的小恩小惠下,我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給他開了。」庭審中盧永玲供述說,于洋每次的審批表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用黑粗筆填寫,審批單和統計表上體現的金額特別大。對于洋每筆要開的發票審批單,她心裡知道不可能有這麼大的業務量,但她每次都為其開具了增值稅票據。每次于洋也都非常「敞亮」地給予承諾和兌現,2014年12月于洋分兩次給了她50萬元。為此,儘管于洋的手續不全,在開票卻是一路綠燈。
在開增值稅發票上,盧永玲對手續不全的敢開,對沒有實際貨物交易的也敢開。在找盧永玲開發票的加油員中還有一個叫劉偉(另案處理)的。據盧永玲供述,從2014 年11月至2015年1月案發前,劉偉每次讓其開具的大額增值稅專用發票時,都付其費用,盧永玲共得劉偉40萬元開票費用。劉偉開的發票的特點是將明細中93#、97#汽油改成35#柴油。對為什麼改名稱,盧永玲也問過劉偉。每次劉偉都說是有領導籤字,你就開吧之類的話而過關。
「每次劉偉要開的發票都是五六十萬元以上的大額,而加油站核算員給我的審批單數額基本上都是20萬元以內的。加上每次劉偉開發票時都要求把汽油改成柴油,所以我心裡明知這是沒有貨物交易的發票。」盧永玲在庭審中供述說,儘管公司發現了疑點,但她仍在公司讓暫停其對大慶以外企業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情況下,為獲取劉偉答應給的20萬元,在2015年1月16日又開具了一張大額增值稅專用發票。
據了解,因為上午來單位辦業務的人多,不方便開票和收錢,盧永玲虛開的發票都是在下午快下班或下班以後開出的。
虛開116張,逃稅近四百萬元
盧永玲、于洋他們為了獲取自己一點利益虛開增值稅發票,與那些為偷逃騙稅的企業一同破壞了國家的稅收環境。儘管他們知道這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但仍心存僥倖,鋌而走險。在虛開的這些增值稅發票中,有的是通過加油員于洋聯繫的,有的是直接電話聯繫的。
此案中的另一80後青年陳龍,盧永玲就是通過于洋介紹認識的。陳龍案發前系大慶渤海大地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4 年11月底,他經營的公司進行當月結算時,發現少了30萬元的進項增值稅發票。為了不向國家繳納這30萬元的增值稅,他又按照以前套路,通過于洋找到了開票員盧永玲,要求為其多開30萬元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後來,陳龍去領取發票時,發現比正常的金額多開了30萬元。於是,陳龍給了盧永玲500元錢的好處費。
類似這種沒有真實貨物交易而開具的發票,盧永玲還為府城加油站的徐延慶(另案處理)、龍鳳加油站的崔志峰(另案處理)、國水公司的張慶山(另案處理)等人開過。這些人都是直接打電話找到她的。
據承辦此案的檢察官周偉介紹,盧永玲、于洋兩人裡應外合,不但為本市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還為北京、重慶、內蒙等地的企業開具增值稅發票。只要給錢,盧永玲是來者不拒。對沒有明細和審批單的,在她私自虛開出去之後,都會將發票的第一聯撕毀,以防止公司檢查時發現。
然而,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盧永玲的犯罪行為終於在公司申報稅中被發現了。
7月18日,經大慶市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公開審理了被告人盧永玲、于洋、陳龍虛開增值稅發票案。
經法庭審理查明,2014年4月到12月,盧永玲在沒有實際貨物交易的情況下,為被告人于洋、徐延慶、崔志峰、張慶山、陳龍等人向大慶渤海大地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等18家單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116張,價稅2731萬餘元,其中稅款396萬餘元,已抵扣390萬餘元。其中盧永玲在明知于洋提供的審批單及消費明細是偽造的情況下,仍為于洋向大慶迅達運輸服務有限公司等10家單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93份,價稅合計2322萬餘元,其中稅款337萬餘元,已抵扣33萬餘元。其中于洋為被告人陳龍經營的大慶渤海大地石油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2份,稅款4萬餘元,已抵扣。
法院認為,被告人盧永玲、于洋、陳龍違反國家稅收徵管和發票管理規定,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其行為均已構成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盧永玲、于洋虛開的稅款數額巨大,系共同犯罪。被告人于洋檢舉揭發他人犯罪,系立功,陳龍主動投案,系自首,均可從輕處罰。
9月6日,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盧永玲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被告人于洋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被告人陳龍犯虛開增值稅發票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何其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