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現場磨成大米。 浙江在線11月25日訊 據《今日早報》報導 在朝暉農貿市場正對面的「城市磨坊」,穿著工作服的店員提著一桶稻穀,倒入碾磨機的漏鬥中。擰開開關,機器轟隆隆作響。幾分鐘後,去了稻穀殼的新鮮大米譁啦啦地從漏鬥裡滾落下來。正如商家所說的,「不賣米只賣現磨米」。記者了解到,杭城曾經紅極一時的「現磨大米」近日又捲土重來,一下子湧出好幾家專賣店。 「城市磨坊」名噪一時新型米鋪只售「現磨米」
2007年,杭城掀起一陣「現磨米」熱。當時,杭城不少家庭主婦點名就要「透明」碾磨過程的「現磨米」,米磨坊名噪一時,颳起了一陣「杭兒風」。但經過幾個月經營,望江路金釵袋巷農貿市場人氣最旺的「新城市磨坊」卻悄悄關門了。
據了解,杭城很多米鋪老闆見有利可圖,紛紛跟進。只要準備一臺碾米機、租上一間小店面,就可以開出一家現磨米店。「但事實上,開米磨坊還存在『隱性門檻』。生意旺了,部分商家以次充好,收一批陳年稻穀,當成新稻穀碾磨成新米賣給顧客,壞了現磨米店的聲譽,生意也就大不如從前。」一位對此行業頗為了解的人士說。
記者了解到,目前散落在杭城各大農貿市場的現磨米小作坊生意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
想不到,隨著今年新米上市,晚稻碾磨新米又成了「健康吃法」。短短幾周,黃色店門裝飾、打著「城市磨坊」旗號的新型米鋪又颳起了一陣「現磨大米」熱潮,並一口氣在杭城的朝暉農貿市場、鳳起農副產品綜合市場、翠苑農貿市場、萬壽亭農貿市場等7家農貿市場開出專賣店。
記者在現場看到,磨坊裡出售的都是當場加工的現磨米。在磨坊的儲物間,堆放了一袋袋稻穀、米糠,磨坊內放置著三臺小型的碾米機。短短半小時,商家就做了3單生意。
為經營米鋪開闢種植基地一天最多賣出2000斤「城市磨坊」負責人成城直言,早在三年前,自己就開始著手調研市場,看好現磨米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如今,「城市磨坊」開出杭城本土現磨米經營連鎖店,並對米鋪商標進行註冊。「『城市磨坊』在東北興凱湖附近有一個自己的水稻種植基地,現在店內所有的稻穀均為晚稻。」成城表示,預計明年將開出20餘家專賣店。
「在促銷帶動下,一天最多賣出了2000多斤。」據了解,10斤原生晚稻大約可碾磨出6.7斤—7.1斤大米,售價為19.90元。平均一算,每斤現磨米要比普通東北大米高出1元/斤,單價約為2.8元/斤。「即將到貨的東北稻,價格更高。」成城說。
轟隆隆的機器聲,吸引了來農貿市場買菜的附近居民。成城表示,為了等10月中旬東北地區稻穀收割,米鋪特意將開店之日選在了新米上市之後。和一些袋裝米相比,現磨米遠沒有袋裝米那麼光滑,顏色也不偏白,而是米的本色——米黃色。
現磨米店一亮相,每天來來往往詢問的人倒是不少。「有部分顧客覺得,米都一個樣,吃起來口感也相差不多,因此對近3元/斤價位的現磨米並不感興趣。但也有很多人認同現磨米,我們也積累了許多對現磨米情有獨鐘的『回頭客』。」
普通米VS現磨米 哪種「口糧」更健康為了圖新鮮,每個月「少量多次」買米的杭城白領馮駿表示,只要米的品質好,價格高一些也無妨。「畢竟這是每天要吃的『口糧』,事關健康,當然更在意。」
在體育場路上一家寫字樓上班的高小姐擔心:「不是說新米需要烘乾嗎?直接碾磨出來的新米,是不是容易長蟲、黴變?營養價值到底和普通大米有何不同?」
家住朝暉七區的何小姐覺得現磨米更健康,並表示從眼皮子底下碾磨出來的大米,賣相雖然一般,但因為不會添加蟲膠(防蟲劑)、石蠟、香精、漂白粉等添加物,所以吃得更放心。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食品加工所朱老師表示,現磨大米的貯存方法和普通大米是一樣的,放在通風、陰涼的地方就好。最好能少量多次購買,因為現磨米無添加劑,所以相對容易蟲蛀、黴變。
那麼這種現磨現賣的大米真的比普通大米更營養、更安全、更健康嗎?
記者就此諮詢了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從事農產品深加工、營養保健品研究的專家張俊。他認為,除去對人體有危害的添加劑,現磨大米和普通大米區別不明顯。普通米廠碾磨出來的大米早一些接觸空氣,容易較早出現氧化,但是這對大米的營養價值和口感沒有太大影響。「對商家來說,現磨米給消費者一種更直觀的感覺。很多城市居民平時對稻穀接觸較少,了解得不多,因此很感興趣。」
張俊表示:「大米的口感與外表不符,賣相不錯的大米可能口感一般,而有些長得不怎麼樣的大米倒是口感不錯。那些口感相對粗糙的,有其一定的保健價值,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更加健康。」
潘怡嵐黃斐祝瑤吳新燕